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34例糖尿病Ⅱ型患者尿液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同工酶的变异,并测定了血清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与尿肌酐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31例糖尿病患者血清酶活力为24.11±4.66U/L,尿酶活力与肌酐比值为18.45±15.7,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同工酶为45.49±16.76%,其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同工酶B的改变发现更早。结果提示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同工酶的检测是早期诊断糖尿病伴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家兔体外冲击波致伤模型,探讨不同冲击电压和冲击次数对肾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家兔30只,不同体外冲击波(14 KV·1 000次、 14 KV·2 000次、14 KV·3 000次、12 KV·2 000次和10 KV·2 000次)致伤,测定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IgG水平,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体外冲击波致伤后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而IgG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随冲击次数增加和冲击电压增高,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病理观察示肾脏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结论 体外冲击波能量升高可加重肾脏损伤,建议在不影响碎石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冲击电压和减少冲击次数.  相似文献   

3.
罗翔宇 《中外医疗》2010,29(1):176-176
目的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1b)、-微球蛋白(-MG),终点法测定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法测定尿肌酐。结果单项及双项检测尿Alb,-MG或NAG这三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1%,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检测尿Alb、-MG及NAG是诊断2型糖尿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侯成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138-138
目的:通过测定尿微量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lb)、-微球蛋白(-MG),终点法测定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法测定尿肌酐。结果:2型糖尿病Alb、-MG、NAG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1%。结论:联合检测尿Alb、-MG及NAG是诊断2型糖尿病人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属溶酶体酶,主要以A与B两种形式存在。肾疾患、甲亢、甲低与某些白血病时均可导致NAG同工酶谱的改变,检测尿NAG同工酶对溶酶体贮存疾病(GM_2)的诊断,泌尿系感染部位的定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多种肾脏病变、缺血、损伤以及肾移植的排异反应时尿中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简称 NAG)的测定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李凤梅 《柳州医学》2004,17(3):92-93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定位性诊断的实验室各项新指标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观察也颇受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半乳糖苷酶(GAL)三项指示对150例2型糖尿病的随意尿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六项白带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阴道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1 200例患者白带标本,运用联合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H值在4.0~4.5之间的为641 例,大于4.5为559 例;H2O2 呈阴性或弱阳性为762 例,呈阳性为438 例;白细胞酯酶阴性为724例,阳性为476 例;唾液酸苷酶或(和)脯氨酸氨基肽酶呈阳性共364 例,全阴性为836 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呈阳性或弱阳性者为219 例,其中pH值小于或等于4.6的188例,大于4.8为31例.结论 应用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阴道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标本检测.但对一些带有血液、有明显颜色的标本,或者疑似滴虫感染者,建议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涂片直接镜检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五联法检测阴道分泌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妇产科门诊女性患者采集标本,应用阴道五联检进行检测.结果 1265例5项检测结果,pH<4.6者885例,pH>4.8者380例.过氧化氢阳性者1070例,白细胞酯酶阳性1075例,唾液酸苷酶阳性354例,脯氨酸苷酶阳性215例,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392例.结论 五联法不要特殊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客观,是阴道炎的诊断的可行依据,是一种较好的阴道分泌物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认为测定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成为糖尿病肾病病情观察和疗效、预后评估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征,本研究对91例糖尿病患者U-MALB  相似文献   

11.
王庆  曾云芳 《四川医学》2005,26(3):300-30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 ,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酶法检测尿肌酐 (UCr)。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Malb/UCr为 (1.69± 0 .92 )mg/mmol,NAG/UCr为 (5 .2± 2 .1)U/mmol,尿蛋白阴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 .0 1) ,尿蛋白阳性组的糖尿病患者尿Malb/Ucr、NAG/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而NAG、Malb阳性的患者 ,经系统抗糖治疗后 ,NAG、Malb排出量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 ,尿液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细胞内溶酶体的一种水解酶,人体以肝、肾含量较高,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含量最为丰富,血液和尿液中仅含微量。在生理条件下血液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但对肾脏病变反应敏感,与肾脏受损程度相  相似文献   

13.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是细胞溶酶体酶之一.研究表明,人体液(血液、尿液)中NAG活力的大小可用作多种疾病的有效辅助诊断指标,检测体液中NAG活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大量实验,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CNP-NAG的增溶能力,建立了连续监测法测定CNP-NAG的新方法.现报谱加下.  相似文献   

14.
正常孕妇及非孕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的测定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检验科李春华,尹淑君传统的肾功能检验(包括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已不能满足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用速率法测定尿液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肌酐,NAG、GAL用肌酐比值法报告。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3项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单项血清CysC异常为诊断标准,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为53%;以单项尿酶异常为诊断标准,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为51%;而联合血清CysC和尿酶检测,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可达到79%。结论血清CysC与尿酶(NAG、GAL)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正>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近年来提出的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本研究对260例糖尿病患者血尿素、肌酐和尿NAG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α1-微量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2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尿C...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肾病尿微量白蛋白、NA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室多以检测尿蛋白定性、血尿素和血肌酐诊断高血压肾病,但对早期诊断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联合检测,对判断有无高血压肾病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早期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简称NAG),是于1933年Helferich从苦杏仁中发现的,该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1959年Conchire证实其存在于溶酶体内。1967年Frohwein发现NAG同功酶主要有两型即A型和B型,此两型同功酶活性常存在于同一  相似文献   

20.
正常孕妇及非孕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的测定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检验科李春华,尹淑君传统的肾功能检验(包括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已不能满足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要求。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尿液酶学检查,把肾病实验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