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癌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立生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隔姜灸治疗。观察白细胞提升情况和化疗后不适症状消失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均能较理想提升,但治疗组白细胞提升平稳持久且无并发症,并能较快改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隔姜灸为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符合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治疗,每日1次。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总有效率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姜灸结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33-1834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化疗同时开始口服中药,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64例仅进行常规化疗,不服中药。结果: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治疗组为26.5%,对照组62.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小香 《新中医》2004,36(8):52-53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隔姜灸组40例,采用隔姜灸治 疗;针刺组38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隔姜灸组治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7.5%;针刺组分别为44.7%、73.7%。2组 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八珍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应用中药八珍汤口服;对照组予利血生、鲨肝醇口服。两组化疗前、化疗第3和第5天分别检查血常规,记录两组白细胞减少患者数量和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达72.5%,明显好于对照组47.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口服中药八珍汤有助于预防及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6.
王翠英  宋春燕  景岳  赵峰 《河南中医》2013,33(3):384-38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地榆生白片,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7%.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隔姜灸对接受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同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维生素B4片联合鲨肝醇片给药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气海、神阙、关元隔姜灸穴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白细胞值,并评价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白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而言,应用穴位隔姜灸效果显著,患者获益较高,有更大的潜在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十一味参芪片防治XELOX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其中观察组加用十一味参芪片口服给药。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情况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一味参芪片可降低XELOX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时梅英 《光明中医》2016,(10):1484-1486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恶心呕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情况下,治疗组使用隔姜灸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使用隔姜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穴位注射法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11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化疗前30 min向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各注入5 mg胃复安注射液,并在化疗期间取神阙穴隔姜灸,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在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昂丹司琼,连用3天;对照组在化疗前后肌注胃复安注射液20 mg,静脉滴注昂丹司琼,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4.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法配合隔姜灸能明显减少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且易于操作、掌握,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简称试验组)、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等穴,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取穴相同基础上给予命门、腰阳关、委中加用艾条温针灸,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P<0.01)。试验组中,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P<0.01)。结论: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奎  杨骏  沈德凯 《中国针灸》2008,28(2):87-90
目的:通过研究隔附子饼灸对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共80膝,随机分为隔附子饼灸组41膝,穴取内膝眼、犊鼻、阴陵泉等;西药组39膝,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隔附子饼灸组治疗前(37.41±6.61)分,治疗后(9.37±8.15)分;西药组治疗前(37.64±6.00)分,治疗后(12.05±8.83)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积分为(11.71±8.69)分,西药组为(15.95±9.96)分,隔附子饼灸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63.4%,西药组为48.7%;但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56.1%,后期综合疗效优于西药组的33.3%(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法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疗效理想,后期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3.
马胜  刘学禹 《中国针灸》2007,27(7):506-508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喉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药饼灸,穴取扶突、人迎、水突等,配合涌泉穴隔药饼灸;对照组口服黄氏响声丸。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并将两组辨证分型、病理分型以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辨证分型比较,阴虚肺燥型、痰热蕴结型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肺脾气虚型两组疗效相当;从病理分型组间比较看,慢性单纯性喉炎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疗效两组相当。结论: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艾灸对脾肾阳虚型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艾滋病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观察组在HAART基础上加灸天枢、神阙、中脘、关元4穴,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以及细胞免疫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2组症状体征改善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2组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淋巴细胞计数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可提高HAART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灸法虽不能在西药基础上提高CD4 T细胞水平,但对提高总淋巴细胞计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经前期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中国针灸》2005,25(9):623-624
目的:探寻治疗经前期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中药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疗法治疗经前期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陈美仁  王萍  成钢  郭翔  魏高文  成旭辉 《中国针灸》2005,25(12):831-83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探索将痛阈值作为判断坐骨神经痛疗效的量化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温针灸组取肾俞、大肠俞、环跳等穴,施以温针灸;西药组口服尼美舒利片;穴位注射组用654-2作穴位注射,取穴同温针灸组.结果:3组治愈率分别为56.67%、26.67%、20.00%;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63.33%.温针灸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穴位注射组(均P<0.01).温针灸组痛阈值平均上升幅度优于西药组、穴位注射组(均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能使痛阈值升高,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呼永河  吴深涛  李静 《中国针灸》2003,23(5):259-26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予针刺太阳、阳白透鱼腰、攒竹等穴和服用中药“明目五子汤”;对照组40例予静脉滴注维脑路通及口服双密达莫、维生素E,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有较好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杨氏贴棉灸与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杨氏贴棉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抹,治疗1周后开始观察疗效,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间比较,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杨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配合TDP照射与西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158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79例。针刺组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太溪等穴,结合TDP照射;西药组采用单纯西药左旋多巴治疗。2组均治疗30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痊愈42例,有效30例,无效7例;西药组痊愈0例,有效24例,无效55例。总有效率比较,针刺组91.1%、西药组3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S)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针灸风池、华佗夹脊、肾俞穴治疗60例,并与药物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双氯灭痛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