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球囊扩张法建立无积水肾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传统球囊扩张法比较。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改良球囊扩张法及传统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倾向性匹配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80例(40对)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改良球囊扩张组40例和传统球囊扩张组40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致性较好。改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一次性成功率高于传统球囊扩张组(97.5%vs.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球囊扩张组结石清除率高于传统球囊扩张组(85.0%vs. 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球囊扩张组术中建立通道的时间较传统球囊扩张组术长[(8.0±1.4) min vs.(6.3±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球囊扩张组的总体手术时间较传统球囊扩张组更短[(68.7±9.8) min vs.(73.6±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上尿路尿酸结石的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06—2017-09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非梗阻性上尿路尿酸结石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10例)、PCNL组(13例)和ESWL组(9例)。比较3组结石的一次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纯药物组首次全部排尽结石(100%)。PCNL组单次取尽结石9例(69.2%),ESWL组单次取尽结石7例(77.8%)。随访7~48个月,单纯药物未见结石复发,PCNL组结石复发4例(30.8%),ESWL组结石复发2例(22.2%)。单纯药物组无不良反应,PCNL不良发生率为46.2%(6/13),ESWL组不良发生率为77.8%(7/9)。结论非梗阻性尿酸结石可根据结石大小选用单纯药物、PCNL和ESWL等治疗方案,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尿酸结石复发,开放手术几乎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2-07—2016-12间12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术前诊断为肾上腺库欣综合征,因为皮质醇节律升高,有典型皮质醇增多症及高血压的临床表现。1例患者因为醛固酮明显升高及合并高血压临床表现,术前误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为合并对侧肾嫌色细胞癌,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转移瘤。由于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十分罕见,12例患者术前均被误诊。结果 6例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术,6例患者接受后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术。病理结果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大多包膜完整,质地软,切面常为棕色、黄褐色、暗红色,可有钙化、出血、网状分隔等表现。镜下可见增生并扩张的血管。管壁薄,多不规则,有时管壁伴有玻璃样变,部分合并钙化、纤维囊壁形成、富含脂肪组织、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未见复发转移。所有异常的肾上腺激素都在术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没有内分泌功能而且预后较好,术前易误诊。有功能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激素特征并无特异性,但激素分泌异常也不能排除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而且提示有伴随其他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7-5p 在肝细胞癌(HCC)HepG2 细胞对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含野生型MICB 基因3忆UTR 序列、突变型MICB 基因3忆UTR 序列、miR-17-5p mimic 序列、miR-17-5p-NC 序列、anti-miR-17-5p 序列的质粒载体分别或共转染HCC HepG2 细胞,使用丙戊酸钠处理转染或未转染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检测miR-17-5p 对MICB 的调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或组织中miR-17-5p 及MICB 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淤与miR-17-5p-NC 组相比,miR-17-5p-mimic 组HepG2 细胞中miR-17-5p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C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anti-miR-17-5p-NC 组相比,anti-miR-17-5p 组HepG2 细胞中miR-17-5p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MICB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miR-17-5p-NC+MICB 3’UTR-Wt 组相比,miR-17-5p-mimic+MICB 3’-UTR-Wt 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iR-17-5p-NC+MICB 3’UTR-Mut 组与miR-17-mimic+MICB 3’-UTR-Mu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与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相比,miR-17-5p 在H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MICB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7-5p 和MICB 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远处转移、TNM 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在HCC 肿瘤组织中miR-17-5p 与MICB 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 与miR-17-5p-NC 组相比,miR-17-5p-mimic 组MICB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iR-17-5p-mimic+MICB 3’UTR-Mut组相比,miR-17-5p-mimic+MICB-3’UTR-Wt 共转染组中NK 细胞毒性和MICB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均<0.05)。与anti-miR-17-5p-NC 组相比,anti-miR-17 组NK 细胞毒性和MICB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均<0.05)。 与丙戊酸钠+miR-17-5p-NC 组相比,丙戊酸钠+miR-17-5p-mimic 组细胞中MICB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效靶比时,与Ctrl 组相比,丙戊酸钠组NK 细胞毒性显著增加(P<0.05)。与丙戊酸钠+miR-17-5p-NC 组相比,丙戊酸钠+miR-17-5p-mimic 组NK 细胞毒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17-5p 通过靶向MICB 降低HepG2 细胞对NK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从而抑制NK 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一种泌尿系相对罕见的疾病,其双侧发病则更为罕见。病因学上,UTUC和膀胱癌有一些共同的致病因素,但两种疾病在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上则不尽相同。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普及,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和膀胱袖口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excision,LNUBCE)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治疗UTUC的主流方法。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因其直观清晰的手术视觉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弥补了腹腔镜手术存在的缺陷,使机器人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和膀胱袖口状切除术(Robotic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excision,RNUBCE)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本文对近年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血管肉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原发性肾血管肉瘤的文献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80例患者及2例我院患者。发病年龄(60.1±14.1)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合并转移(P0.00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RR=3.396,RR95%CI 1.125~10.254,P=0.030)、转移(RR=7.040,RR95%CI 1.76~27.900,P=0.005)是原发性肾血管肉瘤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肾血管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预后极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治疗和靶向治疗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方式,但仍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9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9例,年龄15 ~56岁,平均40岁.患侧肾功能轻度受损者4例,中度受损者35例,重度受损者1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1例.输尿管上段狭窄13例,中下段狭窄25例.狭窄段长度0.3~2.0 cm,平均为1.2 cm.其中经皮肾微穿刺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17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完成31例.双J管留置3~6个月,4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3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4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手术时间25~95 min,平均42 min;术后住院时间2-6d,平均4d.45例随访复查B超及CT示肾积水明显减轻39例,IVU示输尿管显影通畅无明显狭窄;肾积水无明显变化6例. 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电切结合球囊扩张治疗输管狭窄手术效果确切、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输尿管狭窄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总结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PKR 治疗尿道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 年1 月-2011 年12 月应用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PKR 治疗47 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出血、尿瘘、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 次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术后常规进行金属扩张器扩张,每周1 次,4~6 次后改为每半月、每月1 次,所有患者最后均扩张至F22~24.结论:筋膜扩张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PKR 治疗非长段尿道狭窄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肾盂血管瘤临床罕见,2002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9~61岁,平均48岁.右侧2例,左侧2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全程肉眼血尿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左肾盂占位1例.病程5 d~2年.瘤体大小1.2 cm×1.0 cm×0.8 cm~4.6cm×2.2 cm×3.1 cm.CT检查平扫加增强均表现为肾盂占位.1例误诊为左肾盂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单纯右肾切除术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所进行的97例PCNL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症有感染23.7%(23/97)、出血15.5%(15/97)、肾孟破裂2.1%(2/97)、腹腔积液2.1%(2/97)、其他脏器损伤1%(1/97),经过对症治疗与处理,结果满意。结论PCN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