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门氏菌在部分动物、外环境污水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群和分型,采用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924份标本检沙门氏菌93株,检出率为10.1%,其菌型分布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8/93)、C2群纽波特沙门菌(72/93)、E1群伦敦沙门菌(7/93)以及未定型(6/93)。87株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和丁胺卡那敏感性最高,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按国家标准和NCCLS推荐的K-B法对艾滋病标本和体检标本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两组标本中检出的沙门菌的菌型分布以B群、C群和D群为主,病人标本检出伤寒沙门菌112株(36.84%),肠炎沙门菌84株(27.63%),德尔卑沙门菌27株(8.88%),其他为阿贡那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体检标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比较多的是伤寒沙门菌26株(31.71%),肠炎沙门菌17株(20.73%),阿贡那沙门菌6株(7.32%)。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敏感性最好的抗生素为氨曲南,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趋势增高,多重耐药比较严重。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参考本地区的菌群、耐药性变化的监测结果,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一起食源性伤寒暴发疫情的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特点,为伤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病例及外环境标本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与血清学分型进行菌株鉴定,并对菌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EFG)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共培养分离出93株伤寒沙门菌,分别为92份病例和1份外环境井水标本。选取14株本次暴发疫情、7株往年菌株、1株邻市和1株外环境井水标本进行PFGE检测,结果显示井水与江阴市13株和邻市1株沙门菌带型一致,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可基本确认是由一种型别的病原菌引起的伤寒局部流行。来自病例标本的73株伤寒沙门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敏感率100. 00%,对萘啶酸、利福平耐药率100. 00%。结论加强PFGE和耐药监测的运用,可以及时掌握伤寒菌株型别、耐药变迁情况,准确治愈伤寒病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止伤寒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控制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8—2018年攀枝花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的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的沙门菌,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血清分型;2008—2013年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2014—2018年采用MIC法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8—2018年攀枝花市共临床分离224株沙门菌,分别来自6个群,共计25种血清型,其中B群最多,占49.11%,D群次之,占34.82%;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最多,占40.62%,其次为肠炎沙门菌株,占20.09%。224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54.91%,对头孢噻肟最敏感(占91.96%);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72株,多重耐药率为32.15%(72/224);数量最多的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49.45%)。结论攀枝花市临床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别多样,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趋势。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测,及时掌握该地区血清型分布趋势及耐药特点,对因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鼠伤寒沙门菌及弗氏志贺菌对 1 1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肠道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对头孢唑啉、头孢羟唑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 1 0 0 %,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在 5 0 %~ 6 0 %之间 ;弗氏志贺菌除链霉素无效、氯霉素敏感率低外 ,其余均在 90 %~ 1 0 0 %。结论 伤寒沙门氏菌及弗氏志贺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 ,临床用药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0年石家庄市食品和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状况。方法对从业人员粪便进行肠道菌增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共检测标本117 288份,其中检出沙门菌93株,总检出率为0.079%,沙门菌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分为7个血清群21个血清型,其中B群占37.63%,最常见的血清型依次为阿贡纳、里地乌和山夫登堡。结论本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仍有较高沙门氏菌的阳性携带率,且分型较广,应密切注意人群沙门氏菌变化,加强健康体检,尽早发现阳性带菌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192株志贺菌属和76株沙门菌属菌群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流行菌株类型和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应用SS和XLD培养基对我院2007年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分离培养,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07年从约1600份标本中分离出192株志贺菌属.