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我科近6年来开展的229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的7例股骨头脱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涉及股骨头脱位的因素和脱位后的处理,以及预防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股骨头骨缺损修复过程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股骨头内骨缺损自然修复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本实验分脱位组、未脱位组及正常组,对犬股骨头内骨缺损修复过程进行计量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研究。结果 脱位组股骨头均塌陷,未脱位组囊腔硬化带形成,两组囊腔均未完全闭合。脱位组的骨小梁体积及软骨下骨厚度、软骨下骨生物力学特性均较正常组及未脱位组较低。脱位组松质骨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较未脱位组低。结论 股骨头脱位可致股骨头坏死塌陷,股骨头塌陷与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厚度有关,后两者间亦存相关关系。囊腔硬化带形成是一种代偿反应,但可产生应力遮挡,不利于囊腔闭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98-01~2010-10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发育性髋脱位132例(137髋),对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29例(32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育性髋脱位106例(118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依据Salter评定标准,共有29例(32髋)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27.1%。结论手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不能完全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手术介入、患者年龄、股骨头脱位程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骨科(410008)邓展生,陶沛霞,王东华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国内外许多学者为此作了广泛的研究,旨在探索先天性髋脱位的有效防治措施,降低股...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由髋关节创伤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占了较大的比例,并且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经颈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性脱位、股骨头骨折均可引起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股骨头骨骺血液供应的年龄特点和髋脱位的病理变化,在不同年龄阶段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能使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髋臼上和粗隆下联合截骨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12例14髋,无1例发生截骨处不愈合、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现象。1年后复查股骨头发育良好,髋臼指数比术前改善150~200,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此术式减少了再脱位的危险。骨盆截骨损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病因复杂,主要由外伤、股骨颈骨折、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无骨折式脱位的髋关节损伤、过度饮酒、Legg-Calve-Perthes病、慢性肝病、长期服用激素、免疫缺陷病、胶原结缔组织病及各种血液病并发症引起。这些原因使股骨头受损的共同特点是损害了股骨头的血运。对此,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重建股骨头血供系统,防止股骨头塌陷,减缓变性过程。使股骨头再塑光圆,从而改善髋关节功能。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血循环进行研究,并设计出许多试图重建血运的方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者自1991-01/1997-01对26例(28髋)股骨头坏死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松质骨填充治疗,其优良率为89.3%,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临床上较为少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10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块,加用带股方肌骨瓣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研究表明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遭受髋臼的机械性压迫有关。Salter等人1969年曾通过幼猪实验,将双下肢置内收位固定,产生内收肌挛缩,然后再外展位固定,使股骨头遭受髋臼的压迫,从而获得了幼猪股骨头坏死的模型。本实验模拟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股骨头遭受髋臼压迫的情形,设计了幼犬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模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骨折(附三例报告)解放军208医院杨克大李雅娟单志华解放军81101部队医院杨军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骨折,在外伤中比较少见,如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我院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48岁。骑自行车被...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995年,采用牵引复位有限制动的功能性方法治疗4岁以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435例606髋。随访2~11a,平均55a。复位成功率98%,根据周永德的评定标准,按脱位程度进行疗效评价,总优良率9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39%,再脱位10髋占16%。作者认为牵引复位有限制动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有效方法,复位率和髋臼发育优良率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主要由压砸、撞挤、碾轧、高处坠落等暴力强、机制复杂的创伤所致,常伴有股骨头脱位及其他部位骨折.多为复合伤。因系关节内骨折,以往多采用保守的闭合牵引方法治疗.往往因处理不当而并发复位不完全,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等。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髋臼骨折伴股骨头脱位26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暴力外伤才能引起脱位,因此,患者多为20~45岁的成年人。根据外伤致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的方向位置改变,髋关节脱位可分为三种类型:股骨头停留在内拉通氏线的前方者为前脱位,停留在该线后方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底部或穿过髋臼底而进入盆腔者为中心脱位,三种脱位沈通(shen-ton)氏线均不连续,且有不同改变。临床上髋关节后脱位多见,前脱位较少见,现就髋关节前脱位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范振华  谭为  黄文华 《医学综述》2012,(20):3412-3415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现以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为基础,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进行探讨。目前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诊断需结合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最后对近年来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单纯股骨头骨折临床上十分罕见,通常伴有髋关节前脱位或后脱位,也可合并髋臼骨折。文献报道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0%。2003年Yoon等在文章中指出股骨头骨折过去的发生率约为每年百万分之二,但是高速度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导致这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股骨头骨折在各型髋关节骨折中约占7%。  相似文献   

17.
髋关节中心脱位较少见 ,多是直接暴力作用于大转子 ,股骨头向内撞击髋臼 ,产生髋臼骨折 ,然后股骨头随同骨折片向内移入骨盆内所致。临床上根据脱位程度可分为 3度 :Ⅰ°脱位 ,股骨头向中心轻度脱位 ,头顶部仍在臼顶负重区之下 ;Ⅱ°脱位 ,股骨头突入骨盆内壁 ,头顶部离开臼顶负重区 ;Ⅲ°脱位 ,股骨头大部或全部突入骨盆壁之内。我科于 1996年 3月~ 1998年 6月先后诊治该病 3例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病例介绍 例 1:患者女 ,32岁 ,乘坐摩托车时不慎与对面的车辆相撞 ,右膝关节被撞击后 ,髋膝关节疼痛 ,不能活动。来我院摄片提示 :髋臼…  相似文献   

18.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合理,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介绍了该病的受伤机制,对如何做出正确诊断提出要注重理学检查,行CT、螺旋CT检查,防止漏诊。在治疗上强调及时复位对预防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重要性;对髋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股骨头骨折采用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的益处均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琦 《沈阳医学》2004,24(3):115-117
目的 本通过对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利于指导今后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本组对自1983年以来的400余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病因分析,其中手法复位治疗178例,276髋,髋关节再脱位占2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46%,髋关挛摩缩畸形占1%。手术复位治疗222例,295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占1.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加重占5%,髋关节僵硬占20%,而95年以后无论手法复位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并发症逐渐减少,发病率明显降低。结果 随访最短1年零1个月,最长14年,平均为7年零6个月。结论 近年来由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治疗方法,针对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预防及治疗,使髋关节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僵硬等三大并发症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4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探讨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按Pipkin创伤病理分型:I型2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6例。结果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7年,平均3.4年;优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0%。认为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在诊断上须重视理学检查并结合平片和X—CT检查;在治疗上争取早期复位髋关节脱位,根据Pipkin创伤病理分型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