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及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构建哮喘模型,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在实验第25天、26天、27天灌胃橙皮苷(浓度分别为:12 mg/kg、24 mg/kg、36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对小鼠进行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和肺组织炎症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对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进行分类计数,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和肺组织炎症评分升高,肺泡灌洗液中IL-4、IL-5、IL-13水平也升高,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升高,肺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升高。橙皮苷灌胃处理后过敏性哮喘小鼠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肺组织炎症评分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减少,IL-4、IL-5、IL-1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也升高,与未经橙皮苷处理的哮喘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橙皮苷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炎症,调节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IL-12)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IL-4、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50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哮喘模型组、AdCMVIL-12组、AdCMVLacZ组、激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并于第20天分别鼻内吸入50μL生理盐水和5×108 PFU AdC-MVIL-12。第28天收集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IL-4、IFN-γ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4、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与对照组、AdCMVIL-12组相比较,BALF中的IL-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在AdCMVIL-12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RT-PCR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4mRNA的表达与AdCMVIL-12组、激素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AdCMVIL-12对哮喘小鼠的气道及肺组织内的IL-4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dCMVIL-12阻断IL-4的表达,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25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组),OVA)致敏、激发并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10只。于末次激发后24h后各组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5、IFN-γ及IL-4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结果 1、B组多数小鼠未见明显行为学异常反应,肺组织病理损害较A组明显减轻,BALF中EOS计数(126.2±10.8)×103/L亦显著低于A组(324.7±13.6)×103/L(P〈0.01)。2、A组小鼠血清IL-25、IL-4水平[(80.66±3.06)pg/ml,(124.7±4.13)pg/m]均高于C组[(46.25±1.90)pg/ml,(32.73±2.20)pg/ml],IFN-γ水平[(45.25±5.34)pg/ml]低于C组[(80.56±2.49)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高于C组(P〈0.01),B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低于A组(P〈0.01)。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表达量与BALF中EOS计数呈正相关(r=0.901,P〈0.01)。结论 IL-25参与了哮喘小鼠的发病,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炎作用,其促进哮喘发病的作用可以被激素抑制。  相似文献   

4.
麻黄汤及其减桂枝对哮喘小鼠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麻黄汤及其减桂枝对哮喘小鼠的影响,了解桂枝在本方中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麻黄汤治疗组、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用卵蛋白致敏建立哮喘模型,观察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麻黄汤治疗组和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小鼠支气管内及其管壁浸润细胞数比哮喘组明显减少(P均<0.01);麻黄汤治疗组支气管内及其管壁浸润细胞数的减少比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麻黄汤治疗组和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肺组织IFN-γ阳性细胞数比哮喘组均明显增多(P均<0.01),麻黄汤治疗组和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肺组织IL-4阳性细胞数比哮喘组均明显减少(P均<0.01);但麻黄汤治疗组与麻黄汤减桂枝治疗组间肺组织IFN-γ和IL-4阳性细胞数均无明显差别(P均>0.05).结论:麻黄汤、麻黄汤减桂枝均能增加哮喘小鼠肺组织IFN-γ,降低其IL-4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麻黄汤减少哮喘小鼠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作用比麻黄汤减桂枝明显,提示麻黄汤中桂枝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哮喘组、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应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普通哮喘组、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采用卵蛋白致敏、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辛伐他汀组小鼠每日给予辛伐他汀40mg/kg饮水干预,余3组正常饮水。治疗4周后计数存活小鼠后麻醉,取血、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计数4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各炎性细胞百分比;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的气道重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应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喂养8周时,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体质量[(25.92±0.70)、(26.02±0.66)g]明显高于对照组[(21.12±0.70)g]和普通哮喘组[(21.06±0.96)g](P0.05);普通哮喘组、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哮喘组高于普通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P0.05);普通哮喘组、肥胖哮喘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瘦素水平[(1.60±0.15)、(2.23±0.47)、(1.52±0.2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9±0.11)μg/L](P0.05),辛伐他汀组低于肥胖哮喘组(P0.05),与普通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哮喘组小鼠总胆固醇[(6.20±0.69)mmol/L]和三酰甘油[(2.10±0.53)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47)、(1.10±0.22)mmol/L]、普通哮喘组[(3.20±0.55)、(1.10±0.36)mmol/L]和辛伐他汀组[(5.20±0.42)、(1.70±0.38)mmol/L](P0.05),辛伐他汀组高于对照组和普通哮喘组(P0.05),对照组与普通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肥胖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肺组织中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雌性BALB/c小鼠,复制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提取小鼠肺组织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9、IL-9R和PU.1 mRNA表达水平;收集支气管灌洗液,ELISA法检测灌洗液上清中各细胞因子(IL-4、INF-γ、IL-9和OVA特异IgE)的含量,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分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小鼠的Penh%随Mch剂量的增加都有升高的趋势,但是模型组小鼠上升的更快;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上清液中IL-4、IL-9、OVA特异抗体IgE水平显著升高(P0.05),INF-γ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L-9、IL-9R及PU.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除INF-γ与IL-9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因子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系。结论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肺组织中Th9细胞相关因子(IL-9、IL-9R和PU.