其中福氏志贺菌29株(15%),宋内志贺菌163株(占85%);沙门菌属76株,其中D群54株(71%),优势血清型为杜伯林沙门菌;沙门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氯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195%,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次之.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对美国医学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CLSI)[1]中推荐的3种药物中的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敏感率均较低(6.7%~25.8%),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药敏结果差别也较大:宋内志贺菌的敏感率较高(≥95.7%),而福氏志贺菌的敏感率仅为79.4%.结论:我院2007年肠道门诊就诊患者中,分离志贺菌属以宋内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次之.沙门菌属以D群为优势菌群,优势血清型为杜伯林沙门菌.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夏秋季武汉社区引起腹泻病原菌的流行性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7月1日至10月31日武汉社区4所大型医院4536份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REP-PCR对主要致病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4536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出非伤寒沙门菌64株(1.4%),志贺菌29株(0.6%),致病性大肠杆菌33株(0.7%)。其中主要致病菌是鼠伤寒沙门菌33株(52%),D群志贺菌16株(55%)。挑选13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试验,并将分离的致病菌对这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敏感率﹑中介率进行比较,其中非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其他两种要高,但对第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强。分离的3种致病菌在第三代头孢抗生素的作用中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最强。32株鼠伤寒沙门菌基因分型为9种,16株D群志贺菌基因分型为7种。结论武汉社区内感染性腹泻的致病菌主要以非伤寒沙门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为主,其中非伤寒沙门菌占了51%,基因分型提示有社区流行趋势,而且这些致病菌对肠道杆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本次调查结果对该社区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血清型、耐药特点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特点。方法对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2011~2012年健康从业人员肛拭子样品中分离的19株沙门菌进行生化及血清学分型鉴定、改良K-B法药敏试验和开展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9株沙门菌以B群(11株)和C1群(4株)为主;19株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57.9%,其次为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均为42.1%,8株菌有多重耐药的现象,为42.1%;PFGE分子分型菌株之间的相似度在57.4%~94.1%,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相互间的相似度均低于85.0%,同一血清型别的沙门菌可对应多个PFGE型别。结论深圳市布吉街道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的PFGE型别呈现多样性,PFGE指纹图谱与血清学型别无相关性;19株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存在中度敏感或耐药,耐药谱与PFGE分型无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山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8—2019年中山市哨点医院以及食物中毒事件采集检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5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3种优势血清型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09株沙门菌共鉴定出44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173/509,34.0%)、鼠伤寒沙门菌(107/509,21.0%)、肠炎沙门菌(93/509,18.3%)和斯坦利沙门菌(21/509,4.1%)。179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93.9%(168/179),多重耐药菌株占85.5%(153/179)。共产生82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TET-CHL-SXT-CFZ-Sul和AMP-TET-CHL-SXT-Sul。暂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其余14种试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超过60%。耐受10种及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22株,占12.3%(22/179)。42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分出40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2.2%~100.0%;32株鼠伤寒沙门菌分出24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48.9%~100.0%;21株肠炎沙门菌分出9个PFGE带型,各型别相似度为55.5%~100.0%。结论 中山市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揭示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人分离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子分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2015—2018年分离的11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通过构建聚类树揭示不同血清型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结果 118株沙门菌分为25种血清型,前三位为肠炎沙门菌(45株,38.1%)、鼠伤寒沙门菌(26株,22.0%)、伦敦沙门菌(11株,9.3%)。其余22种血清型分别只包含1~3株菌。118株沙门菌通过PFGE分为71个PFGE带型,每个带型分别包含1~19株菌。