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对唇腭裂患儿的 60名父母及正常儿童的 60名父母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患儿组父母SCL - 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抑郁、焦虑和恐怖因素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患儿母亲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诸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明显高于父亲 (P <0 .0 5 )。结论 :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尤以患儿母亲较为突出 ,需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脑动脉硬化症 (CA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采用自评量表 (SCL 90 )对 6 0例CAS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AS患者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0 1) ,焦虑、强迫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5 ) ,恐怖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 (P <0 .0 1)。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某市银行储蓄所87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 ,与SCL - 90中国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 ,并按性别、年龄分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储蓄所工作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 6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男性工作人员组与女性组在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 4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3) 2 0~ 30岁组与 31~ 38岁组在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 6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银行储蓄所工作人员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应加强其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SCL-90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等5个因子评分高于国内常模( P <0.01),SDS、SAS 评分亦高于国内常模( P <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多重心理不良状况,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230例SARS医疗队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SARS医疗队一线人员的心理状态 ,为在实际中给这些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特质应对问卷 (TCSQ )对所有人员进行心理评定。结果一线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和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 ,而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都要明显地低于常模 (P <0 .0 1)。结论总体上一线工作人员的恐怖因子稍高于常模 ,年轻医务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这三个因子上要高于年龄大的医务人员 ,护士以及日常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印慧  韩静  杨慧  刘秀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1115-1117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行化学治疗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淋患儿父母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儿童血液科且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的76例急淋患儿父母共152人(每一位患儿的父母双方均参加),为循证护理组;从普通儿科抽选了76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父母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测评两组循证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的变化.结果 循证护理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6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只有焦虑和敌对2个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在幻想、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合理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6个因子较循证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而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较循证护理干预之前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给急淋患儿父母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为患儿化疗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新疆4个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 (维 )、哈萨克 (哈 )、锡伯、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 10 2 3名新疆民汉族学生进行评估。 结果 :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锡伯族组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而锡伯、维、哈族三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 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 ,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依次为维吾尔族、锡伯族 ,汉族 ;北疆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好 ;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智残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智残者亲属的心理特点 ,并给予心理干预。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 2 0 0名交通事故智残者亲属进行心理测查。结果智残者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在PHI中SOM、DEP、ANX、PSD各量表分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或 0 .0 5 ) ;SCL 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或 0 .0 5 )。结论交通事故智残者亲属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必须给予心理疏导及一些药物治疗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脑动脉硬化症(CA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CAS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S患者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01),焦虑、强迫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恐怖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85名综合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艾森克个性问卷 ,状态 -特质焦虑问卷对邯郸市某综合性医院 85名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医务工作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 6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男性工作人员组与女性组在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 4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0~ 30岁组与 31~ 38岁组在焦虑、恐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 6个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医务人员性别与STAI比较 :女性医务工作人员T -AI评分与男性医务工作人员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医务工作人员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应加强其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在气质特点和父母心理状况方面之间的关系。方法:NYLS 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PTQ)和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分别对40例哮喘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结果:哮喘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中缓慢型、难养型、中间近难养型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在适应性、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坚持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家长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哮喘儿童气质类型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哮喘儿童的气质比正常儿童消极。哮喘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寻负性情绪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AMI)的病因相关因素。方法:对91例AMI患者和90例正常人应用SCL-90,LES,SSRS,HAMD,HAMA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与正常人对照:AMI组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的有73例(80.22%)。心理健康状态方面:AMI组SCL-90的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偏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AMI患者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态较差。AMI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负性情绪方面:AMI组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较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更多的负性情绪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舟山市千荷实验学校110名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研究组)进行测评,并与普通家庭寄宿制学生(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家庭功能缺失学生在SCL-90中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157.38±52.37)分、(1.54±0.60)分、(1.94 ±0.59)分、(1.93±0.70)分、(1.81±0.71)分、(1.73±0.64)分、(1.82±0.69)分、(1.61±0.62)分、(1.79±0.63)分、(1.62±0.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3.76±35.14)分、(1.25±0.41)分、(1.67±0.56)分、(1.53±0.58)分、(1.30±0.39)分、(1.37±0.52)分、(1.33±0.44)分、(1.25±0.35)分、(1.42±0.57)分、(1.27±0.32)分,t=5.487,4.145,3.296,4.477,6.504,4.498,6.132,5.158,4.459,5.065,P<0.01];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FAD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及总的家庭功能等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家庭功能缺失学生心理状况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璀珍  曾志励 《广西医学》2011,33(3):300-30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寻找男女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57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其结果与全国常模对照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CL-90的总分(148.71±43.63),躯体化(1.69±0.62)、抑郁(1.86±0.59)、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50例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并以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结果:性病疑病症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性病疑病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提示在门诊上处理该病患者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运输、医疗两个分队的维和官兵初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共160名维和官兵进行集中测试。结果 (1)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初期SCL-90除躯体化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1)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2)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EPQ内外向维度与SCL-90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精神质维度与SCL-90其余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维度与抑郁、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3)运输分队的强迫、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医疗分队(P〈0.05)。结论赴苏丹瓦乌地区初期,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自身的人格特征相关;医疗分队相对运输分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SCL-90、SOS和EPQ对36例高中生网络成瘾者(成瘾组)和105例正常使用网络高中生(对照组)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差异。结果成瘾组的网络成瘾总分、耐受性、强迫戒断症状、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瘾组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成瘾组的SD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成瘾组与对照组在人格的E、N、P、L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者具有明显的不良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方面的资料,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RA)评定观察组及对照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患儿父母SCL-90的各因子得分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方面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的父母;患儿父母的LES的总分[(22.34±5.31)分]和负性事件的评分[(14.16±2.59)分],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父母[(16.36±3.26)分,(5.16±2.58)分];在应付外界所引起的压力时,患儿父母比健康儿童父母更能面对现实问题,多想办法解决问题,能积极去寻求帮助;患儿父母的LSRA评分[(9.68±2.37)分]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的父母[(12.57±2.21)分]。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父母精神压力明显高于健康儿童的父母,并存在更多的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疲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疲劳量表-14(FS-14)对11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及8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受试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FS-14疲劳总分及躯体疲劳评分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SCL-90的躯体化及抑郁2个因子评分与疲劳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以躯体疲劳为主,并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患者疲劳程度越重,躯体化及抑郁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