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及脱敏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阿罗格19种点刺原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并对变应原为螨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在21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对螨Ⅱ和螨I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分别为50.5%和28.6%;对10种变应原的阳性反应在0.4%和6.2%之间;对其余7种变应原的反应均为阴性。对变应原为螨阳性者使用阿罗格标准抗原进行脱敏治疗,疗效满意。结论: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为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提供客观指标;阿罗格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陈小玉  贺春香 《西部医学》2011,23(11):2176-2177
目的了解永川地区及周边县城慢性荨麻疹病人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skin prick test,SPT)试验,对950例慢性荨麻疹病人做30种变应原(北京协和公司提供)测定,其中吸入性变应原16种,食物性变应原14种,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 950例慢性荨麻疹病人中阳性者630例,阳性率66.3%,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54.2%和34.2%、。吸入组中以以尘螨、蟑螂、蒿类花粉、棉絮、狗毛、香烟居前;食入组中虾类、蟹类、辣椒、带鱼、橘子、芒果居前,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的相关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可靠,易操作,为慢性荨麻疹病人寻找可能的变应原提供客观依据,为预防、治疗及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珠 《广西医学》2010,32(9):1057-1059
目的探讨柳州市常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及其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对3种常见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哮喘组及慢性荨麻疹组吸入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阳性率(P〈0.05);特应性皮炎组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类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尘螨(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高于慢性荨麻疹组和特应性皮炎组(P〈0.05)。结论柳州市哮喘、慢性荨麻疹患儿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特应性皮炎患儿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无明显差异;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及其性别、年龄分布。方法采用变应原点刺液(商品名:阿罗格)对8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13种吸入物及15种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皮试阳性率最高的前5位变应原依次是: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8.7%,屋尘螨次之,为55.1%。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两组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组。儿童、青中年人群变应原阳性率更高。结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等是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明确过敏原,对于慢性荨麻疹的个体化治疗及健康教育起重要作用,并为该地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合理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湿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对186例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做32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186例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中阳性者130例,阳性率达69.9%。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48.4%、36.6%(P(0.05)。吸入组中以尘螨、蒿类花粉、蟑螂、狗毛、豚草花粉居前;食入组中以鱼类、牛肉、羊肉、牛奶、虾类居前。结论: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相关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包头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主要过敏原为尘螨、蒿类花粉、蟑螂、狗毛、鱼类、牛羊肉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可靠、易操作,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寻找可能的变应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的种类和阳性率。方法总结2004~2009年502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过敏原的结果。结果 502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中阳性者402例,阳性率达80.08%。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75.10%、51.59%(P〈0.05),吸入组、食入组均有阳性的257例,占51.19%。吸入性变应原检测中屋尘螨的检出率最高,而食物组中小虾的检出率最高。深圳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湿疹的关联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结论过敏原检测可为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过敏原筛查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阿罗格30种变应原,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胺作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相距4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3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91例(60.7%)呈阳性.91例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北京地区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9种常见变应原对23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组胺液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23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200例出现阳性反应,该组患者中对屋尘螨、粉尘螨和绵羊毛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分别为75%、68%和38%,其余26种变应原的阳性反应在2%~25%之间.结论: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为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也为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并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为防治慢性荨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皮肤点刺试验(SPT)方法,对5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40种变应原点刺试验,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 受试者中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阳性数411例(78.4%).变应原中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种类依次为尘螨221例(42.18%)、屋尘207例(39.50%)及黑曲霉129例 (24.62%).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及黑曲霉,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0.
