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紊乱和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采取测量身高、体重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尿酸及血脂.结果 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检出率达14.5%,血脂紊乱(TG检出率)达32.3%,超重检出率达27%,肥胖检出率达10.6%,高尿酸与TG的r=0.483,与BMI的r=0.586.结论 现在人群中,高尿酸血症,血脂紊乱及超重/肥胖呈上升趋势,应该重视饮食结构,适当锻炼身体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桂林市某高校男性教师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5日—1月30日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99例桂林市某高校男性教师,检测临床及生化指标。将299例男性体检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析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67%。高尿酸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1)。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BMI、收缩压和LDL-C。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尿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肥胖或超重、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等关系密切,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及日常生活习惯的干预,降低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73-2474
对罗湖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其体检结果。结果罗湖区老年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或指标有甲状腺结节(或肿大)(55.64%)、主动脉硬化(52.38%)、高脂血症(52.23%)、高血压(43.77%)、高尿酸血症(41.90%)、超重或肥胖(41.50%)、心电图异常(36.06%)、脂肪肝(27.31%)、高血糖(26.50%)。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以及心电图异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群是一个甲状腺结节(或肿大)、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高发的人群,应据此采取各种方法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桂林市某高校男性教师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5日—1月30日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99例桂林市某高校男性教师,检测临床及生化指标。将299例男性体检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析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67%。高尿酸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BMI、收缩压、舒张压、FPG、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1)。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BMI、收缩压和LDL-C。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尿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肥胖或超重、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等关系密切,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及日常生活习惯的干预,降低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以探讨BMI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查体中心5175例BMI≥18kg/m2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取血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相关检查,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NAFLD和代谢综合征(MS)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推荐2010年修订版的临床诊断标准,MS诊断符合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统计不同BMI下NAFLD和MS的患病情况。结果健康体检人群MS和NAFLD总检出率分别为20.8%和22.5%,肥胖人群MS和NAFLD总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肥胖人群(42.8%,40.3%vs.3.8%,9.3%;P均<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群,随着BMI水平的增高,血压增高、FBS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MS检出率均有显著上升(女性χ2=198.8,79.9,143.6,356.0;男性χ2=323.9,63.9,291.3,659.2;P均<0.01);而低HDL-C检出率显著降低(女性χ2=99.8;男性χ2=33.9;P均<0.01)。进一步对无其他MS相关组分的人群分析发现,随BMI增高NALFD检出率显著上升(χ2=18.2或68.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血压升高、FBS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分级是NAFLD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2.347、3.369、1.378、1.787、1.389、1.264,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BMI每升高5kg/m2,NAFLD发病风险增加3.369倍。结论超重或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作为衡量整体肥胖的公认指标,与NAFLD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对NAFLD发病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指导临床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治。  方法  对2008年本院2074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 描述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在健康体检人群的患病率, 通过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人群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27%, 男性为21.36%, 女性为11.48%;其他各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肥胖12.07%, 高血压24.70%, 空腹高血糖19.46%, 高总胆固醇血症36.38%, 高甘油三酯血症28.68%,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3.80%,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35.25%, 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2.59%, 脂肪肝40.28%;高尿酸血症组其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非高尿酸血症组高, 调整年龄、性别后两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值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脂肪肝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脂肪肝独立相关。  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代谢异常独立相关, 其可能增加上述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探讨其与体质量指数(BMI)及脂代谢紊乱间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10 000名体检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血清尿酸水平(SUA)将人群分组,比较不同血清尿酸水平人群间脂代谢及BMI的差异,并按照体质量数分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10 000名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者2619例,占26.2%。按年龄分层,各年龄组间男性HU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7.637,P=0.177);女性50岁后HUA检出率较50岁前各年龄组显著增加(χ~2=48.190,P=0.000;χ~2=14.567,P=0.002;χ~2=1.874,P=0.599);(2)HUA组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HUA组(P0.05);(3)HUA组高脂血症及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非HUA组(P0.05);(4)超重及肥胖人群HUA检出率显著高于BMI正常人群,且随BMI升高HUA检出率增高(P0.05)。