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 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药品市场供需结构、基本药物及低价药品配送状况,研究具体因素对配送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抽样调查等方法,分析药品配送模式对河南省药品配送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优化药品配送模式。结果: 集中采购药品配送模式等因素会影响药品配送的积极性及配送率。结论:集中采购药品应坚持基本药物优先原则和合理使用制度以提高企业配送积极性;在配送模式中采用双向选择配送模式为主,与集中配送模式、自主选择模式相结合的配送方式;并通过提升信息技术,完善配送的动态管理,提高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陕西省药品短缺现状,分析短缺原因,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陕西省药品短缺监测平台,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短缺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价格等信息,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药品短缺现状和特征,探索药品短缺原因。结果:共收集药品短缺信息187条,登记短缺药品109种,平均每种药品短缺频次为1.72次。化学药品、中成药和生物制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化学药品中抗肿瘤药短缺最为严重。对短缺药品的特征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为生产厂家较少和采购价格较低,基本药物和注射剂更容易出现短缺。结论:陕西省药品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短缺药品品种多,覆盖疾病种类广,具体短缺原因尚不明确。建议完善药品短缺监测平台;加强对制药企业的日常监管;安排专人指导制药企业进行整改;定点生产常见易短缺药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探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造成的影响和对策,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短缺调查问卷,于2017年3-6月期间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药品短缺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等4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82.1%。其中,92.1%的全科医生曾遇到药品短缺情况,短缺品种数共为139种,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短缺情况存在差异;短缺药品一般为低价药和基本药物,种类覆盖面较广,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短缺较为严重;药品短缺主要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应对药品短缺问题,大部分全科医生对患者使用次优疗法或替代药物。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比较严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了患者治疗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药品短缺的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建立针对药品供应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4.
何康玲 《中国药事》2020,34(8):949-95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下的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某市属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价格上涨品种,从品种的剂型分布、药品类别、价格区间、涨幅、现有注册批文数等角度分析。结果:价格上涨药品中口服剂型占49%、注射剂型43%、中成药14.4%、化学药及生物制品85.6%; 低价药品上涨占80.7%;国家基本药物占80%,100%省医保目录品种,79.8%药品涨幅在10%~500%,注册批文数与药品价格呈线性关系。结论:自药品价格改革后,部分药品价格变动处于合理范围。上涨品种多为基本药物中价格较低的品种,不乏常用急抢救药品,建议通过合理规划药品生产供给能力、建立行之有效的药品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多元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等策略,保障临床药品稳定供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保障我国制药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定全市急(抢)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探讨其对全市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以及费用的影响。方法:在全市16家各级不同医疗机构建立急(抢)救药品监测网络,通过制定急(抢)救药品储备目录、采购与调用管理规定、费用结算管理规定,以及建立常备化的储备点等多项措施构建供应保障体系。分别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和2018年1月至6月全市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保障供应情况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保障体系实施前后,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品种数、报损的品种数和费用以及采购费用。结果:实施该保障体系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品种数显著下降(P < 0.05),而报损品种数、报损费用和采购费用也均显著下降(P < 0.05)。结论:急(抢)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可有效改善医疗机构急(抢)救药品缺乏的状况,降低了报损费用和采购费用,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任亚男  包晗  王伟  任磊  王玉琨 《中国药事》2020,34(3):275-282
目的: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近年短缺药品有关数据的整理,分析我国药品短缺的现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我国进一步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全国有关短缺药品的公开信息,以及检索部分省(市)药品短缺相关资料,统计对比部分省(市)短缺药品数据,分析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现状。结果与结论: 我国目前短缺药品多为省内短缺,全国性短缺情况较少见;短缺药品中,基本药物、低价药物短缺比较常见,各省(市)根据自身特点完善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措施,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石秀园  黄润青  李璠 《中国药事》2019,33(6):609-615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在云南省各个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情况,为更好地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3-2016年云南省16个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统计报表,将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分析基本药物配备率、使用金额占比、年诊疗量等指标。结果:2013-2016年,云南省16个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分别为92.71%、92.25%、92.98%、91.58%;基本药物平均使用金额比例分别为92.8%、92.1%、91.2%、91.8%;年诊疗量平均增幅为4.99%。