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索阳虚质、阴虚质人群手面部区域及腧穴的红外热图特征,为运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使用麦迪塞姆临床体温红外热像仪对134例受试者手面部区域、腧穴进行体表温度检测,建立体表温度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和质者额部和鼻鄂部体表温度与阳虚质、阴虚质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阳虚质者鼻鄂部体表温度与阴虚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手和右手手心部位、手背部腧穴体表温度均为阴虚质者明显高于阳虚质、平和质者(P均0.05),阳虚质与平和质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虚质转化分与鼻鄂部温度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转化分与额部、颏部温度呈正相关(P均0.05)。左手和右手手心部,阴虚质转化分与劳宫穴、拇指端、示指端、中指端、无名指端、小指端温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阳虚质转化分与右手拇指端、无名指端、小指端呈负相关(P均0.05)。左手和右手手背部,阴虚质转化分与外劳宫穴、少商穴、商阳穴、关冲穴、少冲穴、少泽穴温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阳虚质、阴虚质人群红外热像图各有其特点,右手拇指端、无名指端、小指端可考虑作为辨识阳虚质、阴虚质的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2.
左右腋温与阴阳的关系及其对针灸诊疗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体温是生命四大体征之一,腋温是临床最常用的体温测定温度.通过左右腋温温差与患者体质类型、疾病诊治关系的探讨,证实左右腋温与阴阳盛虚存在着相关性,即左腋温偏高为阴虚阳盛,右腋温偏高为阳虚阴盛,并据此指导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及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用半导体体温计,对人体及动物模型的体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阴虚、阳虚、瘀血三种证型肿瘤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时,一日内的变化是有差异的,阴虚组每日不同时刻体温波动明显,并高于正常组,瘀血组每日平均体温偏高,以上两组最高体温出现在18点,阳虚组体温变化相对平稳,并低于正常组,最高体温出现在14点,五心烦热的患者手心温度低于腋温。此项观察结果为临床测量体温的时间及诊断证型提供了新的客现根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体温昼夜节律参数的特征性改变角度揭示“阴虚”、“阳虚”状态的时间病理学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氢考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和氢考Ⅱ型(肾上腺皮质机能抑制)方法塑造大鼠“阴虚”、“阳虚”病理模型,昼夜监测动物肛温,并用单个余弦法程序对体温数据进行昼夜节律性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的体温具有明显昼夜节律性波动峰相位平均为351.13度(约在23.4时);“阴虚”大鼠的体温仍保持昼夜节律,但峰相位为32.23度(约在2.2时),发生明显心后性转移,节律中值、振幅有升高趋势;“阳虚”大鼠体温昼夜节律消失,峰相位为307.50度(即20.5时),发生明显超前性转移,节律中值、振幅明显降低。结论:“阴虚”、“阳虚”大鼠体温具有不同的昼夜变动模式,“阴虚”、“阳虚“状态具有不同的时间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半导体体温计,通过60例患者,每例每日6次(共720次)的体温测量,结果认为:阴虚、阳虚、瘀血三种证型肿瘤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时,一日内的变化是有差异的。阴虚组每日不同时刻体温波动明显,瘀血组每日平均体温偏高,以上两组最高体温出现在18点;阳虚组体温变化相对平稳,最高体温出现于14点;五心烦热的患者手心温度低于腋温。此项观察结果为临床测量体温的时间及诊断证型提供了新的客观根据。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氢考Ⅰ型(肾上腺皮制裁激素过多),氢考Ⅱ型(肾上腺皮质机能抑制)方法塑造大鼠“阴虚”、“阳虚”病理模型。运用现代时间生物学多点取样的动态观测方法和节律分析技术,比较研究“阴虚”、“阳虚”大鼠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S)昼夜节律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血中ACTH,CS均具有明显昼夜节律,峰相位分别在301.67度(20:00)和9.05度(00:36);“阴虚”大鼠ACTH,CS仍保持昼夜节律,但与对照组比较,ACTH节律的振幅,中值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而CS昼夜节律的振幅,中值有一定的升高趋势,“阳虚”大鼠ACTH,CS的昼夜节律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振幅,中值减小;“阳虚”大鼠ACTH,CS昼夜节律峰相位明显超前于“阴虚”大鼠节律峰相应,研究结果提示:“阴虚”、“阳虚”具有不同的时间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晨用补阳药,晚上用补阴药的旦助阳暮益阴治法与阳药阴药混合服用的传统补阴补阳法的区别,探讨治疗阳虚、阴虚的新方式。方法:将SD大鼠480只随机分为阳虚12345,阴虚①②③④⑤和空白6共11组。阴虚组用氢考Ⅰ型,阳虚组用氢考Ⅱ型方法造模。分别采用旦助阳(早晨运用助阳药,如1、2组)或/和暮益阴(晚上运用养阴药,如①②组),旦益阴暮助阳(早晨用阴药,晚上用阳药反证)和传统补阴补阳(将阳药与阴药混合早晚服)等方法治疗。观察其对阳虚与阴虚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昼夜节律的影响,进行组间及同阳虚模型5、阴虚模型⑤和空白6组之间比较。结果:阳虚组和阴虚组CRH 6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和组内数据波动均表现出1、2组与6组吻合性较好。但不论阳虚还是阴虚,治疗组的峰谷值均与空白组不一致。结论:传统补阴补阳法和旦助阳暮益阴均有调节阳虚、阴虚大鼠CRH昼夜节律作用,但旦助阳暮益阴治法优于传统补阴补阳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应用一般测温方法对肢端和穴位皮肤温、腋温、胃温和舌下温进行了观测,初步证明阳虚患者体温平均水平较正常偏低,阴虚者偏高,且这一变化似乎在肢端等体表部位表现得较为突出;然而阳虚证和阴虚证究竟是否存在体温规律性异常变化还受到质疑,现有测温指标和数值也不能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为此,从自律性、行为性体温调节及其调定点水平开展多层次、多指标临床研究,对于这方面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并已获得理想进展。  相似文献   

