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友来特"对输尿管尿酸结石的排石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尿液碱化剂"友来特"对输尿管尿酸结石排石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输尿管尿酸结石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结石大小为0.5~1.0 cm,平均0.7 cm.经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螺旋CT及血、尿生化检查确诊.随机分成溶石排石组和单纯排石组.前者23例,口服"排石冲剂"的同时加服"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剂),调整尿液pH值至6.8,每日监测尿液pH值3次;后者22例,单纯服用"排石冲剂",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排石成功率和平均排石时间.结果溶石排石组和单纯排石组分别排石18例和11例,排石成功率分别为78.3%和50.0%,两组排石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石排石组平均排石时间(17±6)d较单纯排石组(22±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碱化剂"友来特"能显著提高输尿管尿酸结石的排石成功率,缩短排石时间.作用机制可能与"友来特"对尿酸结石的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抗栓治疗的BPH患者继发肉眼血尿的治疗。方法:2006年9月~2007年2月明确诊断为BPH继发肉眼血尿的患者105例,分为抗栓组(81例)和对照组(24例)。抗栓组采用抗栓治疗联合非那雄胺,对照组仅采用非那雄胺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血尿的治疗结果。结果:抗栓组肉眼血尿完全消失52例(64.2%),血尿消失平均时间3.9周(1~6周);血尿较治疗前减轻者12例(14.8%)。对照组肉眼血尿完全消失16例(66.7%),平均时间3.2周(1~5周);血尿较治疗前减轻者4例(16.7%)。抗栓组肉眼血尿消失的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在血尿治愈率(血尿消失)和有效率(血尿消失+血尿减轻)方面无显著差异,服用不同种类抗栓药物的患者间血尿治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使用抗栓药物治疗的BPH患者继发肉眼血尿,口服非那雄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和有效率与未抗栓治疗组接近,但治愈血尿所用的时间略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明确诊断。其中超声诊断正确率81.3%(26/32),CT诊断正确率86.2%(25/29),MRCP诊断正确率90.4%(19/2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正确率100%(8/8)。根据结石的位置及术中探查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I型17例,结石位于主胰管;Ⅱ型11例,结石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Ⅲ型4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依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全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共有并发症11例(34.3%),术后残石率为9.3%(3/32)。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不等,术后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合并胰腺癌者于术后12~35个月后因胰腺癌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胰管结石处理复杂,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结石分型对其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金钱草颗粒对结石患者尿液尿酸、尿钙、pH值、尿量、草酸钙结晶的影响。方法 20例结石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7岁(20~55岁)。予广金钱草颗粒30 g,口服,2次/d,于服药前及服药后3 d收集患者晨尿及24 h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晨尿pH值、尿酸、尿钙、草酸钙结晶及24 h尿量、尿酸、尿钙的变化。结果晨尿尿酸浓度增加(P<0.05),pH值降低(P<0.05),24 h尿量、尿酸、尿钙及晨尿尿钙、草酸钙结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单味广金钱草颗粒防治结石,需配合其他药物(如碱化尿液),饮水要昼夜兼顾。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4~11月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LUMENIS POWER Suite 100 W钬激光及Circom MRO输尿管镜对72例输尿管结石进行碎石治疗.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到达结石部位,采用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14~83min,平均28 min.3例失败由于位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移至肾脏,一次碎石成功率95.8%(69/72),其中上段结石成功率92.1%(35/38)、中下段结石成功率100%(34/34).术中输尿管穿孔3例(4.2%)、结石移动9例(12.5%)、血尿72例(100%);术后腰痛45例(62.5%)、血尿72例(100%)、泌尿系感染5例(6.9%),无输尿管狭窄发生.术后第1天KUB检查无结石率86.1%(62/72),余7例均于2周内排净.术后住院2~5d,平均3d.49例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均未发现输尿管狭窄,28例肾积水减轻(1.4±0.5)cm、21例肾积水消失.结论 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上尿路尿酸结石的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06—2017-09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非梗阻性上尿路尿酸结石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10例)、PCNL组(13例)和ESWL组(9例)。比较3组结石的一次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纯药物组首次全部排尽结石(100%)。PCNL组单次取尽结石9例(69.2%),ESWL组单次取尽结石7例(77.8%)。随访7~48个月,单纯药物未见结石复发,PCNL组结石复发4例(30.8%),ESWL组结石复发2例(22.2%)。