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宇 《中外医疗》2012,31(19):88-8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3例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采用拉莫三嗪治疗的癫痫患儿5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EEG在恢复程度和恢复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可有效控制病情,制止癫痫发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是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非那雄胺治疗(5mg/次, 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舒通胶囊治疗(3粒/次, 3次/天)。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 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 IPSS、NIH CPSI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7(IL 17)、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PSS、NIH CP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NF α、IL 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IL 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舒通胶囊联合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无明显并发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还可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尚彪  刘娟  张鸿  邓丽 《西部医学》2019,31(6):900-903+907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 NRDS)、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NRDS患儿(NRDS组)、感染性肺炎患儿(感染性肺炎组)及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三组均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甲状腺激素检测,同时疾病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对比其不同阶段检测结果差异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NRDS组治疗前T3、T4、FT3、FT4、γT3、IL 6、TNF α与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患儿T3、T4、FT3、FT4明显升高,IL 6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NRDS仅γT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性肺炎组患儿较对照组T3明显降低(P<005),TSH、IL 6、TNF α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T3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TSH、IL 6、TNF α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患儿各指标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组血清IL 6和T3、T4、FT3、FT4等甲状腺激素为负相关(r依次为 0794、 0572、 0369、 0517,P依次为0000、0000、0029、0001);感染性肺炎组患儿血清IL 6、TNF α和T3为负相关(r依次为 0887、 0783,P依次为0000、0000)。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组血清IL 6和T3、T4、FT3、FT4等甲状腺激素为负相关,感染性肺炎组患儿血清IL 6、TNF α和T3为负相关,测定甲状腺素水平在监测病情轻重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及其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青霉素致痫组、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大鼠痫性发作,并记录其脑电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拉莫三嗪组与丙戊酸钠组脑电痫样放电减少,两组比较,癫痫发作潜伏期和发作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较青霉素致痫组Bcl-2细胞增多,Bax细胞减少(P<0.01)。拉莫三嗪组较丙戍酸纳组Bcl-2细胞增多(P<0.01)。结论:拉莫三嗪抗癫痫疗效优于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片辅助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 α、IL 2、IL 6、ICAM 1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联合苯巴必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 α、IL 2、IL 6、ICAM 1水平,以及GCS、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 α、IL 2、IL 6、ICAM 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S、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老年癫痫可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降低患者血清TNF α、IL 2、IL 6、ICAM 1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对癫痫发作后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非盲方法入选青岛市立医院登记并长期随访的癫痫患者180例,分别为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30例,服用拉莫三嗪的癫痫患者30例,服用奥卡西平的癫痫患者30例,服用托吡酯的癫痫患者30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30例,新诊断、既往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30例为空白对照组。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2.0( LSSS2.0)对癫痫患者病情进行评价。抽取与癫痫发作后状态相关项目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6组患者癫痫发作后状态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P=0.010<0.05)。拉莫三嗪组、丙戊酸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奥卡西平组、托吡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对改善癫痫发作后状态严重程度有良好效果,其它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发作后状态改善情况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小儿癫痫病患者中毒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入院经丙戊酸钠治疗的128例癫痫患儿病例资料,均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根据首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三组,59例<50μmol/mL纳入A组;60例在50~100μmol/mL纳入B组;9例>100μmol/mL纳入C组;分析各组临床疗效及中毒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不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所达到的临床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及TP)及肾功能指标(BUN、SCr)异常率明显较其余两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C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高于A组和B组,而B组又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不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小儿癫痫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会明显增加中毒反应发生率,临床应定期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注意降低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8.
张红英  王婵  张怡  卢晓娥  王艳 《西部医学》2018,30(12):1778-1782
【摘要】 目的 探讨施他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 10)、白细胞介素18(IL 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施他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中的临床症状减轻及恢复时间,血检结果,尤其是血清淀粉酶的指标恢复;另外,比较两组血清IL 10、IL 18、TNF α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血糖、白细胞记数,IL 10、IL 18、TNF 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淀粉酶、血尿素氮、血钙、血糖、白细胞记数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 10显著上升,IL 18、TNF α显著下降,实验组IL 10、IL 18、TNF α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他宁联合血必净治疗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能够有效恢复血清IL 10水平、降低血清IL 18、TNF α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旭昕  王彩彩  韩志海  孟激光 《西部医学》2017,29(7):898-901+907
【摘要】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PFC)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 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细胞组、全氟化碳+脂多糖(PFC+LPS)组、全氟化碳(PFC)组及脂多糖(LPS)组。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NF α、IL 6和IL 10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 κB (NF κB)和SIGIRR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LPS组TNF α、IL 6水平较正常细胞组升高(P<005);PFC+LPS组TNF α、IL 6水平较LPS组下降(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PFC组IL 10水平升高(P<005),PFC+LPS组IL 10水平较LPS组升高(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核内磷酸化NF κB p65表达上调(P<005),PFC+LPS组核内磷酸化NF κB p65表达水平较LPS组降低(P<005);与正常细胞组相比,LPS组SIGIRR表达水平下调(P<005),PFC+LPS组SIGIRR表达水平较LPS组上调(P<005)。PFC本身对TNF α、IL 6含量及NF κB p65表达无影响,但PFC可促进A549细胞释放IL 10及上调SIGIRR表达(P<005)。结论 PFC可减轻A549细胞对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促进抗炎因子IL 10分泌及上调负调控分子SIGIRR表达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术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结直肠癌术,术后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水平、白细胞介素 6(IL 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D 乳酸、粪便S lg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粪肠球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 6、CRP及TNF 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及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D 乳酸低于对照组,粪便S l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可有效调节机体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赖爱云  徐健  陶丽 《西部医学》2019,31(7):1082-1087
【摘要】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尿酸(UA)、抵抗素(RETN)、γ 干扰素(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急性期、35例慢性期和37例间歇期患者)为痛风性关节炎组,另选择3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骨性关节炎组)和35例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及滑膜液中UA、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骨性关节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痛风性关节炎组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UA、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慢性期比较,急性期痛风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间歇期比较,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UA、TNF α、TGF β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与病程<5年组比较,病程≥5年组患者外周血中UA、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滑膜液中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与受累关节数<5个组比较,受累关节数≥5个组患者外周血中UA、RETN及TNF 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滑膜液中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与发作频率<3次/12个月组比较,发作频率≥3次/12个月组患者外周血中UA、RETN及TNF 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滑膜液中UA、RETN、TNF α及TGF β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痛风患者血清及滑膜液中UA水平与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RETN、IFN γ、TNF α及TGF β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均呈高表达,且病情与发展程度有关,提示其在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对小儿癫痫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至2016年0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安排癫痫患儿家属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丙戊酸钠;观察组: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对比癫痫治疗效果以及血清TNF-α水平等。结果在癫痫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8.57%)高于对照组(71.43%)癫痫患儿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癫痫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合理选择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展开疾病的联合治疗,最终可以将患儿的TNF-α水平加以成功降低,最终获得显著的癫痫疗效。  相似文献   

13.
