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男,43岁。因头晕.呕吐半月余,于1982年6月7日入院。体检:体温37.5℃,神志清楚,反应稍迟钝,对答切题,查体合作。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左额部有叩痛。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等大等圆、对称、对光反应好。视力:左0.9,右1.5。眼底:双视乳头境界模糊水肿。颈硬,有抵抗。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右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双侧克氏征(+)。化验检查:血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7岁,右利手。住院号:128307。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左侧头痛伴有呕吐一天入院。病程中无抽搐,二便正常。既往:两年前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BP13.3/9.3kPa。神清语利。无眼震,眼底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向右侧,右侧上下肢肌力4~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右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右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右手指鼻试验不准,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右侧跟膝胫试验不准不稳。CT所见:左侧丘脑有一高密度(2×2×2.8cm)破入脑窒。  相似文献   

3.
颅底凹陷症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较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4 2岁。因步态不稳、眩晕、呕吐 1天于 2 0 0 2年 3月 2 4日入院。患者既往曾有“高血压”2年。查体 :神志清楚 ,BP 2 1.33/ 12kPa ,头颅、四肢无畸形 ,身高 14 2cm ,颈粗短 ,后发际低 ,颈部活动受限。言语缓慢 ,双眼球水平性震颤 ,四肢肌力正常 ,肌张力低 ,右侧指鼻试验 (+) ,反弹试验 (+) ,双侧快复轮替运动差 ,双侧跟膝胫试验 (+) ,昂白征 (+) ,双侧病理征 (- ) ,脑膜刺激征 (- )。实验室检查 :血甘油三脂 5 .2 5mmol/L。颈椎片示颈 4、5、6、7椎体后缘唇样增生…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因进行性左腿疼痛半年,行走不稳伴视力下降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苍白,边界不清.双耳听力下降,伸舌左偏,颈软,四肢可自主活动,左侧肌力约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MRI平扫示右基底节圆形囊状占位影,边界清晰,内容物呈均匀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前方囊壁见一显著强化结节影.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历摘要女,37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嘴角歪斜2 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神志模糊,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 mm,左侧光反射稍迟钝,左侧眼睑下垂,右侧外周性面舌瘫。双眼右侧水平运动障碍,右眼左侧水平运动障碍,左侧上、下肢肌力Ⅳ~Ⅴ级,左侧头面部、左侧半身深浅感觉减退,左侧病理征阳性,右侧病理征未引出。MRI提示:右侧脑桥占位并出血(图1A)。  相似文献   

6.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 ,起源于血管外皮 ,主要发生于肌肉和骨骼系统及皮肤 ,而发生于颅内者极为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5 6岁。因行走不稳伴头昏 4个月余于 2 0 0 2年10月 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4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昏及走路不稳 ,无头痛 ,偶有呕吐。查体 :神志清楚 ,蹒跚步态 ,左侧咽反射减弱 ,悬雍垂偏向右侧 ,伸舌居中 ,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对称 ,转颈及耸肩正常 ,颈软 ,四肢肌力正常 ,左侧上肢肌张力减弱 ,腱反射 (+) ,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不准 ,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颅MRI显示左侧小脑半球有一…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 患者男,35岁.因“头昏头痛20 d,伴行走不稳、视物模糊4d”入院.查体:右侧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外展神经受限,水平复视,行走时右侧偏移,右侧跟膝胫试验(+),余无阳性发现.头部平扫CT示右侧小脑脑桥角区高密度影,伴第四脑室受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难治性内侧颞叶癫(癎)(MTLE)患者影像学异常及发作间期放电(IEDs)优势侧对近期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我院癫(癎)中心门诊就诊的难治性MTLE患者50例,根据MRI海马像检查将其分为左侧MRI(+)组、右侧MRI(+)组、MRI(-)组及双侧MRI(+)组.综合多次IEDs结果进行评定,若一侧独立IEDs≥75%,则判为IEDs优势侧.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对患者进行记忆评定.结果 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来自农村、病程、发作情况、药物治疗各因素在4组间的分布相匹配.各组记忆商(MQ)及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比CMS正常均数差(P<0.05).右侧MR[(+)组无意义图形再认得分(9.42±7.46)相对于左侧MRI(+)组(16.26±4.43)和MRI(-)组(18.26±5.49)低(F=4.281,P<0.05).MRI(-)者中左侧IEDs、右侧IEDs、双侧IEDs 3组间MQ及各分量表的年龄量表分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侧MRI(+)MTLE患者在空间图形记忆方面的损害更加显著,无意义图形再认对于非语言记忆的评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血管母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母细胞瘤(HGB)为起源于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Ⅰ级,占颅内肿瘤的1%~2%、颅后窝肿瘤的7%.好发于成年人.可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类型,前者约占75%,于中老年发病,多见于小脑半球;后者伴发于vonHippel.Lindau病(VHL),青少年期即可出现症状,主要位于小脑,小部分位于视觉通路.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26岁。1987年9月7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发热,头痛及右侧上下肢无力,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体检:体温36℃,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上下肢肌力2~3级。头颅CT增强扫描示左额叶有一高密度区,在高密度肿块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疑为左额叶多房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54岁.因右耳鸣、听力下降6个月,加重伴头痛、口角歪斜2个月入院.查体:右面部痛觉减退,右眼球外展受限,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听力下降,右侧软腭降低,悬雍垂偏左,咽反射减弱,伸舌偏右,左侧上下肢轻瘫试验阳性,肢体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右侧指鼻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易向右侧偏倒,肢体深浅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12.
患者杨某某,女,45岁,因阵发性右侧前额部、颞部头痛,伴右眼睑下垂、右侧瞳孔扩大一倍,经我院门诊按“痛性眼肌麻痹”治疗无明显效果,于88年8月4日入院。Bp14.7/10.7KPa,发育正常,神清语明,头发、腋毛、阴毛呈正常分布,甲状腺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 患者 男,41岁.因突发头痛伴头晕、恶心1d于2011年12月17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精神不振,颈部抵抗,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位于小脑幕、大脑纵裂池及双侧大脑沟回内,脑室系统正常.于12月19日局麻下行DSA显示: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梭形,位于右侧小脑后下动脉(PICA)近端约0.8 cm处,大小约3.6mm×5.1 mm;左侧椎动脉正常.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应用球囊闭塞右侧椎动脉起始部,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血流经汇合部返流,右侧PICA显影良好.  相似文献   

