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蒙古族学生性发育状况,以便为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7~18岁蒙古族学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其与体质的关系。结果 蒙古族女生初潮最早年龄城、乡均为10岁;全部来潮年龄城市为16岁,乡村18岁仍未达100%、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2.96和13.44岁,城市较乡村早0.48岁。男生最早首次遗精年龄城、乡均为11岁;全部首次遗精年龄城市男生18岁,乡村男生18岁尚未达100%。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4.14与15.15岁,城市较乡村早了1.01岁。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均比全国平均年龄晚。结论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最早发生年龄存在提前趋势。形态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年龄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现状及近1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5、2000和199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MMA)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FSMA)。结果2005年城乡女生MMA分别为12.51、13.26岁,城市比农村提前约0.75岁;城乡男生FSMA分别为14.23、14.79岁,城市比农村提前约0.56岁;城市女生在身高、体重突增后约1年月经来潮,农村女生在身高、体重突增后约3年月经来潮;城市男生在身高突增后约1年、体重突增后约2年出现遗精,农村男生在身高突增后约1年、体重突增后的同一年出现遗精;2005年城乡女生MMA分别比1995年推后0.27岁和0.47岁,城乡男生FSMA均比1995年推后0.63岁。结论广东省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年龄城市早于农村;近10年城乡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的年龄推后,尤以城市女生明显,是性发育年龄提前的长期趋势已经停止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
麦明章 《中国校医》2002,16(3):208-20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学生性发育状况 ,以指导学生的性教育工作。 方法 选择 9~ 18岁女生和 11~ 18岁男生 ,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及Logistic回归 ,进行了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 ,及性发育与体质关系的研究。 结果 城乡学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最早 11岁 ,最迟 18岁 ,平均 13 .94岁 ,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最早 10岁 ,最迟 18岁 ,平均 12 .68岁。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广州比全国平均年龄提早。创建了以身高、体重预测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的数学模型。 结论 近十年来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及最早发生年龄的提前趋势不明显。身高、体重与青春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营养水平对中小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将1985、1995、2005年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厦门市7~18岁学生形态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有城乡及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呈缩小趋势.通过对前后20年资料比较,身高、体重、胸围均值三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1.9和12.7岁,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平均年龄城乡分别为13.7及14.4岁.结论 厦门市7~18岁学生形态发育处于稳定增长期,女生月经初潮有提前趋势.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月经初潮、男子首次遗精的年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2 398名城乡男女生 ,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 0 0 0年威海市中小学生女子半数月经初潮年龄 ,城市女生为12 .6 1岁 ,乡村女生为 12 .89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女生为 10 .0 1~ 14 .45岁 ,乡村女生为 10 .0 6~ 16 .5 2岁 ;与 10年前相比 ,城乡女生分别提前了 0 .2 5、0 .5 2岁 ;月经初潮的高峰年龄城、乡分别为 12~ 13岁、13~ 14岁。半数首次遗精年龄 ,城市男生为 13.5 0岁 ,乡村男生为 14 .6 4岁 ;95 %分布范围 ,城市男生为 10 .37~ 17.5 8岁 ,乡村男生为 12 .2 1~ 17.5 5岁。结论 性知识教育应提前到 12岁 ,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琼晔 《中国校医》2008,22(3):363-364
目的了解仙居县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平均年龄,探讨其发育规律,有效地指导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6~18岁2 323名在校高中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分别为12.64和13.51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月经初潮平均年龄0.02岁;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小于全国乡村组调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0.72岁。结论该地区学生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较早,社会经济和营养状况是影响男女学生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有关青春期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进行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衡阳市学生性发育状况,以指导学生的性教育及青春期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城乡816名11~18岁男生和1011名9~18岁女生,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对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城市为14.45岁,乡村为14.56岁,城乡合并14.20岁;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市为12.94岁,乡村为13.27岁,城乡合并13.11岁,与1985年比较平均每10年城市女生提前1.68个月、乡村女生提前5.76个月;城乡男女“体重-(身高-100)”指标平均值最低值所在年龄组恰与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所在年龄组相对应或十分接近。结论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长期提前趋势,1991年后明显减慢,城市女生已出现迟滞现象。学生性知识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提前到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8.
