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短缺药品的特征、发生原因、替代药品特征等,医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2018年短缺药品信息,并参照美国药师协会短缺药品指南,对短缺药品的品规数、短缺原因、价格与剂型特征、是否为基本药物及替代药物特征进行分类汇总。结果:2016~2018年某院短缺药品的品规数为107种,其中基本药物42个品规,占比39. 3%。原材料短缺是导致药品短缺的首要原因(占比37. 4%),发生短缺的药品多数价格相对低廉(<50元药品占比73. 9%),注射剂更易发生短缺(占比41. 1%)。某院对短缺药品主要以不同厂家同规格药品替代(占比51. 4%),替代药品价格通常较短缺药品高(占比63. 4%)。结论:药品短缺给医疗机构等药品使用单位带来了许多治疗问题。搭建医疗机构内部短缺药品信息平台;确定短缺药品上报与发布专职人员;医生、护士及药学工作人员协同做好短缺药品院内限制使用管理和替代药物遴选,避免药品短缺发生时的人为差错都是应对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8):1014-1018
目的:调查四川省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四川省78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药品短缺情况,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药品短缺情况、具体短缺药品信息、药品短缺原因。对调查问卷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药品短缺的关键因素。结果与结论:78家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22家及基层医疗机构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乡镇卫生院33家);共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其中68家医疗机构上报了206种短缺药品,合计240个品规;有88.34%以上的短缺药品价格低于50元。短缺药品主要类别为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且多为直接挂网采购类;暂时短缺(短缺时间<3个月)和长期短缺(短缺时间>12个月)的药品占比相对较高(合计占比超过68%);药品供货和医疗机构自身因素是导致药品短缺的两大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药品短缺时间的因素主要为医院药品采购流程、医疗机构所处地区以及药品采购价格,影响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品规数的因素主要有药品采购流程、医院采购目录限制、是否基层/非基层医疗机构、是否综合/专科医院。建议该省医疗机构可通过建设短缺药品信息管理平台、优化药品采购目录和计划、加强药房库存管理、建立配送企业监管制度等措施,来减少因自身原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现象。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为应对我院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通过北京市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平台上报的短缺药品次数、品规数、剂型、短缺原因及价格进行分析。结果:2014 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上报短缺药品350次,共计117个品规,其中注射剂占53.85%,短缺原因为原料药短缺及需求量小、企业不生产占 54.7%,单支(最小包装单位)小于5元的药品短缺占34.19%。结论:长期短缺的药品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剂型短缺与我院用药特殊性有关,药品价格与药品短缺有关,国家定点生产可有助于改善药品短缺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10):1307-1311
目的:从生产/流通企业角度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建立药品短缺供应保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省78家医疗机构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的药品短缺情况进行调查;对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进行溯源调查,综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了解该省出现药品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本次调研共向医疗机构发放7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78家医疗机构共上报了206种药品,共计240个品规出现短缺。向短缺药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分别发放140、6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共获得212个品规的短缺药品调研结果。从生产企业角度出发,造成药品短缺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性成本上涨(占66.51%)和流通成本上涨(占26.88%);从药品流通企业角度出发,造成药品短缺的最主要因素是货源供应不足或缺货(占75.47%)、库存管理问题(占16.51%)和价格倒挂(占11.32%)。结论:导致药品短缺的生产/流通企业方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提高、药品价格倒挂、库存管理及招标采购问题。建议通过完善药品招标定价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完善企业短缺药品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短缺药品储备机制、组织短缺药品的应急生产,加强短缺药品供应链管理、净化市场不良风气,完善短缺药品紧急处置办法、提高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能力等措施,多部门协同合作,减少药品短缺现象的出现,保障临床持续获得安全、有效的药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医疗机构采购困难药品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四川省医疗机构部分药品采购困难的真实原因,为制定和完善四川省现行的药品采购制度和其他相关医改措施及有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全省391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医疗机构采购困难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生产企业、实际采购价(或历史采购价)、年采购量、采购困难的原因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不限价药品数量占采购困难药品前50位中的38%,限价药品占52%,自主采购药品占10%;从药品价格水平看,低价药品(≤10元)占采购困难药品前50位中的76%,非低价药品(>10元)占24%。结论: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在现行的采购制度下确实存在部分药品采购困难的现象,采购困难药品主要为限价药和低价药,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推行相应调价机制、改革生产配送模式等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临床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33):4617-4620