结论与建议:云南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药品采购配送监管,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衔接,加快药品采购平台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查金华市郊乡镇敬老院中老人的用药情况,发现用药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改善老年人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郊3个敬老院老人322 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的疾病和用药情况、安全用药知识、行为以及影响其用药行为的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43.5%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率31.4%(P<0.01);16.5%有消化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率9.3%(P<0.01);3.4%有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率3.1%;7.5%有其他疾病,药物使用率1.2% (P<0.01)。结论 敬老院老人存在用药依从性差和用药安全问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社区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 对合肥市某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所有在岗的215名社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和实施后效果评价等。结果 不同年龄(F=6.595,P=0.002)、婚姻状况(t=2.40,P=0.040)、工作年限(F=7.12,P=0.009)和受教育程度(F=5.47,P=0.006)的社区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医生的年龄、个人年收入和专业技术职务均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对社区医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某地级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采购使用基本药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对策举措。方法:利用某地级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在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监管平台上的采购数据,结合医院药学工作实践,开展相关讨论,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推进基本药物在二级以上医院的使用,需要从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医务人员认知度等多方面着手解决。结论:改变基本药物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使用比例和金额较低的现状,须持续深化改革、深入调查研究、构建预警机制、加大药品可及性等考核激励力度,不断强化对公众合理用药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1.
杨林  胡明  吴佳怡  吴江玥  周乃彤 《中国药房》2012,(16):1459-1463
目的:为我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省卫生厅公布的2011年1~4批基本药物集中招标中标品种的品规、企业、价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卫生厅先后发布4批871个品规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品种,其中有34个目录内药物品种没有中标,涉及中标企业354个,企业中标品规1~28个不等。化学药中标价为0.07~52.7元,中位价为2.5元;中成药中标价为0.18~84元,中位价为7.5元;中标价最低为零售指导价的1/20.1,最高为零售指导价的1/1.2。结论:四川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及企业分布相对较合理;目录品种不适宜等原因导致品规未中标;中标价过低将导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难以长效实施。建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长效机制,制定适宜增补品种及合理招标采购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广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品种进行统计,分析其招标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对措施。结果:2010年,广西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结果共有1004个品规中标,中标价总体下降14.34%,其中招标价低于5元的有526个,占52.39%;5~10元的有183个,占18.23%。175个品规中,降幅大于50%的占22.88%;独家中标191个,占24.91%。小品种、抢救药品及独家品种因价格低廉、利润微薄而缺供,造成临床用药困难。结论:在2010年集中采购周期内,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面临一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政府应采取完善相关法规、提高评标人员素质等措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Hedonic模型编制药品价格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方法 从全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数据管理中心、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官网、药智网收集了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抗菌药品消耗相关数据,采用Hedonic价格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基于Hedonic模型建立的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效成分含量、药品日剂量数(DDDs)、药品日均费用(DDDc)、药品最高价格、药品最低价格等与价格指数呈正相关,而是否口服药品、同品种厂家数量、是否医保药品、是否国产药品、药品使用人数等与价格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基于Hedonic模型建立起来的药品价格指数涵盖了10个特征属性,可有效反映供求变化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林  李里  黄尧州  胡明  李玉民  徐珽 《中国药房》2012,(16):1464-1466
