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作者总结了33例高位胆管癌的治疗,其中手术切除27例(81.8%),平均存活20.2个月,单纯引流5例(15.2%),平均存活7.7个月,探查取活检1例(3%),术后存活3个月,无手术死亡,手术方式包括肝外胆管癌切除,肝方叶切除加肝餐胆管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尾叶切除 加肝外胆管癌切除,肝内胆管-空肠oux-Y吻合术。作者认为:高位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不能切除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位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高位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法和随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12例,切除率为37.5%。其中行根治性切除9例,均存活18个月以上。姑息性切除3例,2例存活超过18个月。内、外引流术20例,均于术后1~18个月内死亡。结论 根治性切除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是治疗高位胆管癌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附74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总结1993—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74例临床资料。结果 联合行左半肝切除50例,右半肝切除14例。尾状叶切除2例,右三叶、右前叶切除各2例,左内叶切除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5%,围手术期死亡1例。随访率82.4%,1,3,5年存活率为75.4%、24.4%、12、2%,最长一例现已无瘤存活8年。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行肿瘤切除联合肝叶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病人存活期;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肝内胆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2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男性8例,女性14例,病程:3个月至40年,症状:腹痛,畏寒,发热,黄疸,乏力,纳差,体重减轻与贫血等。合并结石者ALP与γ-GT升高,癌变则CEA升高,分为三型:包块型,胆管周围浸润型与胆管内生长型,12例病人经受肝切除或广泛的肝切除和(或)肝外胆管切除,12例存活,7例,存活5年。结论:肝内胆管癌的积极切除治疗是理想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总结1985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的1.13%(26/2295).术前诊断正确率53.8%(14/26).胆管腺癌24例.肝内胆管癌占42.3%,肝门部胆管癌占50%,肝外胆管癌占7.7%.根治性切除肿瘤8 .例30.8%(8/26).获随访17例,根治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20(5-48)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10(2~27)个月.结论 长期肝胆管结石刺激及继发感染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肝外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2年-1999年收治肝外胆管癌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上、中、下及全段胆管癌分别为68,12,18及2例。结果 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腹胀、乏力,明显消瘦及进行性黄疸等。B超、CT或MRI是无损伤的诊断方法,若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或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则应进一步行PCT(本组13例)或ERCP(本组42例)。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上段手术切除25例(36.8%),其中Ⅰ型行胆管癌局部或“骨骼化”切除15例,Ⅱ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切除9例,Ⅲb型行胆管癌切除加尾叶及左三叶切除1例;中段手术切除9例(75%);下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77.8%)。上、中段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胆道重建术。本组总切除率为48%。有35例得到随访,5年生存率为58%。未切除者52例中有32例得到随访,均于1-1.5年死亡。结论 B超、CT及MRI是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必要时选用PTC或ERCP对进一步诊断更有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联合肝叶和肝门血管切除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治疗肝门胆管癌理想的肝叶切除术式 ,以期提高其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对 16例侵犯肝门血管的肝门胆管癌 ,采用肝I ,IV段连同肝门胆管肿瘤与受侵血管整块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清扫。结果  15例获手术切除 ,切除率为 93 .8% ,12例获R0 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发生暂时性胆漏 1例 ,腹腔感染 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3 .3 % ,均行非手术治愈。随访病例中位生存期为 2 2个月 ,7例尚存活。结论 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和生存率 ;肝中叶和肝尾叶是肝门胆管癌手术联合切除的主要部位。肝门受侵血管的切除对提高该病切除率和根治率是有意义的 ,应酌情重建或不重建肝门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达64.3%(27/42),CA19—9阳性率为90.5%,根治性手术25例(59.5%),姑息性手术17例(40.5%),根治性切除肿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16/25)、36%(9/25)和12%(3/25);姑息性手术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7.6%(3/17)、5.8%(1/17)和0(0/17)。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评估、合理的术式选择能提高肝外胆管癌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ε��ܽ�ʯ�ϲ����ܰ����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总结1981~2002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0%(28/35)。其中60.7%为肝内病变;超声检查诊断率为57.8%(26/45),其肝门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53.8%。根治性手术13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黏液癌。随访22例,根治组平均存活25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12个月。结论 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4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自1989.12~1995.12月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48例经验,全部病例就诊时均以黄疸为主要症状,术前经B超(48例)、CT(12例)、MRI(8例)等检查.