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常规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选取病理活检、磁共振检查均为宫颈癌阳性的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均进行f-FOV DWI和r-FOV 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2位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然后从解剖细节显示、磁敏感伪影、几何变形和总体诊断信心等四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成像效果越好。客观评价由2位影像科医师对2种序列b值=800s/mm2的相关图像进行所需值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测量ADC值,对比两种序列的ADC值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主观评分结果显示,r-FOV DWI序列在解剖细节显示、磁敏感伪影、几何变形和总体诊断信心等四项评分(分别为2.86±0.82、2.76±0.77、2.98±0.78、2.87±0.88)均明显高于f-FOV DWI序列(分别为2.06±0.76、1.98±0.59、2.09±0.67、2.21±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客观评价方面,f-FOV DWI与r-FOV DWI的SNR值(分别为25.46±11.01、26.58±10.89)、CNR值(20.21±11.36、20.03±7.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与f-FOV DWI在宫颈癌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之间的ADC值除Ⅲ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测得的ADC值较f-FOV DWI更低。结论:r-FOV DWI较f-FOV DWI在宫颈癌的诊断过程中更具优势,图像更清晰,可以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胆囊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胆囊疾病患者,术前均行MRI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与r-FOV DWI检查。由两位技师测量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 )及病灶的ADC值;采用4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技师对测量结果(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均为良好或极好,Kappa值为0.783~0.862;r-FOV DWI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3.93±0.25)分,显著高于f-FOV DWI的(2.87±0.43)分(P<0.05);两组间测得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FOV DWI图像相比,r-FOV DWI图像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好的病变显示效果,且可以有效减少图像的形变、伪影及模糊度,更有利于胆囊微小病变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刘琴  周智鹏 《放射学实践》2023,(10):1291-1296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扩散成像(MUSE-DWI)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的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纳入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6月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48例患者资料,采用3.0T磁共振进行常规序列扫描,以及进行MUSE-DWI和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S-EPI)图像对比研究。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2组DWI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对病变可见性、病灶变形、轮廓清晰度、伪影水平以及图像噪声进行评分。客观评价:对信噪比(SNR)、对比度(CR)、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病灶最大横纵径测量计算。主观评分一致性采取Kappa检验,以及采取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图像质量客观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MUSE-DWI在病变可见性、几何变形、轮廓清晰度、磁敏感伪影以及图像整体质量的评分均高于SS-EPI D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评价得出MUSE-DWI的SNR、CNR均优于常规DWI(P<0.001),2组DWI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FFE)、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胎儿磁共振成像股骨长度测量方面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股骨长度测量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磁共振胎儿股骨检查的43例孕妇,扫描序列包括B-FFE、DWI及SWI序列,分析各序列股骨解剖结构及影像表现,对三组序列图像质量评分、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特异吸收率(SAR)值及采集时间比较分析,对显示股骨解剖结构、形态及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例孕妇中,图像质量评分方面:B-FFE、DWI、SWI序列评分分别为1.767±0.571、1.395±0.791、1.279±0.826。三组序列Wilcoxon符号秩检验,B-FFE序列与DWI序列,P=0.002,两者存在差异,B-FFE序列与SWI序列,P<0.00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DWI序列与SWI序列,P=0.461,两者无显著差异。SNR、CNR方面:B-FFE序列组股骨干SNR明显高于及DWI、SWI序列组(F=52.240、104.458,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WI序列组股骨上端骨骺端SNR高于DWI序列组(F=7.9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WI序列组股骨上端骨骺端SNR与B-FFE序列组(F=0.2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WI序列组CNR高于B-FFE及DWI序列组(F=7.526、12.75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R值方面:B-FFE、DWI、SWI分别为2.0±0.08 W/kg、1.2±0.05 W/kg、0.1±0.05 W/kg。单次采集时间:SWI采集时间最短,B-FFE、DWI序列次之。结论:B-FFE、DWI、SWI序列在显示胎儿股骨解剖结构及影像表现方面各有优缺点,B-FFE序列能简单、快捷获取股骨图像、不易受呼吸运动及胎动伪影影响,容易完成检查,主观评分最高;DWI序列显示骨骺特征性高信号,方便测量股骨长度,但扫描时间长,容易受胎动伪影影响;SWI序列能清晰显示骨干影像表现,扫描时间短,需要多次屏气,容易受运动伪影影响〖JP2〗。因此需根据现场胎儿胎动及孕妇及胎儿配合情况选择相应序列进行胎儿股骨扫描,本院常采用扫描B-FFE序列为主,DWI及SWI序列为辅进行胎儿股骨扫描。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MR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在肾上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4例肾上腺占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平扫、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及rFOV DWI扫描(b=0、800s/mm2)。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通过5分法对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利用eADC软件测定肾上腺结节的ADC值。结果:r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为(4.68±0.65)分,高于fFOV DWI图像[(3.79±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29,P<0.01)。fFOV DWI及rFOV DWI测得的腺瘤组与非腺瘤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rFOV DWI可获得更高的组织分辨力,清晰显示病变与正常肾上腺的关系,为肾上腺小结节及增生性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多依据,ADC值在肾上腺结节定性诊断方面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王娟  张家雄  周守国 《放射学实践》2018,(12):1317-1321
