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63例(9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底检查及FFA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情况。结果 63例患者经FFA检查确诊59例,诊断正确率为93.7%,常规眼底检查确诊42例,诊断正确率为66.7%,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能够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FFA与OCTA检查,以眼底镜和前置镜眼底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诊断符合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图像特征情况。结果 FFA的诊断正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72.50%、11.25%、16.25%,OCTA的诊断正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63.75%、15.00%、21.25%,FFA与OCTA诊断眼底疾病的正确诊断率、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FA与OCTA两种影像学技术检查黄斑区拱环结构改变、黄斑水肿、视网膜微血管瘤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图像特征表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FA与OCTA均能较好地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相关疾病,且两种影像学技术的眼底病变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检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2 0例 型糖尿病患者 2 4 0眼进行检眼镜与 FFA检查 ,分析两种检查在 DR诊断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检眼镜下正常眼底的 78眼中 ,FFA发现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 2 4眼 ,占 30 .77% ;检眼镜下所见 NDR139眼中 ,2 7眼 (19.4 2 % )经 FFA证实检眼镜对其病变程度估计不足。 结论 :FFA是早期诊断 DR的较好方法 ,能准确对 DR进行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糖尿病视网_膜病变(DR)患者眼底彩色照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探讨眼底彩色照像与FFA检查对DR诊断分类的意义。方法根据DR和DME的严重程度国际分类方法,对在我院眼科进行眼底彩色照像与FFA检查的106例(212只眼)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严重程度分类比较分析。结果FFA检查对DR分类诊断明显优于眼底彩色照像检查,两组之间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1,P〈0,05)。对DME是否明确存在的诊断也明显优于眼底彩色照像检查,两组之间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7,P〈0.05)。对DME严重程度分类诊断,行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75,P〉0.05)。结论FFA较眼底彩色照像能够及早发现DR及DME,特别是在重度非增生性DR及增生性DR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63-65+75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分期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散瞳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以及DR分期中的差异。结果 FFA检出率(71.23%)与眼底照相检出率(66.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照相检查在DRⅥ期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FFA检查(P0.05),而在两种检查方法在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中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此外,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DR修正率为22.00%。结论眼底照相检查可作为DR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而FFA检查能更加敏感、准确地诊断出DR并进行分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DR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患者在眼底镜下诊断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FFA确诊差异,指出FFA检查在诊断和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80例门诊诊断为中浆和中渗病人随机进行FFA检查,找出中浆误诊中渗和中渗误诊中浆的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80例中心型视网膜炎中,中浆患者69例,中渗患者11例,中浆误诊9例,中渗误诊3例。结论FFA鉴别诊断中浆和中渗的不可替代作用,对指导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眼底照相(FP)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藏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临床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例(170眼)通过检眼镜初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眼底照相与FFA检查,将两种方法诊断的DR分期进行分析,采用Kappa检验对比两种方法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85例(170眼)藏族DR患者通过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NPDR者50眼(29. 4%),中度NPDR者52眼(30. 6%),重度NPDR者60眼(35. 3%),PDR者8眼(4. 7%)。而通过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35眼(20. 6%),中度NPDR者66眼(38. 8%),重度NPDR者53眼(31. 2%),PDR者16眼(9. 4%)。眼底照相与FFA两种检查方法判断DR临床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0. 733,P<0. 01),一致率为81. 2%。结论在藏族患者DR的诊断中,眼底照相与FFA检查对DR的分期诊断一致率较好,但眼底照相可能出现DR分期诊断的偏差,FFA检查在诊断及分期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波  袁铸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4):345-346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神经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出现的1种营养不良性病患,近年来发病明显增多。我科自1984年至今共收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下称AION)25例28眼。本文就其发病情情况、眼底改变、视野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下称FFA)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targardt病(Stargardts disease,STGD)的眼底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27例54眼STGD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及FFA检查.结果STGD患者的视力在0.02~0.10者46眼,占85.2%.眼底检查黄斑部均有横径为1.5~3.0 PD大小、呈青灰色并有金箔样反光的横椭圆形萎缩灶,其中15例30眼伴有眼底黄色斑点,占55.6%.FFA检查黄斑部病变为透见荧光,其中8例16眼呈"牛眼"状;22例44眼呈暗脉络膜背景,占81.5%.结论FFA检查在STGD的诊断中极为重要,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FFA表现.  相似文献   

1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fluorescein fundsangiography,FFA)是当前诊断眼底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FFA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重要事项.本文对我院接受FFA检查的4298例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FFA)主要用于眼底病的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对眼底病前后检查和对照、治疗的选择、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FFA对视网膜、中浆、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作用,但对脉络膜的循环和有关病变的显示尚有不足,荧光素钠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CGA)的应用弥补了FFA的不足。对脉络膜疾病的诊断有特殊作用,但ICGA仍然不能替代FFA,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观察,才能全面、准确地发现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诊断在检眼镜下未发现病变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价值。方法:对101例(202眼)检眼镜下未发现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FFA检查。结果:45例(90眼)FFA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早期DR,病变包括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及黄斑水肿。结论:FFA能更早发现早期DR。  相似文献   

14.