明确诊断41例(85.4%)。4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①肿瘤切除术19例(切除率39.6%),术后并发症11例(57.9%),死亡1例(5.3%),随访中位存活期18个月;②支撑管引流14例(29.2%),术后并发症7例(50%),死亡2例(14.3%),中位存活期11个月;③探查活检术15例(31.2%).术后并发症5例(33.3%),死亡2例(13.3%),术后3个月内全部死亡。作者认为肝门部胆管癌应力争手术切除以提高生存率。文中着重讨论了分型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介绍了提高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32例食道癌做了MR检查,评估食道癌对主动脉和气管支气管树的侵犯情况。方法在肿瘤与主动脉之间看见低信号脂肪条纹影时,可以解释为肿瘤未侵犯主动脉为阴性,相反则为阳性。结果本文24例手术切除病例,14例术前诊断阳性,其中3例为假阳性。10例术前诊断阴性与手术所见相符。另8例MR显示肿瘤侵犯气管支气管及双侧肺门和主动脉而未做手术切除。结论MR影像诊断对于判断食管癌有否侵犯邻近组织结构是有帮助并且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方法;回顾分析了1990~2003年间70岁以上大肠癌126例资料。结果:根治切除89例(70.6%),姑息切除12例,Hartmann手术15例,单纯造口6例,短路手术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73例(57.9%),死亡8例(6.3%),术后因合并症放弃治疗2例(1.6%)。结论:重视高龄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营养支持及术后加强监护治疗(ICU),对提高手术切除率(耐受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其一  刘远文 《腹部外科》2005,18(5):271-27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4年1月~2004年7月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手术切除22例(64.1%),根治性切除15例(44.1%),姑息性切除7例;内、外引流12例。围手术期死亡9例(26.5%)。出院25例中获得随访21例(84%),平均生存9.6个月。根治性切除10例,平均生存16.1个月,现仍存活6例,分别为5、7、16、24、26、32个月。姑息性切除和引流11例,平均生存5个月,无1年生存者。结论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获得根治的唯一途径。选择合理的术式,提高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瘤治疗经验。方法Marfan’s综合征12例,其中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单纯升主动脉瘤5例,行Bentall手术12例,Cabrol手术3例,Wheat手术5例;单纯升主动脉替换术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Bentall手术是外科治疗升主动脉瘤的主要术式。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升主动脉瘤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间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老年人大肠癌入院前误诊率高(33.3%),并存病多(85%),肿瘤切除率83.3%.其中根治性切除58.3%,手术后出现并发症50%,手术死亡1例死于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 手术治疗加术后综合性治疗是老年人大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有效的肠道准备,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1980~2 0 0 0年共收治的 8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中良性 34例 ,恶性 47例 ,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 ,77例施行手术治疗。观察腹膜后肿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手术切除及复发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B型超声、CT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性腹膜后肿瘤病程长 (17.5个月 ) ,完整切除率高 (85 .2 9% ) ,很少合并脏器切除 (17.6 5 % ) ;而恶性肿瘤病程短 (7.3个月 ) ,完整切除率低 (6 5 .12 % ) ,合并脏器切除率高 (2 7.91% )。腹膜后肿瘤复发率 19.30 % ,复发完整切除率达6 3.6 3%。结论 B型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永乐  陈志武  程虎  傅钢 《腹部外科》2005,18(2):112-1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0月~2004年10月诊治的2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16 例,肿瘤完整切除率50%,合并脏器切除率31%;良性肿瘤8 例,肿瘤完整切除率75%,合并脏器切除率25%。手术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5例。结论 B型超声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5例胃间叶源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使用内镜下线型切割闭合器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27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8例手术采用术中胃镜的双镜治疗。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手术时间90(60~1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1±23.6)(10~200)mL,肿瘤平均大小(35.4±13.5)(10~62)mm,肿瘤切缘术中冷冻及术后石蜡病理均为阴性。术后病理胃间质瘤26例、胃神经鞘瘤5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脉管瘤1例、胃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1.3)(4~10)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2~43)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间叶源性肿瘤是安全、微创、有效的,应作为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40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u M  Ku E  Chen G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8):488-490
作者报告了40例气管、支气管成形术的治疗体会。其中气管成形术3例,隆凸成形术2例,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34例,肺动脉成形术1例。术后并发症4例(10%),手术死亡2例(5%)。恶性肿瘤30例,随访1~10年,术后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3.3%、40%、23.3%。作者对手术适应证及麻醉的处理、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了讨论。这种手术能最大限度地清除病灶和保留健肺,但其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肺癌常规手术。因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