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栓素(TX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舞钢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规律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MSE)、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及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结果 ①神经功能: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血浆PAF水平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MMSE、Barthel评分:治疗后,观察组MMSE、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95%与对照组2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AIS,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XB2水平、血浆PA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体内实验和家兔体外实验。在体内实验中,40只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I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FI低、中、高剂量(5.8、11.6、23.2 mg/kg)组和阳性药(银杏内酯注射液,2 mL/kg)组,另取8只切开颈部皮肤作为假手术组。尾静脉iv给药14 d后分别取血,凝血时间检测试剂盒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血清中5-羟色胺(5-HT)、P选择素(CD62P)、β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a/Ⅲb(GPⅡa/Ⅲb)含量。体外实验中,采用腺苷二磷酸(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通过血小板分析仪测定不同浓度的SAFI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SAFI均能明显延长大鼠血液凝血时间,且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5-HT、CD62p、β-TG和GPⅡb/Ⅲa的水平(P<0.05、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AFI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0.01)。结论 SAFI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银杏总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与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银杏总内酯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Chandler氏血栓形成法,利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栓形成抑制率、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银杏总内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和Chandler氏体外血栓形成,减轻血栓重量,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达到 41.58%和 59.31%;银杏总内酯可抑制PAF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银杏总内酯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显著的抗PAF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4.
聂珍贵  王文杰 《药学学报》2003,38(2):98-102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B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用MTT比色法、Boyden小室法及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法分别检测PAF诱导的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结果10 μmol·L-1 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反应;1~1 000 nmol·L-1 可剂量依赖性抑制10 n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趋化反应,其IC50为4.84 nmol·L-1; 0.01~10 μmol·L-1可抑制1 μmol·L-1 PAF诱发的粒细胞释放β-葡糖苷酸酶,其IC50为3.56 μmol·L-1。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PAF刺激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趋化及脱颗粒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性评价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3项,涉及患者1 3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5),Z=2.59,P=0.009];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RR=1.13,95%CI(0.95,1.33),Z=1.36,P=0.1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8,1.27),Z=3.69,P=0.0002];银杏内酯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43,95%CI(-4.32,3.46),Z=0.22,P=0.83];银杏内酯B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87,95%CI(-2.64,0.91),Z=0.96,P=0.34];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2,95%CI(-2.63,-0.60),Z=3.13,P=0.002];纳入研究均未报道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缺乏临床意义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GIs)及其主要组分银杏内酯B(GB)和白果内酯(BB)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GIs对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模型,于缺血再灌注1 h后给予GIs(2.5、5.0 mg/kg)、GB(1.25、2.50 mg/kg)、BB(1.25、2.50 mg/kg),每天给药2次,连续给药3 d。于术后24、48、72 h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1次;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称大鼠干湿质量,测定脑组织含水量。②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GIs单给药(2.5 mg/kg)组、模型组和GIs治疗(tMCAO+GIs 2.5 mg/kg)组,制备tMCAO模型,再灌1 h后开始ip给药,3 d内每天给药2次。分别于再灌注后24、72 h取脑,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影区PSD 9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GIs及其主要组分GB、BB均显著改善tMCAO模型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P<0.05、0.01);同等剂量下(2.5 mg/kg),GIs治疗效应优于单组份GB、BB。②GIs组给药后胞浆PSD95蛋白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GIs及其有效组分GB、BB均具有改善tMCAO大鼠急性缺血性损伤的作用,GIs的作用优于GB、BB单独用药,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SD95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剂量为60mg/d,溶入500mL生理盐水,输注24h;第3~7天剂量为20mg/次,溶入250mL生理盐水,1次/d,3h/次。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mL/次,溶入250mL生理盐水,1次/d,滴注速度控制在40~60滴/min。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凝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α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5.61%)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血浆FIB、D-D水平及MAR均显著降低(P<0.05),但均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相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均显著增加,而α角、MA值和CI值则均显著减小(P<0.05),但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ET-1、sICAM-1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 结果表明PAF(0.1-1.0 μmol·L-1)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 但对前列腺素E1(PGE1) 2 μmol·L-1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3-(2H)-哒嗪酮(CI-930) 20 μmol·L-1引起的cAMP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银杏内酯B能完全拮抗PAF抑制PGE1和CI-930升高cAMP的作用, IC50分别为4.7和12.5 μmol·L-1. 合用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和阿司匹林对PAF和银杏内酯B的作用均无影响. 