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42例,子痫5例。选择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41例非孕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妊娠妇女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血尿酸含量逐渐增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血清LCN2质量浓度,并与4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作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LCN2为(22.52±6.05) ng/mL,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为(59.19±17.12)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为(42.34±13.12) ng/m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50.35±14.01) 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71.41±19.21) ng/mL,轻、重度子痫前期组LCN2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CN2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血清叶酸和Vit B12水平3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7例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A组)、96例同期非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组)、73例同期高龄妊娠妇女(C组)和152例同期非高龄妊娠妇女(D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Hcy水平,离子捕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Vit B12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血浆tHcy水平、血清叶酸和Vit B12水平分别为(18.05±6.11)μmol/L、(8.34±3.54)nmol/L 和(304.23±75.38)pmol/L,B 组分别为(11.18±3.54)μmol/L、(12.36±4.53)nmol/L 和(364.23±89.35)pmol/L,C组分别为(8.21±3.76)μmol/L、(15.54±5.23)nmol/L和(404.53±92.35)pmol/L,D组分别为(7.81±3.23)μmol/L、(16.34±5.67)nmol/L和(421.73±113.55)pmol/L。A组tHcy水平高于其他3组(均P<0.01),叶酸和Vit B12水平则低于其他3组(均P<0.01),B组tHcy水平高于C组和D组(均P<0.01),叶酸和Vit B12水平则低于C组和D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B两组血浆tHcy水平与血清叶酸、Vit B12水平均呈负相关性(r=-0.6372、-0.5747,均P<0.01),而在A组中表现更加明显,其血浆tHcy水平与血清叶酸、Vit B12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7653、-0.6843,均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Hcy浓度显著上升,血清叶酸、Vit B12浓度显著下降,随着怀孕年龄的增加这种负相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中D-2聚体(D-D)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并取同时期接收的正常孕妇100例设为对照1组,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未孕育龄女性50例设为对照2组;对比3组女性D-2聚体水平差异。结果:对照1组D-D(0.84±0.12)mg/L及研究组D-D(3.01±0.9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的D-D(0.21±0.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各妊娠阶段D-D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孕女性相比未孕女性其D-D水平将明显升高,且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D水平将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可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正常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香河县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正常孕妇妊娠早期400例为A组、妊娠中期440例为B组,妊娠晚期370例为C组,同期选取非妊娠妇女41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4组妇女的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特点,测定正常孕妇妊娠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的参考范围,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结果 A组、B组、C组TSH和FT_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8±0.45)mU/L、(1.63±0.32)mU/L、(2.35±0.59)mU/L比(3.03±0.84)mU/L;(15.6±1.6)pmol/L、(15.0±1.3)pmol/L、(12.6±1.1)pmol/L比(17.3±1.6)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T_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0.41)pmol/L比(4.97±0.43)pmol/L](P>0.05)。B组、C组FT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71±0.35)pmol/L、(3.85±0.24)pmol/L比(4.97±0.43)pmol/L](P<0.05)。正常妊娠期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血清TSH的参考值分别为0.03~3.73 mU/L、0.10~3.85 mU/L、0.35~4.76 mU/L,血清FT_4的参考值分别为11.24~20.13 pmol/L、10.06~17.57 pmol/L、9.45~15.26 pmol/L,血清FT_3的参考值分别为3.62~6.01 pmol/L、3.44~5.87 pmol/L、2.85~5.04 pmol/L。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总患病率为6.78%(82/1210),显著高于对照组2.93%(12/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5%(33/400)、6.14%(27/440)、5.95%(22/370)比2.93%(12/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甲状腺相关激素受到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与非妊娠期妇女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组)、30例正常孕妇和3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 PIH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非妊娠健康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PIH组孕妇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具有显著相关性(r=0.893,P〈0.01)。结论测定PIH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能够及时了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程度,利于本病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ys C)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4例,子痫前期轻度52例,子痫前期重度54例,选择同期孕前检查正常孕妇1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NGAL和Cys C水平。结果: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GAL及Cys C水平分别为36.24±8.58 μg/L和1.78±2.03 mg/L,高于对照组的21.26±3.78 μg/L和1.05±0.1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间比较,血清NGAL及Cys C水平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妊娠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GAL及Cys C水平有助于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和区分妊高症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妊娠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比率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妊娠常规检测的妊娠妇女696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甲状腺彩超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妊娠期正常参考值范围依据百分位数法确定,为同孕期健康妊娠妇女各指标的第2.5百分位数到第97.5百分位数范围(P2.5~P97.5)。同时纳入非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结果在696例孕妇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579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117例,抗体阳性者占16.81%。579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中包括T1期(孕1~12周)257例、T2期(孕13~27周)202例、T3期(孕28~40周)120例。T1、T2、T3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2~4.03 mIU/L、0.02~4.05 mIU/L、0.24~5.41 mIU/L;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3~21.04 pmol/L、11.23~19.22 pmol/L、11.10~17.00 p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3.85~6.27 pmol/L、3.51~5.82 pmol/L、3.18~4.97 pmol/L。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妇女无论甲状腺自身抗体是否阳性,随着孕周的增大,TSH中位数水平均逐渐增加,FT4和FT3的中位数水平均逐渐降低;但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相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变化幅度更加明显。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分别为0.85%、15.38%、0.85%。结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于非妊娠状态,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非常有必要。对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应在妊娠期全程监测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体血清钙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外周血清钙含量,将10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10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低钙例数为89例,占87.25%,与妊娠对照组及非妊娠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对照组的血钙水平为(2.14±0.30)mmol/L,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血钙水平为(1.87±0.28)mmol/L,与妊娠对照组及非妊娠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血清钙含量降低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在监测血钙水平的同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钙剂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周飞  程小尧  王滟  迟殊 《四川医学》2011,32(4):468-47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试验组)产前及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结果①试验组产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108.43±38.1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0±27.