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液凝血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对63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即抽静脉血进行凝血四项(PT、APTT、TT、Fbg)及D-二聚体检查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52例出现凝血功能变化.表现为D-二聚体增加38例,APTT缩短43例,TT缩短2例,PT缩短6例,Fbg升高11例。结论:COPD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有异常,表现为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液凝血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对63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即抽静脉血进行凝血四项(PT、APTT、TT、Fbg)及D-二聚体检查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52例出现凝血功能变化,表现为D-二聚体增加38例,APTT缩短43例,TT缩短2例,PT缩短6例,Fbg升高11例。结论:COPD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有异常,表现为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通过对肝癌患者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以探讨上述指标在肝癌病程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肝癌患者115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4例,继发性肝癌31例:对照组30例.检测指标为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定量: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原发性肝痛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继发性肝癌患者PT、APTT均明显延长,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绪论:肝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相关指标对肝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13-1314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临产孕妇组(实验组)与141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比较,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而APTT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T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临产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妇女凝血四项以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症妇女标本60例(妊高症组),正常妊娠妇女标本60例(正常妊娠组)以及本院体检中心未妊娠正常妇女标本6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进行分析。结果:妊高症组PT、APT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妊高症妇女相对正常妇女血液均处在高凝状态,应将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检测作为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及时监测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指标,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的检测对评定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再选取同期的健康成人47例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FIB、APTT、PT、TT、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甲组APTT、PT、TT、D-二聚体比乙组健康成人明显延长,FIB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B、C级患者的APTT、PT、TT、D-二聚体依次延长,FIB则依次降低。三个级别中任何两级患者的FIB、APTT、PT、TT、D-二聚体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肝病所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能协助医生对肝脏受损程度进行准确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浆 D-二聚体和CA125水平对卵巢肿瘤的影响及其监测的重要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因卵巢肿瘤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4例,其中88例为卵巢癌组,96例为卵巢良性肿瘤组;同期入院的非肿瘤患者88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 CA125、血小板和PT、APTT、Fib、TT 等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 结果 卵巢癌组 Fib 、D-二聚体、CA125 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 3组患者的 APIT、PT、TT 及血小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中晚期(Ⅲ、Ⅳ期)患者CA125、常规凝血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0.05). 结论 联合监测CA125、血浆D-二聚体及常规凝血指标水平,可早期给予卵巢癌患者预防性的抗凝治疗,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同时可对高凝状态进行评估,从而控制卵巢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术中均采用北京京精自体3000P 型血液回收机自体血回收技术回输自体血,对照组15例不用自体血回收技术,根据术中出血量决定是否输入库血。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测量激活凝血时间(ACT)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G)、D-二聚体等。比较两组患者 ACT、PT、APTT、TT、FBG、D-二聚体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ACT、PT、APTT、TT、FBG、FDP-G、D-二聚体等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3000P 血液回收机回输血液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与不回输自体血液对血液凝血纤溶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分析两组PT、TT、FIB等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研究组PT(14.84±0.82)s、TT(18.83±2.11)s、FIB(4.35±1.90)g/L、D-二聚体(2.39±0.04)mg/L、APTT水平(18.8±4.2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对观察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5例颈动脉支架置入(实验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6项指标水平,并与124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Fg、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g、D-二聚体水平术后第1天达峰值(P<0.01),术后第3天均稍有所下降,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lt、PT、APTT、T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凝血系统被激活,Fg、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并有继发性纤溶亢进.在反应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凝血纤溶障碍中这些检测指标优于常规凝血象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及D-二聚体变化情况,观察术后补充凝血因子后的效果.方法 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检查PT和APTT,术后第1天抽血分别查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和D-二聚体,第3天复查D-二聚体.结果 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检查PT和APTT均无显著变化,内源性凝血因子主要有Ⅺ、Ⅻ较正常值降低,外源性凝血因子主要有Ⅱ、Ⅶ、Ⅹ较正常值降低,术后第一天D-二聚体均升高明显,根据结果 补充凝血因子后,第三天D-二聚体显著下降,但大部分仍高于正常.结论 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存在内源性凝血因子Ⅺ、Ⅻ和外源性凝血因子Ⅱ、Ⅶ、Ⅹ 缺乏现象,以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程度最为严重,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后第3天D-二聚体明显下降,故移植术后除常规观察PT和APTT外,还应该根据凝血因子测定来补充凝血因子,避免发生医源性凝血功能紊乱,凝血因子的测定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规检查中积极而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骨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四项(PT、APTT TT Fib)及D-二聚体这些指标的检测,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骨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空腹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用美国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 TT Fib)及D-二聚体。