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测算南京市60岁居民不同类型健康期望寿命指标,综合评价老年人群健康状况。方法基于寿命表和沙利文法(Sullivan Method)测算各类健康状态老人期望寿命指标和基于SF-6D健康效用值测算质量调整期望寿命(QALE)。结果 2015年南京市6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24.44岁(男性22.89岁,女性26.08岁)。横断面调查60岁有1 291人,无慢性病期望寿命为8.76岁(男性8.37岁,女性9.24岁),无活动受限期望寿命为14.90岁(男性14.69岁,女性14.89岁),自评健康期望寿命为17.73岁(男性16.60岁,女性19.01岁),质量调整期望寿命为18.07岁(男性17.03岁,女性19.17岁)。结论南京市60岁居民总体健康状况女性优于男性,但健康状况的差距小于双方期望寿命体现的差异;女性慢性病患病及活动受限程度高于男性。用健康期望寿命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死亡率和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常用的指标,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死亡率反映死亡情况和疾病谱的改变,只是从某一侧面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期望寿命是一个综合指标,但也只能反映生存情况,不能反映生存者的健康现状和功能状况。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时间处于健康状态呢?1983年Katz[1]首次提出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西城区1990~2004年居民期望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望寿命是一个综合各年龄组死亡概率后计算的相对指标,它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某个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口的健康状况,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是控制慢性病和其它因素导致死亡的长期工作。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期望寿命情况,现将1990~2004年期望寿命分析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居民伤残调整期望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失能严重程度,通过失能调整期望寿命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Sullivan法计算人群伤残调整期望寿命.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成都市居民失能严重程度明显上升,0岁组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为65.55岁,期望寿命因失能损失了9.15岁.结论:失能对老年人和女性健康影响较大,应关注疾病造成的非致死性失能后果,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们根据2011年北京市户籍居民(以下简称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以死亡率、期望寿命以及死亡原因等健康指标,分析和评价全市居民健康状况,以期为政府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北京市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卫生系统现有数据测算北京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对该指标本土化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资料与方法:利用2008年北京市年度人口和死亡资料,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基于沙利文法测算常用健康期望寿命指标。结果:2008年北京市居民0岁自评健康期望寿命为72.75岁,男性71.22岁,女性73.89岁。0岁无失能期望寿命75.18岁,男性73.85岁,女性76.56岁。0岁无慢性病期望寿命62.73岁,男性61.87岁,女性63.75岁。北京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占比男性通常高于女性,但老年人口中,男性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占比低于女性。政策建议:使用健康期望寿命作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建立本土化的数据报告和收集制度,推进居民全生命周期人口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与利用,重视老年人口的长期照护需求及其健康支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于寿命表所计算的各项指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居民的寿命表指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并且能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保健对人口寿命的影响。笔者采用简略寿命表评价2007—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居民健康水平,为兵团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在伤残调整期望寿命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研究构建新的可以客观反映居民整体健康状况的指标。结果期望寿命、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侧重反映生存时间,伤残指数可以体现生命质量,伤残调整期望面积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人群整体健康状况。结论伤残指数、伤残调整期望面积更加适合健康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死因分析数据是研究人口变化规律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既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长期连续的人口死亡资料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及综合服务动态状况的真实反映。本文就1988—2009年22年间哈尔滨市居民死因动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影响哈尔滨市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为控制相关疾病和科学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86—1998年将乐县平均期望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期望寿命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将乐县1986年以来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客观评价了将乐县的人口健康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及可靠性 全部资料来自将乐县《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将乐县为福建省死因登记报告点之一,自1986年开展死因登记报告以来,每年材料的质量都符合要求,并被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采纳利用。1.2 统计方法 将历年报表资料输入计算机,在《居民病伤死因超级信息管理系统(SYMS)》运行并打印出各年份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杭州、上海、广州和合肥4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参保人群、缴费标准以及待遇水平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在对比分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差异基础上,用SPSS 20.0分析了医保制度的经济指标和规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城市缴费标准存在不同,而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高低以及参保档次划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城市间医保待遇水平的差距。结论:消除差异的存在需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给付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实行差别支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山市某镇随机抽取2 639名居民,深圳市某街道随机抽取698名居民、广州市某区随机抽取19 46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3市社区居民常见慢病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3市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山市、深圳市和广州市居民的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9.7%、10.7%和12.9%,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1%、7.4%和7.8%,3市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本地区糖尿病、COPD、脑卒中和心脏病的患病率;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文化程度(OR=0.926)、吸烟(OR=1.145)和体育锻炼(OR=1.242)是3市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3市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有待改善,应加强居民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闽北10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个县,年龄在15~69岁的农村常住居民810名,使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标及分类指标评价。结果闽北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7%;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分别为11.3%、7.8%和23.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组的人群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等因素。结论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医疗资源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为促进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从医疗人力资源、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业务效益3个方面共10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和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同时借助GIS技术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空间差异。结果:万元以上设备、房屋建筑面积和执业(助理)医师指标对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广州和深圳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超过0.6,汕尾、云浮、阳江、河源和潮州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低于0.1;珠三角地区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结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和区域差距的特征,提出应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和放宽医疗卫生机构准入门槛,以缩小地区卫生资源差异。  相似文献   

15.