田忠昌  于永峰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881-883,885
[目的]了解我区城乡中小学生青春期发育状况和变化规律.[方法]对本地区城乡8所学校7~17周岁5298名中小学生的形态指标、机能指标、性征指标等相关科目进行了调查.[结果]城市男生生长发育高峰13~14岁,女生在11~12岁,乡村男生在14~15岁,女生在12~13岁.月经初潮城市为10岁,乡村为11岁,男生遗精城乡最小年龄在13岁,但城男比乡男平均年龄早0.46岁,城男集中在14~15岁年龄组发生最多,乡男以15、16岁年龄组发生最多.[结论]男、女学生在身高、体重、肩宽等发育指标绝大多数城市比乡村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男女学生肺活量、握力均值多数组高于同年龄组乡村男女生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乡村女生乳房、阴毛、腋毛发育的平均年龄较城市晚.城乡男生第二特征各发育程度乡村较城市为低.月经初潮年龄城市较乡早1年,平均年龄乡女较城女晚0.53岁.男生城乡首次遗精均为最小年龄为13,但城男比乡男平均年龄要早0.4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的发生与心理困扰情况的关联。方法使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共选取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和心理困扰情况记录资料完整的11~18岁男生54 438名和9~18岁女生76 376名。是否发生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由内科医生询问记录, 心理困扰程度根据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得分判定。使用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心理困扰率和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层分析各年龄组男女生存在心理困扰与发生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的关联。结果 2019年中国男生8个年龄组首次遗精发生率为6.3%~96.5%, 女生10个年龄组月经初潮发生率为2.8%~99.0%, 男女生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32.5%和32.7%。11~18岁男生中, 高心理困扰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趋势检验P<0.001, 各年龄组已出现与未出现首次遗精者高心理困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岁女生中, 高心理困扰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趋势检验P<0.001, 10岁及12岁已出现月经初潮组高心理困扰率高于未出现月经初潮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城市 ,为了解蒙、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年龄 ,以便更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我们于 1 995年 4~ 6月 ,在对呼和浩特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同时进行了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根据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方案 ,抽取呼和浩特市 1 4所中、小学校的 4 0 89名女生和 4 1 1 1名男生进行调查 ,年龄为 7~1 8岁。由专职医生询问出生日期、月经来潮、遗精与否等情况。按出生日期计算实际年龄 ,采用概率回归法 ,计算半数月经初潮年龄与半数首次遗…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区7~18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为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4年测量的7~18岁藏族学生2538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拉萨城市及那曲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趋势均为城男比乡男提前,即乡男的快速发育时间落后于城男,但17~18岁时2者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无明显差别。身高快速发育时间城女比乡女提前2a,18岁时身高、体重城女高于乡女,胸围无明显差别。结论西藏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拉萨市和那曲农村学生的3项指标只在个别年龄存在差异,总体趋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重庆城区中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与其父母生育年龄的相关性,为儿童青少年青春早期发育研究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重庆主城2个区7 285名中小学生(男生3 649名,女生3 636名)的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及其父母生育年龄.采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城区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14岁,乡村男生比城镇男生早0.2岁(=-3.016,P=0.003);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43岁,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6,P=0.613).母亲生育年龄对其子女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生育年龄每增加1岁,其女儿月经初潮提前0.034岁(乡村提前0.019岁,P=0.024;城镇提前0.048岁,P<0.01),儿子首次遗精年龄提前0.025岁(乡村提前0.013岁,P=0.818;城镇提前0.029岁,P=0.027).结论 父亲生育年龄较大可能是其子女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影响因素之一.减少大龄产父母可降低其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长突增期少年的掌骨发育状况 ,对比掌骨发育水平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 在城市和乡村两个观察点选择 5 6 0名中小学生 (男生 12 15岁、女生 10 13岁 ) ,各性别年龄组 35人。被检者均拍左手腕部X线片 ,测量X线片的掌骨长径与横径 ,计算掌骨指数。结果 青春期城乡男女少年掌骨长度均有大幅度增长 ,男生增值为 6 .2 6~ 9.31mm ,女生增值为 5 .2 8~ 9.12mm ;男女各年龄组掌骨长度均值皆城市大于乡村 ,且男 14和 15岁 (15岁Ⅰ、Ⅴ掌骨除外 )、女 12岁掌骨长度均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77.5 %的掌骨横径均值为乡村高于城市 ;除女 13岁组外 ,掌骨指数均值城市高于乡村 ,差异有显著性 ;城市比乡村少年的掌骨发育高峰年龄提前 1岁。