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袁世盛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67-5267
<正>近年来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掌握婚前医学检查中男性外阴及生殖器病疾患病率,对宜昌城区2004年1月~2007年6月160例婚检男性外阴及生殖器部位的疾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台州市婚前医学检查现状的研究,探讨现阶段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思谋策略,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婚前保健工作健康发展。方法根据台州市2000—2004年妇幼卫生年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及对各婚前医学检查点的调查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3年婚前医学检查率比较稳定,保持在97.94%以上,婚前医学检查中检出疾病的人数在14.69% ̄15.42%之间,患有影响婚育的疾病,需接受医学指导的人数在1.43%~2.19%之间,但2004年婚前医学检查率却急剧下降。结论不再强制规定婚前医学检查与现阶段民众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使目前婚前医学检查率明显下降,提出了应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素质、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婚前医学检查机构自身的完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戴亚君  余志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56-5458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对促进健康婚配、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对2005~2010年普陀区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应检人数29 498例,实检人数24 867例,检出疾病4 068例,疾病检出率为16.36%,其中内科疾病占49.39%,生殖系统疾病占37.00%,指定性传染病占13.57%,内科疾病所占比例最高。在检出异常情况中,以HBs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为常见,共检出2 462例,检出率9.90%。2005~2010年平均婚前医学检查率为84.30%,婚前医学检查率逐年上升。结论: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实施个体化服务与建议性医学意见是阻断和控制疾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41-4542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效果,为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一站式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模式,检测项目包括询问病史、一般体格检查、常规辅助检查,同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全市参加婚检人数106 840人,婚前医学检查率逐年提高,2008年为46.35%、2009年为71.48%、2010年为88.84%。检岀指定传染病1 201例(1.12%),严重遗传病86例(0.08%),精神病12例(0.01%),生殖系统疾病1 665例(1.56%),内科疾病333例(0.31%)。其中检岀不宜生育人数4例,暂缓结婚人数1 290例,未检岀不宜结婚人数。结论:"一站式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服务"可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更加明显,婚前医学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围婚人群罹患影响婚育的疾病,同时可对患者及时进行婚育指导,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丁霞  吴煜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492-4493
目的:分析2001~2009年武汉市硚口区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掌握婚前保健工作的新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婚检情况的变化,探讨现阶段开展婚前保健服务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2001~2009年上报的武汉市硚口区《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年报表》。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1~2009年硚口辖区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以婚检人数、检出疾病人数、婚检率等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的婚检变化情况。结果:婚检率由《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2001~2003年的最高99.28%降到实施后的最低5.19%,实施免费婚检后逐步回升到35.91%。疾病检出率为0~11.64%。婚检疾病检出率中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占第一位均在50%以上。结论: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婚检率,以确保男女双方及下一代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张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28-4330
目的:分析婚前保健工作现状,探讨新形势下婚前保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1~2008年婚前医学检查(婚检)年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8年的平均婚检率为27.95%,2002年最高达97.91%,2004年最低为2.36%。8年累计检查69 574人,患病人数5 211人,疾病检出率为7.49%。检出的主要疾病为内科系统疾病33.97%,严重遗传病30.26%,生殖系统疾病23.12%,指定传染病6.04%。结论:全社会应重视婚前保健,加强宣传,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婚检率。  相似文献   

7.
