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亚萍  杨慧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493-1495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88例与同期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69例患者,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直肠、膀胱功能状况,有无腰腹痛情况。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LAVH组减少;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AVH组并发症2例(阴道残端出血及膀胱损伤),TVH组为1例(阴道残端出血);两组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的尿道刺激症状及腰腹部疼痛不适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LAVH相比,T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的优点;而LAVH扩大了VH的适应证,适于盆腔粘连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8例;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37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38例;将三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较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及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阚华巍  万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59-116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将良好的术式提供给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16例,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与术中需建立CO2气腹,盆腔粘连者多,手术难度大以及对腹腔镜器械不熟练有关。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微创手术,术中视野清晰,可发现并处理盆腔内其他病变,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是临床实施子宫切除的可靠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传统开腹式子宫切除术(TAH)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LAVH与同期48例TAH做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LAVH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住院天数方面与LA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开腹式子宫切术。  相似文献   

5.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阴式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以来5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同期58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其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均成功经阴道完成子宫切除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高峰值、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微创观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于舞阳县中心医院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A组和B组,各68例。A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B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统计阴道残端感染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阴道残端感染率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更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2013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T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VI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8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2例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TAH)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住院天数方面与TA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陈观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19-119,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3~12月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56例和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60例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中腹腔探查好,手术时间有差异性,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伤口疼痛情况均小于TAH组。结论LAVH为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TVH159例,LAYH145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病率。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AVH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VH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与LAVH比较,无明显差异(伶0.05);LAVH组术后病率大于TVH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微创全子宫切除术中。TVH较LAVH手术时间短,术后病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PK系统开腹钳(PK)阴式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50例借助PK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5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腹部瘢痕、住院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部瘢痕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单个肌瘤最大径、留置导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同样的手术适应证下,借助PK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是最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手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种不同手术途径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96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A、B两组,A组为腹腔镜手术组,B组为开腹手术组,比较分析卵巢囊肿的两种不同术式——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卵巢良性肿瘤安全和有效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开腹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VH)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三种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顽固性功血等指征在施行的139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开腹子宫切除术4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4例共13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及阴式手术组比较有术后发病率低、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恢复良好等优点,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更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扩大了阴式手术的适应证和弥补了手术的不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途术式切除困难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78例,阴式子宫全切术5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5l例,比较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3种术式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组均显著高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组(P<0.01)。结论:3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在选择术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状况、疾病因素、术者经验、医院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全子宫切除术的7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TVH 43例(TVH组),行LAVH 35例(LAVH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TVH组明显低于LAVH组(P<0.05)。结论TVH和LAVH二者临床效果无差别,但各有独特的优势,可根据手术适应证及患者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锦钰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7):1141-1143
目的 对比宫腔镜联合阴式修补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临床疗效,探索子宫切口憩室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淮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阴式组(A组)和腔镜组(B组),A组共33例行宫腔镜联合阴式切口憩室修补术,B组共29例行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2组患者的孕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 结果 2组手术时间[(42.9±15.7)min vs. (60.5±12.5)min]、住院费用[(5 962.0±538.4)元 vs. (12 013.4±680.2)元]、术中出血量[(24.9±16.1)ml vs. (35.1±17.8)ml]、术后阴道流血时间[(9.6±3.6)d vs. (8.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月经经期改善率(A组为93.94%,B组为93.10%)、术后2年再孕率(A组为66.67%,B组为71.43%)、术后2年复发率(A组为6.06%,B组为6.89%)和住院时间[A组(8.7±1.3)d,B组(9.1±2.3)d]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宫腔镜联合阴式修补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都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有效方法,宫腔镜联合阴式修补术尽管手术视野窄、对术者水平要求高,但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更为有效的治疗子宫切口憩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3例因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其中216例行TVH,121例行TAH,101例行LAVH。对三组手术情况、手术费用、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手术费用、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术式的子宫切除术各具有其利弊和相应的适应证。在决定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各种术式的利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行开腹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腹腔镜辅助子宫全切术(LAVH)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AH95例、TVH88例及LAVH75例的非脱垂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三种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手术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劣,LAVH和T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但LAVH费用较高,也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9.
何庆才 《西部医学》2008,20(5):1029-103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需要行子宫切除的非脱垂子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阴式和腹式两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比较二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引流量(34.37±12.06)ml,对照组(38.30±12.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医疗花费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