提示PAF对磷酸二酯酶的激活作用及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是PAF的直接作用,与其同PAF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中心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经济性、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2013年8月-2013年12月各中心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9例,以银杏内酯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共78例;对照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出院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获取药效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生活自理患者比例、痊愈率、复发率、全因死亡率;经济学指标:成本效果比(CER);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远期获益差异。结果 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ADL评分、痊愈率和自理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的CE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远期评估发现,经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患者较未接受其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更佳,CER更优,证明了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ACI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解放军463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头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I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Ginkgolide A,B, and huperzine A inhibit nitric oxide-induced neurotoxicit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itric oxide (NO) is believ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NO on cell growth and apoptosis have been examined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K-N-SH.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a NO donor,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nhibit cell growth and to induce apoptosis. The inhibitory and apoptotic activities of SNP followed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Ginkgolide A, B (GA, B), and huperzine A (Hup A), the three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Chinese herbs, blocked the inhibition of cell growth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SNP.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NO-induced neurotoxicity may be one mechanism of the above three therapeutic agent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2.
用柱层析结合溶剂法,从银杏叶提取物(EGb)中一次分得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BB.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MS等波谱确证,纯度经HPLC检测均为单一峰.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柱层析结合溶剂法,从银杏叶提取物(EGb)中一次分得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BB。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MS等波谱确证,纯度经HPLC检测均为单一峰。  相似文献   

14.
银杏内酯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银杏内酯PELGE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并考察了优化制品的外观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所得纳米粒外观圆整,包封率为(66.9±1.7)%,粒径为(123.3±44.0)nm,体Pb24h累积释放率为6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以静脉注射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置信限;并将2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2、13、80mg·kg-1·d-1注射用银杏内酯B。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动物一般状况、体质量、体温、心电图、眼科、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质量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注射用银杏内酯B单次给药500,425,361,307,261mg·kg-1分别死亡8、4、2、2、2只小鼠,222mg·kg-1未见小鼠死亡;对犬静脉滴注给药3个月,给药末,高剂量组全部犬肾脏,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4例肺脏边缘肺泡腔及肺泡膈内散在有巨噬细胞增生。恢复期无此变化。其他各项指标未见显著毒性反应。结论:小鼠静脉注射银杏内酯B的LD50(95%置信限)为424mg·kg-1(371~552mg·kg-1);对犬静脉滴注3个月,13mg·kg-1·d-1为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80mg·kg-1·d-1引起肺脏和肾脏的可逆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B前体药物(PGB)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PGB在体外和体内的降解情况,并以比浊法观察PGB体外、体内给药对PAF诱导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PGB在体外血浆中的降解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体内外均能迅速水解出银杏内酯B(GB);在体外、体内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体外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67、20.01、50.60、73.01,体内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2.24、58.03,其作用强度接近于原药GB。结论 PGB通过分解出的GB拮抗PAF受体实现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是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前体药物。  相似文献   

17.
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测定小鼠存活时间;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测定小鼠喘气时间、脑乳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组织形态学、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银杏内酯K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缺氧缺血的存活时间;延长喘气时间,减少乳酸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小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银杏内酯K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组织坏死。结论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注射液(一类新药)的无菌检查方法,考察银杏内酯B有无抑菌活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接接种法,通过无菌验证试验确定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3次独立平行试验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通过验证试验的无菌检查方法可行,所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考查不同固定剂、不同浓度供试液、不同稀释剂对银杏内酯注射液血管刺激性作用的影响;考察停止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14 d后血管刺激恢复情况。结果:FAA固定液对血管刺激性的判断有一定影响;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或10%福尔马林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固定剂较好;银杏内酯注射液稀释成1.0 mg?ml-1浓度对兔血管有刺激作用,0.5mg?ml-1、0.2mg?ml-1浓度对血管未见刺激作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两种稀释剂配制药物对血管刺激性无影响;停药14 d后血管刺激作用能部分恢复。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现行标准中的“刺激性试验”检查应当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