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目的:了解洛阳市市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人员的基本现状。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81名居住在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施以问卷调查。结果:被调差的入住老年人身体健康较差,绝大多数老年人能在医养结合机构满足自己生活及心理需求,对于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满意度较高,对住宿及护理不够满意。结论:医养结合是提高老龄化人口生活质量,降低养老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政策和资金上仍需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大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至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放射科实习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60名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学生。试验组在实习期间采用混合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运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团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并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出科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组为(90.27±5.38)分,对照组为(83.13±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P<0.001);出科读片分析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组为(90.07±4.80)分,对照组为(82.13±8.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01)。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教学总体满意度中试验组"非常满意"为76.7%(23/30),对照组"非常满意"为5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37)。结论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大学本科实习生的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结合自体脂肪移植(AFT)在面部年轻化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并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使用AFT,观察组使用CGF结合AFT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的脂肪存活率,末次随访时二次手术率、皱纹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研究对象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时,脂肪存活率整体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7%,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皱纹改善率为90.7%,对照组为74.1%(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GF联合AFT在改善面部年轻化方面较单纯AF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接受医养结合服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养老机构更好地为入住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与5家养老机构的10名入住老人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与入住老人访谈后共提炼出4个主题:医疗服务是影响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养老机构医疗团队服务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心理健康和自我照护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特色品牌有待进一步打造。结论 从探索多样化医养结合途径,增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就医体验感;多管齐下,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入住老人心理需求,促进入住老人心理健康;提高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打造医养结合服务特色品牌入手,提升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预防医学专业公费本科生与非公费本科生的学生生源及政策了解途径。方法 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首批公费本科生和同批报考此专业的非公费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205人。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生源及政策了解途径。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相对数和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比较公费本科生和非公费本科生生源特征和政策了解程度,多重响应分析学生对政策的了解途径。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公费本科生和非公费本科生在性别(χ2 =10.29,P<0.001)、户籍所在地(χ2 =5.61,P=0.018)、父亲的文化程度(χ2 =9.78,P=0.044)及政策了解途径(χ2 =17.19,P<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4%的学生是通过教师、学生、家人口中了解到公费医学生政策。结论 预防医学专业公费医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农村多于城市;政策了解途径多样化,以口口相传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公共卫生基本项目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情况,为改善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某区抽取1 0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92份,收到有效问卷1 050份,有效率96.2%。受访居民过去一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或接受其他卫生服务的次数为(4.60±4.10)次;对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总知晓率为91.6%(962/1 050),总知晓免费率为89.5%(940/1 050);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61±0.75)分,其中得分最高为基本医疗服务情况,最低为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医保类型、就诊首选的医疗机构、步行到社区中心的时间和就诊服务时间等10个因素是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基本医疗服务情况,医疗费用情况,首诊医院4个因素为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1.294、109.013、18.203和20.989)。结论 广州市某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较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较高,但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服务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孙瑜  邵子瑜  吴海燕  郭锋 《安徽医学》2022,43(6):720-724
目的 分析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为制定预防早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合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共纳入2014~2018年间合肥市城区(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瑶海区)活产(146 889例)早产儿9 077例。收集所有早产儿出生信息及其母亲相关信息,描述不同区域、季节、性别、母亲年龄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状况。结果 2014~2018年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总体发生率为6.18%(95% CI:6.10%~6.30%),各年度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分别为6.08%、6.35%、6.32%、6.04%和6.14%。冬季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6.50%,高于夏季(χ2=4.393,P=0.036)和秋季(χ2=15.520,P<0.001);庐阳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包河区(χ2=22.210,P<0.001)、蜀山区(χ2=11.874,P=0.001)和瑶海区(χ2=9.295,P=0.002);男婴早产发生率高于女婴(χ2=47.943,P<0.001);超高龄组母亲的活产儿早产发生率为11.35%,高于低龄组(χ2=37.643,P<0.001)、适龄组(χ2=224.022,P<0.001)和高龄组(χ2=38.677,P<0.001);母亲年龄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χ2趋势=419.532,P<0.001)。结论 合肥市城区活产儿早产发生率在6.0%左右,男婴、出生在冬季、母亲年龄大的活产儿发生早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结合翻转课堂在老年人跌倒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护理本科生(n=49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个班(n=251)、干预组2个班(n=246)。对照组实施传统实验教学,干预组采用虚拟仿真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实验教学。课后分析干预组学生使用虚拟仿真平台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及理论测评比较两组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7.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干预组学生人均登录使用虚拟仿真平台(2.65±1.38)次,在线学习时长54.12~147.32 min;问卷调查显示,干预组学生课后各维度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及对本次课堂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干预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创新及科普宣教能力等5个方面教学促进作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干预组得分(79.38±5.09)高于对照组(77.88±4.97)(P<0.05)。结论 虚拟仿真结合翻转课堂混合式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创新及科普宣教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芳  池莉  杨钦  胡蝶 《安徽医学》2022,43(4):443-446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护理延伸服务在Myobrace©(MRC)矫治口呼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需要进行MRC矫治口呼吸的患儿111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对患儿进行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内的治疗依从性、口呼吸矫正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结束后,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87.50%,高于对照组56.36%;研究组患儿口呼吸矫正率82.14%,高于对照45.4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微信平台护理延伸服务可提高Myobrace©(MRC)矫治口呼吸患儿矫正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模型研究社区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问卷法对滨州市滨城区彭李社区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选择医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11.34%,城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调查量表得分为(30.45±11.22)分;居住方式、文化程度、户外锻炼次数、医疗负担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等是影响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的因素。结论 可根据社区老年人个人特质、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为其提供适合的医养健康养老模式,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reventive care use and health between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and living with other individuals and identify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reventive care use among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Methods: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preventive care use,health status and 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 was administered to 240 elderly living alone and 244 elderly living with other individuals in Shanghai,China.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predictors of preventive care use.Results: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single(never married,divorced,separated and widowed),have lower social support and income,utilize less routine physical check-up and blood glucose screenings,have worse self-reported health and have limitations in IADL compared to the elderly living with other individuals.Women,old age,high education,income and social support and close to medical institution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outine physical check-up among the elderly.Conclusion:Living alone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preventive care use and worse health.It was important to provide more social support and economic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living alone to increase their preventive health care service ut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ir health status.  相似文献   

13.