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②试验组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30.73±12.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2.79±11.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妊娠高血压病组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及脐血IGF-Ⅰ水平分别为(166.48±15.62)ng/ml、(45.33±11.51)ng/ml,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别为(121.04±11.45)ng/ml、(30.52±11.47)ng/ml,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分别为(74.54±12.16)ng/ml、(21.77±6.09)ng/m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在妊娠中晚期中的变化.方法 用酶法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总胆汁酸TBA浓度.结果 2 800例门诊及住院病例中,对照组300例,TBA(0.75±0.36)μmol/L;妊娠早期组500例,TBA(2.20±0.78)μmol/L,妊娠中期组500例,TBA(2.74±0.98)μmol/L;妊娠晚期组1500例,TBA(3.15±1.02)μmol/L;妊娠期孕妇血清中TBA水平都比非妊娠组升高,而且妊娠晚期组比早期组孕妇血清中TB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TBA在妊娠中晚期持续升高,孕妇在妊娠时有潜在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在不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90例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以及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外周血中v WF的水平。结果正常妊娠20~28周组孕妇的v WF表达高于妊娠12~20周组的孕妇,正常妊娠28~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的孕妇v WF表达高于妊娠12周之前组、12~20周组及20~28周组的孕妇v WF值,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正常妊娠组v WF的表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v WF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v WF的表达随着孕周的增大而升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而且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增高。v WF表达在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以及T辅助细胞1/T辅助细胞2(helper T cell1/helper T cell2,Th1/Th2)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与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孕妇23例和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的水平;分析Th1/Th2比率的变化。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2和TNF-α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L-2、TNF-α的水平随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10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Th1/Th2比率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h1/Th2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结论 Th1/Th2比率以及促进和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胡芸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43-44,46
目的探讨孕中期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胎盘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孕12~16周妇女892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APP-A水平并随访至分娩。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对照者胎盘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共814例孕妇完成研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43例,早发性子痫前期17例,晚发性子痫前期28例,正常者726例。早发性子痫前期组PAPP-A水平较正常孕妇组明显降低(P〈0.01),以PAPP-A〈13.0 U/L为界值预测早发性子痫前期,敏感性为93.24%,特异性为89.62%,Youden指数为0.84,各并发症组胎盘有明显病理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孕中期血清PAPP-A水平与绒毛间质纤维化及纤维素样坏死、绒毛血管减少这两种胎盘病理改变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PAPP-A的降低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其胎盘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对早发性子痫前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骨密度、血清骨保护素( 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RANKL)的表达。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21天处死模型1组,第28天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模型2组。以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整体右侧胫骨和距胫骨远端约1 cm兴趣区检测骨密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OPG、RANKL的表达。结果:模型1组大鼠兴趣区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2组大鼠兴趣区的骨密度均较模型1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组大鼠整体右侧胫骨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1组、模型2组血清OPG、RANKL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模型1组与模型2组血清 OPG、RANKL 表达及 OPG/RANKL 比值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胫骨远端骨丢失的发生在整体胫骨之前。造模后第21天和第28天的 OPG 表达降低, RANKL表达升高,OPG/RANKL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判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90例(高危组),临床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糖尿病组),正常健康孕妇40例(对照组),检测三组孕妇T3、T4、FT3、FT4、TSH、TGAb指标,并进性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及高危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20.0%、18.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12.19,P〈0.05);糖尿病组及高危组孕妇FT4水平[(5.40±1.08)pmol/L、(6.15±1.12)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59±1.5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3.17,P〈0.05),高危组及糖尿病组孕妇中同时有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50.0%、45.5%)明显高于无家族史(13.3%、8.2%)或仅有一种家族史的孕妇(22.2%、16.7%)。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高危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同时有甲状腺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临床应早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避免甲状腺功能紊乱引起的妊娠期意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了解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27例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A组,同期的27例健康妊娠期孕妇为B组,27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为C组,然后将三组人员的雌二醇、雌三醇及孕酮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A组雌二醇、雌三醇及孕酮水平分别为(2021.354±241.67)pmol/L、(12.35±1.21)nnlol/L和(159.36±7.85)nmol/L,低于13组的(3652.17±451.84)pmol/L、(16.26±1.59)nmol/L。和(227.56±10.34)nmol/L,同时高于C组的(102.59±4.58)pmol/L(0.41±0.08)nmol/L和(10.25±2.59)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低于健康孕妇,但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栽脂蛋白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载脂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我院待产的妊娠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清载脂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ApoA1/B低于正常妊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但其ApoA1/B比值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三酰甘油低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载脂蛋白A1水平及ApoA1/B比值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重视妊娠妇女血脂及脂蛋白的监测,对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并探讨它们的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87例)、正常妊娠妇女组(81例)和非孕妇女组(27例)。外周血中CGRP、NPY及ET的含量运用放射免疫法、NO的含量运用镉柱比色法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血浆舒张因子NO的含量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浆CGKP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P〈0.05),并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NPY和E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并且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浆收缩/舒张因子(NPY+ET)/(VEGF+CGKP+NO)的比值明显大于妊娠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后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系统平衡失调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