阿罗格长效变应原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阿罗格(NHD)变应原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7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点刺液行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并采用长效变应原混悬液进行脱敏治疗2年,对脱敏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72例患者对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为100.00%,对其他25种变应原有不同的阳性率。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72例患者,单纯吸入性变应原过敏患者4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吸入性变应原合并有食物性变应原过敏的患者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是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郝丽萍 《包头医学》2010,34(4):206-207
目的:探讨阿罗格(NHD)标准化花粉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治疗中一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例季节性变应性中一重度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点刺液进行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并采用长效变应原混悬液进行脱敏治疗2年,对脱敏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6例患者对艾蒿阳性率为100%,对其他25种变应原有不同的阳性率,经过2年的治疗,达到使患者在7~9月份接触到有关致敏原后,也不产生症状或症状减轻之目的。结论: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长效变应原试剂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林霞  邓惠琳  赵质彬 《海南医学》2011,22(10):12-13
目的探讨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对8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按年龄将800例患者分为〈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0岁六个年龄段,分别计算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8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分别占79.8%及73.5%、狗上皮为42.0%,食物组以小虾多见,为47.3%,其余12种变应原阳性反应分别占1.3%~15.0%。结论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为特异性脱敏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具有方便安全、操作简单、假阳性少、多种变应原可同时检测、特异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阿罗格点刺液变应原皮试12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门诊应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变应原皮试结果。方法:用阿罗格30种变原,加一个生理盐水队性对照和一个组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壁掌侧皮肤,相距4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10-2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67例(55.8%)呈阳性,67例中42例有哮喘症状。67例皮肤点刺试验中粉螨阳性率最高(89.6%),其次是室尘螨85.1%、豚草47.8%、艾蒿35.8%等。结论:室尘螨和粉尘螨是南京地区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 的皮肤点刺试验,对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32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 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者56例,阳性率达88.9%.吸入组中尘螨、蟑螂、屋尘、花粉阳性率高.食物组中,淡水鱼、牛肉等、羊肉阳性率高.结论 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尘螨、蟑螂、屋尘、花粉、淡水鱼、牛肉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痛苦小、易操作,在慢性荨麻疹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儿童慢性荨麻疹病变原检测14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和分析儿童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常见致敏因素,方法:变应原浸液(吸入组变应原17种,食入组变应原12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和结论:总阳性率达76.7%。其中,吸入组变就原3-4岁以屋尘、尘螨皮试阳性率为最高;5-14岁以屋尘、真菌、花粉及烟皮试阳性率为最高,食入组变应原3-4岁以鸡蛋、牛奶皮试阳性率为最高;5-14岁以海鱼、海虾皮试阳性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点刺液变应原皮肤试验确定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因素,为慢性荨麻疹的防治和选择试验变应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门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400例,将其分为两组,一侧为吸入组,另一侧为食物组。阴性对照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为组织胺,用20种变应原进行试验。部位选择前臂屈侧(相距2~3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min后结果以变应原和组胺(阳性对照液)所致风团面积比确定其反应级别,(+)~()均记为阳性。部分患者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受20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4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反应者280例,阳性反应在吸入组(9%、70%)明显高于食物组(2%、8%)。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反应中吸入组前三位分别是蟑螂、屋尘螨和粉尘螨,而食物组分别是海蟹、海虾和小麦及大豆。病理检测均为渗出、水肿和炎症反应等过敏反应表现。结论:蟑螂、尘螨、蟹虾是慢性荨麻疹重要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确定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原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吸入物、食入物及皮肤接触物中的过敏原。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吸入组100例、食入组100例及斑贴试验组50例。结果:食入组过敏原血清总IgE抗体阳性率为95%,吸入组过敏原血清总IgE抗体阳性率为100%,斑贴试验组患者总阳性率为78%。结论:食入组中的鸡蛋、吸入组中的羽毛和皮肤接触物中的对苯二胺为引起本地区慢性荨麻疹的最常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近4年厦门地区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及其特异性脱敏治疗效果。对1250例患者进行38种吸入组及食物组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3.76%,其中吸入组所占比例高于食物组。完成全程特异性脱敏治疗者的有效率为70.65%(378/535)。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分析儿童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常见致敏因素。方法:变应原浸液(吸入组变应原17种,食入组变应原12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和结论:总阳性率达76.7%。其中,吸入组变应原3~4岁者以屋尘、尘螨皮试阳性率为最高;5~14岁者以屋尘、真菌、花粉及烟皮试阳性率为最高。食入组变应原3~4岁者以鸡蛋、牛奶皮试阳性率为最高;5~14岁者以海鱼、海虾皮试阳性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本地区慢性荨麻疹中常见致敏原,探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预防和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变应原原液吸入组和食物组共46种对我科240例慢性荨麻疹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240例患者阳性结果检出率76%,吸入组多价昆虫35%,多价羽毛33%,多价兽毛22%,尘螨32.5%,多价霉菌15%,春季花粉5%。食物组:海虾16.5%,蟹12.3%,牛奶3.5%,鸡蛋2%。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痛苦小、易操作,在慢性荨麻疹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预防、积极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