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腔内超声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中外医疗》2009,28(18):94-9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结果根据EUST直肠壁5层结构和邻近器官的改变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进行T分期诊断。肿瘤旁直径≥5mm圆形的低回声病灶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EUS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2.7%,周围琳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7.6%和77.3%。结论EUS对直肠癌侵犯深度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术前TNM分期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11):821-825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肿瘤患者术前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情况(N)及远处转移(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99例,均在手术前2周内完善经直肠超声内镜及CT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别对比EUS和/或CT检查对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EUS的T分期准确率为83.3%~90.0%,N分期为25.0%~84.2%,而EUS联合CT检查的N分期则有88.2%~88.9%。结论 EUS及CT检查对肿瘤的TNM分期均有较好的分辨,而EUS联合CT检查能大大提高术前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从而为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依据,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浩  林李淼 《浙江医学》2008,30(3):292-293
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可以显示肠壁各层组织的变化,对结直肠癌的TNM分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直肠癌分期传统上用Dukes分期法,但术前TNM分期对于外科治疗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性。随着EUS技术的进步,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造影剂增强超声淋巴造影术(CE—EL)、三维腔内超声(3D—IDUS)得以发展,EUS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4.
韦捷  杜凌  陈刚  唐尧 《广州医药》2016,(3):56-58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EUS)对结直肠癌(CRC)术前分期和指导手术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结直肠外科收治的52例CR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经术中病理观察确诊,并以手术病理TNM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对入选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参考金标准回顾性分析超声内镜的TNM分期诊断效果。结果该52例CRC患者EUS诊断结果显示肿瘤侵犯浸润T分期(T1~T4)准确率分别为87.50%、80.00%、94.12%、83.33%,较手术病理金标准无差异(P>0.05);EUS诊断淋巴结转移N分期(N0~N2)准确率分别为76.92%、79.17%、86.67%,其中N0、N2准确率较金标准无差异(P>0.05),但N1分期准确率较金标准偏低(P<0.05)。结论虽然ENS对淋巴结转移程度尤其是N1的诊断准确度存在一定误差,但从整体来看EUS能较好的观察CRC患者肿瘤侵犯浸润深度和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结合EUS诊断结果有利于患者术前病理分期,并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的比较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及探讨TNM分期标准的改变对两者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43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超声内镜和螺旋CT检查,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T分期的准确率,内镜超声检查(EUS)为71.1%,螺旋CT检查(HCT)为65.8%,两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1、T2期胃癌,EUS与HCT的准确率分别为71.4%、14.3%(P=0.05)。对N分期的准确率,以第四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76.3%和65.8%,以第五版TNM分期标准,EUS与HCT分别为60.5%和63.2%,两者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M分期两者的准确率分别为30%(3/10)、80%(8/10),P<0.05.结论EUS和H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胃壁较浅层受浸润深度的判断以EUS为优,对远处转移的判断以HCT为优;TNM分期标准改变对两种方法的N分期结果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直肠双平面超声(TRU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TRUS联合CEUS检查,统计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 TRUS联合CEUS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28%(65/79),MS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准确率为46.84%(37/79),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联合CEUS检查应用于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可清晰反映肿瘤侵染直肠肠壁状况,肿瘤组织内部血供及微循环状况,于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优势明显,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术前经病理活检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TNM分期的准确率与术后病理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9%、95.4%,对淋巴结的漏诊率为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这63例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准确度。结果: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5.3%。其中,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83.8%和98.4%。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为直肠癌术前分期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术前经病理活检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TNM分期的准确率与术后病理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9%、95.4%,对淋巴结的漏诊率为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多应用于腹腔实质性脏器的肿瘤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而且国内外均有较成熟的研究,有研究显示超声造影在鉴别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尚未应用于直肠癌周边区域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上.我们对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46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腔内超声造影检查,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控讨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