罗维  刘登  艾贺玲  胡敏  朱瑜  陈琦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632-2637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和彭浦镇高龄(年龄≥80岁)悬空老年人224例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对医疗服务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分析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7.3%。高龄悬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以一般为主(占39.0%)。不同居住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种数、自评视力状况、自评听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护理服务使用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佳,且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对于进一步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护理服务、生活服务等社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蚌埠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共7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知晓率、利用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共收回完整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97.0%;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为84.1%,利用率为58.2%,利用的主要目的是:看病(72.2%),开药(54.2%),随访(10.8%),体检咨询(0.3%),理疗(1.0%),听健康知识讲座(4.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总体满意度为(78.2%),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务人员的解释、交流、服务内容(82.3%),就医环境(79.5%),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78.2%),看病方便程度(76.7%),看病等候或排队时间(76.5%),设施、设备(76.5%),价格(65.6%),看病花费(63.0%),均高于居民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总体满意度和分项满意度(P<0.01);居民对就诊过程中是否担心被染上疾病和被误诊的比例分别为14.9%、20.8%,均低于对其他就诊医疗机构的担心程度(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对就诊医疗机构的信任情况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使用和满意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蚌埠市禹会区60岁以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均较高,但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及养老服务的利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满足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静安区14个街道中选取老式住宅较为密集的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街道为样本区;再按照1∶1∶1的比例在3个街道内随机抽取居住在老式无电梯楼房3层及以上楼层、年龄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高龄悬空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龄悬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过去1个月内对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养老服务的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224例高龄悬空老年人中,71.9%(161/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医疗服务;使用医疗服务方式为门诊者占72.7%(117/161);使用医疗服务项目为用药、拿药服务者占98.1%(158/161);医疗服务中的困难为下楼困难者占77.6%(125/161)。60.3%(135/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由家人和亲属提供者占68.1%(92/135),认为护理服务经济压力大者占40.0%(54/135)。25.4%(57/224)的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使用过养老服务。以市场化家政、送餐方式使用养老服务者占39.6%(21/53)。突发情况发生时,准备以自己本人电话方式应对者占52.3%(104/199)。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利用率较高,养老服务利用率较低。目前存在部分高龄悬空老年人独居居住安排不合理,护理服务经济压力大、护理服务质量不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利用不足,紧急情况应对准备不足等问题。建议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提供,建立紧急应对处置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董海燕  黄晓磊  梁辉  纪凯  陈任 《安徽医学》2024,45(1):100-105
目的 探讨安徽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皖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皖北宿州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皖南池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核心医院的511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并采用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因素。结果139名(27.20%)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表示满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称、是否了解双向转诊、所在单位对双向转诊宣传力度、双向转诊制度必要性认知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P均<0.05)。调查的511名核心医院医务人员中有397人(77.69%)认为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338人(66.14%)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有限、222人(43.44%)认为医疗机构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341人(66.73%)认为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指南、323人(63.21%)配套的政策支持不到位、301人(58.90%)认为医疗机构间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对合肥市所辖城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预约服务热线(57.1%)、助餐服务(50.3%)、医疗保健服务(43.3%)和紧急救援(34.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老年人年龄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未婚、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高于已婚状态的老年人(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P<0.05),需要配偶照顾、子女照顾、亲友照顾和保姆照顾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接受意愿较高,但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根据老年人需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9月采用随机分层法选取河北省1 395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倾向因素、能力因素、利用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农村老年人偶尔使用一般医疗服务1 029人(73.76%);1年内住院医疗服务利用654人(46.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以上)、婚姻状况(单身)2个倾向因素,到医疗机构距离1 km及以上、到医疗机构所需时间10 min以内、商业保险、家庭功能、主观支持5个能力因素,健康状况及生理健康、共病指数2个利用因素,是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一般医疗服务利用较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处于中等水平,对医疗服务基本满意;倾向因素、能力因素和利用因素可影响医疗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长沙市养老机构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提供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随机抽取的长沙市28家养老机构500名入住的老年人和14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其居住的养老机构的满意度、养老机构内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等,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长沙市28家养老机构中9家是公办的,占32.1.0%;500名老年人中255名老人对其居住的养老机构较为满意,满意度达51.0%;28家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5个老年人中配有1名从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年限以5年以内的居多,占61.4%;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占17.9%;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医生和护士为9.3%。结论: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医生和护士极少,从业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居住老人对养老环境满意度较低。政府应积极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方法: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整体护理,并进行健康干预。结果:对老年人健康干预后,不良生活习惯纠正率为66%,91.8%的居民对社区医疗护理满意;超过70%的老年慢性病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家庭治疗。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连续、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