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48例桥本甲状腺炎(HT)、51例Graves病(GD)和50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TG)的甲状腺组织中CD54、CD40和B7—1的表达,应用Mias99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3种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在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强阳性染色区域主要分布在甲状腺滤泡细胞胞膜和细胞质;在GD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大部分呈弱阳性表达,少数病例在浸润的淋巴细胞区呈强阳性表达;在NTG的甲状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②CD54、CD40和B7—1的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吸光度及积分吸光度值比较:HT组明显高于GD组,而GD组明显高于NTG组,3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T细胞共刺激分子CD54、CD40和B7—1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IT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s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AITD患者80例为治疗组,其中Graves(GD)患者40例,为GD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40例,为HT组;选取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4~+CD25~+Tregs细胞数量和比例,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甲状腺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三组TSH、TT_3、TT_4、TgAb、TPO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外周血CD4~+CD25~+Tregs占CD4~+T细胞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外周血CD4~+CD25~+Tregs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和HT组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CD4~+CD25~+Foxp3~+Tregs与TSH、TT_3、TT_4、TgAb和TPOAb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CD4~+CD25~+Foxp3~+Tregs可能在AITD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深入研究CD4~+CD25~+Foxp3~+Tregs在AITD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建立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CTLA-4基因的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析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其中Graves病(GD)36例,桥本甲状腺炎(HT)24例,87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位点基因型.结果 GD组患者CTLA-4基因49位点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HT组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CTLA-4基因49等位基因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等位基因与GD显著相关;GD、HT患者49位点A/G等位基因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叶氏狼疮方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谱有无作用.方法 轻中度活动期LN患者15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入选.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和叶氏狼疮方治疗前后的LN患者空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3~+ T细胞表面分子CD28,CD40L,LFA-1a和CTLA-4的表达阳性率.其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LFA-1a和CTLA-4表达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CD28:46.34±12.11 vs 27.66±4.27,CD40L:21.52±6.91 vs 6.13±1.44,LFA-1a:9.67±3.07 vs 4.54±1.12,CTLA-4:9.87±1.93 vs 4.80±1.56,均P<0.001);狼疮方治疗前后比较,LN患者PBMCs中T细胞表面分子CD40L和LFA-1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CD40L:21.52±6.9l vs 15.81±2.31:LFA-1a:9.67±3.07 vs 8.07±1.15;均P<0.05),而CD28和CTLA-4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46.34±12.11 vs 44.69±9.93.9.87±1.93 vs 8.96±1.65,P均>0.05).在相关分析研究中,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CD40L、LFA-1a水平与SLEDAI呈明显正相关(r_1=0.667,r_2=0.654,均P<0.05),而CD28和CTLA-4水平与SLEDAI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 叶氏狼疮方可能通过修正LN个体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谱异常,诱导LN患者免疲耐受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在桥本甲状腺炎(HT)发病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HT和20例甲状腺瘤旁正常组织(对照组)CD40/CD40L、B7-1/CD28、GL50、CD4和CD8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HT甲状腺滤泡细胞(TFC)B7-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D40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2)HT组织浸润细胞CD28、GL50、CD4和CD8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CD40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0/CD40L、B7/CD28、GL50等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以及局部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异常可能与HT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和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人、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细胞(TEC)凋亡率的差异,并观察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TUNEL法检测3种甲状腺组织的TEC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TEC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情况,RT-PCR检测Fas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GD和HT患者TEC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HT患者TEC凋亡率较GD患者也显著升高(P<0.05),FasL在正常、GD和HT甲状腺组织中存在连续性表达,但Fas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以HT的Fas表达水平最高(HT与正常对照相比,P<0.01;GD与正常对照比,P<0.05)。结论:凋亡可能在AITD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Fas及其配基系统是与AITDTEC凋亡相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 、CD2 8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ITP患者和 9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 8、CD+4CD+2 8的表达率以及CD+4T淋巴细胞中的CD+2 8表达率。结果 :ITP患者外周血CD+4、CD+2 8、CD+4CD+2 8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但CD4 细胞中CD+2 8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CD+2 8表达率与CD+4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 :ITP患者CD+4T淋巴细胞减少并非因协同刺激信号分子CD2 8表达下降所致 ,CD+4T淋巴细胞无协同刺激信号分子CD2 8表达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汉族人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第1外显子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实验方法,检测82例Graves病(GD)患者,5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和80例健康人外周血CTLA-4基因第1外显子的第17密码子49位点的基因型并行分析。结果:GD组GG基因型的频率及等位基因G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X2=9.353,P=0.009;X2=7.548,P=0.006);而HT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969;X2=0.046,P=0.830)。结论:CTLA-4基因第1外显子的第17密码子49位点可能是云南汉族GD的易感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在G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标记、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61例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的表型特征,并与30名GD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CD28-T细胞在GD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升高(P〈0.01),并且呈现其百分率与该病的临床体征甲状腺肿大和突眼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成正相关;CD4+CD2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共刺激分子ICOS,活化诱导后分泌IFN-γ,呈现出Th1样功能特征。结论循环CD4+CD28-T细胞可能是参与GD自身免疫病理的自身免疫反应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0.