单纯药物组无不良反应,PCNL不良发生率为46.2%(6/13),ESWL组不良发生率为77.8%(7/9)。结论非梗阻性尿酸结石可根据结石大小选用单纯药物、PCNL和ESWL等治疗方案,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尿酸结石复发,开放手术几乎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2月对65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积极抗感染的同时,一期在膀胱镜下或经皮肾穿刺置管,以引流尿液、解除梗阻,待患者感染控制、全身情况平稳后,二期行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一期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单侧结石53例,成功置入39例;双侧结石12例,双侧均成功置入导管7例,一侧成功置入导管3例。逆行插管失败者,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置管。二期行腔内微创碎石手术,结石成功排出61例,结石清除率93.8%(61/65),再结合ESWL和中药排石等治疗方法,仅2例单侧结石残留,排石率96.9%(63/65)。65例术后6个月随访,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明显改善,其中55例肾积水消失,7例重度肾积水恢复至中度肾积水,3例重度积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膀胱镜下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顺行置管联合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碎石术操作简便,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利于控制感染及恢复肾功能,两者联合可作为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脓毒血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17~52岁,平均34岁.病程2~22个月,平均10个月.右侧42例,左侧54例.合并附睾结核12例,肺结核28例.96例均行常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行药物治疗,无效者行肾切除.结果本组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和腰痛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分别占67.7%(65/96)、54.2%(52/96)、43.7%(42/96)、37.5%(36/96)和22.9%(22/96).KUB+IVU、B超、CT、膀胱黏膜活检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7%、12.5%、37.5%、33.3%.96例采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或吡嗪酰胺(PIA)]治疗6~8个月,临床治愈38例(39.1%),好转43例(44.8%).15例药物治疗无效者改行肾切除.结论尿液检查、IVU、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H+RFP+EMB或PIA三联治疗早期肾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 婴幼儿上尿路结石患儿56例.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24(7~36)个月.无症状筛查发现28例、肉眼血尿20例、尿路刺激症状6例、无尿2例.有药物排石治疗史49例(87.5%),有ESWL治疗史8例.平均病史4.8个月,保守治疗时间平均4.5个月.56例均经B超、KUB、CT检查确诊.左侧20例、右侧25例、双侧11例,共67侧.结石最长径线平均19(10-32)mm.透X线结石44侧(65.7%),合并肾积水54侧(80.6%). 结果 56例患儿应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一期成功建立12~16 F微造瘘皮肾通道,并应用气压弹道、超声、激光碎石或套石篮取石.双侧结石患儿分期手术完成.通道建立时间(2.9±0.6)min,结石处理时间(13.9±3.2)min.术后71.6%(48/67)的患儿出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血红蛋白平均下降8.7 g/L,血细胞比容平均下降2.6%.术后患儿出现持续性或反复发热3例(4.5%).结石排净率92.5%(62/67).无输血病例,未发生外科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5±4)d. 结论 婴幼儿上尿路结石MPCNL治疗安全有效.直径>1.5cm、多发性及鹿角形肾结石以及引起明显梗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为婴幼儿MPCNL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硬镜钬激光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WolfF8/9.8输尿管硬镜,德国Wavelight Auriga钬激光治疗仪,365~600μm光纤,激光能量500~1 200mJ,频率5~12Hz治疗4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防1~30个月,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除9例输尿管镜检查时结石回流入肾内,无法碎石,10例因输尿管结石远端狭窄,输尿管镜未能到达结石部位改其它方法治疗,余病人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8~63min,平均21min。术后合并症有血尿304例,多3天内消失,最长1例血尿13天;尿痛316例,1~6天消失;发热18例,多3天后正常。术后放置双J管14~150天,平均30天。4例肾内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石排净率上段89.29%(100/112),中段95.10%(136/143),下段98.68%(149/151)。结论: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效果好,采用高频率低能量可降低上段输尿管结石返流肾内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92.71%(445/480),术中上镜困难3例(0.63%),发生输尿管穿孔5例(1.04%),结石上移肾盂14例(2.92%)。术后严重肉眼血尿17例(3.54%),患侧腰痛15例(3.13%),尿路感染9例(18.8%)。结石残留13例(2.71%),输尿管狭窄3例(0.63%),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中,正确熟练的输尿管镜碎石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滔罗特Taurolite)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溶石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2003年10月~2004年12月,对滔罗特胶囊(含牛磺熊去氧胆酸250 mg)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受试者为体检查出,无症状或仅有轻度饭后上腹饱胀不适,结石<2 cm,胆囊有功能的胆固醇结石患者.