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金珍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出金珍滴眼液的所有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出干眼的相关靶点;使用RGUI软件绘制韦恩图,得到金珍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合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RGUI软件ClusterProfiler库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和Vina软件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使用Pymol软件绘制对接结果。结果:金珍滴眼液中共挖掘出治疗干眼的主要活性成分34种,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221个。治疗干眼的重要靶点涉及AKT1、TP53、HSP90AA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 (MAPK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 (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 (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藿香正气方治疗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藿香正气方中的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收集成分靶点,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获取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用Cytoscape3.3.0软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藿香正气方中84个活性成分,1 007个成分靶点,疾病靶点236个,两者交集靶点72个。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MAPK3、MAPK8、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2等31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448个条目,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有52条通路,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和癌症、免疫、凋亡等相关通路调控。结论?藿香正气方的有效成分可通过作用于MAPK1、IL-6、MAPK3、MAPK8、TNF、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治疗心力衰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得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将药物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并应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筛选。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出药物活性成分-心力衰竭靶点网络。最后运用R语言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预测到葶苈大枣泻肺汤共39个活性成分,122个与心力衰竭共同的靶点。PPI网络中核心靶点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GO生物过程结果显示与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与蛋白结合过程及体内酶活性调节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及MAPK信号通路等方面。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天冬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TCMID及BATMAN-TCM、STP数据库获取天冬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TTD数据库获得过敏性哮喘的治疗靶点,利用Venny 2.1得到交集靶点,并采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应用Metacape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运用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天冬8个活性成分、323个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和2629个疾病靶点基因以及169个交集基因,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1(ESR1)、MMP9、白细胞介素2(IL2)等;涉及治疗过敏性哮喘的GO分析2212条,KEGG分析193条,主要通过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受体相关蛋白1(Rap...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四逆散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GeenCard、OMIM数据库搜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取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7.2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 1.5.6对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进行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四逆散活性成分144个,有效作用靶点223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52个。PPI网络发现AKT1、IL-6、MARK、JUN、STAT3等可能是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发现了795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作用通路127条,主要富集基因数量较大的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四逆散中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AKT1、IL-6、MARK、JUN、STAT3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芍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白芍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使用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抑郁症潜在靶点,得到活性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R语言中CludterProfiler程序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对核心配体小分子和受体大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白芍相关活性化合物8个,相关靶点77个,白芍与抑郁症的共同靶点67个,β-谷甾醇、山柰酚和蛋白激酶B1 (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和孕激素受体(PGR)可能是白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化合物和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得到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分别为2825、189、358条;KEGG富集筛选得到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其受体(RAGE)、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GR与成分丁子香萜、β-谷甾醇、谷甾醇、芍药二酮和山柰酚均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白芍治疗抑郁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索麻杏石甘汤4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及NCBI数据库获取COVID-19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麻杏石甘汤4味药材中筛选获得127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37个。将麻杏石甘汤主要活性成分调控的靶点与COVID-19的治疗靶点取交集,得到49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5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0条信号通路(P0.01)。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麻杏石甘汤作用于COVID-19的PPI网络中IL-6、TNF、MAPK8、MAPK3、CASP3、TP53、IL-10、CXCL8、MAPK1、CCL2、IL-1β、IL-4、PTGS2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其中IL-6目前是COVID-19诊疗方案临床重症预警指标。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IL-17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是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中获取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靶点;以GEO数据库为主,OMIM数据库为辅获取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映射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以及基于共同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图。使用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通路-靶点网络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163个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225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1313个COPD靶点,映射得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0个。分析得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涉及δ-阿片受体1(OPRD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窖蛋白1(CAV1)、热休克蛋白B1(HSP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8)等作用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GG分析提示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叉头盒O、Janus激酶-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有关。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以抗炎与抗氧化应激为核心,兼顾调节免疫、低氧耐受、气道黏液高分泌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肾衰饮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DKD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肾衰饮治疗DKD交集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BATMAN-TCM、TCMSP得到肾衰饮的178个有效成分和280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DK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 699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肾衰饮治疗DKD核心靶点3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46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78个、分子功能条目44个、细胞组成条目24个,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脂质反应、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血小板α颗粒等功能途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01个,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肾衰饮治疗DKD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肾衰饮治疗DK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芩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及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11.0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构建PPI网络以筛选重要靶点;运用Metascape库对关键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将分析得到的重要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黄芩重要活性成分有汉黄芩素、黄芩素、金合欢素、降穿心莲黄酮等,PPI网络中关键交集靶点61个,核心靶点有AKT1、IL-6、MAPK14、TNF、PRKCA、VEGFA等。GO富集分析得到细胞组成101条,分子功能76条,生物过程1 41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58条,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介导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路、IL-17、MAPK、TNF、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可知,汉黄芩素、金合欢素、黄芩素、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麻黄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收集麻黄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uniprot网站筛选基因名称。使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筛选肺炎相关基因并与麻黄靶基因取交集。