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分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配合骶管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结果对两组疗效随访3~12个月进行评定:治疗组66例,优良率90.91%;对照组36例,优良率77.78%。二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配合骶管注射可以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罐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方法纳入10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试验A组32例,试验B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以及常规理疗(中频理疗、耳穴埋豆等),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常规中医玻璃拔罐法治疗及中药热敷,试验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药罐拔罐法治疗及中药热敷。3组病人均治疗2周。比较3组病人各治疗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前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治疗后3 d、1周及2周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高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 < 0.05)。结论药罐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有效,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缓解中医症状,改善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钴胺与泼尼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4例,分别静滴甲钴胺与泼尼松,疗程6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Lasegue征角度及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状改善率。结果在治疗后2d、4d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3d观察组Lasegue征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神经痛改善率分别为87.4%、86.9%(P〉0.05),下肢麻木改善率分别为84.9%、76.8%(P〈0.01)。结论甲钴胺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步三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与基础治疗,治疗组外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热敷。2个疗程(15天)结束后采用10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对症状体征等综合方面以及腰腿疼痛进行疗效评定,量化比较两组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853%(P〈0.05);治疗组治疗后10A腰痛疾患表评分、腰腿痛VAS评分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并加上三步三位手法操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配合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效果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VA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234,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住院的寒湿型腰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艾灸疗法及常规护理,治疗组予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腰椎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2.34±0.57)分,对照组为(3.07±0.83)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评分为(3.21±0.87)分,对照组为(4.23±0.89)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冶疗前均得到改善,屈曲伸直比明显减小,中位频率斜率明显增大;腰椎功能评定指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艾灸联合腰痛散药烫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左蕊 《卫生职业教育》2014,(14):146-148
目的探讨腰腿痛方剂辨证加减联合外用腰痛宁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法联合外用腰痛宁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腰腿痛方剂辨证加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日常活动评分以及治疗4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6.7±1.4)分与(1.2±0.4)分,而对照组分别为(6.6±1.5)分与(2.7±0.9)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日常活动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腰腿痛方剂辨证加减联合外用腰痛宁膏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小针刀联合手法复位、中药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复位、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腰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82-8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在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治疗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耳穴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均予卧硬板床休息、局部湿热敷及腰椎牵引治疗。耳穴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干预5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5 d后腰背部疼痛评分、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5 d后,两组患者腰背部VAS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耳穴组患者干预后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腰椎ODI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耳穴组患者干预后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睡眠PSQI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耳穴组患者干预后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结论耳穴压豆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肯定,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可改善腰椎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莉  廖涛  李越  肖清清  曾巧  彭文彦 《西部医学》2021,33(5):748-751
【摘要】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腕踝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2月后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总体疗效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腿疼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月后改良MacNab标准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疗效明显,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椎间孔电刺激疗法联合腰椎牵引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0例,应用椎间孔电刺激疗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4周,随访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定疗效。结果VAS评分由治疗前(7.8±0.9)降到治疗后(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DI疗效:优24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7.5%(35/40例)。结论椎间孔电刺激疗法联合腰椎牵引术是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加穴位贴敷护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洗加耳穴贴敷护理组73例、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加耳穴贴敷护理,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药熏洗组加耳穴贴敷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穴位贴敷护理治疗失眠症疗效理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中风后患者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风后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同时予耳穴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1周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愈显率66.6%,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同时予耳穴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对治疗患者中风后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500Ixg,分别注入足三里或三阴交,每穴注射药物0.5mL。足三里、三阴交交替注射,10次为1个疗程;并配合耳穴王不留行籽贴压: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脑点。隔日换贴1次,双耳交替,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d,然后行下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舒乐安定2mg,每晚睡前0.5h服。谷维素20mg,每日3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4%,治疗组有效率为93.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关节松动术结合功能针刺法治疗偏瘫肩痛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结合功能针刺法对偏瘫肩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功能针刺法和肩关节关节松动术综合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8周时上肢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疼痛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治疗组偏瘫肩关节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功能针刺法对偏瘫肩关节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跖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封闭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7.5%,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较单纯西医疗法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及疗效情况。 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在术后常规镇痛基础上C组行中医定向透药,B组行耳穴压豆治疗,A组行中医定向透药和耳穴压豆治疗。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7 d A组患者疼痛PRI、VAS、PPI评分分别为(5.46±0.15)分、(1.12±0.04)分、(0.89±0.04)分,均低于B组(6.24±0.10)分、(2.49±0.21)分、(1.16±0.17)分)、C组(6.21±0.50)分、(2.67±0.26)分、(1.26±0.24)分(F=29.024、42.990、10.371,均P<0.001)。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B组(55.00%)和C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0,P=0.004)。 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缓解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曾志  颜花花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09-111
目的探讨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来韶关市中医院就诊的5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四逆散合吴茱萸贴敷于神阙穴联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SSD-PRO量表评分情况,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腹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2.6%、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2%、81.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D-PRO量表评分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SSD-PRO量表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合吴茱萸贴敷于神阙穴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兴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77-1377,140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方法治疗肛肠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选用肛肠术后要求镇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非药物治疗,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法;对照组选用去痛片。分别选择术后疼痛高峰第1,3,7天,将患者的疼痛变化水平以VAS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肛肠术后疼痛,而且镇痛效果优于口服去痛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对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住院行痔疮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肛门部疼痛明显者,可用镇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治疗组肛门部疼痛明显者给予中药熏洗、耳穴及针刺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然而治疗组治疗后同一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降低更明显,且疗效维持时间比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可以明显缓解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