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社区医院中标药品短缺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业姣 《中国药业》2009,18(18):61-62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临床用药。方法分析当前我国药品招投标采购制度下社区医院药品短缺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导致社区医院药品短缺的原因复杂,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可减少或避免药品缺货,保证临床药品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对临床廉价药品短缺问题的重视,并为解决临床廉价药品短缺提供建议。方法:从多方面分析廉价药品短缺的原因及短缺给患者和医院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廉价药品短缺在于目前我国药品管理体制及制度还不完善,企业合理利润未得到保障,医疗机构以药养医,部分医生及患者存在错误用药习惯等。结论:政府应尽快完善药品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取消以药养医,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药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医生病人转变错误用药习惯,廉价药品短缺的现象才会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维护患者健康权。 方法:基于维护患者健康权的视角探究医疗机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通过梳理医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现状,发现药品短缺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与疾病类型无必然关联;药品短缺会对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等药品供应链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产生重要影响。造成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供应链、相关政策、医院药品管理制度、医院药品采购储备、临床使用及药品自身因素。提出的解决对策包括建立与完善短缺药品管理相关制度和清单、 加强采购和储备环节管理、加强使用环节管理、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监管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公平可及,维护患者的健康权。  相似文献   

4.
引起相关部门对用药短缺问题的重视,保障临床用药。结合近几年来药品短缺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建议。应从政府、厂家和医疗机构等多方面实施有效措施,解决用药短缺,满足患者防病治病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依托经济学供需均衡理论和药品供应链理论,并结合相关课题访谈调研结果,探究药品短缺的深层次原因。结果:从经济学中利润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药品供应链系统中各环节和参与主体特点,将药品短缺原因分为成本性短缺、价格性短缺和数量性短缺三方面。结论:针对药品短缺原因提出保障药品合理价格,优化市场与政策环境,研发、生产与储备相结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等应对药品短缺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为应对我院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通过北京市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平台上报的短缺药品次数、品规数、剂型、短缺原因及价格进行分析。结果:2014 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上报短缺药品350次,共计117个品规,其中注射剂占53.85%,短缺原因为原料药短缺及需求量小、企业不生产占 54.7%,单支(最小包装单位)小于5元的药品短缺占34.19%。结论:长期短缺的药品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剂型短缺与我院用药特殊性有关,药品价格与药品短缺有关,国家定点生产可有助于改善药品短缺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33):4617-4620
目的:为提高儿童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内13家三级医院的儿童药品短缺情况及原因等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各受访医院的药学部主任(或药品采购人员)和临床药师],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问卷26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3家受访医院儿童专用药品在各自医院药品目录中的占比多数<5%;共有82个儿童专用药品品种(含医院制剂),主要的3类为中成药(35.37%)、呼吸系统用药(12.20%),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肠内肠外营养药(10.98%)。在126种短缺儿童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用药和精神药物、消化系统用药短缺品种最多(均占8.73%)。在儿童药品的短缺原因方面,价格因素(38.10%)、厂家停产(32.54%)及未中标或无供应(13.49%)等为主要原因;价格在0.01~10.00元的低价药品短缺情况最为严重,占全部短缺品种的57.94%。受访者认为专科用药短缺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最大(38.46%),其次为解毒药(30.77%)和罕见病治疗药(15.38%)。结论:儿童专用药品在医院药品目录中占比很小,儿童药品短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低价药品短缺情况尤其严重,儿童专科用药和解毒药的短缺被认为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制定儿童专用药品保护性政策,改进药品流通环节,促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及加强儿童专用药品研发等措施保障儿童药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调研旨在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药品短缺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建议.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所在的儿科医联体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月上报的药品短缺信息,梳理短缺药品特点,分析用药短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短缺药品分布在各个治疗领域,其中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超大型城市解热镇痛药应急保障体系为例,为短缺药品应对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药品短缺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重点药品目录与全市大数据监测平台,增加全市药品供应量,完善市、区两级医疗机构药品保障调配机制,加强院内用药监管和院外合理用药引导。同时药品供应向基层倾斜,推动分级诊疗社区配药,以实现全市药品供应有序。结果 医疗机构解热镇痛药从原有的供应紧平衡状态有序转为库存充足状态。结论 通过制定药品目录,进行信息化动态监测,加强院内用药监管和合理用药宣传等可有效应对药品短缺。  相似文献   

