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成都市某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吸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某医院,对该医院所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1.6%,影响医务人员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性别、职业、收入.男性的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担任后勤职务的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收入越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概率越高.结论 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高,应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进行控制,特别是男性、高收入和后勤医务人员,并加强控烟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就医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就医意愿和影响因素,为引导其合理分流和医院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抽取成都市武侯区208名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医疗保障形式不同的居民在就医流向上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折扣心理"有关.并且他们最看重医疗质量、所患病性质、医院收费高低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结论]可尝试通过医疗保险的分级报销比例的设置、划分大型综合医院、发展社区的特色卫生服务、建立各级医院利益共同体实现合理转诊引导分流,吸引需方理智就医,并及时收集信息,洞察就医行为心理的变化,傲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3.
医院信息系统的高效使用可以保障和推动医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医务人员HIS使用效果主要有个人信息技术掌握度、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环境影响3个因素.本研究对安徽地区3家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影响医务人员HIS使用效果的三大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技术掌握度、技术水平和组织影响对医务人员HIS使用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医务人员HIS使用效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区属医院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关键驱动因素,为评价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依据并提出提升策略。[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48家区属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共调查门诊患者2755例,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00±0.73)分,在医院类型、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以及挂号方式上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得分最高,为(4.20±0.69)分,对"就诊所花费时间"及"就诊费用"满意度得分较低,分别为(3.58±0.97)分和(3.63±0.92)分。[结论]北京市区属医院门诊患者对就医体验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医院应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就诊费用""就诊时间"是医院亟待改进的方面,需引起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门诊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就医需求情况,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23日上海市嘉定区江桥社区就诊的门诊患者200例进行健康现状及就医需求调查。结果社区门诊患者中,疾病谱排列前5名依次为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冠心病、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影响患者就诊医院的相关因素有医疗技术、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医疗费用、健康指导等。患者希望得到和改进的诊疗服务有健康指导、便捷的就诊方式、诊疗信息、专家信息及其特色、医德医风等。结论社区门诊患者有较高的就医需求,提高医疗水平,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等,均是医院做好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病人选择就诊医院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用logistic回归验证。结果医疗效果、医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就医过程中的方便性四个因素成为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着重考虑的问题,医务人员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和收受“红包”现象两个因素对病人的选择也有影响。结论掌握病人的医疗意向和医疗消费心理能够提高医院竞争力,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改后门诊病人就医心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医改前后分别采用自制《病人心理调查问卷》对某医院的1 206例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改前后的病人在年龄、性别、费用来源、对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1.213~4.984,P>0.05);在就诊时间、诊次、对疾病的态度、未及时就诊的原因、就医前的担心、对医生的希望、择医的依据、对医院设施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7.248~217.239,P<0.05).结论:医改后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但就医并不及时;影响门诊病人就医的因素有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水平及就医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康复期老年慢性病患者向下转诊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394例康复期老年慢性病患者就医意愿与行为,探究向下转诊意愿影响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不愿意"向下转诊,主观原因为不信任医务人员技术(37.50%)和担心病情反复(30.86%),独立影响因素为不知晓分级诊疗制度、各级医疗单位功能认知差、心理弹...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使用工作价值观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公立及民营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探讨公立及民营医院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对医务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为医院管理层面和医务人员个人层面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及其临床诊断能力并分析相关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院内部的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9年4—10月分别在选定的5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30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的食源性疾病知信行及其临床诊断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和临床情景模拟诊断的得分分别为7.33±1.65、8.22±1.19、7.12±1.96、7.12±1.96。多因素分析表明,工龄是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医院/集团是知识及临床模拟案例诊断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参加培训是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有待加强,应对不同医院及工龄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对某"三甲"医院1176名工作人员体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①某院职工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血尿酸、肝功能异常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②主要阳性结果在男性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③妇科疾患的检出率在女性医务人员中占有相当比例,前三位为乳腺增生20.2%、妇科炎症12.1%、乳腺结节6.3%.