【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活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AS患者(活动期47例,稳定期21例)行骶髂关节DWI及DCE-MRI检查,测量骶髂关节感兴趣区(ROI)的ADC、Ktrans、Kep和Ve值,各参数值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的Bath AS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评分与DWI测量参数(ADC、Ktrans、Kep和Ve)值的相关性。结果:AS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1.14 ± 0.18)×10-3mm2/s、(0.75±0.12)min-1、(1.06±0.22)min-1和(0.45±0.17),稳定期组分别为(0.84±0.14)×10-3mm2/s、(0.19±0.09)min-1、(0.52±0.11)min-1和(0.31±0.14);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均显著高于稳定组(t值分别为6.850、18.670、13.279和3.253,P<0.01)。ADC、Ktrans、Kep和Ve值与BASDAI评分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4、0.813、0.742和0.449,P<0.01)。结论:磁共振DWI及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活动状态,且与BASDAI评分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1.5T 和3.0T 上腹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屏气、呼吸触发、自由呼吸3种采集技术下得到的图像质量。方法:21名志愿者分别在 GE Signa HDx 1.5T 和3.0T 磁共振机上进行常规 MR 和包括屏气、呼吸触发、自由呼吸3种采集方式在内的 DWI 检查,b 值均为100和800。2名医师分别盲法记录、评价主观图像质量分数,图像伪影、信噪比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呼吸触发 DWI 3.0T 的图像质量优于1.5T(P <0.05),而自由呼吸 DWI 1.5T 的伪影评分和图像质量均优于3.0T(P <0.05);3种采集技术中自由呼吸 DWI 的信噪比最高,3.0T DWI 中肝脏的 SNR 低于1.5T(P <0.05);1.5T 和3.0T 之间正常肝脏、胆囊、肾脏和胰腺的 ADC 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3.0T 呼吸触发采集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 DWI 影像;而自由呼吸 DWI 的信噪比最高;上腹部正常脏器的 ADC 值在1.5和3.0T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肠道克罗恩病(CD)及其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的磁共振小肠成像(MRE)资料,重点观察末段回肠、升结肠及降结肠的DWI及ADC图像,测量及比较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的ADC值,计算DWI检出病变肠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克罗恩活动指数(CDAI)为疾病活动性的参考标准,分析ADC值与CD活动性的关系,及ADC值与简易内镜评分(SES-CD)的相关性。结果:52例中CD活动期(CDAI≥150)30例,缓解期(CDAI<150)22例。内镜及病理证实为炎症改变的肠段共63段,未见异常者93段;DWI诊断结果:真阳性60段,真阴性79段;诊断敏感度95.2%,特异度84.9%。病变段和正常肠壁的ADC值分别为(1.40±0.27)×10-3和(2.57±0.31)×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4,P<0.001);活动期肠壁的ADC值低于缓解期[分别为(1.24±0.15)×10-3和(1.61±0.2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7,P<0.01)。病变肠壁的ADC值与SES-CD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688,P<0.001)。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明确肠道克罗恩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刀锋技术快速梯度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GSE BLADE DWI)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 DWI)在中耳胆脂瘤的图像质量差异。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中耳胆脂瘤患者4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GSE BLADE DWI、RESOLVE DWI、常规颞骨MR平扫及增强检查,将DWI图像依据扫描方法分为两组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由2位影像诊断医师分别从磁敏感伪影、图像失真变形、整体图像质量及病变清晰度4个方面进行评分,测算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及对比噪声比(CNR)。2位医师对图像评分情况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图像评分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SNR、对比度及CNR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DWI图像间磁敏感伪影、图像失真变形、整体图像质量及病变清晰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SE BLADE DWI组图像的评分高于RESOLVE DWI组。两组DWI图像间S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SE BLADE DWI的SNR低于RESOLVE DWI,对比度及CNR...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究冠状面小视野(FOV)高分辨DWI(MicroV DWI)对于输尿管狭窄影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连续入组51例于3.0T行全泌尿系磁共振检查的输尿管狭窄伴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具备两组DWI图像:①常规全泌尿系全FOV轴面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 DWI(C-DWI);②输尿管狭窄段冠状面小FOV高分辨DWI(M-DWI)。两位读片者独立盲法定性评价C-DWI和M-DWI的图像质量,包括锐利度、变形、伪影及病变显示。对于输尿管狭窄段,定性分析狭窄处输尿管病变DWI图像信号增高程度,并定量测量两组ADC图中输尿管狭窄处的平均ADC值。两位读片者在两组图像上(组1:T2WI+C-DWI;组2:T2WI+C-DWI+M-DWI)主观判断输尿管狭窄的良恶性。输尿管狭窄的良恶性最终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内镜及手术获取。结果:两位读片主观评价一致性好(Kappa=0.711~0.867)。M-DWI图像锐利度、变形、伪影及病变显示均较C-DWI主观评分显著提高(P<0.05)。