李政历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194-3195
目的:通过婚前体检,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像、现场讲解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帮助男女双方掌握必要的性卫生知识及避孕知识,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贵阳市小河区5年来婚前医学检查及婚前保健服务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婚前医学检查患病率为8.13%,其中患病居高的是乙型肝炎,检出率为4.87%,其次是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梅毒,检查率分别为2.62%、0.39%,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0.25%。2000~2002年婚检人数呈上升趋势,自2003年10月实行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后,婚前医学检查人数呈直线下降,到2004年的婚前医学检查数只有7对。结论:婚前疾病防治重点是乙型肝炎和生殖道感染类疾病及梅毒。建议政府部门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能免费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及服务,加大婚前培训、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主动了解婚检对象的需求,使婚检服务的内容逐步适应婚前情况变化,重点做好适龄青年的婚前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经常化,督促他们自觉参加婚前检查,强调计生妇幼服务部门要加强优质服务工作力度,在“婚、孕、产、育、节”五个服务环节上严格把关,并提高婚检医生综合服务水平,保证婚检质量,使全民自觉接受婚前保健服务,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袁蓉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21-121
2003年10月1日,我国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办理婚姻登记的要求,笔者对双流县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1·1 2002、2004年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人数、我院婚前医学检查资料。1·2 2002、2004年我县34家接生单位上报围产儿出生数和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2结果2·1双流县2002、2004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见表1。2·2双流县2002、2004年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见表2。表1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年度应检人数实检人数婚检率(%)2002 13 332 12 355 92·72004 12 884 56 0·4两组婚检率比较,P<0·01表2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执行《银川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6年来银川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找出影响检查率、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管理对策和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2006年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发生等重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婚前医学检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46.06/10万,农村人口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城镇人口,流动人口中的死亡数逐年上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3.52‰,其中婴儿死亡率为10.63‰,1~4岁儿童死亡率为2.89‰,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出生缺陷的平均发生率为13.62‰,城市的发生率高于农村。结论: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需要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珠海市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小宁  谭晓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758-2759
目的:为掌握珠海市婚前检查的现状、探讨现阶段婚前保健服务的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0月1日~2003年9月30日及2003年10月1日~2004年9月30日珠海市婚前医学检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婚检率大幅下降,2004年的婚检率为6.18%,城乡差异显著。②指定传染病检出率明显下降,其中梅毒的检出率2003年0.3%,2004年0.0%,差异显著。③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平均年龄较低,文化程度较高。④遗传性疾病检出减少。结论:①婚前保健是提高婚姻质量及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②全方位加大婚前保健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对婚前检查的认识,提高婚检率。③开展免费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陀区婚前保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2009年普陀区的婚前保健和不良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婚前医学检查率2006~2009年分别为69.40%、96.50%、91.51%和91.48%,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婚前医学检查率明显高于2006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发生率2006~2009年分别为52.44%、38.96%、37.75%和36.75%,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2006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婚检质量成负相关,提高婚前保健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婚检率与孕期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邱洁  温瑞英  冀穗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198-2200
目的:了解婚前保健情况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001~2004年《婚姻登记条例》改革前后的婚前医学检查(婚检)与孕期建卡筛查疾病结果及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年婚检人数3560例(1780对),检出疾病163例,占4.58%;2002年婚检人数3614例(1807对),检出疾病181例,占5.01%;2003年婚检人数1968例(984对),检出疾病156例,占7.93%;2004年婚检人数56例(28对),检出疾病4例,占7.14%。而孕期建卡,对孕妇进行“优生五项”筛查,地贫、唐氏筛查,G-6-PD等,2001年建卡人数5001例,筛查阳性21例,占0.42%;2002年建卡人数6800例,筛查阳性32例,占0.47%;2003年建卡人数15000例,筛查阳性49例,占0.33%;2004年建卡人数15800例,筛查阳性37例,占0.23%。出生缺陷发生数逐年增加。