9.
阳虚寒证和阴虚热证患者发汗调定点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  徐守中 《中医杂志》1996,37(4):236-238
本工作以发汗调定点参考值(ToSSP)及其相关指标,对辨证明确的10例阳虚和12例阴虚患者,测定喜好温度(Tp)、皮肤温(Tsk)、舌下温(To)、ToSSP及其潜伏期(LsP)、并计算ToSSP与To的差值(ToSSP—To)等指标。结果表明:阳虚组Tsk、To均值低于对照组,阴虚组To则高于对照组。阳虚组与阴虚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阳虚组ToSSP均值升高,Lsp延长,ToSSP—To加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阴虚组则与对照组相近。阳虚组Tp高,阴虚组Tp低者占2/3,其余的Tp不明确。首次证实阳虚者SP上移,阴虚者无明显移位。为从SP水平分析阳虚和阴虚病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100例高血压病人。分为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及阳虚四型。分别测量其24小时动态血压(ABP),结果发现,阳亢组血压昼高夜低的节律明显,阴虚阳亢组则夜高昼低,阴阳两虚组和阳虚组之昼夜节律不明显。同时发现阴阳两虚组以收缩压负荷升高明显,阳虚组则以舒张压负荷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75-2077
目的:观察偏阴虚组与偏阳虚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生化指标的特点,探讨中医阴阳调护理论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偏阴虚组与偏阳虚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生化指标有无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阳虚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的得分较阴虚组患者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虚组精力的下降更为明显,与阴虚组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阴虚证患者的躯体健康得分较阳虚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虚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均高于阳虚组,阴虚组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低于阳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阳虚组血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阴虚组,差异有明显的显著性(P<0.01);阳虚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肌酐水平高于阴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化指标与阴阳偏盛有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调整阴阳,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时,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患者与丙泊酚麻醉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医体质类型的判断标准,术前对初次人流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阳虚组、阴虚组分类,同时设对照组(即非阳虚质和阴虚质者)。记录各组体重、年龄、是否经产妇,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每公斤体重总用量、麻醉效果等指标。结果阳虚组和阴虚组与对照组相比,人流患者的体重、年龄、是否经产妇,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组丙泊酚每公斤体重总用量显著大于阴虚组,P0.05;阳虚组术中体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虚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情况与人流患者不同的体质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对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阴虚质20例,阳虚质22例)和对照组44例(阴虚质19例,阳虚质2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一般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每星期随访2次并测量血压。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体质人群的临床疗效、高血压确诊率及转平和质百分率。结果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78.9%和92.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治疗后高血压确诊率分别为15.0%和9.1%,对照组分别为36.8%和1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阴虚质或阳虚质人群转平和质百分率为23.8%,对照组为1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能降低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率,并可有效纠正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14.