10.
陈慧  庄文斌  陈吉生 《中国药房》2014,(16):1453-1455
目的:为解决部分基本药物品种短缺、保障临床药物供应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和新闻报道,统计近年短缺频率较高的基本药物,并进行筛选;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全国六个地区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短缺药品的使用情况,统计和分析其短缺原因。结果:筛选得到35种短缺频率较高的基本药物,共40个剂型。经调查,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短缺基本药物品种为价格低廉药、临床抢救用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短缺基本药物品种为临床抢救用药、罕见病治疗药及中毒解救特效药。基本药物短缺的原因主要为临床需要量小、价格偏低、市场没有供应或在本省招标中未中标等。结论: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点生产,建立省际联合采购、常态化药品储备机制等,保证基本药物的储备,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15,(8):880-883
目的调查研究湖南省21家三级医院临床应用药品供应短缺情况,分析短缺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本省21家三级医院药品供应短缺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临床药品短缺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环节、不适宜的招标以及价格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反映了湖南省短缺药品的现状,提出的建议可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和探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造成的影响和对策,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短缺调查问卷,于2017年3-6月期间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药品短缺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等4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82.1%。其中,92.1%的全科医生曾遇到药品短缺情况,短缺品种数共为139种,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短缺情况存在差异;短缺药品一般为低价药和基本药物,种类覆盖面较广,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短缺较为严重;药品短缺主要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应对药品短缺问题,大部分全科医生对患者使用次优疗法或替代药物。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比较严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了患者治疗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药品短缺的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建立针对药品供应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上半年湖北省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为减少药品短缺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湖北省52家医疗机构2018年1~6月短缺药品上报信息,分别统计短缺药品的类别、批准文号、剂型、给药途径、价格分布、在销企业数、短缺类型、采购方式、短缺时间、短缺原因及短缺后有无替代等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52家哨点医院2018年1~6月药品短缺情况严峻,短缺药品品种高达640种,短缺的主要类别有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等;化学药品短缺占比高达94.0%;溶液剂和注射剂、片剂、散剂为短缺药品的主要剂型;价格(按标准化包装单位计)在50元以下的药品上报频次占比最高(73.6%);断货为主要短缺类型,上报频次占比78.7%;招标采购为短缺药品的主要采购方式;药品短缺时间跨度较长(1~53个月),短缺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原料短缺或垄断、交易价格低、临床用量小等。结论:为减少药品短缺现象的发生,医院、企业、政府应协力合作,从药品生产、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措施,以保障公众用药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4.
朱定春  翟羽佳 《中国药业》2013,(12):126-12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门诊患者625例退药登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ADR)是主要退药原因,大处方过度用药、特殊人群禁忌及药品供应短缺是次要原因。所退药品主要为价格较贵的抗生素、消化系统用药及治疗辅助用药。结论合理用药,个性化用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制订退药规范等,是降低门诊药房患者退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鉴美国短缺药品网站的成熟经验,为完善我国短缺药品信息平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利用互联网络平台搜集和利用药品短缺相关信息的做法。结果:美国FDA网站的短缺药品信息平台,加强了药品短缺信息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大大提高了政府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效率,促进了公众对政府处理药品短缺问题的认知。结论:应当通过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短缺药品信息沟通网络、强化生产企业上报潜在短缺药品信息的责任、定期发布药品短缺相关信息、建立药品短缺和临床必需药品数据库等方式,完善我国短缺药品信息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及成效.方法 分别从医嘱合理性、合理用药标识、避光药品、冷藏药品、现配现用药品、粉针剂药物溶解、高危药品、中药注射剂、细胞毒药品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用药管理.结果 有效的解决了临床存在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规范临床用药.结论 采用此方式进行合理用药管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医疗实践中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而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因此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风险.医院应采取对策,加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临床医师应尽到谨慎注意的义务,充分尊重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知情同意权.医院职能部门应进行伦理与技术审查,准许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且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常规依据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临床药师应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后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以便医院及时调整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审批管理.  相似文献   

18.
灵活调剂用药 加强药品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于物价改革向药品市场渗透,在某些药品生产厂家和药品经营企业内部出现了“摩利脱销”的怪现象,以及由于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新药特药不断涌现并争相投放市场,致使临床上某些常规和急救治疗用药经常发生短缺。另外,还由于不同的临床医师其用药习惯不尽相同,加上某些医院受专科性医院的局限等。诸因素汇总起来,使医院药品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掌握临床用药规律越来越难。如本来一些畅销药会因某种原因变得滞销,滞销药又变得畅销,许多新药特药在甲地应用或许效果不错,但在乙地应用就往往不一定理想,稍有疏忽,就会使药品积压,甚至一压几年,造成药品过期失效,霉烂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短缺药品的特征、发生原因、替代药品特征等,医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2018年短缺药品信息,并参照美国药师协会短缺药品指南,对短缺药品的品规数、短缺原因、价格与剂型特征、是否为基本药物及替代药物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2016~2018年某院短缺药品的品规数为107种,其中基本药物42个品规,占比39. 3%。原材料短缺是导致药品短缺的首要原因(占比37. 4%),发生短缺的药品多数价格相对低廉(<50元药品占比73. 9%),注射剂更易发生短缺(占比41. 1%)。某院对短缺药品主要以不同厂家同规格药品替代(占比51. 4%),替代药品价格通常较短缺药品高(占比63. 4%)。结论:药品短缺给医疗机构等药品使用单位带来了许多治疗问题。搭建医疗机构内部短缺药品信息平台;确定短缺药品上报与发布专职人员;医生、护士及药学工作人员协同做好短缺药品院内限制使用管理和替代药物遴选,避免药品短缺发生时的人为差错都是应对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0.
  勤等 《中国药事》2014,(4):427-431
目的调查了解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的标注情况,为规范药品说明书、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南京市某儿童医院常用的628种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项的标注情况不容乐观,儿童专用药品短缺。结论应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监管,药品生产企业应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说明书标注的完整性,医疗机构应即时反馈不良反应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