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162例,GMs检查在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后9~15周进行,NBNA检查在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算Kappa值。结果:GMs评估:150例为正常不安运动,2例为异常性不安运动,1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NBNA评估:≥36分141例,<36分21例,两种方法的Kappa=0.632。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 评估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的一致性。 方法 早产儿共169例(男88,女81),纠正胎龄足月后2周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GMs评估:119例正常扭转运动,42例为单调性扭转运动,8例为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NBNA评估:120例≥35分,49例<35分。两种方法的Kappa值=0.710。 结论GMs和NBNA在评估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高危儿早期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法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方法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在儿童保健科随访的有高危因素的患儿,选择完成GMs扭动阶段评估,并同时进行NBNA测评的研究对象共706例。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结果 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GMs评估正常检出率高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P<0.05)。早产患儿痉挛-同步性GMs检出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43)。随着胎龄及出生体重的降低,异常的GMs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下NBNA评分与GMs评估有一定的相关性,Kappa值为0.112~0.289、0.118~0.194(P<0.05)。结论 不同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下NBNA评分与GMs评估的一致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两种方法相互不能取代,联合应用可更全面评价高危儿脑发育及脑损伤的情况,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及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早期全身运动(GMs)评估结果为异常/可疑的非脑瘫早产儿与筛查正常的早产儿在婴幼儿期神经、认知等各方面整体发育水平的差异,以探索GMs评估与儿童轻微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2017年在上海市闵行区妇幼保健院扭动阶段或不安阶段至少进行过1次GMs评估的早产儿,于矫正后9、12、24月龄评估其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扭动阶段/不安阶段结果为异常/可疑的非脑瘫早产儿与正常结果相比,MI与D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安运动结果为异常/可疑与正常相比,发育异常结局的可能性大(9月龄:OR=3.075,95%CI:1.013~9.331;12月龄:OR=3.638,95%CI:1.552~8.527;24月龄:OR=2.750,95%CI:1.213~6.242);不安运动评估结果对不同年龄发育异常结局预测的灵敏度较低(8.82%~18.60%),特异度较高(>95%)。结论 GMs评估在预测婴幼儿后期神经、运动发育情况存在局限性,不可取代后续的各类发育评估与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的60例窒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早产儿脑损伤专家共识将研究对象分为脑损伤组(n=28)、非脑损伤组(n=32),分别于生后7 d内(至少2次)、纠正胎龄满40周行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足月前阶段、扭动运动阶段以及不安运动阶段行GMs的初筛和复筛,在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CDCC)。分析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在窒息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与CDCC的相关性。结果 1)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预测窒息早产儿脑损伤的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84.38%。2)GMs联合Dubowitz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筛查阳性率与纠正胎龄满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CDCC(PDI、MDI)评分均具有正相关性(r=0.71、0.66;0.67、0.59;0.73、0.71),其中与12个月CDCC相关性最强。结论 GMs联合Dubowitz神经学检查可作为窒息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eneral movements assessment,GMs)不安运动阶段和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Test Scales,GDS)对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及对两种评估方法和发育结局的一致性检测。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226例在本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早产儿,在纠正5个月内采用GMs和GDS进行评估,在纠正12个月时临床诊断是否为脑瘫,并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 Motor Scale 2,PDMS-2)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对比分析两种评估方法的预测效度(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与发育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226例早产儿发育结局中运动发育正常176例,运动发育迟缓22例,脑瘫28例。不安运动阶段评估结果为正常者168例,异常为58例;GDS评估结果为正常者140例,异常为86例。不安运动及GDS预测脑瘫敏感度92.9%、71.4%,特异度83.8%、66.7%,阳性预测值44.8%、23.3%,阴性预测值98.8%、94.3%。不安运动及GDS预测运动发育结局敏感度88.0%、68.0%,特异度92.0%、70.4%,阳性预测值75.9%、39.5%,阴性预测值96.4%、88.6%。GDS和PDMS-2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306,P0.05,GMs和PDMS-2评估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7,P0.05,提示GMs、GDS对运动发育预测与发育结局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GMs中不安运动阶段的预测与发育结局的一致性更高。结论 GMs的不安运动阶段能够超早期预测脑瘫等不良运动发育结局,在预测预后方面要优于GDS,能更早期的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全身运动结合Gesell评估(GDS)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价值,为尽早筛查存在运动发育障碍高危早产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高危早产儿64例,分别于扭动运动阶段及不安运动阶段施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随访至12月龄以临床诊断与GDS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统计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的价值。结果 64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脑瘫3例(4.69%),运动发育迟缓16例(25.00%),运动发育正常45例(70.31%);对运动发育异常预测:不安运动阶段、扭动运动阶段预测特异度为97.78%、84.44%,敏感度为15.79%、52.63%,阴性预测值为73.33%、80.85%,阳性预测值为75.00%、58.82%。