目的:为提高儿童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内13家三级医院的儿童药品短缺情况及原因等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各受访医院的药学部主任(或药品采购人员)和临床药师],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问卷26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3家受访医院儿童专用药品在各自医院药品目录中的占比多数<5%;共有82个儿童专用药品品种(含医院制剂),主要的3类为中成药(35.37%)、呼吸系统用药(12.20%),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肠内肠外营养药(10.98%)。在126种短缺儿童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用药和精神药物、消化系统用药短缺品种最多(均占8.73%)。在儿童药品的短缺原因方面,价格因素(38.10%)、厂家停产(32.54%)及未中标或无供应(13.49%)等为主要原因;价格在0.01~10.00元的低价药品短缺情况最为严重,占全部短缺品种的57.94%。受访者认为专科用药短缺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最大(38.46%),其次为解毒药(30.77%)和罕见病治疗药(15.38%)。结论:儿童专用药品在医院药品目录中占比很小,儿童药品短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低价药品短缺情况尤其严重,儿童专科用药和解毒药的短缺被认为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制定儿童专用药品保护性政策,改进药品流通环节,促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及加强儿童专用药品研发等措施保障儿童药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药品短缺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药品供应。方法对2012年药品出库单进行回顾性分析,追溯短缺药品采购计划时间、供应商交货时间,并结合供应商无法供货的情况说明,利用Excel对短缺药品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外因与内因。结果 2012年调剂部门请领计划共46 862条,短缺药品1 423条,药品短缺率为3.0%,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共计643次,占45.2%;内因导致的药品短缺780次,占54.8%。在导致药品短缺的外因中,价格倒挂占40.7%,居药品短缺外因之首,低价小品种及普药占外因导致的药品短缺的71.2%;药品短缺的内因中,控制库存占45.0%,排首位。结论如果药品定价合理,完善招标政策及药品供应链,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与管理,可减少药品短缺状况。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全市63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重点监控药品政策前后的医疗收入、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药占比、重点监控药品使用金额,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市部分药品实施重点监控前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政策实施效果。结果:深圳市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占比从实施前29.22%下降到实施后26.61%,重点监控药品采购总金额从44 225.23万元下降到37 825.18万元重点监控药品采购金额占比从5.52%下降到4.67%。结论: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督促医疗机构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控制度,通过实施综合监管措施,可实现对重点监控药品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9.
何康玲 《中国药事》2020,34(8):949-95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下的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某市属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价格上涨品种,从品种的剂型分布、药品类别、价格区间、涨幅、现有注册批文数等角度分析。结果:价格上涨药品中口服剂型占49%、注射剂型43%、中成药14.4%、化学药及生物制品85.6%; 低价药品上涨占80.7%;国家基本药物占80%,100%省医保目录品种,79.8%药品涨幅在10%~500%,注册批文数与药品价格呈线性关系。结论:自药品价格改革后,部分药品价格变动处于合理范围。上涨品种多为基本药物中价格较低的品种,不乏常用急抢救药品,建议通过合理规划药品生产供给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药品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多元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等策略,保障临床药品稳定供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保障我国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开展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监测分析和预警模型研究,思考和探索我区药品短缺的处理措施及应对策略。方法:对全疆各区上报的短缺药品信息进行筛选整理,确认2018年上半年短缺药品;建立短缺药品预警模型,对2018年上半年的短缺药品进行预警分析;通过帕累托图分析短缺药品短缺原因。结果:2018年上半年全疆各区统计短缺药品共计171种;通过短缺药品预警模型计算,2018年上半年1级预警短缺药品共计17种,2级预警短缺药品共计98种,3级预警短缺药品共计56种。通过帕累托图分析,2018年上半年短缺药品短缺原因中,原料短缺致产能不足、其他原因、限价交易致企业不愿供应的累计构成比为0~80%,为影响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流标或废标、无企业供货的累计构成比为80%~90%,为影响药品短缺的次要原因;地域偏远导致企业不愿配送、临床用量小致企业不愿供应、原料垄断致产能不足的累计构成比为90%~100%,为影响药品短缺的一般原因。结论:我区短缺药品分布情况较全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原料药短缺致产能不足、其他原因及限价交易致企业不愿供应为药品短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药品在医疗机构的短缺情况及原因,为优化集采规则和完善药品短缺供应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提取全国医药信息网短缺数据库2019年1月-2021年12月前5批集采药品的短缺信息,对短缺频次、短缺品种及短缺原因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前5批国家集采落地后中选品规药品及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频次均明显增加,且以中选企业药品短缺报告为主。中选企业药品部分品种在集采落地短期内短缺情况明显,多为临床常用药品。集采药品短缺的发生受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影响,短缺原因复杂多样,原料药短缺或垄断为主要因素。为保障国家集采药品的供应,建议科学评估企业断供风险,进一步优化集采规则,完善药品短缺报告制度,并关注集采重点药品供应情况;此外,医疗机构应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多种措施,灵活应对药品短缺的问题,以免贻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33):4620-4622
目的:为保障临床药品供应提供实证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安徽省集中招标未中标药品情况,确定需要调查的短缺药品品种,于2013年11月-2014年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安徽省5个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短缺药品具体情况及短缺原因。结果:共发放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发现,5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有54种短缺药品,其中神经循环系统药物品种短缺最严重,所占比例为20.37%。短缺主要原因为药品价格偏低,所占比例为48.15%,其他原因有供应不足难以采购、患病人群少/用量低等。结论:针对药品短缺问题,政府部门应完善药品定价和招标政策,生产企业应提高生产研发能力,经营企业应优化网络布局,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权责分明的药品管理制度,以促使药品短缺现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陕西省药品短缺现状,分析短缺原因,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陕西省药品短缺监测平台,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短缺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价格等信息,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药品短缺现状和特征,探索药品短缺原因。结果:共收集药品短缺信息187条,登记短缺药品109种,平均每种药品短缺频次为1.72次。化学药品、中成药和生物制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化学药品中抗肿瘤药短缺最为严重。对短缺药品的特征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为生产厂家较少和采购价格较低,基本药物和注射剂更容易出现短缺。结论:陕西省药品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短缺药品品种多,覆盖疾病种类广,具体短缺原因尚不明确。建议完善药品短缺监测平台;加强对制药企业的日常监管;安排专人指导制药企业进行整改;定点生产常见易短缺药品。