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以芜湖为代表的三线城市居民的用药情况与社区药学服务需求,并进行分析与归纳,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社区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现状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05份,通过调查发现69.50%受试人群近3个月有服药史,药店为主要药品购买来源,但是在日常用药中有超过1/3的被调查人群存在错误的用药行为。社区用药知识讲座是三线城市社区药学服务接受程度最高的形式。结论针对不同居民需求,逐步开展不同方式、内容和对象的社区药学服务,才能最终建立具有适应三线城市特色、具有示范性、满足最广大居民需求的社区药学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研究温州地区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常识及药学服务需求,为有效开展该人群的社区药学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温州地区12个县(市、区)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28%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高中以下学历;>50%患者在用法用量、服药时间、忘服、漏服、误服及出现不良反应不知如何处理等方面存在用药问题,遇到问题时78.97%的患者选择咨询医师;52.35%的患者存在联合用药,超过半数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仅39.10%患者用药完全依从;多数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嗜睡、口干、记忆减退、便秘、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 温州地区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社区药学服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区药学服务队伍、开展有效的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开通多渠道的用药咨询服务来开展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岳晓红  薛莹  司方莹 《中国药房》2021,(8):1003-1008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药师干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对其一般资料、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疾病与用药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用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将患者随机分为药学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针对危险因素为药学干预组提供3个月的药学服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用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共有298例患者有效完成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其中,163例患者(54.7%)依从性良好、135例患者(45.3%)依从性差。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与患者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显著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药物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药学干预组用药依从性、疾病控制情况、疾病和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和自我效能均较非干预组显著改善或提高,血磷水平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药物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是影响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偏低;药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80名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并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指导前(服药1个月)后(服药12个月)患儿的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分别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0.05)。患儿的临床指标在指导后得到改善(P<0.05),且疾病未进展(P<0.05)。结论: 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药师应通过更加积极的药学干预,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并建立慢病的药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为过敏性紫癜患儿提供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医师和护士进行用药干预、对患儿及 其家属进行用药知识宣教、制订过敏性紫癜标准化药学服务规范等多种形式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提高了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患儿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在儿 童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1):1551-155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过程及用药分析,针对当前患儿癫痫发作控制不佳,制订合理用药方案及合适剂量,并根据药物的临床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医师接受建议并成功控制患儿癫痫发作,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充分掌握专科治疗药物特点并深入结合患儿病情进行分析,可以协助医师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疗方案,使患儿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带领药学系学生开展广泛调研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调查总结全国医药改革重点城市芜湖市中老年居民的用药情况及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积累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带教经验,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药学服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开展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结果本次调查统计学分析纳入符合年龄条件的423份中老年人群的调查问卷,显示70.45%受调查人群在近3个月内有服药史;中老年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医保为主(78.49%);57.45%的调查人群从药店购买药物。在日常用药中有1/3以上的被调查人群存在错误的用药行为。社区用药知识讲座是中老年居民接受程度最高的社区药学服务形式。结论药学系学生的社会实践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开展,进行调研的内容要紧贴百姓民生,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五不与五要"。在药学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尝试逐步开展不同方式、内容和对象的社区药学服务开展适合芜湖市民需求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50例,对其进行多次定期随访调查,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药物依从性较好的有156例(34.7%);药物依从性较差的210例(46.7%)。其中自行认为经济负担重、无需按时服药、忘记吃药等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108例(24%)、98例(21.8%)、76例(16.9%)。高血压了解程度、经济状况、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家庭支持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当关注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吴元俊  张振兴 《江苏医药》2013,39(13):1593-1594