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进程中起到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是过敏性哮喘诊断与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其在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8周龄的雌性小鼠68只,按照随机数字大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致敏雾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帕霉素进行干预,分别检测两组小鼠外周血EOS数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以及给药后两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干预后显著缓解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外周血EOS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治疗前其血清IL-5水平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5水平显著下降(11.27±4.13)pg/ml,与对照组(15.19±4.41)pg/ml及治疗前(21.35±14.64)p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肺泡支气管组织以及伴随血管形态无明显改变;观察组小鼠肺泡支气管组织和伴随血管形态,可见肺泡上皮增生增厚,上皮内以及支气管血管周围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EOS为主。结论雷帕霉素可以缓解哮喘小鼠气道过敏性炎症,从而改善哮喘的症状,对哮喘的治疗起着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昆布多糖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重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昆布多糖对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昆明系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吸入组、昆布多糖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8只.经OVA致敏激发制模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0.3 ml灌胃干预,激素吸入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4 ml(200 μg)+生理盐水3.6 ml干预,昆布多糖组采用昆布多糖50 mg/kg灌胃干预,均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激发和灌胃干预.各组动物于42 d后麻醉,行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BALF),并取右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在光镜下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于光镜下进行评价;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及激素吸入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IL-4、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IFN-γ显著升高(P均<0.01);激素吸入组MMP-9、TIMP-1及昆布多糖组TIMP-1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各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昆布多糖组比较,激素吸入组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IFN-γ、病理学评分、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昆布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急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辛脑对哮喘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IL-25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细辛脑在哮喘小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取40只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细辛脑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用鸡卵白蛋白(chicken ovalbumin)致敏和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均以生理盐水代替;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小鼠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25(IL-25)浓度;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方法(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5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可见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细辛脑及地塞米松组炎性浸润程度较哮喘组轻;哮喘组中嗜酸粒细胞总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中嗜酸粒细胞总数均低于哮喘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及BALF中IL-25的浓度较对照明显增高(P<0.05),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中IL-25的浓度比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5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细辛脑能减少嗜酸粒细胞及IL-25的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对治疗哮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小鼠的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昆系小鼠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每组各8只.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种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气道重塑情况并检测气道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肺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显示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较哮喘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气道组织水肿、上皮细胞脱落等表现明显减轻.(2)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哮喘模型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15 ±0.44)×108/L]、气管壁厚度[(16.66±1.52)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36.01±4.78、35.87±4.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3 ±0.03)×108/L]、气管壁厚度[(6.61±1.14)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12.78±1.47、11.57±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0.35±0.12)×108/L]、气管壁厚度[(11.57±1.26) μm2/μm]及NF-κB(29.13±1.92)、VEGF (28.28±2.02)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平喘固本合剂可以下调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达到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小鼠气道急性炎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健康雌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C组)。用卵清清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气道急性炎症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0 d。对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进行分类与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明显增多(F=85.70-127.69,P<0.05),哮喘模型制作成功;C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较B组均明显减少,但较A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2.15-10.08,P<0.05)。与A组比较,B组中IL-4含量、IL-4/IFN-γ明显升高,IFN-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17-378.06,q=17.02-21.46,P<0.05);与B组比较,C组IL-4、IL-4/IFN-γ降低,IFN-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4.80-7.18,P<0.05)。HE染色显示,C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肺组织黏膜水肿等炎症表现较B组明显减轻。 结论 平喘固本合剂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4的表达、抑制炎性细胞聚积及促进IFN-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重塑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 SD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多西环素干预组。计数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并进行分类;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检测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总管壁面积(WAt)、平滑肌面积(WAm)等反映气道壁厚度的指标,分析多西环素的影响。结果哮喘组与多西环素干预组的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血清 IL-5、IL-13及 TNF-α水平、肺组织 MMP-9、α-SMA 平均光度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多西环素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 <0.05)。结论多西环素可以影响炎症介质的生成及通过抑制 MMP-9的活性从而减轻哮喘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肥胖型哮喘小鼠体内变化及其与气道炎症和重建的关系。方法 45只雌性C57/6J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肥胖哮喘组(B组)和对照组(C组)。卵清蛋白雾化吸入和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型哮喘模型。计数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并分类,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并测定支气管壁总面积(WAt)、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管腔基底膜周长(Pbm),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8-异前列腺素2α(8-iso-PGF2α)水平。