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进入4个月的双盲期.试验组应用滔罗特胶囊1粒/次,3次/日,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胶囊1粒/次,3次/日.每2个月复查B超,口服胆囊造影(OCG),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检查,以对滔罗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4个月时揭盲,对照组终止试验,试验组继续服药2个月(疗程6个月).疗效评估按国际统一标准:全溶(complete dissolution,CD),OCG示结石充盈缺损全部消失,B超示胆囊无异常回声;大部分溶(greater part dissolution,GPD),OCG和B超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减少50%以上;部分溶(partial dissolution,PD),OCG和B超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减少<50%;无效(no change,NC),OCG和B超均示结石的数目或直径或总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CD GPD为显效,CD GPD PD为有效. 结果 两中心共纳入123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64例,对照组59例.试验期间脱落和退出试验11例(8.9%),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9例.112例完成疗程和观察,其中试验组62例,对照组50例.①滔罗特4个月时显效率27.4%(17/62),有效率56.5%(35/62);6个月时显效率41.9%(26/62),有效率67.7%(42/62).对照组4例(8.0%)有溶石反应,46例无效.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28.678,P=0.000).②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组在试验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试验组3例(4.8%,3/62),对照组1例(2.0%,1/50).2例与服用药物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8%(2/112).③试验组服药前与服药后2、4个月后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ALT、AST、ALP、Tbil、ALB、Cr、BUN)的变化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服用滔罗特无关.④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2、4个月时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常规与肝肾功能7项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服用滔罗特无关. 结论 滔罗特为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Ⅰ期成功碎石率97.78%(88/90)。其中上段结石清除率88.89%(16/18),中段结石清除率100%(26/26),下段结石清除率100%(44/44),平均手术时间50.38 min。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输尿管黏膜隧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发生血尿6例,低热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均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87.78%(79/90)。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保列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肉眼血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保列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肉眼血尿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进行了总结。 5 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活动性血尿或近期复发性血尿的患者行保列治每日 5mg治疗 ,所有患者均除外肿瘤可能。TURP手术史、是否抗凝治疗及前列腺体积为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94%的患者血尿程度好转 ,77%的患者服药后未再出现血尿。平均随访 3 8个月 ( 3~ 86个月 )。其中 14例服用香豆素的患者中 12例 ( 86% )血尿消失 ,13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 10例( 77% )血尿消失 ,2 6例未服用抗凝药的患者中 19例 ( 73 % )血尿消失。 3 1例曾行TURP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1015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 2004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15例,6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仅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在3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前期186例碎石中漂入肾盂内结石或6 mm碎石同期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或分期ESWL,后期146例应用NTrap网蓝预防输尿管上段结石漂入肾盂,当有结石或6 mm碎石漂入肾盂时同期用输尿管软镜或分期ESWL碎石。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97.5%(663/680)。输尿管上段结石单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成功率60.2%(112/186);对漂入肾盂结石或碎石同期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碎石成功率88.2%(164/186);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前辅以NTrap网篮成功碎石率89.9%(134/149)。进镜失败6例,输尿管穿孔3例,假道7例,输尿管撕脱1例,尿脓毒血症2例,肾周血肿1例。7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55例,下段结石501例)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190例,肾盂、肾盏扩张消失176例,明显好转14例,无结石复发,其中24例漂入肾盂≤6 mm碎石,经药物治疗排出碎石5例,19例无变化。