黄莉  黄娜 《西部医学》2018,30(5):684-687
【摘要】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患儿肺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收治的90例CVA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检测所有受试者肺功能、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和PEF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VC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 α和IL 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VA患儿,能更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抑制气道局部炎症反应、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是临床潜在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广西脑科医院难治性癫痫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观察组使用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平均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21.5±6.4)次]、治疗后6个月[(15.6±3.1)次]以及治疗后1年[(10.1±2.0)次],平均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33.9±8.9)、(24.3±4.5)、(18.6±3.3)次](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硝西泮能有效控制难治性癫痫的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激活及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所致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OSAS组、OSAS+激动剂组、OSAS+抑制剂组4组,每组各4只,对照组无处理,对其余3组构建OSAS模型。观察AMPK激动剂AICAR和抑制剂即AMPKα2 shRNA质粒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 IR、脂联素、瘦素,以及炎症因子TNF α、IL 6的影响。结果 OSAS模型大鼠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OMA IR、TNF α、IL 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P<005)。给予AICAR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OMA IR水平均显著下降,脂联素、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均显著下降(所有P<005)。而给予AMPKα2 shRNA质粒后,则有相反的效果,导致了以上指标的恶化(P<005)。结论 AMPK能缓解OSAS模型大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初发Ⅱ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T2DM伴肥胖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和观察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各67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体重指数、微炎症状态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和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IL 6、TNF α和ASAA水平布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HOMA 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OMA 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微炎症状态来控制T2DM伴肥胖患者血糖浓度和体质量,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伶  曾勇  蒋华  王俊瑞  黄富国 《西部医学》2017,29(8):1101-1105
【摘要】 目的 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 1β(IL 1β)、白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ɑ(TNF 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治疗,两组患者同时治疗1个疗程(8周为1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 1β、IL 6、TNF α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疼痛VAS评分、缓解疼痛时间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 1β、IL 6、TNF 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 1β、IL 6、TNF 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同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上升,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抑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 1β、IL 6、TNF α的上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边春红  梁乐  王永刚  尚杰  郭胜香  潘玥 《西部医学》2020,32(7):1071-1075
【摘要】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并探讨PG与TNF α在Hp相关性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37例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Hp相关性胃疾病组,其中73例为非萎缩性胃炎,66例为萎缩性胃炎,68例为消化性溃疡,30例为胃癌;同期选取1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G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PGⅠ、PGⅡ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NF α水平,同时检测各组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PGⅠ、PGⅡ及PGR和TNF α对Hp相关性胃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Hp相关性胃疾病组血清中TNF α、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CG组,PGR水平显著低于CG组(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PGⅠ、PGR水平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TNF α、PGⅡ水平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PGⅠ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PGR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胃炎高于萎缩性胃炎(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R水平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TNF α、PGⅡ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P<005);Hp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的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患者血清中PGⅡ、PGR水平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TNF α、PGⅠ、PGⅡ、PGR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的AUC分别为0842(95%CI:0807~0877)、0.844(95%CI:0808~0879)、0864(95%CI:0831~0896)、0874(95%CI:0789~0906),截断值分别为14563、114404、25483、4710,特异性分别为645%、698%、755%、657%,敏感度分别为897%、877%、862%、959%;PGⅠ、PGⅡ、PGR分别与TNF α联合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的AUC分别为0922(95%CI:0898~0945)、0925(95%CI:0902~0948)、0937(95%CI:0916~0951),特异性分别为792%、857%、804%,敏感度为933%、851%、938%。结论 PGⅠ、PGⅡ、PGR联合TNF α可作为诊断Hp相关性胃疾病的参考指标,对Hp感染胃疾病的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欧艳  杨小莉 《西部医学》2020,32(7):990-993
【摘要】目的 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REG患者82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予以抗生素进行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转阴率的差异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 17(GAS 17)、炎症因子[白介素 8(IL 8)、IL 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及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原Ki 67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p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PGⅠ、GAS 17水平和PG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GⅡ、IL 8、IL 10、TNF 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胃黏膜EGF、bFGF、Ki 67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REG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功能恢复,有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0.
郑诺  刘晓鸣 《西部医学》2019,31(1):91-94
【摘要】 目的 探讨炎琥宁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疗法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 6、TNF α、SOD、MDA的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值和免疫球蛋白值(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血清IL 6、TNF α、MDA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血清SOD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