45株肠炎沙门菌分为8个PFGE带型,相似度为75.0%~100.0%,在聚类树上形成一个簇;26株鼠伤寒沙门菌分为21个PFGE带型,相似度为48.0%~100.0%,在聚类树上形成两个簇;11株伦敦沙门菌分为8个PFGE带型,相似度为80.0%~100.0%,在聚类树上形成一个簇。结论 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是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人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但近年伦敦沙门菌有增多的趋势。肠炎沙门菌在本地区传播流行过程中的遗传变异相对比较保守,鼠伤寒沙门菌基因型多态性大,而且存在两个克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要求,对广州市市售食品的沙门菌污染状况以及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进行调查。方法采集广州肉菜市场、大型超市、饭店提供的肉、水产品、凉拌菜及沙拉冷饮食品,按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检测,并用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413份食品中有41份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9.9%,其中生肉类食品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检出率达18.8%,其次是生吃水产品为14.0%,熟肉和凉拌菜较低分别为4.5%和3.9%。在检出的17种血清型中德尔卑沙门菌比例最高为29.3%。对16株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达61.0%;并且发现有6株多重耐药菌株以及对头孢类耐药的菌株。结论广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沙门菌污染,并存在有多重耐药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佛山市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关系,为今后的防制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检验,纸片扩散法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8株沙门氏菌分离出6个群别17种血清型,其中23株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出6个群别13种血清型,25株人源沙门氏菌分离出5个群别12种血清型,2个来源中有8种共同血清型,以B群、CI群、E1群为主.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分别对10类13种和7类7种抗生素有耐药株,耐药率分别为72.2%和38.9%;有5种药敏谱相同;14株3种以上耐药的沙门氏菌有10种多重耐药谱.结论 佛山市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差异不大,有多重耐药现象,提示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目标明确的理性筛选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引起儿童感染的沙门菌耐药特点及快速鉴定方法。方法 选择沙门菌75株,使用标准生物化学和血清学试验对所有菌株进行鉴定;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鉴定;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法鉴定,以上两种方法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使用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常用抗生素进行敏感性试验,使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测定对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基因。结果 75株沙门菌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2株和26株。16S rRNA基因测序法与传统培养法的符合率为100%。MALDI-TOF-MS法的属符合率为100%,其中鉴定率在99.9%以上的为17株,90%以上的为32株,80%以上的为26株,结果均可信,但其对具体血清型的符合率不高。75株沙门菌中,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69.3%,52/75),其次是氨苄西林/舒巴坦(44.0%,33/75),第三是萘啶酸(42.7%,32/75)。75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9株对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占25.3%。19株中有15株携带blaCTX-M基因(8株为blaCTX-M-14,2株为blaCTX-M-9,1株为blaCTX-M-34,2株为blaCTX-M-3,2株为blaCTX-M-15),8株携带blaTEM-1基因,4株携带blaOXA-1基因。结论 16S rRNA基因测序法作为细菌鉴定的金标准,以其快速准确著称,可作为传统鉴定法的补充方法。MALDI-TOF-MS法可以快速鉴定沙门菌,但仅在科研模式下指向性地提示血清型,因此需采用其他辅助技术进行鉴定。引起儿童腹泻的沙门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3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主要由blaCTX-M型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外科感染患者创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治疗初期感染患者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手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创口情况分为3组。第1组为就诊时无创口,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第2组为就诊时有污染创口但未发生感染患者;第3组为就诊时已明确发生感染患者。分析各组患者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获得2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第1组17例,第2组201例,第3组79例。细菌培养结果共获致病菌54种406株,G+细菌178株(43.8%,178/406),G-细菌228株(56.2%,228/406)。占比较多的4种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8%,64/406)、表皮葡萄球菌(14.0%,57/406)、阴沟肠杆菌(10.3%,42/406)和粘质沙雷菌(9.9%,40/406)。药敏试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9.4%(6/64)和72.0%(46/6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和粘质沙雷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敏感率为83.3%(35/42),对头孢他啶敏感率为90.5%(38/42);粘质沙雷菌对头孢曲松敏感率为100.0%(40/40),对头孢他啶敏感率为97.5%(39/40)。结论:一代头孢菌素及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可作为本院手外科感染患者首选经验性用药。