(5)Logistic回归显示:BMI、TC和TG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和高脂血症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达标状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412例,分析其血脂达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24.5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达标率为12.86%;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LDL-C达标的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是饮食控制、经济状况好、心理健康;老年高血压患者non-HDL-C达标的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是饮酒、饮食控制、锻炼、经济状况好。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达标状况不理想,饮酒、超重或肥胖、饮食控制、锻炼、经济状况、心理健康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升高程度,以探索高尿酸血症对NAFLD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我院查体中心2008年1~12月体检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2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病例组为标准,选取性别、工作单位相同,年龄±2岁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取血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相关检查,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BMI、MAP、TC、TG、HDL-C和LDL-C水平及超重或肥胖、FBS增高、血压增高、高TG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AFLD总检出率及轻、中、重度脂肪肝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26.6%、16.5%和1.8% vs.22.8%,16.0%、6.4%和0.3%;P<0.001)且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中重度脂肪肝的分布比例显著增高(χ2=5.015,P<0.05);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超声诊断NAFLD患者ALT、AST、GGT和ALP水平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正常肝组(P<0.05),病例组超声诊断正常肝组患者ALT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t=33.615、20.971、31.281;P<0.01),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和GGT升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χ2=25.352、6.170和45.124;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NAFLD进展的重要高危因素,与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关系。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病史及饮酒史资料完整的10000名体检者的人体质量指数(BMI)与其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按照BMI将人群分组,不同体重指数人群间血脂水平及NAFLD检出率差异采用χ2检验。 结果(1)所有体检人群中超重及肥胖者5996例,占60%,正常体重者3829例,占38.3%;(2)超重和肥胖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33,P=0.000;(3)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外,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4)NAFLD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随BMI水平升高而逐渐增加;(5)性别(男性)、BMI、TG、TC为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6)ROC曲线分析BMI预测NAFLD发生的最佳切点为(男性:24.85或24.95;女性24.95)。 结论超重及肥胖是发生NAFLD和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体重的干预,以改善脂代谢和降低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国9省市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706例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08%(标化后11.57%),其中男性为14.59%(标化后14.84%),女性为10.21%(标化后9.2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卡方检验P<0.05),而在男性人群未见明显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5)。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80.40%),其次为超重和肥胖(74.61%)、高血压(58.32%)、腹型肥胖(45.47%)、糖尿病(1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1,95%CI:1.01~1.02)、男性(OR=1.36,95%CI:1.2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OR=4.28,95%CI:3.84~4.76)、高胆固醇血症(OR=1.19,95%CI:1.06~1.33)、高血压(OR=1.17,95%CI:1.05~1.30)、肥胖(OR=1.69,95%CI:1.52~1.88)、饮酒(OR=1.36,95%CI:1.19~1.56)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增加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病的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常住居民血脂异常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分析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血脂异常高危因素。结果 共纳入11 408人。其中,3 650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2.00%(3 650/11 408);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9.30%(2 202/11 408)、13.38%(1 526/11 408)、5.05%(576/11 408)、0.73%(83/11 4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是常住居民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龙泉驿区常住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以高总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为主,性别、年龄、饮酒、体质量指数,以及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水平是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应针对血脂异常患病高危人群及早干预,以有效降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①于2001-08/09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乌鲁木齐新市区25岁以上汉族成人2688人。排除有高血压病史、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排除资料不全者,纳入2670人。按下列标准分为4组:代谢综合征组(n=243):1个个体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两种代谢紊乱组(n=701):1个个体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中任意2种;一种代谢紊乱组(n=1087):即个体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中的任意1种;无代谢紊乱组(n=639):无代谢异常。②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及血脂紊乱状况人群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患病情况。③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纳入汉族成人2688人,排除资料不全者,2670人纳入结果分析并完成问卷调查。①男性糖尿病、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②代谢综合征组、2种代谢紊乱组、1种代谢紊乱组、无代谢紊乱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上升趋势,无代谢紊乱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而代谢紊乱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年龄与代谢综合征高度相关(OR=2.6610,1.8710,3.7768,P<0.01)。结论:①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成年人血糖、血脂紊乱、肥胖发生情况较女性严重。②代谢紊乱种类越多,血糖、血脂紊乱情况越严重。