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消痛灵搽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消痛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栀子、姜黄、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灵搽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大黄素在0.248~1.984μg,大黄酚在0.292~2.3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7%,RSD(0.64%;大黄酚为99.2%,RSD(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剑  陈玉兰  蒲清荣 《中成药》2014,(4):763-768
目的建立茵陈四苓颗粒(赤芍、栀子、茵陈、大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茵陈四苓颗粒中茵陈和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茵陈四苓颗粒中芍药苷、栀子苷、大黄素和大黄酚的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4583.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3%;栀子苷在0.653.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5%,RSD为1.13%;栀子苷在0.65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8%;大黄素在0.001 5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08%;大黄素在0.001 50.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为0.68%;大黄酚在0.002 80.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为0.68%;大黄酚在0.002 80.0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83%,RSD为1.3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控制茵陈四苓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舒筋活血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舒筋活血丸(大黄,当归,马钱子,赤芍,白芷,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黄、当归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马钱子中的士的宁进行限度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芍药苷和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别中能检出大黄、当归;芍药苷在19.2μg/mL~76.8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57%,RSD为1.2%;欧前胡素在2.092μg/mL~7.322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舒筋活血丸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消定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云山  焦正花  罗燕梅 《中成药》2008,30(2):226-228
目的:建立消定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大黄、冰片、儿茶进行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结果:在TLC中以大黄、冰片、儿茶对照药材为对照能较好地鉴别出制剂中的冰片、大黄、儿茶。HPLC色谱法能准确测定出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的含量,大黄素在0.019~0.18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为0.54%),大黄酸在0.024~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2%),大黄酚在0.019~0.19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为0.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能快速准确地对消炎止痛巴布膏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王登旭  高国敬  房霞 《中成药》2006,28(7):973-975
目的:制定调经至宝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木香、陈皮、黄芩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大黄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大黄素在2.06~65.9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6%;大黄酚在2.14~6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9%。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控制调经至宝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冲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当归、苦参、大黄、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冲洗液中大黄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在0.056~0.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0.77%,n=5);大黄素在0.179~1.7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0.51%,n=5);大黄酚在0.035~0.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n=5),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0.6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妇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舒片中的大黄、牡丹皮、乌药;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该药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测出大黄、牡丹皮、乌药,大黄素在52.2~26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1.02%(n=6);大黄酚在108.1~54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1.9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止痛膏中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在0.208~1.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7%(RSD=0.57%,n=5);大黄素在0.192~0.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0.99%,n=5);大黄酚在0.596~2.9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1.50%,n=5)。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固脱清腑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总含量和游离含量,用二者的差值作为结合蒽醌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色谱柱:YMC-Pack ODS-A(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大黄酸在1.62~19.4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1.61%);大黄素在1.63~19.5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73%(RSD=1.46%);大黄酚在1.61~19.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67%(RSD=1.8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大黄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检查大黄浸膏中水分和土大黄苷,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浸膏中游离蒽醌类成分,HPLC法测定大黄浸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橙色荧光斑点;大黄素进样量在0.245~0.29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为0.87%;大黄酚进样量在0.245~0.3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62 %,RSD为1.10%.结论 该方法 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浸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黄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卡波姆等为基质制成凝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用HPLC法测定凝胶剂中大黄含量,检测波长为365 nm并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02 57~0.051 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大黄酚进样量在0.008 61...  相似文献   

12.
钩葛定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钩藤、川芎和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葛根素在5.015~80.2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47%(n=9);丹酚酸B在10.04~160.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8%(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通腑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大黄、枳实、厚朴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38~0.610、0.048~0.780、0.068~1.076、0.056~0.904、0.022~0.3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6.01%、94.67%、100.94%、90.06%、92.37%,RSD分别为1.90%、2.77%、2.18%、1.88%、2.8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通腑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榆黄酊剂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8:22);流速为1.0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大黄素在0.059~0.588μg/mL内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自然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1.25%,大黄酚在0.210~2.10μg/mL内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RSD为1.2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榆黄酊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熟地强筋合剂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牡丹皮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中马钱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出牡丹皮、甘草,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马钱苷在0.0508-0.304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2%,RSD=1.8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熟地强筋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黄通气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火麻仁、川芎、木香、赤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空白无干扰;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分别在0.042~0.504μg(r=0.999 9)、0.039~0.468μg(r=0.999 7)、0.042~0.504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8%、97.36%、97.27%,RSD分别为1.09%、0.59%、0.97%(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大黄通气口服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妇科炎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炎宁片中人参、黄柏、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进行测定,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含量限度。结果:薄层色谱中各样品特征斑点显色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盐酸小檗碱在0.0279~0.16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02%,RSD为1.4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妇科炎宁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仁润肠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  徐晓艳  庄妍 《环球中医药》2009,2(6):439-441
目的建立了麻仁润肠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DS C18柱,以甲醇-0.1%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大黄素在进样量0.03508~0.3508μg范围内,大黄酚在进样量0.09304~0.830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8.32%,RSD为1.05%(n=6),大黄酚为97.98%,RSD为0.46%(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软肝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在0-059-7-6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为1-14%。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简便,快速,且重现性好,可用于软肝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用Kromasil100A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迪马公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5min(65:35),15~16min(65~85:35~15),16~40min(85:15);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5nm(0~15min),254nm(15~40min);流速:1mL·min^-1。结果: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038~0.00608μg(r=0.9998)、0.0029~0.0464μg(r=0.9999)、0.00105~0.0168μg(r=0.9996)、0.00044~0.00704μg(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RSD=0.71%)、99.59%(RSD=1.42%)、99.31%(RSD=0.59%)、99.74%(RSD=0.9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