按“虚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出52例典型的阴虚或阳虚患者,另设正常组20例。分别测定3组外周血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及外周血混合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果表明,3组间白细胞、血浆皮质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阴虚、阳虚两组GR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阳虚组与阴虚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提示GR减少可能是典型阴虚阳虚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同病理改变,而GR减少幅度上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临床表现不一致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虚证中医分型与心脏结构、功能及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118例老年高血压LV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比较各组心脏超声结构指标(LAD、LVEDD、LVMI)和心功能指标(EF、FS、E/A)以及血NT-proBNP水平.结果 心脏超声结构指标:与阴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和阳虚组LVEDD、LVMI均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LAD有上升趋势,与阳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LVMI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与阴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和阳虚组E/A有下降趋势、NT-proBNP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EF、FS有下降趋势,与阳虚组比较,阴阳两虚组NT-proBNP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虚证高血压LVH患者,阳虚较单纯阴虚左心室扩张及左室肥厚更显著;左房扩大可能是老年高血压LVH患者心阳受损的心脏结构表现,左室重量指数大小可能提示心阳虚病程的长短;NT-proBNP能够反映心功能的恶化程度,同时间接提示高血压LVH中医病机心阳虚的演变及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不同体质类型,来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法对临床上220例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分析其中主要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不同体质类型与PCT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患者群体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阳虚质4种体质类型。在各体质类型间PCT水平中,痰湿质、阴虚质的两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痰湿质与阴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为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易感体质,患者不同体质类型间的PCT水平具有差异性,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发病更为危重,炎症反应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体质类型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90例高血压人群,100例正常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入选对象的基本信息、体质类型、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均1);高血压前期组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3组体质人群在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年龄、BMI、血尿酸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在高血压家族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质年龄显著小于阳虚质(P=0.0070.05);痰湿质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痰湿质吸烟人群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P0.05);阳虚质饮酒人群显著少于痰湿质、阴虚质(P0.05、P0.05);痰湿质、阴虚质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阳虚质(P0.05、P0.05);痰湿质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阴虚质、阳虚质(P0.05、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是高血压前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前期组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体质类型与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年龄、BMI、血尿酸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与血内皮素、一氧化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9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阴虚组60例和阳虚组30例,并与30例正常更年期妇女对照,测定血雌二醇(E2)、ET与NO的含量。结果:E2水平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阴虚组最低,ET水平阴虚组、阳虚组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NO水平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阴虚组高于阳虚组。ET/NO水平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阴虚组<正常组<阳虚组;阴虚组潮热汗出程度重度组ET及ET/NO水平比轻、中度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NO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NO参与更年期综合征阴虚证的发生发展过程,ET与NO比例失调可能是其基本病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阴虚、阳虚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阴虚、阳虚病理变化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482例,采用证素辨证方法计算辨证积分并按积分分为无病变组(〈70分),轻度病变组(70~100分)及病变组(〉100分)三组,开展阴虚、阳虚及各分组辨证积分与血尿酸值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阴虚总体及70~100分、〉100分两分组辨证积分与血尿酸值存在相关。阳虚及各分组与血尿酸无相关性。②阴虚、阳虚无病变组、病变组间血尿酸值差异有显著意义,轻度病变组与其它两组血尿酸值无差异。结论:人体阴虚病变程度与血尿酸值存在相关性;血尿酸值不能作为临床判断阴虚病变程度的参考依据;证素辨证可作为中医辨证量化、客观化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肾炎患者阴虚和阳虚的病理生化学基础。慢性肾炎患者在相同的 Ccr 和尿素排泄量时,其肌酐系数以阳虚者明显低于阴虚者。肌酐、尿素、钾、磷、镁的排泄量也以阳虚者明显低于正常人和阴虚者。提示本病阳虚系机体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降低,而阴虚系机体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低,而能量代谢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