对于狭窄段定性分析在两组DWI图像上恶性狭窄大部分表现为信号明显增高,良性狭窄大部分表现为信号轻度或无增高,两组DWI图像上对于狭窄段信号增高程度的判断一致性好(读片者1:Kappa=0.771;读片者2:Kappa=0.670)。对于狭窄段ADC值的定量分析M-DWI的ADC值较C-DWI降低(P<0.001),但两组ADC值一致性好(ICC=0.916),两组ADC图上恶性狭窄ADC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狭窄(P<0.001)。对于输尿管狭窄段良恶性判断,组2(T2WI+C-DWI+M-DWI)较组1(T2WI+C-DWI)对于输尿管恶性狭窄的诊断效能提高(组1 AUC=0.863,组2 AUC=0.962;P=0.021)。结论:冠状面小FOV高分辨M-DWI较常规全FOV SS-EPI C-DWI提高图像质量及输尿管狭窄的病变显示能力。在常规序列中额外加扫输尿管狭窄段小FOV高分辨DWI可提高输尿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在3.0T MR仪甲状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24例超声已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共32个结节,对其进行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Shim-EPI)和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两种不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以横轴面T2WI抑脂图像为参考,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DWI序列图像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价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比较两种不同弥散序列对图像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的差异使用Wilcoxon检验。另由同一名放射医师通过绘制感兴趣区(ROI)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量参数的测量,计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甲状腺结节前后(AP)、左右(RL)径几何变形率(GDR),测量甲状腺结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不同扩散序列甲状腺结节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在iShim-EPI 和SS-EPI两种不同扩散序列中对甲状腺结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两名医师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均>0.70)。医师二对SS-EPI和iShim-EPI序列图像显示甲状腺结节正常解剖评分分别为2.62、4.71,伪影评分分别为3.09、1.09,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分别为2.21、4.53,各项评分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序列图像定量参数比较,iShim-EPI序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 SNR、CNR分别为45.89、24.36,SS-EPI序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 SNR、CNR分别为11.01、5.38,两种序列间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im-EPI序列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前后和左右方向 GDR分别为8.02、4.02,SS-EPI序列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前后和左右方向 GDR分别为39.42、27.66,iShim-EPI序列甲状腺前后、左右变形率较SS-EPI显著降低(P<0.001)。iShim-EPI序列和iShim-EPI 序列的甲状腺结节〖JP3〗ADC值分别为1.15×10-3mm2/s、1.11×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him-EPI可以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的DWI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9例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AS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骶髂关节DWI及DCE-MR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OI)的ADC值、Ktrans、Kep、Ve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评分、CRP、ADC值、Ktrans、Kep、Ve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BASDAI评分、CRP与ADC值、Ktrans、Kep、Ve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的BASDAI评分、CRP、ADC值、Ktrans、Kep、Ve值分别为(7.04±1.84)、(43.43±4.46)mg/L、(1.16 ± 0.17)×10-3mm2/s、(0.77±0.17)/min、(1.13±0.16)/min、(0.50±0.12)和(3.29±1.50)、(22.12±3.63)mg/L、(0.80±0.14)×10-3mm2/s、(0.23±0.10)/min、(0.59±0.10)/min、(0.36±0.18)。治疗前的BASDAI评分、CRP、ADC值、Ktrans、Kep、Ve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29、27.611、10.465、19.146、16.592、3.596,P值均<0.05)。BASDAI评分与ADC值、Ktrans、Kep、Ve值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519、0.631、0.692、0.317,P值均<0.05);CRP与ADC值、Ktrans、Kep、Ve值亦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663、0.836、0.874、0.441,P值均<0.05)。结论:DWI及DCE-MRI定量参数能有效评估AS骶髂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胃肠道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9例胃肠道病变进行常规MR平扫和DWI,扩散敏感梯度(b值)分别为0和700s/mm^2,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其中29例同时续行增强扫描。结果59例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6±0.11)×10^-3mm^2/s,10例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49±0.12)×10^-3mm^2/s,两组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界1.16×100mm^2/s定位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界值,诊断敏感性为86.6%,特异性为95.8%。结论DWI有助于对胃肠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甲状腺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和常规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术前行甲状腺常规MRI序列及f-FOV和r-FOV DWI检查.由两位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两组DWI的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测量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组织的ADC值及图像变形率,并对比两种DWI序列定性、定量评估参数间的差异.