14.
病例 1,男 ,32岁 ,1980年首次发作两手发麻 ,服用钙片后好转 ,两个半月前再次发作 ,阵发性两上肢前臂 ,大腿、脸部、头皮、口周发麻 ,口唇僵硬感 ,时有手抽。查体 :神清语利 ,双眼底 (- ) ,余颅神经 (- ) ,心肺 (- ) ;B超 :肝、脾、肾未见占位性病变 ;四肢肌力近端远端肌力均为 级 ,肌张力正常 ,双跟腱反射活跃 ,病理征 (- ) ,Chvostek征 (+) ,Trousseau试验 (+) ;Ca:1.97mmol/ L ,P:1.77mmol/ L ,Ck:6 70 u/ L,CKMB:35 u/ L,L DH:2 77u/ L,HBDH:12 5 u/ L,AST:33u/ L ,PTH:12 0 .3mg/ al(6 5 .1+12 .5 mg/ al)。肌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5.
例1 女,37岁。以双下肢疼痛1年,伴行走困难2个月入院。无二便障碍。查体:臀部马鞍形感觉障碍,双下肢针刺感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否认遗传病史。肾、胰腺、眼底检查正常,MRI平扫:L2-L3水平椎管内可见一呈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4cm×4.9cm×1.5cm,T1 加权像为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不均匀高信号,肿块下方T1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例1男,55岁。因右侧肢体瘫痪1h于2003-03-04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查体:血压24/16kPa(180/120mmHg),神清,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强,腱反射(+++),锥体束征(+)。右侧半身痛、温觉减低。血、尿常规正常,总胆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9岁。头痛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二年。近一个月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语言纳吃,饮水反呛,右侧面肌抽搐,视物模糊。诊为“颅后凹占位病变”,于1987年4月10日入院。检查:体质瘦弱,智力较低下,反应迟钝,步态蹒跚。双眼水平眼震,右眼伴有垂直眼震,右视为著。双视乳头高度水肿,中心凹消失。右眼睑及右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每分钟3~4次,咽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低。指鼻试验右手明显不准,轮替试验右侧笨拙。Romberg征(+),Mann氏征(+)。CT扫描诊为“枕大池扩大”。脑脊液化验:白细胞15/视野,潘氏试验(?),蛋白90mg%,糖49mg%,氯化物693mg%,入院8天后行后颅凹探查术,发现囊肿紧贴硬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HB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例目前国内外年龄最小的侧脑室实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女性,15岁;表现间断性头痛3个月,头痛加重伴发热1周;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头颅MRI检查示,右侧脑室体部不规则形实性混杂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9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5d”于2010年1月6日收住我院.患者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活动中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右上肢麻木、持物不稳,尚能行走,但不稳,伴头晕,无视物旋转、耳鸣、听力减退,伴双额部头痛,呈阵发性搏动性,伴不能言语,但能听懂他人话意,无呕吐、视物模糊,无口角歪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于当地医院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左侧额顶叶脑梗死”,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未见明显好转.于入我院2天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加重,不能行走、持物,为进一步诊治转我院.底节区、科医师.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1岁.因“左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搐6年,加重伴头晕半年”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抽搐,呈阵发性发作并逐渐频繁,发作时无恶心、呕吐,不伴耳鸣,无面部麻木、疼痛,每次发作持续2-3 min可自行缓解,疲劳及紧张时加重,近半年症状加重,伴头晕.入院查体:神志清,左侧面部抽搐,额纹、鼻唇沟、鼓气露齿均正常,双耳听力正常,双侧面部感觉正常,指鼻试验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纯音听阈示双侧听力正常.MRI示右侧小脑脑桥角(CPA)区T1低信号,T2高信号占位,表皮样囊肿可能(图1).全麻取右乙状窦后入路,行CPA表皮样囊肿切除术.术中全切肿瘤及部分包膜.术后左侧面肌抽搐减少,1周出院,术后1个月抽搐全部停止.病理证实右CPA表皮样囊肿.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