③代谢综合征患病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军队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石家庄地区3438名军队干部进行血尿酸测定,同时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血压,并检测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结果 3438名军队干部中检出高尿酸血症493例,占14.34%,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见于各年龄组,但以40岁以上人群高发;高尿酸血症组中伴吸烟、嗜酒、肥胖等危险因素者的百分率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的百分率亦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结论驻石部队干部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部队中应加强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宣教,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外,还应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进行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574例体检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分析两组的生化指标及相关疾病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NAFLD总患病率为36.13%,在60~69岁组最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NAFL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腰围、臀围、腰臀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酸(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均较非NAFLD组高。NAFLD组高TG、高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LDL-C、高血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BP、ALT、FBG、UA、TG及LDL-C与NAFLD密切相关,为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地区NAFLD的患病率较高,较前有增加趋势;与肥胖、血脂异常、血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钦州地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对钦州地区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统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比较两组生活习惯、合并疾病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 783例被调查者中痛风患病率1.67%(63/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81%(51/1 818),高于女性的0.61%(12/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尿酸水平(377.49±72.52)μmol/L高于女性[(291.38±39.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1.04%(796/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6.90%(489/1 818)高于女性[15.62%(307/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依次为31.03%、41.96%、58.92%、11.18%、24.87%、10.93%、40.95%,与血尿酸正常组的17.01%、23.97%、37.93%、8.37%、12.76%、5.42%、15.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50岁、超重或肥胖、饮酒、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钦州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患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机关干部高尿酸血症人群分布情况,分析体质指数、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与其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以2008年7~12月珠海市干部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质指数、血尿酸水平,并向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饮食习惯。结果:珠海市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35.42%,以中年组(40~49岁)发病率最高,达57.28%;其中男性发病率(30.90%)显著高于女性(4.52%);高尿酸血症人群超重或肥胖(BMI≥24)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人群(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饮酒和食用高嘌呤食物的人数高于非高尿酸血症人群(P0.05)。结论:珠海市干部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并与性别、超重或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呈显著正相关系,要建立和加强高尿酸血症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银行系统职工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成分异常的患病情况。方法对2007年某银行系统1 628名20~50岁在职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率6.94%,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5%、20.15%、1.97%、12.53%,并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干部超重/肥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工人(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在银行系统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对有异常结果者给予生活方式教育及早期治疗,以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玉林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8年1-12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统计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37.8%,其中男性人群的检出率高于女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vs.24.2%,χ2=171.76,P<0.01).男性>30~4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为48.4%;女性>6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为3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49,P<0.01)、高三酰甘油水平(OR=1.15,P<0.01)、脂肪肝(OR=1.29,P<0.01)、体质量指数(OR=1.10,P<0.01)、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1.17,P<0.01)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玉林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较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且检出率高峰出现的年龄段不同,存在高血脂、脂肪肝、超重或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或许更容易发生高尿血酸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郑州市某单位高尿酸血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健康体检者1 645例,均测量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肌酐、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统计高尿酸血症(男性血清尿酸≥420μmol/L,女性≥357μmol/L)发生情况,比较高尿酸血症和血清尿酸正常者血压、BMI、FPG、尿素氮及血脂水平,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及肾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 1 645例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40例(8.51%),男性患病率10.13%(110/1 086)明显高于女性[5.37%(30/559)](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收缩压[(136.23±15.27)mm Hg]、舒张压[(76.23±8.26)mm Hg]、BMI[(27.13±3.02)kg/m2]、FPG[(6.25±0.83)mmol/L]、肌酐[(100.53±18.61)μmol/L]、尿素氮[(6.03±1.65)mmol/L]、TG[(2.49±1.09)mmol/L]、TC[(4.96±0.99)mmol/L]、LDL-C[(3.13±0.82)mmol/L]水平均高于血清尿酸正常者[(115.12±13.26)mm Hg、(73.10±6.79)mm Hg、(22.01±2.28)kg/m2、(5.24±1.03)mmol/L、(78.62±16.82)μmol/L、(5.11±1.34)mmol/L、(1.58±0.84)mmol/L、(4.46±0.87)mmol/L、(2.74±0.52)mmol/L],而HDL-C[(1.03±0.56)mmol/L]低于血清尿酸正常者[(1.45±0.63)mmol/L](P<0.05);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肾功能不全、超体质量或肥胖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15.77%、16.50%、10.20%、17.68%、12.27%)高于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体质量正常者(7.15%、7.40%、7.08%、7.26%、5.66%)(P<0.05)。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肾功能不全、超体质量或肥胖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