结论 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大力加强健康管理、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完善营养膳食干预、积极主动锻炼身体、倡导良好生活方式以及融入心理健康辅导,以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韶关市居民就医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城市居民就医倾向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 100名韶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层定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居民认为影响就医因素中第一考虑因素有930人认为医药费太贵,占45.1%,461人认为无经济支付能力,占22.4%;居民就医选择医院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中有1 350人选择医院的技术水平,占65.5%;逐步回归分析中医疗机构类别和个人月收入进入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是0.348及0.208。结论个人经济支付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是影响居民就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流动人口住院机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医疗保险的作用,为我国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流动人口住院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住院机构获得报销的人数比例与未报销原因进行分析和t检验,对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流动人口选择县级及以下医院住院的比例为56.4%,这一比例在流入地、其他地方住院人群中分别为51.5%、37.9%,均低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全国居民县级及以下医院住院比例(72.6%),但在户籍地住院人群中这一比例为78.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特征、经济社会特征、流动特征、住院地点、住院原因、现居地省份对流动人口住院机构选择均有显著影响,然而医疗保险却无显著影响。结论:流动人口选择县级及以下医院住院比例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医疗保险未起到对流动人口的分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磁性医院的发展过程、特点和评审标准,提出磁性医院对于我国医院管理的意义以及应用.方法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以磁性医院以及医院管理为关键词共检索30余篇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国外磁性医院理念及评估指标的理解,分析磁性医院理念在我国医院的应用前景,并为我国医院管理提出四点启示:①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满意度;②多学科合作,提供优质服务;③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④合理使用管理模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公费医疗人群就医倾向及其医改后对医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合广州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分析公费医疗病人的就诊流向和医疗费用及其医改后对医院的影响。方法:发放调查表收集广州城区56家医院1995-1998年的公费病人就诊数量和医疗费用。结果:公费门诊“病人”快速增长,并有向高级别医院集中的趋势;公费住院病人增长较快,集体医院成倍增长;人均医疗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门诊总费用增长快,住院总费用增长适度;门诊与住院人次的比率高于同期总体水平一倍有余。结论:公费医疗人群门诊消费过度,医改后公费门诊人次将大幅下降,导致医院6业务收入减少约4%-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外派企业人员日常健康维护和医疗保障现状,为针对性提高我军驻外人员医疗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中资企业派驻国外的350名工作人员日常健康维护情况和个人特殊医疗需求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多重响应二分法分析外派工作人员日常健康维护现状.结果 外派工作人员常备药箱使用率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凭自身经验进行自我诊断的情况不在少数.结论 完善常备药箱药品配备,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是提高外派工作人员医疗保障能力的可行办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险模式对深圳市职工就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医疗保险模式对职工就医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336名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采用按平均费用标准偿付的支付方式,对职工就医行为及卫生服务利用程度上都有很大影响,职工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1993年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而年人均住院日与之比较则偏低,参保职工比未参保职工能更充分的利用卫生服务,职工的就医行为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歧视的认知和行为,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with HIV/AIDS,PHA)就医时遭遇的歧视,为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活动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某区180名医务人员和定性访谈50名PHA,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医务人员对PHA存在歧视,PHA歧视的总平均分为29.3分。不同的职业、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歧视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该市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亟需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并最终消除艾滋病相关歧视。  相似文献   

20.
As medical inform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available and individuals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managing their personal health, it is essential for schola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l public'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The study reported here explores the use of the World Wide Web to seek health information in a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media environment. Drawing from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and the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perceptions of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ources (e.g., mass media, one's health care provider, etc.) are posited to predict use of the Web to seek health information and perceptions of information acquired from searches. Data from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ational Trends Survey (HINTS; N = 3982) were analyzed to test study hypotheses. Trust in information-oriented media, entertainment-oriented media, and one's health care provider all predicted Web use behavior and percep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the role of the Web in patient empower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