结果:骨折患者PT、APTT、TT值的检测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b、D-二聚体结果则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时检测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能够更灵敏地反应骨折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指导临床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田丽稳 《吉林医学》2022,(7):1942-1945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的差异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产前保健产妇6 000例(妊娠组)及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500例(对照组),在采集静脉血样本后检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妊娠组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对照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女性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逐渐提高,APTT、PT、TT逐渐降低,且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高于妊娠中期,PT、TT短于妊娠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000例妊娠女性随访至分娩结束,产后出血102例(1.70%),产后出血组产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未出血组,PT、APT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可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发现凝血纤溶异常,临床检验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18例,其中根据宫颈癌病理演变过程分为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三类,而根据FIGO肿瘤分期标准将宫颈癌又分为Ⅰ-Ⅱ期和Ⅲ-Ⅳ,同时检测淋巴结有无转移。对所有患者采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和采用Sysmex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含量,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不同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各项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阳性率和血小板(PLT)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癌前病变(CIN)仅在PT和D-二聚体阳性率上表现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患者在PT,APTT,Fib和D-二聚体阳性率上均表现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Ⅰ-Ⅱ期相比,Ⅲ-Ⅳ期的PT,APTT,Fib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PLT则差异不明显(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相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APTT,Fib,PLT值以及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检测患者体内的各项凝血指标可为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和病情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变化机制,为其鉴别诊断寻求客观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生产的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我院38例脑梗死与40例脑出血患者标本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PT、APTT、T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Fib的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均存在变化,可以根据其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初步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提供客观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A组,18例)、慢性乙型肝炎(B组,30例)、乙肝肝硬化(C组,13例)、重症乙型肝炎(D组,9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结果 D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C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B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FIB水平低于其他3组,C组FIB水平低于A组和B组,B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TT、APTT、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呈正相关(r=0.395、0.398、0.253、0.484,均P<0.05),FIB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呈负相关(r=-0.209,P<0.05)。结论检测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有助于评估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15-117
目的探讨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与抗凝血酶(AT-Ⅲ)对评价肝硬化患者疾病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及AT-Ⅲ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IB的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二聚体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AT-Ⅲ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PT、APTT、TT及D-二聚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FIB、AT-Ⅲ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对其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AT-Ⅲ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客观的评价患者的凝血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朱雪琴  赵云峰 《浙江医学》2017,39(22):2024-20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及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COPD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OPD组再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抗凝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于体检时、COPD组于入院次日清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采空腹静脉血检测APTT、纤维蛋白原(FIB)、PT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两组APTT、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OPD抗凝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PTT、PT均延长(均P<0.05),FIB、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FIB、PT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抗凝治疗可以改善这种凝血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探讨凝血指标的变化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凝血指标的差异,再分析食管癌患者各项凝血指标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血小板数目增加,PT缩短,APTT延长,Fib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两组间的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水平与食管癌T分期呈正相关,D-二聚体水平与食管癌T分期呈正相关,Fib值与食管癌TNM分期呈正相关,D-二聚体值与食管癌TNM分期呈正相关,N1-N3期患者较N0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M1期患者较M0期患者的Fib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结论: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存在异常,表现为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紊乱,存在高凝状态和出血倾向。食管癌患者的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与食管癌的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Fib和D-二聚体有望成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密切监测食管癌患者的凝血指标,这对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评估、血栓相关疾病的防治及个体化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PT、APTT、TT、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TT缩短,血浆FIB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研究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