使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互网络(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麻黄-靶蛋白-靶基因-肺炎"网络,最后使用RGUI软件中CludterProfiler包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筛选麻黄靶点及靶基因得到21个成分的234个靶基因名称,与肺炎相关基因取交集后得到101个公共靶基因。"麻黄-靶蛋白-靶基因-肺炎"网络中degree值超过10的基因有PTGS1、NCOA2,麻黄成分有quercetin、kaempferol、luteolin、naringenin、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PPI网络中degree值50以上的有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8)、Myc原癌基因蛋白(MYC)。GO富集和KEGG富集发现麻黄-肺炎体系中生物过程参与最多,且细胞凋亡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P53信号通路是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结论麻黄-肺炎体系存在着多分子、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麻黄可能是通过调控IL-6、细胞凋亡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P53信号通路等干预体内多种生物过程的方式治疗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肉苁蓉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分析平台检索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肉苁蓉治疗VD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中药-疾病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从肉苁蓉中筛选出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60个血管性痴呆靶点,肉苁蓉治疗V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IL6、VEGFA、EGFR、CASP3、MYC、CCND1、FOS、PPARG、AR、RELA、NOS3、ICAM1等。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GO功能主要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节的序列特异性DNA、乙酰胆碱受体活性、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结合等。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前列腺癌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肝细胞癌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丙肝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肉苁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骨痹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药理学机制。方法通过Disgenet数据库搜集KOA靶点;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搜集骨痹方各成分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分析骨痹方的重要成分。借助Genomics平台分析骨痹方和KOA共有靶点,并利用STRING平台构建共有靶点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预测KOA潜在治疗靶点。在Systems Dock WebSite在线平台对重要成分和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评估其结合活性。最后,利用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分析共有靶点KEGG信号通路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2个KOA靶点;骨痹方共有66种成分,263个靶点。骨痹方重要成分包含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和刺芒柄花素等。其中,共有靶点17个,潜在治疗靶点可能有IL-6、TNF、PTGS2。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山柰酚和β-谷甾醇与潜在治疗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共有靶点参与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22条通路。结论骨痹方中槲皮素、山奈酚和β-谷甾醇等成分很可能通过IL-6、TNF、PTGS2等靶点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治疗KOA的作用。故骨痹方治疗KOA的药理学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但需进一步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胡芦巴丸化裁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得到胡芦巴丸化裁方的有效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靶点信息进行矫正和补充;使用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在线作图工具Jvenn获得胡芦巴丸化裁方与糖尿病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11.0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网络图中的关键靶蛋白进行筛选和分析;运用cytoscape3.8.0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胡芦巴丸化裁方和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对共同靶点的生物过程及主要代谢通路进行讨论。结果经过筛选去重得到胡芦巴丸化裁方的有效活性成分55个,药物作用靶点538个,糖尿病肾病疾病靶点6971个;利用Jvenn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13个;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点涉及对药物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共同靶点所富集的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钙离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胡芦巴丸化裁方对于DKD的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有可能是通过胰岛素(INS)、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p53(TP53)、白介素-6(IL-6)等核心靶点对PI3K-Akt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材骨碎补治疗骨质疏松的的生物学通路及靶标。[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提取骨碎补的活性成分和有关的靶标蛋白。通过运用软件Cytoscape 3.5.1构筑骨碎补有效成分与靶标关系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之间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筑与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骨碎补的核心化合物有柚皮苷、圣草酚、山奈酚等,重要的靶标有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Caspase-3等,骨碎补发挥生物学效应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蛋白主要有JUN、TP53、MAPK1、白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等。KEGG结果表明骨碎补主要作用于TNF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骨碎补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抗骨质疏松的生物学效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六君子汤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LJS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检索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等疾病靶点数据库,以获得LJS抗肺癌的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degree值排名前10的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对LJS抗肺癌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LJS中筛选出178个活性成分,59个与LJS抗肺癌相关靶蛋白。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其参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白介素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LJS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方式发挥抗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茵陈五苓散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茵陈五苓散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检索CTD数据库选肝纤维化的疾病靶点;匹配药物-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用(PPI)网络,并将结果可视化;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获取茵陈五苓散防治肝纤维化主要活性成分46个,作用靶点84个;网络数据表明,茵陈的活性成分具有最大的总度值;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获取GO条目35个,信号通路14条。结论:茵陈五苓散可能是通过Fc epsilon RI等信号通路调控IL6、TNF与PTGS2等靶点减轻炎性反应并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而中药茵陈与活性成分槲皮素可能在这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黄牡丹汤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研究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大黄牡丹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作用靶点,再将药物-靶点-疾病关系制作成网络图形式。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寻找PPI核心基因,再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找出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筛选,搜索出大黄牡丹汤治疗UC的关键化学成分18个,共同靶点28个,得到15个PPI核心基因,分别为MYC、JUN、CASP3、ESR1、PTGS2、HSP90AA1、CASP8、CASP9、IL1B、CCNB1、CDKN1A、CHEK1、PPARG、BAX、KDR。GO富集分析发现紫外线应答、膜筏、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过程等;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P53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大肠癌信号通路等。结论:大黄牡丹汤可通过调节PTGS2、PTGS1、HSP90AA1、BAX、CASP3、ESR1、ESR2、FASN、JUN、NOS2等靶点,调控P53信号通路等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对UC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核心作用靶标基因以及潜在通路机制,旨在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为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真武汤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绘制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平台绘制关键靶点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里针对关键靶点蛋白开展GO基因功能、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查筛出真武汤中有效活性成分59个、潜在靶点108个,其中涉及DKD的关键靶点47个,从蛋白互作网络中分析发现TNF、ATK1、JUN、RELA、IL6、MAPK8、CASP8、NOS2可能是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80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代谢、凋亡及脂肪细胞因子、葡萄糖稳态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给予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及更深层次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以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综合数据库搜集益肾养髓方中所有药物的化学成分,筛选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提取脊髓损伤疾病相关基因。随后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并将其上传至在线STRING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对关键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益肾养髓方化学成分1071个,有效活性成分139个,药物靶点217个,脊髓损伤疾病相关靶点1524个,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18个。根据PPI蛋白互作网络的结果得出,益肾养髓方治疗SCI疾病的关键靶点为STAT3、AKT1、JUN、MAPK1、IL6、RELA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提示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从整体层面初步预测了益肾养髓方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疾病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