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波-微波技术在常规HE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常规苏木素伊红(HE)手工染色质量,缩短染色时间。方法使用光波-微波技术对病理组织标本切片做HE染色,以本室常规处理方法作为对照。结果使用光波-微波技术的HE染色效果优于普通HE染色效果。结论在HE手工染色过程中,使用光波-微波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染色效果,并缩短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2.
连续与间歇作用微波消融离体肌组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导植入式微波不同辐射方式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效果,为临床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2450 MHz微波,相同输出功率,相同作用时间,分别采用连续波和每发射100 s间歇1O s和20 s的间歇辐射方式,进行离体肌组织消融,观察消融区形态、范围、热场温度及病理结果.结果 在相同输出功率,相同发射时间条件下,三种作用方式的消融形态、范围、前向距离、热场内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表现相同.结论 单导植入式微波连续波辐射与间歇式辐射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凝固效果无明显差异,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波在肾穿刺冰余组织重制石蜡切片染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微波技术对58例临床上怀疑急进性肾炎的肾穿刺冰余组织重制石蜡切片的标本进行染色,并与常规切片染色结果比较。结果应用微波技术的58例怀疑急进性肾炎肾穿刺冰余组织重制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与常规切片染色结果基本无差异。结论应用微波技术将肾穿刺冰余组织重制石蜡切片可弥补穿出的肾组织肾小球过少或缺失;制片染色省时且质量好。对临床快速准确做出病理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波辐射PAS染色法显示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基底膜改变的效果。方法对89例声带早期鳞状细胞癌改变的病理切片进行微波辐射PAS染色和传统PAS染色,比较两者显示基底膜的效果,并通过层黏连蛋白的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两种PAS染色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两种PAS染色结果与层黏连蛋白的染色结果一致。HE染色怀疑有微小浸润者52例,其中PAS染色显示43例可疑微浸润灶周边基底膜样物质消失或部分缺失,证实有微浸润;9例疑似微浸润灶周边有完整的基底膜着色,证实为上皮脚横切或斜切面造成的假象。另外,微波辐射PAS染色时间为15 min,传统PAS染色时间为56 min,微波辐射PAS染色显示基底膜较传统PAS染色清晰(P<0.001)。结论微波辐射PAS染色显示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改变基底膜的结果可靠,并可显著缩短显示时间,提高传统PAS染色显示基底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苏红  胡海霞  黄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64-2764
嗜酸杆菌染色是病理技术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一些病例由于缺乏诊断依据,HE切片上组织形态的相似或形态的不典型需要进一步找到病原体以明确诊断或鉴别诊断.传统技术的染液不仅需要加热,且染色时间长.在经过药物治疗的组织中和嗜酸杆菌少的情况下,其阳性检出率低,而且背景极易产生沉淀影响镜检.我们利用微波技术进行嗜酸杆菌染色可以完全弥补上述不足,且操作简单、快速省时、阳性率高、染色清晰.……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质量。方法对已确诊的80例真菌感染者进行切片,分别采用改良的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结果应用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80例标本均阳性,背景清晰,且原来的染色常规时间由90~140min缩短为6min。结论应用改良Gomori氨银-微波法染色显示真菌不仅可以大大加快染色速度,而且试剂使用方便,染色质量更加稳定可靠,是氨银液染真菌的一种改良的快速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种新犁微波天线热凝大鼠骨骼肌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认识新型微波天线应用于体表肿瘤及微小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1212007-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微波热凝:应用MTC-3C组织问肿瘤微波凝固治疗仪,直视下将经防粘连处理的单极辐射微波天线乖直插入SD大鼠骨骼肌,采用20 W×8 s功率时间组合热凝.②观察指标:TTC染色法观察热凝后即刻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凝同后0,12,24 h热凝区外周边缘组织细胞的凋亡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热凝后0,2,7,30,60 d时组织学变化.结果:①TTC染色结果:热凝区呈苍白色,周围正常组织为鲜红色.边缘组织细胞在热凝后即刻出现凋亡,12 h时凋亡率最高,随后逐渐下降.②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结果:热凝后即刻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2 d后过渡区出现大量坏死细胞,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热凝区细胞外形仍维持:7 d时过渡区纤维母细胞、肉芽组织形成,新生胶原沉积,中央热凝区肌纤维逐渐溶解、细胞坏死;30 d后热凝区慢性炎症反应明显,过渡区一些胶原纤维生成;60 d后固化坏死细胞减少,过渡区大量胶原纤维生成,组织的修复是从外周过渡区开始逐渐向中央热凝区进行.结论:新型微波天线用于体表肿瘤及微小肿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冷冻切片是常规病理切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快速、准确、客观的为临床服务,为外科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如何制做一张理想的冷冻切片历来是常规病理的主要技术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恒冷切片机的广泛使用,使冷冻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微波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病理技术的空间,为冷冻切片的快速制做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辐射时使场内极性分子随微波周期而快速极化运动,物质分子间相互碰撞产生均匀一致的摩擦热,这是微波加热物品的主要理论依据。随着微波在医学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本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对病理报告及时性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有许多病理实验室在尝试将病理报告周期由原来3天缩短到1天。缩短病理报告周期的关键在于缩短病理制片的时间,因此,有很多病理实验室购置了微波辅助组织处理仪处理活检组织(包括固定、脱水和浸蜡过程),来缩短制片时间。由于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许多石蜡切片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染色,因此,微波快速石蜡制片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肿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经穿刺活检诊断,随后将所采集组织以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予以诊断,分析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阳性率。结果在本组肿瘤患者经三种特殊染色技术诊断,结果显示Masson染色检测阳性率、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检测阳性率、VG染色检测阳性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免疫组化技术、特殊染色技术检验,三种特殊染色检验阳性率与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肿瘤患者经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技术检验的阳性率是100.00%,高于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特殊染色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