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归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玉川  袁学文 《中药材》1999,22(7):357-358
本文报道了当归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应用TLC对包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包合物中当归油的含量;并对包合物进行稳定性考察。  相似文献   

2.
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我院自行研制的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共有成分β-蒎烯的含量,对艾莲挥发油包合物粒度、含水量测定、并对包合物、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结果:包合物油β-蒎烯的含量(n=3)分别为71.80%、71.25%和71.56%,平均71.54%。包合物含水量为13.8%,粒度在>60目和<20目的<10%范围内。热稳定性实验、抗光解实验、湿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而混合物含量下降。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艾连挥发油包合物中β-蒎烯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良好。包合物含水量、粒度均符合要求。本次实验证明艾连挥发油包合物在光热湿等因素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用β-环糊精经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对菊花挥发油进行包合,测定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测定不同贮藏时间及贮藏方法下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油量。结果:菊花挥发油用β-环糊精经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包合,包合物得率、包合物中菊花挥发油的包合率等无明显差异;而饱和水溶液法较研磨法简便。菊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较菊花挥发油大大提高。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适用于提高菊花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毛叶香茶菜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雁冰  卢建莎 《中药材》1998,21(5):250-251
在水溶液中制备了毛叶香茶菜醇-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薄层层析及比旋光度的测定得以证实。测定了紫外吸收光谱,用连续递变法测定了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5.
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吸收法、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结果:苯环壬酯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质量比1:2,包合物载药量33.30%,包合率80.20%.结论:可采用研磨法制备载药量和包合率较高的苯环壬酯-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经红外光谱测试、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和确证,表明槲皮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含量测定证明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1,槲皮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槲皮素的溶解度,槲皮素的溶解度由原来的0.0392 mg/ml增至包合后的34.227mg/ml。  相似文献   

7.
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为主要质控指标,以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为辅助质控指标,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并采用扫描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质量检查。结果: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平均值22.57%,RSD 1.752%;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平均值84.04%,RSD 0.157 4%。结论:上述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成功包合且包合前后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较高,成功地建立了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Gao ZS  Fu YX  Wang JD 《中药材》2011,34(10):1615-1617
目的:制备姜黄素包合物,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选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考察包合物在光照和Fe3+的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制备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姜黄素与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为1∶1,乙醇浓度为40%,包合温度40℃,反应时间1 h。姜黄素包合物可以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组织捣碎法。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证明,苍术挥发油确与β-环糊精形成了新的物相——包合物。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0.
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 在不同溶媒的作用下以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合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花梨木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挥发性实验并通过DSC-TGA对包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结果 在醋酸乙酯为溶媒的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包合率最高,包合率可达75.8%.在光、热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花梨木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热稳定性比混合物好,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结论 确定了醋酸乙酯为合适的溶媒,花梨木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花梨木挥发油.  相似文献   

11.
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进行鉴定。结果: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2∶1,平均包药量为12.41%±0.15%,平均收率75.8%±3.8%。结论: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可掩盖其不良嗅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姜黄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通过薄层色谱法验证包合物结果;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包合物的性质和包合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姜黄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15min,搅拌速度40rpm,挥发油包合率为90.0%。结论: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隐丹参酮-环糊精包合物,提高隐丹参酮(CT)的溶出度。方法:绘制CT-羟丙基-β-环糊精(HPCD)相溶解度曲线,以确定包合比例;采用湿研磨法制备隐丹参酮-环糊精包合物;利用体外溶出度、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包合物的性质。结果:CT与HPCD的包合比例为1∶1,CT-HPCD包合物在45 min的溶出度可达到原料药的21.6倍。结论:包合物能显著提高CT的溶出度,包合物包结作用的热力学键力是CT分子的羰基与HPCD分子的羟基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4.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qucertin-HP-beta-CD was manufactured by aqueous solution-stirring method.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qucertin-HP-beta-CD was confirmed by IR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theramal analysis (DT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lusion compound of qucertion-HP-beta-CD was formed.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nclusion compound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ratio of qucertin to HP-beta-CD was 1:1. The solubility of qucertin increased when the drug was included by HP-beta-CD, which in water has added from 0.0392 mg/ml to 34.227 mg/ml.  相似文献   

15.
芦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邵伟  王大庆 《中药材》1998,21(1):31-33
为了提高芦丁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本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芦丁-β-环糊精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含药量。实验结果表明,芦丁-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主、客分子的摩尔比为1:1,包合反应平衡常数K_1为283.79 L/mol。芦丁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原来的51.23 mg/L增至包合后的643.19 mg/L(20℃)。  相似文献   

16.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有关性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经UV,IR,DSC及相溶解度图法鉴定,表明双氯芬酸钠与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含量测定证明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1。结论: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双氯芬酸钠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并减小其对胃粘膜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7.
伍永富  吴品江  魏萍  吴大章 《中草药》2010,41(7):1094-1099
目的优化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木犀草素,以包合率、收率和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β-环糊精-木犀草素投料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相关系数上看,各项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制备工艺制得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平均包合率为75%,收率为66%。结论优化的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和收率同时都高,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薏苡仁油一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薏苡仁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加以鉴定.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薏苡仁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 经薄层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鉴定,表明薏苡仁油-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结论 薏苡仁油脂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