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FS分期Ⅱ~Ⅲ级)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术后辅加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其中米非司酮对AFS分期Ⅱ~Ⅲ级患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米非司酮组20例,孕三烯酮组25例,对照组2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作用等情况。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3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GnRH-a组39例,米非司酮组46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41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GnRH-a组和米非司酮组的术后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有效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Ⅲ~Ⅳ期患者中,GnRH-a组和米非司酮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a或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缓解率高、复发率低、而且可提高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粘连分离术,异位病灶电凝术,输卵管造口及通液术。术后随机分为二组,A组56例未用药物治疗,B组54例诺雷德治疗3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比A组的妊娠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率;术后加用诺雷德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开腹手术的优势与效果。方法:随机将268例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腹腔镜组(A组)与开腹组(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术后复发率与术后妊娠率。结果:A组在各期别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胃肠功能恢复、镇痛剂使用率、切口感染等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术后痛经改善率及术后复发率A组分别为87.07%和22.46%,B组分别为88.70%和26.1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妊娠率A组为50.65%,B组为22.6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微创、恢复快,与开腹手术结果相比,术后妊娠率提高,应在临床上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用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妊娠率、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采用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均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但妈富隆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张岩  魏力  赵巍  那飞 《中国内镜杂志》2013,(11):1157-116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盆腔疼痛的手术治疗方案及腹腔镜术后辅助药物治疗降低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147例以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比较分析腹腔镜及经腹手术术后疼痛的缓解率及单纯腹腔镜手术与术后辅助药物治疗远期疼痛的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治疗后疼痛的缓解率为77.36%、75.56%,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及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观察及随访2年,腹腔镜术后加药物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作为以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疼痛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多因素分析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复发因素.方法 收集116例Ⅱ~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剔除术.术后根据用药情况分为三组:A组:55例,术后诺雷德治疗3~6个月,B组31例,术后用孕三烯酮3~6个月,C组30例,术后未用任何药物.比较三组术后复发率并用Lohidc回归法分析与复发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总复发率为30.2%.三组复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A组复发率最低(P<0.05).既往子宫内膜异住的药物治疗、最大囊肿直径和r-AFS高评分与复发有统计学相关,术后药物治疗(诺雷得)和术后妊娠与低复发率相关,而年龄,不孕,疼痛,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既往卵巢子宫内膜异住的手术治疗,多发囊肿,双侧或单侧卵巢受累以及是否同时存在深部子宫内膜异位与复发无关.结论 中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后加用诺雷德治疗以及术后妊娠对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需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处理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视野清晰,容易发现和切除直肠、阴道和输尿管上的异位病灶,而且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或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鼓楼区妇幼保健医院于2010-04—2011—05收治的5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29例只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复发率16.7%,症状缓解率83.3%,妊娠率46.7%;对照组复发率43.3%。症状缓解率66.7%,妊娠率20%。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后,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巩固治疗,方便、有效,并且所用费用也较少,可以作为术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该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各5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定为治疗组,开腹手术患者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1年内的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妊娠、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患者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较开腹手术好,可提高子患者术后妊娠率,且创伤小,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确诊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5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A、B、C、D4组。A组(67例)为术后未用药物巩固治疗组,B组(93例)为术后加用米非司酮组,C组(101例)为术后加用孕三烯酮组,D组(97例)为术后加用诺雷德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4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妊娠结局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与A组相比,B、C、D3组的症状缓解率、术后2年妊娠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P均<0.05);而在B、C、D3组的疗效比较中,C、D2组间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术后2年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以痤疮最常见,D组以低雌激素副反应为主,均于停药后恢复。结论在腹腔镜术后加用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汉名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6):865-866,86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61例,分为A、B两组。A组于月经来潮d1开始空腹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mg,1次/d。B组自月经周期d5开始口服达那唑,2~3次/d,每次200mg,疗程6个月。【结果】米非司酮组与达那唑组临床缓解率、改善率、复发率及妊娠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与达那唑组相似(P〉0.05)。体重增加和肝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达那唑治疗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且副反应较小,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另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邱奕  魏丽君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59-1560
【目的】比较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以孕三烯酮及GnRH—a制剂戈舍瑞林(诺雷德)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保守性手术后,40例患者予孕三烯酮(A组)治疗,38例患者予诺雷德(B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缓解率与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孕患者停药后一年妊娠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均能完成治疗。【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巩固治疗孕三烯酮与诺雷德疗效相当,两者均为安全有效药物。对于不孕患者诺雷德效果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单纯手术治疗84例(单纯手术组),手术加药物治疗88例(联合治疗组)。术后随访1~24个月,比较2组妊娠率。结果术后失访5例,随访167例,术后总妊娠率为55.69%(93/167)。其中联合治疗组妊娠率63.95%,单纯手术组妊娠率46.91%,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受孕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局部药物注射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6月本院妇科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患者154例,局部注射乙醇加用米非司酮(A组)74例;局部注射聚维酮碘加用米非司酮(B组)80例。另设单纯注射乙醇(C组30例)和单纯注射聚维酮碘(D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米非司酮口服1次/d,每次12.5mg,连续6个月。观察疗效、妊娠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各组间有效率、复发率及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加口服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好,复发率低,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有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复发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Ⅲ一Ⅳ期均行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与分期、术式、术后是否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术后5年内累积复发率为49.25%,患者每年复发的概率相近。复发率随着子宫内膜异住症分期的增高而增加,Ⅲ、Ⅳ期患者的5年复发率分别为36.67%、59.46%,Ⅲ、Ⅳ期患者的复发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用达菲林、孕三烯酮治疗患者的5年复发率为43.48%和44.83%,未用药患者的复发率为66.67%,未用药组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林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术后用抑制卵巢分泌功能的药物与减少复发有一定的关系;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48.28%和5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进行性疾病,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复发率高,术后用抑制卵巢分泌功能的药物可以降低其复发率,但仍可高达50%,其治疗应尽可能依据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等选择更适宜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对妊娠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分为三组,单纯手术组、术后孕三烯酮组口服2.5 mg,2次/周,术后米非司酮组口服12.5mg/日,均连续3个月。观察并比较三组的3、6、12个月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米非司酮组和单纯手术组妊娠率均为20%(4/20),高于孕三烯酮组的5%(1/20)(P〈0.05);治疗后12个月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组总妊娠率分别为65%(13/20)6、0%(12/20),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35%(7/20);治疗后12个月未孕患者三烯酮组无一例复发,米非司酮组和复发率为25%(2/8)。单纯手术组复发率38.5%(5/13),三组两两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辅助治疗提高妊娠率效果显著,但米非司酮组较孕三烯酮组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0.
韩宁 《临床医学》2008,28(12):115-116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服用散结镇痛胶囊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拟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散结镇痛组(A组)和孕三烯酮组(B组),以疼痛疗效、不良反应等为考察指标。比较应用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散结镇痛胶囊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孕三烯酮组在缓解疼痛和累积复发率和降低血清PGF2α、CA125值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术后妊娠率患者耐受治疗不良反应各方面明显优于孕三烯酮。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用于腹腔镜下盆腔子室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安全有效,提高妊娠率,副作用小,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