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现状、成效及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品采购、公立医院、医疗机构”等主题词检索2015年6月~2018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取构成比等指标对文献特征及实施现状、主要成效和突出问题等内容定量定性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论文共37篇,主要内容:认为实施药品集中采购主要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29.7%),保障基本药物供应(13.5%);但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量价脱钩”(18.9%)、“二次议价”(16.2%)、药品供应短缺(8.1%)、药价“虚高”与“虚低”(21.6%)、回款不及时(8.1%)和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缺乏统一规范(5.4%)等。结论:药品集中采购主体错位,亟待落实“带量采购”、完善综合监管和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政策环境变化和“三医联动”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带量采购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在上海市第一批带量采购执行日期前1年至"4+7"带量采购执行后1个月的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复合年均增长率、DDDs变化幅度、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各批次带量采购品种结构、数量、剂型以及采购方式的优化,某院带量采购执行情况逐批转好;涉及某院品种排序前20位的药品DDC均降幅≥70%,根据统计数据显示DDC调整幅度与DDDs尚未完全体现线性关系,但总体执行情况逐步向量价挂钩方向发展。结论:带量采购作为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正取得积极作用,达到以量换价、低价与保质兼顾,切实让人民群众以更低廉的价格用上更高质量的药品。  相似文献   

16.
陈慧英  王莉文  巩红 《中国药业》2011,20(14):52-53
目的 分析北京天坛医院药品采购情况,为药品采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根据药品分类、给药途径、价格区间对2007年至2009年药品采购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药品采购金额的年增长率和北京市样本医院相比处在较低水平.采购金额较大的药品类别分别是消化系统及代谢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且主要为口服剂型和注射剂.购入药品价格在10.00~99.99元之间的数量最大.结论 医院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还应加强药品的采购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慧  庄文斌  陈吉生 《中国药房》2014,(16):1453-1455
目的:为解决部分基本药物品种短缺、保障临床药物供应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和新闻报道,统计近年短缺频率较高的基本药物,并进行筛选;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全国六个地区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短缺药品的使用情况,统计和分析其短缺原因。结果:筛选得到35种短缺频率较高的基本药物,共40个剂型。经调查,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短缺基本药物品种为价格低廉药、临床抢救用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短缺基本药物品种为临床抢救用药、罕见病治疗药及中毒解救特效药。基本药物短缺的原因主要为临床需要量小、价格偏低、市场没有供应或在本省招标中未中标等。结论: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点生产,建立省际联合采购、常态化药品储备机制等,保证基本药物的储备,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34):4753-4758
目的:系统评价全球短缺药品监测制度,为我国开展短缺药品监测提供循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以"药品(廉价药、基本药物、急救药品)短缺""短缺药品""药品供应不足""药品缺货"为中文关键词,"Drug shortage""Out-of-stock drug""Shortage of medicine""Stock out of medicine"为英文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7年4月3日发表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检索百度、谷歌等网站及各国家或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收集短缺药品监测制度相关文献,提取监测制度的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审核方法、数据报告方法及反馈与改进措施等信息。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5篇文献,并检索了20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1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短缺药品监测制度;各国短缺药品上报主体各异,一般以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为主,上报方式以网络填报为主;数据审核以各国成立的短缺药品部门或小组为主;监测报告包括短缺药品和停产药品信息;各国针对短缺药品的解决措施包括寻找替代药品、鼓励企业生产、临时进口、寻找新的或其他的原料来源、加快短缺药品审批,预防措施包括制定短缺药品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指南、加大与非政府部门的合作等。我国短缺药品监测制度尚待完善。建议我国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平台及短缺药品分级干预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短缺药品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探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造成的影响和对策,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短缺调查问卷,于2017年3-6月期间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药品短缺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等4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82.1%。其中,92.1%的全科医生曾遇到药品短缺情况,短缺品种数共为139种,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短缺情况存在差异;短缺药品一般为低价药和基本药物,种类覆盖面较广,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短缺较为严重;药品短缺主要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应对药品短缺问题,大部分全科医生对患者使用次优疗法或替代药物。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比较严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了患者治疗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药品短缺的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建立针对药品供应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相关药品采购政策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查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泸州市5家二级甲等(简称"二甲")医疗机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取药品分类采购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药品采购占比和基本药物采购金额比例,以及"两票制"执行情况等。结果泸州市二甲医疗机构药品平均阳光采购积分高于90分,药品采购比例达到要求,符合四川省阳光采购考核规定,"两票制"执行情况良好。结论"两票制"有利于保证医疗机构药品的种类和储存量,有利于药品安全、贮藏及流通的管理,但同时需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