目的 分析家长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儿童哮喘规范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通过对320例哮喘患儿家长学历、年龄及地区的调查,统计并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观察宣教后,不同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存在差异,随着学历的增高,其依从性也增高,大学以上学历家长依从性最好(42.7%),初中以下学历家长依从性最低(13.3%).宣教后,大学以上学历家长的提高幅度最大(P<0.05).25-34岁年龄组家长依从性最好(50.5%),城市家长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农村家长(P<0.05).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及不同地区的家长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不同,提示在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组别的家长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患儿规范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查阅及电话随访,对2013年3月~2014年12月曾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4例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较好为142例(35.15%),依从性差为262例(64.8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性别、职业、高血压病程、是否伴随其他慢性病和出院时间存在密切关系。结论高血压患者服药过程中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临床药师应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积极发挥药学服务功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访两家医疗机构的30名调剂药师及经其调配的150例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患者,单因素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药师间的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调剂药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无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交流时间、服务态度、继续教育、常用抗Hp治疗药物的知晓度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交流时间、常用抗Hp治疗药物的知晓度呈正相关。结论:应加强调剂药师的培训,提高药师的综合素质;药师应向患者提供1 min以上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肺栓塞的抗凝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栓塞患儿的抗凝治疗过程,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在抗凝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合并用药及饮食宣教方面提供了个体化建议和药学监护,保障了患儿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在儿科个体化抗凝治疗和安全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小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PSICU)对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并发多重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患儿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参与1 例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后并发多重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患儿抗感染的治疗,临床药师开展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并进行临床会诊,对抗感染治疗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药师通过对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给予个体化抗感染治疗建议,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小板水平升至正常范围,感染相关炎性指标回归正常,转出PSICU,治疗有效。结论:临床药师需深入临床参与治疗过程,在抗感染用药方案的制订、调整、实施等多方面开展药学实践,发挥临床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利华  王晓玲  向莉  谢晓慧 《中国药房》2010,(20):1896-1898
目的:调查哮喘患儿使用吸入药物的情况,以明确针对哮喘患儿的药学服务方向。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01例门诊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4.0%的患儿和/或家长能认识到哮喘需要长期的控制治疗;36.6%的患儿能完全遵医嘱用药;能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都保和准纳器的患儿比例分别为29.4%、35.3%和29.8%;94.1%的患儿及其家长不了解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结论:哮喘患儿对吸入剂的用药依从性、对长期控制治疗的必要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和吸入技术的掌握均有待提高;药师应为哮喘患儿提供更多的相关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处方政策下慢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收集长期就诊医院近6个月的慢病患者用药方案500份,从不同慢病分类对用药方案中药物储存条件、服药时间及药物间潜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用药安全风险,形成个体化用药指导单。结果制订慢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指导单和用药时间轴,可有效降低慢病患者不正确的药品储存方式、服药时间及服药方式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为慢病患者制订个体化用药指导单和用药时间轴,并提供合理的生活饮食建议,是慢病患者药学服务的一种延续,对于保障长处方政策下慢病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口服用药依从性,分析原因,改进药学服务方式。方法 用事先制订的用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资料信息获取。结果 住院患者口服药依从性占60.1%,不依从的表现依次为忘记或不注意服药占50.4%,自觉症状改善时停药占25.5%,对药品存在抗拒心理不服药占12.6%,服药自觉更坏时停药占11.8%。结论 提供更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本院药学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口服用药依从性,分析原因,改进药学服务方式。方法 用事先制订的用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资料信息获取。结果 住院患者口服药依从性占60.1%,不依从的表现依次为忘记或不注意服药占50.4%,自觉症状改善时停药占25.5%,对药品存在抗拒心理不服药占12.6%,服药自觉更坏时停药占11.8%。结论 提供更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本院药学服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歆  平其能 《中国药房》2011,(48):4519-4522
目的:了解当前医师对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态度,并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对南京市二级以上的医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受访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有效率为83.6%,73.2%的受访医师赞同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性别、所在医院的类型、学历与学位、在日常工作中因合理用药问题与药师接触的频率和医院的等级是影响医师支持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药学服务能获得大部分受访医师的支持,但对授予临床药师独立医疗决策权的支持程度较低。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逐步建立医师与临床药师之间的职业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享临床药师对罕见病胸腺神经内分泌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患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经验。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全程参与1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瘤致EAS患儿的治疗过程,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针对该患儿制订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了个体化用药监护。结论:临床药师以自身药学专业知识为切入点,深入临床,提供及时、合理的药学服务,发挥了在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作用,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03例患儿用药依从的调查,了解患儿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3例患儿,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患者访谈、处方续药记录等方法对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03例患儿中,12例自行停药。占11.65%;28例不按时按量服药,占27.18%;30例有漏服药现象,占29.13%;还有2例自行换药,占1.94%;仅有3l例患儿按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占30.09%。通过药师干预后,儿童用药的依从率为82.05%。结论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和跟踪服务,指导患儿家长合理地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使医院药剂学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