CCR5和CD30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外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的平衡偏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1例初发Graves病(GD组),21例桥本甲状腺炎(HT组)和45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CR5 和CD4 CD30 细胞,以其各自百分比和平均荧光强度(MFI)作为反映Th1/Th2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组CD4 CD30 细胞升高(P<0.05),而CCR5 细胞MFI明显减低(P<0.01);HT组CD4 CCR5 和CD4 CD30 细胞均升高(P<0.05)。GD组中CD30 细胞MFI与TRAb浓度正相关,与FT3、FT4、TSH均无相关性。结论:GD的发生可能与Th2优势应答密切相关;Th1和Th2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isacom monchronicinflammatorydiseasewhichderivesfromimmunoloregulationdisorderofbody ,anditsetiologyandpathogenesisareunknown .Inrecentyears ,thestudiesreportedthatthe pathogenesisofSLEwascorrelatedwiththeabnormalpathwayof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CD28、ICOS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ICOS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56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ICOS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外周血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B7的表达特点,以期探讨其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CD28,CD4CD28,CD8CD28,B7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D4,CD28,CD4CD28,CD8CD2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8,B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共刺激分子CD28/B7异常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X40和OX40L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上OX40和单核细胞上OX40L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OX40表达水平为8.91±5.0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6±1.72)(P〈0.05),而CD8+T细胞OX40表达水平为3.89±1.94,与对照组(3.34±1.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上OX40L表达水平(31.23±1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01±6.92)(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存在OX40和OX40L的异常表达,提示OX40/OX40L信号在T细胞与单核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能有助于T细胞的持续活化,从而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柴少卿  季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25-1428
目的:探讨喘息性肺炎患儿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喘息性肺炎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CD28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喘息性肺炎组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喘息性肺炎患儿CD8+CD28+较对照组升高(P〈0.05),CD8+CD28-、CD4+CD28+较对照组降低(P〈0.05),CD4+CD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喘息性肺炎组CD3+、CD3+CD4+、CD4+/CD8+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19+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参与了喘息性肺炎的发病机制,阻断第二信号有望成为治疗喘息性肺炎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乐  何金婷  孙亚东 《吉林医学》2012,33(7):1357-1359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在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结果:①Graves浸润性突眼组患者外周血CD2+8表达低于单纯性突眼患者(P<0.05),单纯性突眼组患者外周血CD2+8表达亦低于对照组(P<0.05);②浸润组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TSH表达低于单纯组和对照组(P<0.05),单纯组患者外周血TSH表达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raves病合并眼征患者共刺激分子CD2+8在CD4+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起重要作用,CD2+8表达随眼征病情加重而降低,CD2+8与TSH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周毅  王赫  陈艳  梁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3):269-271
目的:研究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IBD)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MC)中的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炎症性肠炎大鼠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上CD3、CD4、CD8、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CD40L在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3+、CD3+CD4+、CD19+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CD40L、D19+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结肠组织上的表达又比外周血高。结论:CD40-CD40L途径在IBD免疫功能紊乱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川 《吉林医学》2010,31(27):4670-467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相关协同刺激分子CD28和CD152在重症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重症肺炎患者(重症肺炎组)和50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CD152)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CD28/CD152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8CD3/CD3、CD152CD3/CD3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协同刺激分子CD28、CD152表达异常,并参与了重症肺炎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变化特点,以及这种变化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探讨其在PN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对32例PN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1)肾病综合征发作组(包括激素有效组和无效组)共刺激分子CD28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D4 CD28 T细胞和CD8 CD28 T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激素有效组尿蛋白转阴后CD28分子水平明显上升,且CD4 CD28 T细胞和CD8 CD28 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激素无效组上述三个指标在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完全缓解组和持续缓解组CD28 T细胞、CD4 CD28 T细胞和CD8 CD28 T细胞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4)首发和复发患者之间共刺激分子CD28、CD4 CD28 T细胞和CD8 CD28 T细胞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分子CD28异常表达可能在PNS发生和病变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使PNS患者外周血CD28异常表达被逐渐纠正,可能是其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