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硒酸钠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 Na2SeO3)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PBS为对照,用2、5、10、20μmol/L Na2SeO3处理胰腺癌PANC-1细胞株,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Na2SeO3对PCNA-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Caspase-3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及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Cyt C)含量.结果 与时照组相比,用不同浓度Na2SeO3作用24 h、48 h后,对PANC-1细胞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PBS对照组相比,Na2SeO3作用组Caspase-3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向胞质释放明显增多,但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Na2SeO3抑制PANC-1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激活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雄激素非依赖型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0、30、40、50μg/ml浓度的龙葵碱作用PC-3细胞,12、24、48 h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24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24 h后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IкBα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龙葵碱能显著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龙葵碱组之间与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龙葵碱诱导PC-3细胞出现S期阻滞(P<0.05),各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不同浓度龙葵碱作用后,可以上调细胞内IкBα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龙葵碱可以通过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活化PC-3细胞中IкBα蛋白以及抑制Bcl-2蛋白表达等机制发挥抗前列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龙葵碱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增殖和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分别采用浓度为3.5、7.0 和10.5 μmol/L的龙葵碱对细胞进行干预,软琼脂克隆试验观察龙葵碱对胰腺癌细胞Panc-1非贴壁依赖性增殖能力的影响;脉管形成实验观察龙葵碱对胰腺癌细胞Panc-1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nc-1细胞总蛋白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龙葵碱可明显抑制Panc-1细胞非贴壁依赖性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100% vs (42.1±9.6)%,(24.3±8.5)%,(14.4±1.7)%;P <0.05];龙葵碱亦可抑制VEGF蛋白表达[100% vs (74.9±5.5)%,(31.9±6.8)%,(16.5±7.5)%,P <0.05],并且抑制脉管形成[100% vs (82.3±9.5)%,(76.9±8.9)%,(56.0±12.1)%,P <0.05];龙葵碱可下调Panc-1细胞AKT、mTOR磷酸化蛋白表达[100% vs (72.4±0.8)%,(59.4±1.3)%,(40.7±2.9)%;100% vs (96.7±0.4)%,(77.5±3.4)%,(34.1±7.6)%,P <0.05]。结论 龙葵碱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细胞信号通路而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及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 T6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终浓度50、100、150、200 μmol/L的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辣椒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酶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辣椒素能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T6细胞株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辣椒素作用24 h后T6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素作用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Cyt c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Bcl-2/Bax灰度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辣椒素抑制T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促进Cyt c蛋白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茶多酚主要成分没石子儿茶素没石子酸酯( EGCG)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对Akt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EGCG (6.3、12.5、25.0、50.0 μmol/L)处理Panc-1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生长抑制作用,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Akt分子(60 x103)的变化及Bad分子(23×103)的变化.结果 EGCG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Panc-1细胞增殖并诱导Panc-1细胞凋亡(P<0.05).同时ECCG剂量依赖性降低了p-Akt( ser473)和p-Bad(ser136)蛋白的含量,而Akt总蛋白和Bad总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EGCG可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并减轻该通路对Bad蛋白的阻断作用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南瓜蛋白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南瓜蛋白体外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南瓜蛋白对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表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40.00及80.00 μg/ml)南瓜蛋白作用不同时间(24、48及72 h)后,南瓜蛋白对胰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40.00 μg/ml南瓜蛋白作用72 h后,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改变,并可见凋亡小体;不同浓度(0、2.50、10.00、40.00μg/ml)南瓜蛋白作用72 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30±0.11)%、(18.93±1.06)%、(28.00±2.07)%及(49.93±3.25)%,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呈浓度依赖性(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南瓜蛋白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ABCG2的表达及与其化疗耐药的关系。 方法:吉西他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胰腺癌SW1990细胞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吉西他滨不同作用时间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值选择合适浓度的吉西他滨,作用SW1990细胞24、48、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ABCG2蛋白与mRNA的表达。 结果:吉西他滨作用后,SW1990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并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但IC50值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均P<0.05);3.9 mg/mL吉西他滨作用24、48、72 h后,SW1990细胞总凋亡率逐渐增加,但晚期凋亡率呈降低趋势,ABCG2蛋白与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均P<0.05)。 结论:吉西他滨能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但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减弱,这可能与其诱导ABCG2上调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杷明(Cyclopamine)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l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环杷明处理胰腺癌细胞系ASPC-l后,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试验检测癌细胞增殖状况,并计算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计算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用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环杷明的体内抑制作用.结果 随着环杷明作用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对ASPC-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环杷明浓度达到10 mol/L时,24h抑制率达到近90%.环杷明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率增加.环杷明浓度为10mol/L时,AI达到25%左右,而PI下降至24%左右.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环杷明同期给药组肿瘤生长缓慢,而延期给药组开始生长速度与对照组相似,给药后生长逐渐受抑制,3组肿瘤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环杷明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发挥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光敏剂血卟啉光动力作用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体外杀伤效应及其主要机制。方法 将光敏剂浓度、光照剂量两个因素按不同水平分组,以CCK-8实验的OD值为检测指标并转换为细胞存活率,研究两个因素对光动力作用的影响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次以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处理强度的光动力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特点,探讨光动力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结果 随着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剂量的增加,PDT后Panc-1细胞存活率相应下降,但单独给予光敏剂和光照均不对细胞存活率产生影响。PDT后细胞出现凋亡和坏死,二者比例随光敏剂浓度和光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始终表现为凋亡率>坏死率。结论 血卟啉光动力治疗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具有明确的杀伤作用,但是光敏剂和激光照射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杀伤效应。光敏剂浓度、光照剂量两个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与PDT效应之间成正相关的关系。PDT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脱氧-D-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管腔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试图寻找治疗血管瘤的新药。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体外划痕实验的方法,观察2-脱氧-D-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增殖、迁移的作用;用成管法,检测2-DG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DG对血管内皮的凋亡影响、结果2-DG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对其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大地增加细胞的凋亡率,且有显著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2-DG对HUVEC增殖、迁移和成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促使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