对于开放性外伤感染患者,可能有G-杆菌感染时,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茂名市儿童食源性腹泻中沙门菌感染的血清型分型情况和耐药性特征,了解茂名市儿童沙门菌感染的流行趋势,为防控儿童食源性疾病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茂名市2018—2019年从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监测医院中分离的沙门菌366株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5 279例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66例,检出阳性率为6.93%,3岁以下儿童病例检出率占94.54%,男女病例比例为1.63∶1,发病时间集中在6—11月份,存在双高峰的特点。血清型分为33个型别,优势血清型分别为1,4,[5],12:i:-(33.33%)、鼠伤寒沙门菌(26.23%)和斯坦利沙门菌(12.84%)。366株沙门菌有80.32%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分成为62种耐药谱且多重耐药菌株达70.49%。其中对四环素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达50.0%~70.0%;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类和三代以上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率均>90.0%。结论 茂名市儿童食源性沙门菌感染以3岁以下幼儿感染为主且男童多见,呈现夏秋季流行特点。茂名市沙门菌的主要血清型构成发生变化,以1,4,[5],12:i:-为优势型,同时耐药谱多样且耐药情况严重。需持续加强对儿童食源性沙门菌,特别是1,4,[5],12:i:-型别感染的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培养,病原菌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 COMPACT培养鉴定及药敏,并进行血清凝集分型,最后用WHONET 5.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在检测的29674 份标本中,分离出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共 226株,志贺菌属 75株(33.2%),福氏志贺菌33株(14.6%),宋内志贺菌42株(18.6%),未检出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分离出沙门菌属 151株(66.8%),共检测出5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 106株(46.9%),伤寒沙门菌25株(11.1%)。腹泻患儿主要分布在4~10月,聚集分布在5~10月。2岁以下是沙门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占72.8%(110/151)。沙门菌属感染引起的腹泻呈逐年上升趋势,沙门菌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志贺菌在2017年、2018年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而2019年以后转变为宋内志贺菌为主。另外,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儿童感染性腹泻临床首选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82%),而宋内志贺菌首选药物为头孢他啶(敏感率97.6%)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92.8%),福氏志贺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率仅为60%和40%,提示志贺菌属各血清群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均为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结论  沙门菌和志贺菌引起的儿童感染性腹泻以沙门菌为主,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岁以下高发,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经验性用药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各血清型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需加强腹泻儿童粪便的病原菌和耐药监测,以便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9.
罗淑华  黄鹏飞  李燕  汪东篱  易政兵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70-1372,1387
目的 分析辖区内沙门氏菌的流行特征及药敏结果,为防治沙门氏菌感染提供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从腹泻病人中分离的47株沙门菌进行菌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结果 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人群为10岁以下年龄组,其中以鼠伤寒、肠炎沙门菌为流行优势株,除碳青霉烯类未见耐药,其它类抗生素均有耐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耐药与分离病例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是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株,感染趋向低龄化,低龄病例分离菌株耐药趋势严峻,对萘啶酸、四环素、甲氧苄啶及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提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婴幼儿抗生素的选用,对降低耐药株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7年张家港检出的92株人源沙门菌的血清学特征,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优势血清群进行分子分型研究,为该地区沙门菌菌型库积累数据。方法 收集和提取2017年张家港地区人源沙门菌患者血清学特征,对优势群B群沙门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检测,利用PulseNet China网络获得相关性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92株沙门菌分离株分布7个血清群和16个血清型,以B群为主(33.70%),30株B群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可分为26个基因型(相似值100% 为同一PFGE 型别),19个克隆系(相似度在0.85~1.00的为同一PFGE的克隆系)。其中9株德尔卑沙门菌可分为5个克隆系7个基因型,7个基因型相似度60.92%~100%;7株阿贡那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5个克隆系6个基因型,6个基因型相似度0~100%;6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3个克隆系5个基因型,5个基因型相似度48.51%~100%。结论 张家港市人源沙门菌血清型多样化分布,B群沙门菌为优势血清群。沙门菌PFGE带型较多,基因多态性较高,同一血清型可获得不同PFGE指纹图谱。其中德尔卑沙门菌亲缘关系近,鼠伤寒部分菌株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阿贡那沙门菌各克隆系存在明显差异,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