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肺性脑病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提示,肺性脑病患者血液中β-内啡肽明显增高,对呼吸中枢抑制及对意识改变起着重要作用。2000-2006年本院应用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72-875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治疗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复查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9.0%,治疗组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水平、肝功能、血氨和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氨、β-内啡肽及ALT、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S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和β-内啡肽水平,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肺性脑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其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我科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对肝性脑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8例和西药组36例。西药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针刺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均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肝功能、血氨,采用酶联免疫夹心吸附法测定患者血β-内啡肽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9.4%(25/36),针刺组为89.5%(34/38),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浆血氨及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刺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十三鬼穴,可增强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β-内啡肽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15 g静滴,日1次,支链氨基酸250 m L静滴,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每天2次,2组治疗方法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氨、β-内啡肽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能够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抑制β-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患者脑水肿,改善脑功能,促进患者神智恢复,可见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十三鬼穴,能够增强西药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后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小儿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因为新生儿窒息时体内β-内啡肽含量明显增高,从而引心、肺功能障碍,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肺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窒息,继而发生颅脑损伤。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具有抗β-内啡肽的作用,故临床上用其治疗新生儿窒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整体平衡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探讨β-内啡肽表达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方法 将12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整体平衡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β-内啡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且治疗组的变化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平衡疗法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对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2005年2月-2007年9月本院收治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3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576例,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287例单纯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289例采用纳洛酮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检测正常妇女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及其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低于正常妇女,可能是痛经的原因之一,内异Ⅱ号缓解痛经的作用,有部分可能是通过提高外周血及下丘脑β-内啡肽水平;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β-内啡肽、强啡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通过观察针刺对AA模型大鼠淋巴结、下丘脑、垂体不同组织中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明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特点,以揭示针刺免疫调控的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刺激任脉六穴及关元穴,采用放免法测定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模型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呈升高趋势,无显著性差异;AA模型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均升高,呈显著性差异。与AA模型组比较,AA六穴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无明显变化,AA关元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AA六穴组和AA关元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均降低,除关元组下丘脑呈显著性差异,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针刺能降低AA模型组大鼠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2)关元穴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近年对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低钠性脑病屡有报道,1999年1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肺心病并低钠性脑病患者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范永军  张世卿 《河南中医》2016,(10):1831-1832
目的:探讨腰腹并治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用腰腹并治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血清β-EP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上升,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腹并治法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β-EP水平。  相似文献   

15.
肺性脑病常发生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钾、低氯血症已被重视,而对低钠血症引起的低渗性脑病往往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999年1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32例肺性脑病合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8-2006年共收治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骶管麻醉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混合痔麻醉效果及血清β-内啡肽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以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骶管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骶管麻醉.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枢穴药物敷贴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对痔疮术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9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7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痔疮术后硬膜外镇痛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枢穴药物敷贴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变化情况,术后7 d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呈增高趋势,术后8 h内2组患者VAS评分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后12h、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 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患者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后48 h 2组患者血清β-内啡肽较治疗后24 h出现回升,观察组患者回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痔疮术后采用天枢穴药物敷贴联合硬膜外镇痛泵治疗,镇痛效果显著,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变化幅度较小,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性脑病79例为样本,分析研究其关系。结果:肺性脑病发生率与血pH值呈负相关,低氧血症、低钠血症、肾衰并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与肺性脑病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肺性脑病发生与血pH值呈负相关,低氧血症、低钠血症、肾衰并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及清开灵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意识状态、血气分析及总有效率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Pao2、PaCo2改善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