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中有关11p15染色体异常的报道不断增多,目前已有12种,其中8种易位所产生的融合基因已被确定,该类异常大多涉及11p15的NUP98基因并有相似特点,成为一组新的细胞遗传学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 p16 (MTS1)和 p15 (MTS2 )基因异常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Southernblot杂交法检测了 2 1例小儿ALL患者骨髓细胞 p16和 p15基因的缺失情况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19例患儿 p15mRNA表达。结果 经PCR检测 ,p16基因外显子 1,2均缺失者 8例 (38 1% ) ,p15基因外显子1,2均缺失者为 11例 (5 2 3% )。Southernblot检测的结果与PCR的结果相一致。RT PCR检测发现 2例 p15基因不缺失患儿的样品无p15mRNA表达。 结论 p16和p15基因在ALL患儿中存在高频率缺失和转录异常 ,提示这两种基因在ALL患儿的淋巴细胞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肿瘤DNA含量与p53,p21,p16,Rb基因异常表达的肿瘤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背景p53,Rb,p16和p21蛋白是肿瘤相关基因产物,其异常表达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肿瘤的形成和发展,DNA倍体异常也是肿瘤细胞周期频发事件,而肿瘤细胞DNA倍体与P53,Rb,P16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关系间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组织DNA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的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实验对象30例女性癌症患者,其中卵巢癌10例,乳腺癌20例,平均年龄55岁.干预对30例卵巢癌和乳腺癌瘤体中心灶进行3点取样,应用FCM检测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异常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组织DNA倍体及p53,Rb,p16和p2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瘤灶多点取样法可检测出90%(27/30)的异倍体;不同倍性的肿瘤普遍存在程度不同地p53,Rb,p21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96.7%(29/30)的肿瘤存在至少一种以上癌相关基因(p53,Rb,p16,p21)异常表达.结论DNA异倍体与多种癌相关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均是肿瘤恶性指标,FCM同步检测这些指标,为快速了解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把握患者l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p15INK4b基因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肿瘤抑制基因中,p15^INK4b基因由于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逐渐受到关注,系列的研究表明,随着MDS向AML的演出一进,p15^INK4b基因由于其外显子1启动子区的5′CpG岛发生高度甲基化而失活,这种类型的甲基化限于MDS细胞克隆,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可较为敏感地将其检测到,p15^INK4b基因的失活抑制了细胞因子如Fas抗原,TGF-β和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蛋白介导的细胞凋亡,由于p15^INK4b基因甲基化与MDS的密切关系,调节基甲基化状态可能会成为治疗MDS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现认为胃癌的发病是许多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表达异常包括基因序列,即遗传学(genetics)的改变和基因表型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1],其中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p16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其编码产物p16蛋白在细胞增殖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p16基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伴11p15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至2010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伴11p15异常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在1725例初发AML患者中检出15例11p15异常,检出率为0.87%,其中t(7;11)异常6例,t(1;11)和t(11;12)异常各2例,t(2;11)、t(11;11)、t(11;14)、del( 11)及inv(11)异常各1例.15例11p15异常患者中,M2 10例,M53例,M1和M4各1例.6例t(7;11)异常患者均为M2型,其中5例患者白血病细胞可见Auer小体.15例患者中12例进行了化疗,7例获得缓解,但中位持续完全缓解时间仅为8(4 ~12)个月;其中13例患者均已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1(2~19)个月.结论 11p15异常为AML中少见的再现性染色体异常,以t(7;11)最常见,并有独特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伴11p15异常的AML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转归呈高度异质性,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影响其预后,其中p53基因的异常与CLL的病程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p53基因的缺失、突变和功能异常与CLL的关系及p53异常患者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 1例伴有t(11;2 0 ) (p15 ;q11)易位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 5 )病例及其染色体涂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研究结果。方法 :骨髓细胞经直接法或 2 4h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 ,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以 11号和 2 0号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染色体涂染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NUP98-TOP1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果 :R显带和全染色体涂染的结果证实该患者染色体异常为t(11;2 0 ) (p15 ;q11) ;RT -PCR检测到NUP98-TOP1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论 :染色体涂染和RT -PCT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检出t(11;2 0 ) (p15 ;q11)。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株的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状态,阐明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n-MSP)分析20种恶性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或细胞株的p15基因甲基化及缺失状态,并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的细胞中,Molt-4、Raji、KG1、CA46、SW480、NCE、SMMC-7221、NCI-H446细胞为部分甲基化,hn-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敏感性可达到1×10-5。正常人单个核细胞、HL-60、HeLa、HepG2、293、SGC7901、U266、CEM细胞则为p15非甲基化,而K562、NB4、GMC、Jurkat似乎显现p15基因缺失或突变。结论: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在多种肿瘤,特别在恶性血液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对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hn-MS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15基因位于染色体 9p2 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其编码产物p15蛋白特异地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 4 6 (CDK4 6 ) ,使细胞不能通过G1 期和S期间的监测点 ,从而停留在G1 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高频率的p15基因失活[1 ] ,研究发现 5′启动子及转录启始区域内的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p15基因的主要失活方式[2 ] 。Herman等[3] 研究出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 ,为基因CpG岛甲基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急性白血病患者共 4 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14~ 76岁 ,均符合FAB诊断和分型标准 ;其中初治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例伴有t(11;20)(p15;q11)易位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病例及其染色体涂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研究结果。方法:骨髓细胞经直接法或24h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以11号和20号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染色体涂染;采用RT-PCR技术检测NUTP98-TOP1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果:R显带和全染色体涂染的结果证实该患者染色体异常为t(11:20)(p15;q11);RT-PCR检测到NUP98-TOP1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论:染色体涂染和RT-PCT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检出t(11;20)(p15;q11)。  相似文献   

12.
