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重比重液在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中的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单胎剖宫产术病人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5%葡萄糖稀释的0.5%布比卡因,比重1.0107),B组(10%葡萄糖稀释的0.5%布比卡因组,比重1.0160),每组50例,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CSEA)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2.5 mL.测定和评价术中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达3级的时间,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SpO2<90%)的情况,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总量和例数.[结果]两组注药后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达改良Bromage评分3级的时间、两组感觉阻滞达峰平面的时间A组迟于B组;感觉阻滞的最多节段数(Dmax)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或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使用麻黄素、阿托品总量和例数,A组显著少于B组(P<0.05); A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最低值的出现时间、下降幅度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变化趋于平缓.[结论]比重为1.0107腰麻液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更显其优点.  相似文献   

2.
朱雪琴  陈妙仙  朱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490-2492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负荷能否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健康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n=30)。A、B组分别为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C、D组分别为单次腰麻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容量预负荷量为麻醉前10min内输注8mL/kg乳酸林格液(A、C组)或万汶(B、D组)。改良腰硬联合麻醉为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5mg 芬太尼20μg,5min后硬膜外腔注入10mL0.25%布比卡因;单次腰麻为蛛网膜下腔一次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观察4组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VSA评分>3分)、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B、C、D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17%、47%和17%。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与A、D两组间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胶体液预负荷不能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纵向体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林  何虹  黄唯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48-3349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三种纵向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120例.ASAⅠ~Ⅱ级,无麻醉禁忌证或体位性低血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头低足高15°.B组水平卧位,C组头高足低150,麻醉前按5mL/kg预充输液,常规吸氧3L/min,然后施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部位为L3/4,0.75%布比卡因1.4mL混合1.6mL脑脊液,推注时间30s,注药后按0.25mL/(kg·min)补液。观察注药前、注药后各个时间点的SBP、DBP、HR、SpO2、麻醉平面变化情况以及血压下降幅度〉20%时麻黄素干预情况。结果:B组SBP、DBP下降及心率上升幅度比A、C组显著(P〈0.05);B组需要麻黄素提升血压的频度比A、C组显著(P〈0.01):B组无痛觉麻醉平面≥74发生率较A、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采取头高足低或头低足高住并采用0.75%布比卡因1.4mL+1.6mL脑脊液这一种配方行腰硬联合麻醉,较水平卧位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杨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90-292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三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腰麻用量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3 mL(15 mg),B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2 mL(10 mg)+硬膜外充填(0.25%布吡卡因10 mL),C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7.5 ...  相似文献   

5.
杨立明  黄礼堂 《临床医学》2009,29(10):75-75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妇产科时等比重和重比重布比卡因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300例,均采用第3—4腰椎间隙CSEA麻醉,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产科患者注入等比重液,妇科患者注入重比重液,给药15min后测最终阻滞平面。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处理。结果两科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用于产科手术时选用等比重布比卡因,妇科手术时,选择重比重布比卡因,二者麻醉效果均可靠。  相似文献   

6.
单侧腰麻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下肢手术患音100例。选L3-4,间隙、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以针内针法穿刺、达蛛网膜下腔后注入0.75%布比卡因1.6mL+50%葡萄糖0.3mL,保持穿刺时体位15min后翻身。测定患侧阻滞平面并观察对侧肢体麻醉情况,以Bromagc评分评定时侧肢体运动阻滞情况、并观察记录腰麻注药前、注药15min、30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患侧麻醉平面均在T12以下,效果满意,其中15例对侧肢体也出现麻醉作用,但感觉阻滞平面低于患侧,并有一定的运动阻滞。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侧腰麻用于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术前患有较多合并症的患者可能更为适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膝部手术的可行性,分析其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异同。方法30例ASAⅡ~Ⅲ级高龄老年(80~87岁)膝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患侧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A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观察阻滞平面及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阻滞效果均完善,但阻滞范围B组明显大于A组(P〈0.05),B组在麻醉后10、20、30min的血压明显低于A组。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膝部手术的麻醉,且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等比重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1.25%的等比重氯普鲁卡因(由2.5%的氯普鲁卡因加等量的自身脑脊液配置而成)20、25、30mg。