Using an indicator-based approach, we assessed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related health effects in populations of industrial cities with more than 100,000 inhabitants in Upper Silesia, Poland,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We adopted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Dutkiewicz et al. for assessing large geographic areas. Based on routinely collected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data, two groups of indicator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EIs) and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HSI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were selected. The EI and HSI values were normalized and aggregated into synthetic measures using Strahl's taxonometric method. The synthetic measures indicated the intensity of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health outcomes. We used a three-level index scale to compare and rank the cities under the study and, consequently, to facilitate decision making. Findings of the assessment identified cities where actions aimed at reducing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improving population health statu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priorities. These cities included Chorzów, Katowice, Sosnowiec, Bytom, and Zabrze. We found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ynthetic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nd the synthetic measure of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r = 0.77), as well as a high level of consistency between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ices and environmental-related health status indices (73%). This may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within industrial cities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ir inhabitants.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中青年市民健康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青年市民吸烟、饮酒、睡眠、体育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为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3723名广州市中青年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市民的现在吸烟率为17.7%,经常饮酒率为9.3%,两者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01)。18.4%的被调查对象每天睡眠时间在6h以下.8h以上者占11.0%。53.4%的市民缺乏锻炼。[结论]广州市中青年市民的饮酒和体育锻炼状况不合理.应加强卫生宣教以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各城市的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对其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类、总结,并与WHO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到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建设的三十项共性指标;然而指标体系不应只包括结果指标,也应包括行动指标,同时建议将政策管理指标也纳入指标体系,对健康城市的建设进行监督指导,旨在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尤其是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的健康素养与烟草使用情况,为有效开展控烟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8年8-11月,采用PPS抽样方法对广州11个区4163名15~69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及烟草使用的问卷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与烟草使用之间的关联。结果 广州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5.4%,现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和尝试戒烟率分别为19.0%、47.1%和56.4%。调整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和婚姻状况等因素后,与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相比,不具备健康素养居民现吸烟[OR(95%CI):1.61(1.26~2.05)]和被动吸烟[OR(95%CI):1.26(1.07~1.49)]的风险较高。结论 广州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不高,现吸烟率、被动吸烟率低和尝试戒烟率高,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使用存在一定程度关联。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4770名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君  何红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70-671,674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4770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选用2005年广州市东山区农林街的小学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年龄组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均较高,其中男生肥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且女生视力不良发生率高于男生;与国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各年龄组小学生沙[的患病率均较高,而龋齿与贫血患病率则明显低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水平。结论整个社会应加强联系与协作,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健康城市指数,实现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  采用山东多中心健康大数据队列和多来源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通过循证证据筛选城市的决定因素和指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暴露-影响-响应”(driving-force-pressure-state-exposure-effect-action,DPSEEA)概念框架梳理健康城市指标,并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建立健康城市指标体系。采用熵权-逼近理想解(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方法,计算山东省2018年各个城市健康城市得分。  结果  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础上,经循证证据筛选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6个维度,30个指标。熵权-TOPSIS的结果表明,健康服务的权重最大(0.305),健康人群的权重最小(0.037)。山东省健康城市指数分析显示,山东省健康城市水平低于虚拟健康标准城市,但山东省内部之间差异不大。  结论  DPSEEA结合循证医学可以指导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