目的:为完善基本药物招标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通过四川省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收集四川省2011年度基本药物集中招标结果及该品种在四川省的挂网情况,将药品中标价格降幅与挂网厂家数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中标化学药品中,只有1家挂网的品规中标价降幅为5.20%,2家及以上挂网品规的平均降价幅度为35.10%。中成药中,只有1家挂网的品规中标价降幅为10.70%,2家及以上挂网品规的平均降价幅度为20.70%。在价格未下降品规中,69.23%的品规只有1家厂家挂网,30.77%有2家及以上厂家挂网。结论:在集中招标制定招标目录时,为了更好的降低药价,应结合临床选择厂家较多的规格/剂型。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Illegal drug prices are extremely high, compared to similar goods. There is, however,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value depending on place, market level and type of drugs. A prominent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illegal drugs is the “risks and prices” model (Reuter & Kleiman, 1986). Enforcement is seen as a “tax” added to the regular price.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such economic models are not sufficient to explain price variations at country-level. Drug markets are analysed as global trade networks in which a country's position has an impact on various features, including illegal drug prices.MethodologyThis paper us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o explain price markups between pairs of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trafficking of illegal drugs between 1998 and 2007. It aims to explore a simple question: why do prices increase between two countries? Using relational data from variou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eparate trade networks were built for cocaine, heroin and cannabis. Wholesale price markups are predicted with measures of supply, demand, risks of seizures, geographic distance and global positioning within the networks. Reported prices (in $US)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adjusted values are analysed.ResultsDrug prices increase more sharply when drugs are headed to countries where law enforcement imposes higher costs on traffickers.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a country in global drug markets are also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alue of drugs. Price markups are lower if the destination country is a transit to large potential markets. Furthermore, price markups for cocaine and heroin are more pronounced when drugs are exported to countries that are better positioned in the legitimate world-economy, suggesting that relations in legal and illegal markets are direct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ConclusionConsistent with the world-system perspective, evidence is found of coherent world drug markets driven by both local rea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6.
李玮  伍林生 《中国药房》2012,(32):2995-2997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完善对策。方法:通过解读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着眼于基本药物招投标的实施现状,分析当前基本药物招投标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家基本药物招投标政策在推行过程中成本与价格倒挂的尴尬局面,使得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竞标,百姓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惠。结论:在基本药物招投标实施的过程中,平衡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为百姓提供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药物,才有可能真正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出发,分析低价药品取消最高限价政策后对低价药价格的影响,为优化我国药品价格改革及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从某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低价药品采购数据,分析实施低价药政策后对低价药品价格的变化趋势。结果该医院在实施低价药政策后低价药价格明显上涨,92个低价药品中有71个品种出现价格上涨,占77.17%,尤其是价格偏低的注射剂型涨价幅度更大,最大涨价幅度达10929.41%。导致低价药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药品原材料、人工和运输、包装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以及药品“两票制”政策的实施。结论低价药政策实施后低价药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趋势,并且这种上涨趋势一直在持续。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采购体制,制定合理的药品定价机制与监管体系;对恶意提高药价的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用量少、临床必需的药品采取定点生产和国家储备等相关措施,稳定药品价格,保障患者权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新泰市中医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前后1年的降压药相关用药数据,分析和探讨药品集采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降压药使用的影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HIS系统,并比对药品集采中选目录,筛选出目标药物,查询并确定其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导出集采前后2个时间段内降压药相关用药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整理,计算对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价格指数(DPI)、仿制药替代率和药费节省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纳入目标药物12个品种,涉及30个品规,中选品规的调整幅达66.67%;追踪到16个品规的价格降幅为3.6%~82.79%,最大调整差价达3.091元/片;11个品种的平均仿制药替代率高达91.19%,国产仿制药的DDDs或DDDs占比明显提高,8个品种进口原研药的DDDs降幅为13.07%~100%;所有品种共节省药费1 726 946.66元,药费总体节省率为69.37%,11个品种的DDC平均降幅为75.49%;药理类别不同的6类降压药较基期调整后的DPI范围为7.99%~56.57%;ARB、ACEI和BB类降压药的DDDs、DDDs占比都出现增长,DIU类和复合制剂的DDDs、DDDs占比都出现下降,CCB类的DDDs出现增加,而DDDs占比却出现下降。结论 药品集中采购后,基层医疗机构优先充实了中选药品,对国产仿制药的认可度和使用量大大提高,药物治疗更加贴近基层患者的高血压病特点;选择药物时更加兼顾价格因素和药理特点,确实显著地减轻了就诊患者的药费负担,也为基层医疗机构费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