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运用基础理论去结合临床,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如何在较短的临床见习期间很好地完成带教工作,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位带教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下就笔者数年的儿科教学经验,谈谈个人体会。1突出儿科教学特点儿科有着自身特色,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各个脏器、器官功能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无论是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还是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都有许多和成人不同的特点。比如许多儿科疾病有年龄依赖性,在病史询问及诊断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小于2岁少见;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3岁以上患儿如果仍有明显活动性佝偻病表现,则应该考虑为其它疾病。同一种疾病,成人与小儿表现也可不同,如急性颅内压升高,婴儿表现为头围增大,颅骨骨缝增宽,前囟饱满紧张,精神萎靡等,而成人则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因此,在带教过程中要突出儿科特点,强化儿科基础知识。2临床见习实践见习课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第一步。我们带教的做法为:①课前精心选择病例,既要典型还要患儿及家长合作,同时病人病情允许,并事先向家长告知用于...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紧张以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新情况的出现,使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编写有利于素质教育的临床见习大纲、建立全新的见习模式、规范见习程序、建立临床见习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临床见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见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临床见习期是医学生从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习的重要环节。见习是对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化,见习实践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医学生接下来的临床实习甚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1 正确认识儿科学的特点及见习在儿科学习中的作用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其特点,这也使得儿科疾病范围与成人不同。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始终抓住这个特点,才能对小儿疾病进行正确诊断、预防、治疗和营养保健等指导,保证小儿的健康成长。儿科教学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两部分。儿科见习是儿科教学…  相似文献   

4.
谈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洁 《右江医学》2004,32(5):507-508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后期教学的重要实践性阶段 ,它是联系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座桥梁 ,目的是在这一阶段既加深医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强化 ,又同时起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工作能力 ,促进医学生向 (实习医生 ) /医生角色的转变。因此 ,这一阶段直接关系到医学生能否顺利地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 ,是打好未来 (临床实习 ) /临床工作职业生涯最初始的基石。而儿科有别于成人科室 ,如何进行这一阶段的儿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 ,不仅关系到见习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 ,也关系到见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及未来儿科临床工作者的培养问题。笔…  相似文献   

5.
何燕  李薇 《医学综述》2008,14(22):F0002-F0002,F0003
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生未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职业生涯的最初始的基石。如何带好临床见习学生值得带教老师的深入探讨。本文从带教老师的师资培训、带教理念、授课形式、方法以及与患者的沟通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带教是大学附属医院的重要职能。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该院以见习医生制的改革为抓手,摈弃原有的大课课堂方法,从见习科室轮转和床边教学入手,在科室考评、教师奖惩、评价体系、教学保障、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如何在临床见习改革中强化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第一阶段,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目前临床见习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当前社会及医疗现状不相适应的情况,影响了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学是卫校成人医士专业的一门临床课程之一 ,其内容繁多 ,学时少 ,平时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时间外 ,实验及课间见习时间非常少 ,而妇产科又是临床学科中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实习后从医院妇产科反馈回来的信息普遍反映成人医士专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笔者这几年在我校成人医士专业的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 ,努力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旧的教学模式 ,抛开教学大纲 ,想方设法增加操作练习及临床见习时间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得成人医士专业学生实习后在妇产科赢得了带教老师们的好评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教改经过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少数民族本科学生临床见习课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护生一般情况、临床带教老师教态及对临床见习课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108名少数民族本科护生均为维吾尔族女性,民族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各项教学方面评价优良率均在77.0%以上;有69.0%以上民族护生认为临床见习对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等方面非常有帮助;另有41.0%的护生认为临床见习课时间安排不合适。结论 少数民族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但需合理安排临床见习时间,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红  王勤章  孙燕 《农垦医学》2013,(4):358-360
通过外科临床见习现状调查,从见习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保障,见习老师带教情况,见习教学中使用新理念、新方法的情况和见习学生学习情况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提高外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培养临床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见习的教学是教学医院的一项常规和重要的工作,我科近年对临床见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若干改革,包括完善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法、强调突出儿科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应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妇产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见习教学效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见习安排和带教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见习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在临床学科理论阶段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初步实践。本文系统介绍了临床见习的重要意义、临床见习的方式、临床见习课的准备、临床见习的具体组织实施。对当前临床见习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医学教育》2019,(1):155-158
目的比较以器官系统整合为基础的集中见习和常规教学模式见习的效果。方法跟踪调查我校2013、2014级临床专业学生见习效果,以器官系统整合为基础的集中见习班级为实验组,常规教学模式见习班级的为对照组,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满意度调查,两组学生临床综合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教师评价方面,实验组的诊断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满意度评价方面,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整合为基础的临床集中见习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模式的见习,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馥梅 《中外医疗》2010,29(27):122-122
中医是一门临床课,它的实践性很强,因而临床见习在中医授课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中医"四诊"临床见习指导,不断总结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见习前的指导;(2)见习中的指导(3)见习后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见习带教中引入导管室见习的影响。方法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同学中实行常规床旁见习带教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带教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操作进行评估教学质量。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诊疗组的见习医学生对其教学的兴趣度、接受度明显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临床综合能力的处理方面明显提高。结论常规床旁见习带教结合导管室见习带教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学见习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见习医师的临床综合处理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教学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其目标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医疗市场经济改革大环境的影响下,肛肠科学临床见习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靳瑾  张国伟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01-102
临床见习是培养合格医疗工作者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过渡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临床见习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的临床技能。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及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因此临床见习尤为重要,但又因为妇产科疾病较多的是生殖系统的病变,涉及患者隐私权的问题,特别是有男性医护人员或见习医学生在场的时候,给临床教学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如何在临床见习中保护患者隐私权成为现代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临床教学中对此方面进行了总结,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西北医学教育》2019,(5):887-890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烧伤科临床本科生的见习教学中,分别采用CTTM和CBL模式完成见习教学,通过见习后专科知识测试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并问卷调查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结果 CTTM组学生在总分、临床知识应用和病例分析方面得分高于CBL组(P<0.05);两组学生基础知识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学生见习后对教学态度和内容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见习收获方面的评价,CTTM组优于CBL组(P<0.05)。结论 CTTM有助于提高临床本科生烧伤见习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应用,不断为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学好皮肤性病学的关键是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形态特点。由于目前扩大招生规模,有些专业见习时间减少,临床见习组的学生增多,见习中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示教病例的皮损形态,临床见习质量明显下降。应用皮肤性病科教学彩照像集,让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根据教学进度或自己的需要随时选取相关内容翻阅,以达到看片识病,加深印象,掌握皮损形态特点的目的,弥补了目前皮肤性病科临床见习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