结论:婚前医学检查实施自愿后,婚检率急骤下降,一些通过婚检发现并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出现漏网现象,可见婚检的必要性和目前婚前保健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10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南宁市10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了解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及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对婚检率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南宁市婚前医学检查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南宁市1999~2008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应检人数278076例,实检人数92105例,检出疾病14970例,疾病检出率16.25%,检出疾病以生殖系统疾病最高,为6515例,占7.07%;其次为指定传染性疾病4672例,占5.07%;内科系统疾病1714例,占1.86%;遗传性疾病409例,占0.44%;精神性疾病8例,占0.009%;平均婚检率33.12%,1999~2003年婚检率相对高,其中最高是2001年,为87.87%,2003年以后婚检率下降明显,最低婚检率是2004年,为4.72%。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应广泛宣传婚检的重要性,推行个体化服务与建议性医学意见,对促进健康婚配、阻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遗传性疾病的传递、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婚前保健情况,探讨现阶段婚前医学检查的新思路、新对策,促进婚前保健健康发展。方法根据南海区1996~2005年妇幼卫生年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3年10月婚前医学检查率100%,《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2004、2005年婚前医学检查率分别下降至6.68%和4.79%。结论目前婚前保健工作具有严峻性,提出必须加强婚前保健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婚前保健知晓率,以提高婚前保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鹿城区施行免费婚前检查后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探讨进一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分别统计分析鹿城区2007年、2009年和2010年采取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相关措施后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结果:2007年与2009年、2009年与2010年的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宣传及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建设,采取人性化措施可显著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进农村地区新婚夫妇自愿接受婚前保健的服务模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到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方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婚前保健的质量管理;与民政婚姻登记合署办公;实施优惠收费;免费开展婚前医学咨询;尊重欲婚夫妇的选择。结果: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3年第四季度的0.28%上升到2008年的84.7%,疾病检出率逐年提高。结论: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为婚前医学检查对象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降低婚前医学检查费用,免费咨询,尊重新婚夫妻意愿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婚前检查率。  相似文献   

17.
詹会莲 《卫生软科学》2011,25(8):579-580,586
[目的]了解丽江市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及士昏检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提高婚检率的相关措施提供数据及资料。1:6法]对丽江市2001年一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结果]10年间应检人数79210人,实检人数16524人,平均婚检率为20.86%;疾病检出人数318人,疾病检出率为1.92%,主要为生殖系统疾病、内科系统疾病和指定传染病。2001年~2003年全市婚检率相对较高,2003年后婚检率大幅下降,最低是2005年,仅为0.34%。[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控制传染病和降低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应加强媚捡工作,以政府为导向,做好部门仂作,探索,柑屯婚检服务模式,广泛宣传婚检的重要}生,优化婚检工作,改善婚检服务质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70-4071
目的: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河口区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的变化,探讨现阶段开展婚前保健服务的有效措施。方法:以妇幼卫生卫统表44-婚前检查保健情况调查表为基础,搜集1997~2006年10年的相关资料,以婚检人数、检出疾病人数、婚检率等分析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的婚检变化情况。结果:婚检率由《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的72.35%~81.58%降到实施后的39.03%~0.23%。结论:现阶段取消强制婚检举措欠妥,造成了婚前保健工作的倒退,为今后母婴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应及时制定对策,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婚前保健工作新思路,促进婚前保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武汉市汉阳区2000-2005年9月底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各种系统疾病2003年为180人,2004年为513人,2005年4月底为427人。其中性病按2000-2002年发病率平均值0.167%计算,2003年可能漏掉5人,2004年13人,2005年9月底7人。结论:免费政策对提高婚检率拉动仍很有限,我们认为,强制婚检迫在眉睫。因婚检率目前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要想短时间内明显减少缺陷儿出生是不现实的,至少强制婚检在现阶段仍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考虑将免费强制婚检和孕产期保健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国家和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群体对婚前医学检查重大意义的认知和认同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婚检率,使国富民强长治久安,家庭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20.
1996~2003年海淀区婚前医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康娜  周钰  宋世勤  陈鑫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21-2323
目的:指导婚前医学检查相关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方法:对1996~2003年海淀区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来共有婚检人数212 148人,检出疾病14 141人,检出率为66.6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86.11‰,女性检出率为46.92‰,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性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检出率逐年增加,分别从1996年的0.16‰、0.08‰、0.63‰、0.24‰上升到2003年的2.19‰、3.72‰、6.25‰、1.11‰。结论:在婚前保健工作中加强对相应疾病的健康指导的同时,也应号召全社会加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从青年开始做到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