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时间、切口疼痛时间、麻醉效果,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1、3、5min、切皮时、胎儿娩出后的SBP、DBP、HR、SPO2。结果 3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最高阻滞平面低于B、C组(P<0.05),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要慢于B、C组(P<0.05):麻醉后3、7min时,B、C组SBP、DBP下降程度大于A组,伴有HR的增快(P<0.05);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3种剂量的等比重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均可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但20mg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临床应用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给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当前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由于腰麻平面不易控制,交感神经阻滞广泛,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引起产妇心率减慢、恶心呕吐,新生儿缺氧和酸中毒等并发症。为了母婴的安全,积极调控麻醉平面,防治低血压的发生极为重要。作者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经由L2~3和L3~4以不同速率注入蛛网膜下腔,以期寻求更可靠安全的给药方案。1资料与方法本组90例,ASAⅠ~Ⅱ级。年龄24~30岁,体重56~78公斤,单胎、足月妊娠,无严重孕妇和胎儿合并症。术前血压正常(收缩压100~130 mmHg、舒张压&lt;90 mmHg)。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和东莨宕碱0.3 mg。随机将产妇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穿刺点L2~3,注药速率为每15 s 1 mL;B组:穿刺点L2~3,注药速率为每10 s 1 mL;C组:穿刺点L3~4,注药速率为每15 s 1 mL。产妇入室后以乳酸钠林格氏液按15 mL/kg于30 min内进行预扩容。取左侧卧位,顺利穿刺见脑脊液通畅回流后,按预定速度注入0.375%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 mL,放置硬膜外导管后平卧,右臀部垫高30&#176;。平面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ASA I~Ⅱ级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于L2-3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10 mg、12.5 mg、15 mg。观察三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及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血液动力学指标:①平均动脉压(MAP):A、B、C三组在各时间点显示MAP数值均无显著性(P>0.05)。②心率(HR):C组麻醉后10 min时,HR较A、B两组明显升高(P<0.05)。(2)麻醉效果:①三组感觉阻滞平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A组硬膜外追加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C组麻黄素的应用剂量与A、B两组比较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A、B两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寒战反应对比观察显示B、C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等比重液12.5mg剂量应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更为有效、安全、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以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均行CSEA麻醉,A组采用L3间隙,B组/4采用L2间隙。两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1.8/3mL,0.2mL/s注入。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后15min,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期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15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CSEA采用L3间隙,在剖宫术中既能达到满意的/4麻醉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局麻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麻醉操作时间Ⅰ组比Ⅱ组略长,麻醉诱导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局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少,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布比卡因单侧轻比重腰麻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予蛛网膜下腔注入轻比重布比卡因2mL(0.75%布比卡因1.2mL+注射用水0.8mL),维持患者侧卧位直至术毕。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rain的血流动力学及心率的变化,并同时观察两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中不良反应。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运动阻滞时间。结果:麻醉后各时间的血流动力学及心率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寒战d例(8%),低血压3例(6%),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5.5±2.2)h和(2.5±0.5)h。结论:布比卡因单侧轻比重腰麻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及术中不良反应少、患肢运动阻滞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比重腰麻对产妇血压及新生儿动脉血气影响的差异,探讨对产妇、新生儿更为安全的麻醉方式。方法将60例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重比重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15 mg+10%葡萄糖注射液1 ml),B组等比重脑脊液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15 mg+脑脊液1 ml)、C组等比重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15 mg+芬太尼50μg),监测各组麻醉阻滞平面以及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的产妇血压、脐动脉血气及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三组间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麻醉完成1 min时,A组SBP低于B组(P=0.001);麻醉完成3 min时,A组DBP低于B、C组(P值分别为0.001、0.014),而HR高于B、C组(P值分别为0.027、0.012);麻醉完成5 min时,A组SBP低于B、C组(P值分别为0.001、0.014);麻醉完成10 min时,A组DBP低于B、C组(P值分别为0.000、0.043)。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明显短于B、C组(均P<0.01)。三组间新生儿脐血动脉血气及1、5 min 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使用去氧肾上腺素的剂量高于B、C组(均P=0.001)。C组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均P=0.001)。结论单次细针重比重腰麻与等比重腰麻均为适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但等比重腰麻起效快,麻醉效果完善,产妇血压波动小;等比重腰麻复合芬太尼50μg对新生儿血气、Apgar评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穿刺点与注药速度在剖宫产腰麻中的作用。