结果 B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肺组织IL-6水平以及肺组织切片中WAt/Pbm和WAm/Pbm均较A组明显增高(F=2.84-32.67,P〈0.05)。C、A、B组小鼠血清8-iso-PGF2α水平依次升高,且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肺组织IL-6水平以及WAt/Pbm存在正相关性(r=0.821、0.900、0.873,P〈0.01)。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肥胖型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重建过程,抑制氧化应激可望成为肥胖型哮喘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雾化吸入对变应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BCG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治疗组与哮喘模型组一起制作哮喘模型。观察小鼠气道壁炎症变化,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用酶联免疫法测定BALF中IFN-γ的含量。结果哮喘模型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ALF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BCG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BALF中细胞数、EOS细胞数显著低于哮喘组,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BCG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地塞米松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BCG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的炎性反应,吸入BCG对哮喘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气道变应性炎症是哮喘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麻黄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它是治疗哮喘的基本方,其加减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探讨麻黄汤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2在广东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和病理实验室完成,选择36只小鼠.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治疗组,每组12只.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1,7,14,21天腹腔注入生理盐水0.2 mL,第28天始用生理盐水雾化30min,雾化前60min用生理盐水0.5mL灌胃.连续7 d.哮喘组取含卵蛋白10μg、氢氧化铝20 mg的生理盐水0.2 mL,于第1,7,14,21天腹腔注入.第28天始用50 g/L的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30 min,雾化前60min用生理盐水0.5mL灌胃.连续7 d.治疗组小鼠的致敏与激发同哮喘组.雾化前60min用麻黄汤0.5mL灌胃.连续7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肺组织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阳性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气道浸润细胞及肺组织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较.结果36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麻黄汤治疗组小鼠炎症比哮喘组明显减轻,支气管内及其管壁浸染细胞数明显减少.②哮喘组肺组织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其中自细胞介素4阳性细胞数更为明显,y-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下降.而麻黄汤治疗组白细胞介素4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γ-干扰素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较哮喘组明显上升.结论哮喘小鼠可能存在Th1/Th2亚群的失衡.麻黄汤能够改善哮喘小鼠的支气管炎症,调节Th1/Th2比例,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各实验组小鼠肺部炎症情况和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25(IL-25或IL-17E)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收集BALF,计算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百分比;用ELISA法测定BALF中IL-25和IFN-γ的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数目和百分比分别与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在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之间对这3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组小鼠BALF中IL-25和IFN-γ水平分别与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相比均减低(P<0.05),在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之间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小鼠BALF中IL-25和IFN-γ水平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肺部炎症,促进IL-25和IFN-γ的表达,抑制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哮喘小鼠肺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联素受体(AdipoR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硝苯地平干预组(C组)、硝苯地平联合PPAR-γ抑制剂GW9662干预组(D组),每组6只。建立哮喘模型并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中细胞计数及分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PPAR-γ和AdipoRs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气道炎症细胞数增多,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下降(均P<0.05)。C组较B组炎症细胞数下降,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表达增加(均P<0.05)。D组炎症细胞数较C组升高,肺组织几乎无PPAR-γ表达,AdipoRs表达水平减少(均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通过上调PPAR-γ表达,增加AdipoRs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易喘平胶囊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易喘平胶囊(补肾活血法)对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和易喘平胶囊组(n=8),制备卵蛋白致敏的哮喘模型,高碘酸希夫(PAS)法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黏膜杯状细胞数量及黏液分泌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肺组织黏液蛋白MUC5AC mRNA的水平,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及细胞总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与哮喘组相比,易喘平胶囊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小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管腔内黏液量也减少;同时后两组的MUC5AC 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P均<0.01)。易喘平胶囊组和地塞米松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和细胞总数,以及肺组织中IL4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而IFNγ含量有所提高(P均<0.01)。结论:易喘平胶囊对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调节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的平衡、降低气道炎症程度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c1,NFATc1)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观察尼卡地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以及NFATc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ELISA法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气道周围淋巴细胞中NFATc1蛋白的表达.结果:IL-4、IL-5的水平与NFATc1阳性率有线性正相关(P<0.05).哮喘小鼠IL-4、IL-5水平以及NFATc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卡地平干预组IL-4、IL-5水平和NFATc1表达较哮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ATc1的激活可上调IL-4和IL-5的表达,促进哮喘的气道炎症;尼卡地平可抑制NFATc1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4、IL-5的水平,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0.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及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血清IL-4水平(pg/ml)分别为114.23±15.00、151.17±19.04、134.67±13.44,哮喘组IL-4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L-4含量低于哮喘组,P<0.05.各组血清IFN-γ水平(pg/ml)分别为29.34±6.84、17.16±4.43、23.34±5.79,哮喘组IFN-γ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FN-γ含量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明显增强,NGF阻断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较哮喘组减弱,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对GATA-3表达的增强参与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