结果:两位评阅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P均>0.05);r-FOV DWI的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情况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f-FOV DWI(P<0.001),且图像变形率明显小于后者(P<0.001).r-FOV DWI测得的甲状腺结节的ADC值低于f-FOV DWI(P<0.001),但两者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相当(Z=0.253,P=0.802).结论:甲状腺r-FOV DWI可以有效减少图像的变形、伪影及模糊度以获得较常规f-FOV DWI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佳的病变显示效果,为甲状腺微小病变的检出和诊断以及甲状腺DWI检查的标准化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DWI联合CT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或治疗后随诊证实的肺内病变共68例,其中恶性病变46例,良性病变22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及病理检查前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记录b值为800s/mm2时病变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分析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判断ADC值的最佳阈值及鉴别诊断效能,对比分析单独使用CT与CT联合DWI的诊断效能。结果:肺内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712±0.293)×10-3mm2/s,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219±0.138)×10-3mm2/s,良、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522×10-3mm2/s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42),对肺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1.2%;CT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2%,CT与DWI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5.6%。结论:DWI联合CT可提高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3.0 T MR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在胃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伪影等方面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18例胃癌患者行术前MR DWI检查,均行单序列分次屏气与分序列单次屏气两次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NR、CNR、ADC值及伪影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及胃癌与正常胃壁ADC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18例胃癌DWI图像上均显示为高信号,两种检查方法间正常胃壁及癌肿ADC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次屏气DWI的SNR、CNR明显高于分次屏气扫描,单次屏气胃腔内自由水以及背景噪声信号强度明显低于分次屏气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屏气法DWI图像的呼吸运动及并行采集空间敏感性编码技术(ASSET)伪影明显减轻;胃癌ADC值与正常胃壁ADC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67,P<0.001),胃癌组明显低于正常胃壁组ADC值.结论 3.0 T MR胃癌DWI中单次屏气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分次屏气扫描,胃癌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胃壁ADC值,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ADC值的测定,联合DWI磁共振成像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发生于侧脑室内,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和15例室管膜瘤患者常规MRI平扫、增强、DWI信号强度,并测量肿瘤实质病变的平均ADC值,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的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运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DWI上均呈高或稍高信号,ADC 均值( 0.69±0.11)×10-3mm2/s;15例室管膜瘤DWI上12例呈等或稍高信号,3例呈低信号,ADC均值(1.10±0.24)×10-3mm2/s,两组肿瘤的平均ADC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9%。结论:磁共振成像ADC值的测定辅助DWI信号强度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离散系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96例患者磁共振乳腺病灶98个,分别测量每一病灶ADC值的均值(x)及标准差(s),并计算每一个病灶ADC值的离散系数CV(CV=s/x)。评估病灶ADC值均值及CV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组ADC值均值[良性(1.42±0.32)×10-3mm2/s,恶性(1.04±0.29)×10-3mm2/s]及CV(良性0.10±0.03,恶性0.17±0.04),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ADC-CV差异的效应量(Cohen''s d值,1.98)高于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ADC均值差异的效应量(1.25)。ADC-CV ROC曲线的AUC(0.935±0.0227 )也显著大于ADC均值ROC曲线的AUC(0.790±0.0447)(P<0.01)。结论:乳腺病变DWI检查中ADC-CV较ADC值均值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10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49例,其中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23例。DWI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cho-planarimaging,EPI)技术,14例取5个b值(b为扩散敏感度),余者取2个b值,计算ADC值。以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95%容许区间为界限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诊断结果与动态增强比较。结果 除1例原位癌和1例小腺瘤外,DWI显示所有良恶性病变。恶性肿瘤组ADC值为(0.9608±0.2043)×10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21例胰腺小肿块病灶患者(胰腺癌13例,胰腺炎8例)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上腹部常规MRI扫描、三维容积插值屏气检查(3D VIBE)及DWI扫描,DWI基于SE-EPI序列,b值为50,800s/mm2。比较三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胰腺癌、胰腺炎标准化ADC(病灶ADC值/周围胰腺ADC值)。结果: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胰腺、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不同组织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0,P<0.001);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的标准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DWI序列有利于小胰腺癌(1A期)的早期发现,ADC值和标准ADC值均有助于鉴别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