对脑瘫预测:以不安运动阶段与CS扭动运动阶段评估特异度最高均为96.72%。结论 全身运动结合GDS有助于预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闵行区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三位一体高危儿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GMs)评估网络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闵行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发应用模块,统一收集GMs评估数据。结果 5年间GMs评估技术为闵行区11 710名高危儿童进行了GMs评估,评估覆盖率从19.39%上升到了80.58%。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的异常结果平均发现率相接近(0.37%、0.5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可疑结果平均发现率(25.4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间不安运动阶段的康复干预率从13.04%上升到53.26%,扭动运动阶段的康复干预率低于不安运动阶段。结论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三位一体建立的高危儿GMs评估工作网络促进了社区婴幼儿神经运动行为发育早期筛检、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出现与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结果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随访的单纯适于胎龄的早产儿(胎龄28~32周)中,在纠正胎龄49~55周,根据早产儿体重增长追赶生长情况,随机选取未出现追赶生长96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随访的出现追赶生长的早产儿10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GMs评估,比较两组不安运动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早产儿追赶生长与不安运动异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异常不安运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后营养状况不良,无追赶生长出现是不安运动阶段GMs异常的高危因素。早产儿早期给予营养支持,防止宫外发育迟缓,促进追赶生长的出现,可以降低异常不安运动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影响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质量的相关围生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在儿童保健科随访的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病例。扭动运动阶段554例,不安运动阶段318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Ms结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扭动运动阶段,低出生体重(OR=7.653,95%CI:2.547~22.995)、呼吸暂停(OR=2.556,95%CI:1.254~5.209)、先心病(OR=4.394,95%CI:1.507~12.809)是异常GMs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安运动阶段,新生儿窒息(OR=3.802,95%CI:1.338~10.806)、呼吸窘迫(OR=4.507,95%CI:1.563~12.998)是异常G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出生体重、呼吸暂停、先心病、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是影响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GM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有高危因素的低龄早产儿进行及早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与头颅磁共振呈像(MRI)、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早产儿在足月前进行GMs质量评估,足月时行头颅MRI检查,足月后2周行NBNA评分。结果:GMs阳性为8例,阴性32例;NBNA评分<35分为12例,≥35分28例;头颅MRI阳性为11例,阴性为29例。统计结果显示,GMs质量评估与NBNA秩相关系数为0.491(P=0.001),头颅MRI与NBNA秩相关系数为0.452(P=0.002),GMs质量评估与头颅MRI秩相关系数为0.392(P=0.012)。结论:GMs质量评估与NBNA、头颅MRI在评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中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GMs评估技术在运动发育迟缓方面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1日期间,本院康复科对93例婴儿进行全身运动(GMs)评估,并且随访到6月龄,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评定6月龄婴儿的运动发育能力,以6月龄运动发育是否迟缓作为标准来计算GMs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93例随访到了6月龄的婴儿中运动发育迟缓儿8例,其余85例6月龄时的评估结果均正常。扭动阶段异常GMs(CS+PR)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100%、特异度58.7%;阳性预测值20.8%、阴性预测值100%。扭动阶段异常GMs(CS)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60%、特异度93.5%;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95.6%。不安阶段异常GMs(F-)对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效度为:敏感度100%、特异度84.3%;阳性预测值38.9%、阴性预测值100%。结论 GMs评估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用于筛查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除外先天性缺陷以及家族遗传病的197例高危儿,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出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运动量表评估高危儿是否有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结果:GMs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和扭动运动阶段:正常者146例,异常者51例,敏感度88.89%,特异度84.12%,阳性预测值47.06%,阴性预测值97.95%;不安运动阶段:正常169例,异常为28例,敏感度81.48%,特异度96.47%,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97.04%。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94例,异常为103例,敏感度92.59%,特异度54.12%,阳性预测值24.27%,阴性预测值97.87%。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531、0.768和0.214。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相比在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学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一致性,适合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assessment,GMs)质量评估和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法(20项检查法)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结局和脑性瘫痪预测效度的比较。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30名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在不安运动阶段(足月后9周龄~5月龄)进行GMs评估以及20项检查法各1次。