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身健康制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SCL-90及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65名精神科护士、145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中52.12%有睡眠质量问题;综合医院护士中27.58%有睡眠问题.精神科护士PSQI平均得分(7.66±3.07)分,综合医院护士(5.96±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躯体化问题严重,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RS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相关研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对MHD治疗的ERSD患者和同期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相比健康体检者,ERSD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较差,睡眠质量也较差。总钙、血红蛋白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为负相关;磷、Fe饱和度、血肌酐、i PTH、总胆红素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为正相关(P 0. 05),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尿素氮(BUN)、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酸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无明显相关(P 0. 05)。总钙、血红蛋白与PSQI量表得分为负相关;磷、CRP、血肌酐、i PTH与PSQI量表得分为正相关(P 0. 05),Fe饱和度、总胆固醇、尿素氮、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酸、总胆红素与PSQI量表得分无明显相关(P0. 05)。结论 ERSD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比于健康人群更易发生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问题,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提高睡眠质量等其他干预方法对ERSD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与分析幼儿女教师心理健康和睡眠状况。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北京市丰台区四家幼儿园女教师176人进行调查。结果:SCL-90异常的幼儿园女教师共71人,比例为40.0%。15.2%的教师睡眠状况差,PSQI均分为(4.68±2.779)分,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入睡时间等方面。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份与SCL-90各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是影响幼儿教师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幼儿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和睡眠问题突出,特别是对于公立幼儿园、城镇户口以及低收入的女幼师是心理与睡眠健康维护的重要对象。同时,心理状况会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护士眠睡质量和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倒班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名护理学院在读学生、57名实习护士和6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结果21.05%的被调查者有睡眠质量问题,三组被试的PSQI总分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SCL-90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与SCL-90总分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从护理学院学生到临床护士,睡眠质量逐步变差,但心理状况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5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常模作比较。结果颈椎病患者PSQI成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明显增高,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明显增高,SCL-90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明显增高,与常模相比较P<0.05。而PSQI成分中睡眠时间,SCL-90因子中的人际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的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睡眠效率低、睡眠障碍、催眠药物长期应用、日间功能障碍,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配合音乐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配合音乐治疗.干预前后应用睡眠主观感觉、PSQI指数、症状自评量表及血压控制水平评定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睡眠质量评定结果、血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配合音乐治疗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4种常用心理量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比较.方法:对120例OSAHS患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精神症状维度)、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多导睡眠监测(PSG),将各心理量表结果与睡眠质量及睡眠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患者SCL-90强迫症状、因子10得分高于对照组(P<0.0S);CMI中抑郁、焦虑、敏感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A及HRSD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心理量表与PSQI及PSG结果存在相关,其中CMI(精神症状维度)与PSQI存在较强相关(γ>0.4),HAMA与PSG存在较强相关(γ>0.4).结论:OSAHS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CMI(精神症状维度)及HAMA对评价其心理健康有较高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情况及其心理特征.方法对沈阳东部地区7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对照组(69例)进行比较.结果 78例抑郁症患者中63例(80.8%)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8分),而对照组为15例(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PSQI检测显示,抑郁症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0.01);SCL-90评定显示,睡眠质量差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佳组( P〈0.05~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常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精神心理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因素对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睡眠障碍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31例失眠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27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PSQI评价、SCL-90评价和PSG,以评定两组的睡眠状况及心理状况。结果:治疗组的PSQI得分,PSG睡眠潜伏期得分,SCL-90总分、SCL-90人际关系得分,SCL-90抑郁项得分和SCL-90焦虑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SG睡眠时间和PSG睡眠效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SG监测结果与PSQI问卷结果有明显相关性,睡眠潜伏期延长与焦虑情绪有明显相关性,r=0.763,P0.01。结论:心理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睡眠状况,尤其以焦虑情绪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12 h工作制对护士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 h工作制对护士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试行12 h工作制科室的护士作为实验组,常规排班法的相应科室的护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调查.[结果]实验前两组护士PSQI、SCL-90及TCSQ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护士的总体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差(P<0.05);在应对方式上,实验组护士更多采用消极应对(P<0.05).