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安全、有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辅以NTrap网篮或输尿管软镜有助于提高成功碎石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25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URL治疗60例,PCNL治疗65例。结果:URL组有5例转开放手术取石,余5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9.45±16.30)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3/60),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90%(54/60)。PCNL组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61.38±12.90)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3%(6/65),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100%。PCNL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URL组无明显差异;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URL组。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25例胰腺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中经手术及EST确诊为胰腺真性结石(胰管结石)5例,胰腺假性结石(胰实质内钙化)20例。X线、B超、CT、ERCP及MRCP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10/25)、88.0%(22/25)、84.2%(16/19)、88.9%(8/9)和100%(2/2)。手术治疗1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腹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3 d 1例发生胆漏,经充分引流治愈;非手术治疗7例,1例行EST后发生出血,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0年,平均5.2年,其中2例合并胰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11个月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18例手术治疗患者3年内胰管结石复发2例(11.1%),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3年内胰管结石复发2例(28.6%),4例复发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结论胰腺结石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B超为首选诊断方法;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内切开取石为主的各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提高胰腺结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结石成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结石相关参数、随机尿pH值、尿培养、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比较尿酸铵结石与非尿酸铵结石婴幼儿的血尿酸、血钙、尿pH值、尿培养阳性率、结石长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泌尿系结石婴幼儿的中位年龄为23.04个月,男女比例为3.2:1。半数以上(81.3%,61/75)患儿来自农村,57.3%(43/75)患儿营养不良,33.3%(25/75)患儿合并尿路感染,8.0%(6/75)患儿合并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结石部位为肾脏53例(70.67%),输尿管27例(36.00%),尿道17例(22.67%),膀胱16例(21.33%)。结石成分分析提示,尿酸铵44例(58.67%),草酸钙39例(52.0%),碳酸磷灰石14例(18.67%),尿酸7例(9.33%)。女性婴幼儿肾结石更为常见(P=0.011)。婴儿组(n=19)与幼儿组(n=56)相比,幼儿组草酸钙结石更为常见(P=0.039),而尿酸铵、碳酸磷灰石、尿酸结石的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尿酸铵组与非尿酸铵组相比,性别、年龄、居住地、营养状况、血尿酸、血钙、尿pH值、尿培养阳性率、结石最大径、膀胱结石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男性的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结石部位是上尿路,女性肾结石更常见。尿酸铵是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与婴儿组相比,幼儿组草酸钙结石更为常见。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患儿多为农村居民,营养不良与尿路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鞘扩张法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49±9)岁,输尿管硬镜探查置入超滑导丝并确保在位后采用10~14 F软镜鞘内芯及输尿管软镜鞘逐级扩张,并使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评估结石清除率及术后3、6、12个月输尿管再狭窄率。结果 一期成功扩张并手术48例,20例一期置管后二期成功扩张并手术,4例更换术式,手术成功率94.4%(68/72),手术时间(65±24)min,Clavien分级(手术并发症分级)Ⅰ-Ⅱ级72例,Ⅲ-Ⅳ级0例,术后结石清除率94.4%(68/72),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输尿管再狭窄率分别为5.6%(4/72),6.9%(5/72),8.3%(6/72)。结论 输尿管软镜鞘扩张法是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尿酸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我科在2006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剂,治疗尿酸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均被治愈。治疗2-6个月,10例结石完全消失;另2例结石明显缩小,继续服1月余结石消失。治疗期间仅有3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无其它毒副作用。结论枸橼酸钾可提高尿pH值,降低尿钙的饱和度,使尿酸结石溶解并防止复发,是一种治疗尿酸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