随访至纠正年龄1周岁以后根据临床表现以及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2,PDMS-2)评估粗大运动发育结局以及是否为脑性瘫痪。计算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值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30例研究对象中,脑性瘫痪3例(10%)例,粗大运动发育落后5例(16.7%)(包括3例脑性瘫痪),25例(83.3%)正常。GMs对粗大运动发育落后的预测效度:敏感度80.0%,特异度96.0%,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6.0%;20项检查法对粗大运动发育落后的预测效度:敏感度100.0%,特异度92.0%,阳性预测值71.4%,阴性预测值100.0%。GMs对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敏感度100.0%,特异度92.6%,阳性预测值60.0%,阴性预测值100.0%;20项检查法对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敏感度100.0%,特异度85.2%,阳性预测值42.9%,阴性预测值100.0%。两种方法的Kappa值=0.59。结论在足月后9周龄~5月龄阶段,两种方法对粗大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各有优势,GMs对脑瘫预测更优,两种评估方法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身运动(GMs)评估是预测新生儿和小婴儿神经发育结局尤其是运动发育结局的新型敏感评估工具,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婴儿扭动运动阶段GMs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4月接受GMs评估且处于扭动运动阶段的高危小婴儿332例,其中正常性扭动运动(N) 170例为正常组,异常组包括单调性扭动运动(PR) 155例及痉挛-同步性运动模式(CS) 7例。同时对可能会影响小婴儿GMs质量的产前、产时、产后三大阶段发生的21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Ms评估异常组婴儿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而出生胎龄(30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出生胎龄(30周)(OR=7. 653; 95%CI 1. 073~54. 597)、新生儿窒息(OR=6. 321; 95%CI 3. 304~12. 09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6. 663; 95%CI 2. 173~20. 429)、胎儿宫内窘迫(OR=8. 122; 95%CI 4. 420~14. 925)。结论出生胎龄(30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是影响扭动运动阶段婴儿GMs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此类高危因素的小婴儿应给予早期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身运动(GMs)评估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于泸州市人民医院出生的82例脑损伤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患儿足月前与足月后2月分别进行2次GMs评估,足月后9~15周再进行1次评估,所有受试患儿出生后6 h内进行aEEG监测,分析GMs、aEEG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查诊断情况。结果 82例新生儿中金标准检测脑瘫3例(3.66%),运动发育迟缓者21例(25.61%),运动发育正常者58例(70.73%)。GMs检测扭动运动阶段异常28例,其中23例单调性GMs(PR)异常,5例痉挛-同步性GMs(CS)异常;不安运动阶段5例异常,其中3例异常均为脑瘫患儿。aEEG检测轻度异常24例,重度异常6例,正常52例,总异常率为36.59%(30/82);GMs、aEEG单独检测预测脑瘫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为100.00%,而阳性预测值较低,单独预测运动发育迟缓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都在80%以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运动发育迟缓和脑瘫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度均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GMs评估联合aEEG监测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高,对新生儿脑损伤具有较高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利用全身运动(GMs)评估指导极早和超早产儿早期康复干预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康复科进行早期干预的76例早产儿(极早产儿51例,超早产儿25例),定期随访至纠正12月龄并获得运动发育结局。结果 76例早产儿按GMs结果分高风险(甲组)、中风险(乙组)、低风险(丙组)3组进行早期干预,纠正12月龄,运动发育结局异常16例(21.1%),其中脑性瘫痪11例(14.5%),运动发育迟缓5例(6.6%)。结论 应用GMs评估结果分组指导极早、超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方法可行,使康复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和评估项目(newborn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care and assessment program,NIDCAP)在早期早产儿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临床上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 2014年1-5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1)。对于干预组,入院即开始给予NIDCAP干预,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早产儿在足月前的GMs。结果正常GMs NIDCAP干预组34例(82.9%),多于对照组[22例(53.6%)],而单调性扭动运动[5例(12.1%)]、痉挛-同步性扭动[2例(4.8%)]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2例(29.2%)和7例(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NIDCAP干预可提高早期早产儿足月前正常GMs发生率,减少异常GMs发生率,可能会对神经发育结局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为高危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160例高危儿,进行扭动阶段和不安阶段的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月龄满3个月后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定期测试发育商(DQ),随访至12月龄以上以临床诊断与随访评估结果明确其神经发育结局。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实施早期干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两种评估结果的相关性及早期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神经学发育结局:发育正常59例(36.8%),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迟缓32例(20%),脑瘫11例(6.9%);2)干预前后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367,P<0.01);3)干预后高危儿的DQ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 P<0.01);4)GMs评估结果与“儿-心”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5)扭动运动阶段评估异常的高危因素为低出生体重(OR=7.650,95%CI:1.129~51.813,P=0.037)、缺氧缺血性脑病(OR=2.656,95%CI:1.158~6.089,P=0.027)、脑损伤(OR=2.123,95%CI:1.017~4.434,P=0.045)和早产(OR=2.405,95%CI:1.126~5.133,P=0.023)。结论 运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儿-心”量表进行早期评估,有助于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并且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