胡庆华  胡敏  吴丽琴  杨国华 《医学综述》2013,19(10):1876-1877
目的比较眼底照像(FP)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眼底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231例(462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并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结果 231例(462眼)糖尿病患者经FP诊断为DR 168例(310眼),其中Ⅰ期改变87例(162眼);而经FFA诊断为DR 196例(371眼),其中Ⅰ期改变114例(212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A比FP能更早期、更准确地发现病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黄斑水肿为特征,多见于20—45岁的中青年男性。目前我院眼科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眼底定位、眼底激光治疗及愈后随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电脑视野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应用。方法对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电脑视野图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6例(29眼)在电脑视野中缺损的范围和部位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中视盘的缺血部分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结论电脑视野图像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在对前部缺血性视经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17-1020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黄斑部病变与年龄、眼轴、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患者均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诊断验光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应用IOL-Master测定眼轴长度,并散瞳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根据OCT及FFA结果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OCT及FFA对患者眼底黄斑病变进行分型,将眼底病变分为豹纹状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局灶性脉络膜萎缩及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其中10~30岁年龄组豹纹状眼底所占比例61.76%,显著高于其余几种类型眼底病变,随年龄增加>50岁年龄组,脉络膜萎缩比例逐渐增多(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眼轴长度分组,<30 mm组,以豹纹状眼底占比最高48.39%,>32 mm组,以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占比最高(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屈光度分组,屈光度越小,-6~-10 D组,豹纹状眼底改变占比越高(76.92%),屈光度越高,脉络膜萎缩越明显,-20 D以上屈光度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黄斑病变比例高达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近视呈豹纹状眼底改变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类型眼底病变,特别是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P<0.05);弥漫性脉络膜萎缩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其他几种类型病变(P<0.05)。结论:眼轴越长、年龄越大、屈光度越大发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几率越高。同时不同年龄、眼轴长度以及屈光度所易发生的黄斑病变类型不尽相同。OCT及FFA检查对明确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眼底荧光造影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的肘静脉内,通过血液循环到眼底血管,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它是检查眼底病的重要方法,是极有价值的诊断技术。FFA于1961年应用于临床,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004~2005年我院行FFA282例,均完成检查。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发病率高,致盲性大的眼病,手术并发症多、预后不佳。关键是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并在合适时机进行激光治疗,因此检查诊断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数字化眼底彩照(DFP)及荧光血管造影(FFA)联合远程多中心彩照分析,筛查糖尿病患DR并给予及时治疗是目前国外常用的DR防治方法。2002年12月-2004年3月,利用DFP联合FFA对糖尿病患进行DR的诊断,并建立了糖尿病患眼底与内科资料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刘蕊 《新疆医学》2012,42(1):67-69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是1961年Novothy和Alvis首先把该技术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是目前眼底疾病检查、诊断的常用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导眼底激光治疗、预后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荧光素钠注射液是进行FFA所用的造影剂,常用浓度为10%~20%,成人常用量为10%的荧光素钠5mL,或按体重15 mg/kg计算,成人1次最大剂量为1.0g,一般用量为600 mg,全量在5 s左右推注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