p16INK4a、p19ARF、p15INK4b基因是位于染色体9p21的相邻基因.它们均为肿瘤抑制基因,但是它们的肿瘤抑制机理各不相同.已发现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其失活率很高.且它们的失活与T细胞的TCR重排有关.本文对近年来p16INK4a、p19ARF、p15INK4b结构与功能及其在T-ALL中的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阐明它们对T-AlL的发生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16、p15基因的高甲基化及其mRNA转录阻抑与多发性骨髓瘸的发病和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联合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P法),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瘸患者骨髓细胞p16、p15基因5端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瘸患者p16、p15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p16、p15基因启动子区过度甲基化率分别为57.14%(16/28)、64.28%(18/28),53.57%(15/28)患者同时存在p16、p15基因启动子区过度甲基化。大多数存在甲基化的患者不表达p16、p15基因mRNA。结论 p16、p15基因的高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瘸的发病有关,p16、p15基因甲基化与其转录阻抑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DNA甲基化分布异常。即在肿瘤细胞中同时还存在基因组某些区域,特别是在一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现象。抑癌基因启动子及转录起始区高甲基化可能也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和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一。抑癌基因p15(CDK2B)和p16(CDK2A)均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短臂(9p21),编码两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节。为探讨p15与p16在白血病细胞的甲基化状态及与表达水平的关系,我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4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p15和p16甲基化状态,同时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p15和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异常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复杂核型异常及25例非复杂核型异常的白血病患者的p53基因异常的情况。使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FISH)检测p53基因缺失情况。结果 50例复杂核型异常的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的缺失频率为48.00%(24/50),25例非复杂核型异常的缺失频率为4.00%(1/25),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I-FISH可以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出p53基因的缺失,伴复杂核型的白血病患者p53基因缺失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肿瘤中p53、p73基因改变和异常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SCP法、RT-CR法、REP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及12例淋巴瘤(MLs)标本中p53、p73基因改变及异常表达情况.结果:(1)26例ALL中仅有3例检测到p53基因点突变,12例MM标本中2例p53基因突变.未发现p73基因突变;(2)p73mRNA在淋巴组织肿瘤中总的阴性表达率为24%;(3)10例ALL和3例NHL在p73基因外显子1启动子区的CpG岛高甲基化,而正常对照组和12例MM标本均无甲基化存在;(4)对照组p53蛋白均为阴性.26例ALL中,p53蛋白阳性者20例;7例中高度恶性NHL中6例p53蛋白阳性.结论: p53基因在淋巴组织肿瘤中的突变率较低;MLs中p53蛋白表达和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相关;p73mRNA在ALL/NHL中存在较高的阴性表达,,而在MM为阳性表达;p73基因转录失活与p73基因外显子1CpG岛高甲基化有关,不存在基因的突变和缺失;p73基因异常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不是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7.
野生型p53(wt-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全长16-20kb,共11个外显子,编码393个氨基酸。wt-p53基因有抑制或阻止细胞转化的功能,并能抑制肿瘤的发生。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已被证实是许多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也在白血病中发现p53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本研究采用Southern印迹和PC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砷剂与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先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细胞p15基因甲基化,然后用RT-PCR方法检测用As2O3处理或未处理Molt4细胞的p15基因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Molt4细胞p15基因发生甲基化,p15 mRNA不表达,Molt4细胞与As2O3一起培养后,p15基因mRNA重新表达,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Molt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As2O3能够去p15基因甲基化,激活p15基因的mRNA表达,恢复p15基因的细胞周期负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砷剂与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先用甲基化特异的PCR检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细胞p15基因甲基化 ,然后用RT PCR方法检测用As2 O3 处理或未处理Molt4细胞的p15基因mRNA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Molt4细胞p15基因发生甲基化 ,p15mRNA不表达 ,Molt4细胞与As2 O3 一起培养后 ,p15基因mRNA重新表达 ,G0 G1 期细胞明显增多 ,Molt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As2 O3 能够去p15基因甲基化 ,激活p15基因的mRNA表达 ,恢复p15基因的细胞周期负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核型分析可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在复杂核型中有许多新的核型异常发生,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光谱核型分析、比较基因组杂交和基因表达谱的联合应用可以识别复杂核型中的许多新的亚型及相关候选基因.多项研究发现,复杂核型中17p-、p53基因异常发生频率较高,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临床上表现为治疗耐药及总生存期短.本文就白血病的复杂核型异常、17p-、p53基因异常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