结论 青春突增期少年掌骨发育迅速 ,且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建水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0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的云南省资料,对建水县汉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建水县7~18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等形态、机能指标以及速度、爆发力、耐力、肌力和柔韧性指标均有明显的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的生长速度不同,各指标的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城市学生身高、胸围发育趋势减缓甚至停滞,农村学生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城市,城乡差异缩小;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男生好于女生,柔韧性女生优于男生;除柔韧性城市学生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的城乡差异.男女生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和女生腹肌力下降,男女生柔韧性、男生上臂肌力有所提高.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强引导,创造学生平衡膳食和加强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树立合理膳食、参加运动的意识及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杰  邬盛鑫  杨忠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293-1295
目的了解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影响,为针对性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汉族中小学生5 079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概率单位回归法、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性成熟年龄明显晚于女生;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53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07岁;同年龄组不同性发育状况的城、乡女生来潮组的体格发育状况均显著好于未来潮组,城区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区男生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学生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融入心理卫生教育与辅导,并采取更全面、科学的方式测定性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资料.方法分析2000年湖南省7~22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并与1985年进行比较.结果城市男女生、农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9 cm,2.4 cm,2.3 cm和1.5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了4.7 kg,2.6 kg,1.8 kg和0.6 kg.城市男女学生胸围分别平均增长了1.1 cm和2.6 cm,农村男生胸围平均减少0.9 cm,农村7~9岁女生胸围下降明显.城乡各年龄组男女学生肺活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农村学生形态指标发育高峰年龄明显提前.结论湖南省学生身高、体重发育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其增长值小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注意改善农村学生营养,青春期卫生教育应始于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7~18岁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描述安徽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1985~2005年身高变化的长期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安徽省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的变化趋势。结果1985~2005年安徽省城乡男女各年龄组学生身高持续增长,乡男增长幅度最大。近20 a城男、城女和乡女14岁前平均身高生长速度逐渐下降,而乡男生长速度逐渐上升并超过城男。各类学生14岁后平均身高生长速度均逐年下降,男生下降趋势强于女生。结论安徽省7~18岁学生身高呈减速持续增长,但18岁时身高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九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青春期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16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7 840名九年级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学生身高、体重在城乡、性别上分布存在差异。在14~16岁男生均高于女生(身高cm:171.69±6.95 vs 161.54±5.58,体重kg:60.43±13.19 vs 53.21±11.69),城市均高于农村(身高cm:167.93±8.16 vs 165.80±7.94;体重kg:58.18±13.16 vs 55.94±12.78)。男生体能水平达标率低于女生(51.8%vs 87.8%),城市男生低于农村男生(45.7%vs 58.9%),城市女生高于农村女生(92.0%vs 84.6%)。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13.62±1.23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2.87±1.07岁,城市男女生性发育均比农村早。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身高和体重均与独生子女、睡眠时间相关;身高与父母身高、民族、家庭经济、锻炼时间等相关,体重还与父母体重相关(均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体能水平与性别、民族、营养、体重、高热量饮食、锻炼时间相关(均有P < 0.05)。男生首次遗精与民族、城乡、是否独生、睡眠时间、体能水平相关;女生月经初潮与锻炼时间、午饭方式、营养相关(均有P < 0.05)。  结论  中国九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状况整体良好,但男生体能水平亟待提升,因身体发育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多部门合作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唐焜  韩娟  徐阳欢  杨森焙  汤佳  毕烨  谢姝  闫梅  胡月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75-3979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及体质指数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区及周边农村中小学学生共4 153名,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分析一般身体形态生长各项指标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身体形态生长各项指标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武汉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城乡和性别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女生相对于男生,城市学生相对于农村学生,青春期有提前和缩短的趋势。结论:基于不同年龄组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男女及城乡差异,教育工作者应把重点放在青春期和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