方法 8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分别按照以下方案实施腰麻:L_(3-4)穿刺点+腰麻注药速度0.2 ml/s(A组)、L_(3-4)穿刺点+腰麻注药速度0.1 ml/s(B组)、L_(2-3)穿刺点+腰麻注药速度0.2 ml/s(C组)、L_(2-3)穿刺点+腰麻注药速度0.1 ml/s(D组)。观察四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最高麻醉平面达到T6的人数、麻醉效果评分、麻醉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C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B组最高麻醉平面达到T6的人数明显低于A组、C组和D组(P0.05)。C组和D组的麻醉效果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和D组(P0.05)。四组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麻时选择L2-3穿刺点及较低注药速度具有较好的剖宫产麻醉效果和较低的麻醉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两组(n=30).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 5%左旋布比卡因15 mg+10%葡萄糖1 mL配成重比重液,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15 mg+10%葡萄糖1 mL配成重比重液,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开始消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开始消退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L组低于B组(P〈0.05).L组感觉阻滞开始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B组在麻醉后30 min时收缩压(SBP)较L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心率(HR)和舒张压(DBP)无明显改变.[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且手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更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临床上布比卡因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液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6~80岁,ASA Ⅰ~Ⅲ级.单侧下肢创伤患者230例和非创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1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2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mL实施麻醉.结果:1组取得了与2组相同的麻醉效果,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2组(均P<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低于2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低浓度罗哌卡因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病人46例,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腰麻(sA)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EA)B组,两组均选L2-3或L3-4间隙行椎管内麻醉;A组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ml,B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然后追加1.O%利多卡因和O.25%罗哌卡因混合液6~8ml,术中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O)和给予首剂量麻醉药后5min(T1)、15min(T2)、30min(T3)、lh(T4)、术毕(T5)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的Bromage评分,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情况,术中及术后24h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TO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l-T5降低,B组MAP在T2-T5降低(P〈0.05或P〈0.01):与B组比较,A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降低,改良Bromage评分升高(P〈0.05)。结论sA较CEA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用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病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鞘内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鞘内小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情况.方法:急诊ASA Ⅰ~Ⅱ级,单胎,术前不伴妊高征、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心肺功能正常,无眩晕和呕吐病史的剖宫产患者40例,分为A(布比卡因)、B(布比卡因+舒芬太尼)两组.所有患者均不用术前药.入室后鼻导管给氧(1.5 L/min),开放静脉后以500 mL/h速率输液.用腰一硬联合穿刺针于L2,3或L3-4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和(或)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30~40 s内注完,硬膜外腔置入导管备用.注药后平卧,控制痛觉平面在T4~s以下.观察注药前即刻(to,基础值)、注药后3 min(t2)、5 min(t2)、15 min(t3)、30 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感觉平面固定后测双下肢阻滞情况和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恢复时间、镇痛时间;感觉阻滞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注药后48 h内寒战、恶心呕吐和瘙瘁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麻醉操作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o比较,A组t1-4 SBP、DBP降低(P<0.01),B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出现,与A组比较.B组运动神经阻滞不全、低血压的发生率降低,瘙痒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恢复时间缩短(P<0.05);A、B两组痛觉阻滞不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的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鞘内12.5 mg布比卡因混合5μg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并可以起到一定的术后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在维吾尔族患者妇科手术实施情况。方法 选择行择期妇科手术的维吾尔族成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n=15),均行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 0 5%布比卡因10mg;B组药量为12 5mg。采用针刺法测试注药后5、10、15min的阻滞平面。阻滞平面上界未能达到 T6 水平时,经硬膜外导管分次追加1 5%~1 75%的利多卡因,试验剂量为 5ml,间隔 5min后视测试结果追加全量;同时记录术中肌松满意度和镇痛效果。结果 蛛网膜下腔注药10min后B组阻滞平面上界达 T6.87±1.81,下界全部达S5;而A组上界平均达 T7.89±1.64,有 2 例下界未达到 S5。肌松满意优良率均达到 100%,其中 A 组 8 例为优(53%),B组12例为优(80%)。A组有3例病人加用麻黄碱平均(11 67±2 89)mg,B组有8例平均用量为(15 00±5 98)mg;A组13例镇痛效果为优,B组为15例。结论 采用脊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维吾尔族妇科手术时,蛛网膜下腔注入0 5%布比卡因12 5mg,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