[结论]12 h工作制不利于护士的睡眠及心理健康,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聊城市老年人群睡眠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聊城市≥60岁城乡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3月采用阶段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聊城市4个县(区)、8个乡镇(街道)、33个行政村(居委会)756名≥60岁的人群为调查对象,使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生活质量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SCID-P和美国精神学会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作为诊断工具.结果:完成调查756名,应答率为100%. 60岁及以上城乡老年人群PSQI评分为(6.42±5.12)分,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1.30%,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的GHQ-12、生命质量、躯体健康状况、消极应对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11例完成了SCID-P检查,109例患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5.96%和21.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聊城市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尤以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率最高;睡眠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命质量,提示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不孕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E-ET)治疗不孕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患者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在IVE-EI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占比有所上升,与正常人群比较,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正常组,SCL-90心理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正常组。随着治疗过程的跟进,患者的睡眠障碍占比和心理障碍占比均增加。结论:接受IVE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其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体检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1例体检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自评,并对评定的分值按性别、职业和亚健康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对测定的10个因子均值与常模值进行比较.结果 SCL-90分均值在性别之间、职业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分总均值与常模值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体检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是进行评价心理亚健康状态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旨在明确护士在为体检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时的针对性,并寻找切实可行的体检护理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南海驻礁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理健康指数和应激激素水平等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对相同人群进行整群抽样测评。以驻礁期间最关心的问题、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作为细化干预措施的参考,于心理干预前,在研究对象中随机、整群抽取部分人群(201人)进行连续3个月的动态研究。结果干预前,南海驻礁人员总体处于高度应激、低质睡眠和情绪不稳等心理状态。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降低(P<0.0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亦明显下降,其中以强迫、敌对、偏执、焦虑下降较为明显(P<0.05,P<0.01);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差(总分>7分)的人数由干预前的46.24%降至干预后的29.85%(P<0.01);心理健康指数各值均明显提高,其中工作积极性指数、情绪指数提高尤为显著(P<0.01);睾酮、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后南海驻礁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干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癌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96例癌症患者.结果 有癌痛的患者PSQI总均分高于无癌痛组(P〈0.05).10.2%癌症患者存在心理问题;87.5%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9.38%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女性睡眠质量较差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癌症患者的SCL-90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外,其余6个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5).SCL-90总分与PSQI各成分除睡眠时间、催眠药外,相关系数均在0.32以上,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癌症患者的睡眠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二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0例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1.5%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PSQI≥8分的患者SCL-90各因子(人际关系、敌对性两因子除外)及总分、SAS,SDS总分显著高于PSQI≤7的患者,且PSQI得分越高,SCL-90各因子及总分、SAS,SDS得分越高(F=1.424~34.648,P<0.01~0.05);睡眠质量与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7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0097~0.6317,P<0.01~0.05);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按作用大小依次为:性功能改变、躯体局部不适、首次发病年龄、负性生活事件和夫妻感情差(偏回归系数=0.0092~0.0561)。结论:睡眠障碍是慢性前列腺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与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戴艳梅 《天津护理》2010,18(3):129-13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2例OSAHS患者和52例对照者进行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分高于对照组,P〈0.05;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高于对照组,P〈0.05;PSQI与SCL-90各因子间相关系数除睡眠药物外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念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的正念放松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借助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的心理应激指标和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4周后,实验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病人的效果。[方法]将310例老年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健康教育及每晚睡前口服地西泮或阿普唑仑,观察组给予中医五音疗法。采用一般状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前后PSQI及各维度得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况及心理控制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况及其心理控制源。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对4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正常人比较。结果①失眠症患者的PSQI总均分及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失眠症患者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失眠症患者的I-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心理状况较差,心理控制源外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