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体内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活性对气道内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重要性。方法 复制哮喘小鼠模型,行外周血常规分析,肺泡灌洗液常规瑞氏染色并计数,肺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MUC5AC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AT、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DAC)活性、MUC5AC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组小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较曲古抑菌素A(TSA)治疗组、对照组均升高(P <0.05);哮喘组肺泡灌洗液总细胞计数及EOS均较TSA治疗组、对照组升高(P <0.05);TSA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可同时降低小鼠体内HAT、HDAC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以HAT为主;TSA治疗组MUC5AC水平较哮喘组降低(P <0.05);肺组织HE染色可见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细胞增多,而TSA治疗后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TSA治疗组较哮喘组能明显减少MUC5AC蛋白含量(P <0.05)。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程金霞  方思维  李翔  徐芳媛  李超 《安徽医学》2018,39(9):1082-1084
目的 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生理评分系统(PSS)在IC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0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72例)与死亡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OASIS和PSS评分,计算OASIS和PS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好转组患者OASIS、PS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64±5.95)分、(4.18±2.36)分和(3.36±3.97)d,死亡组患者为(34.60±7.17)分、(6.47±2.66)分和(8.13±9.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S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95% CI:0.770~0.942,P<0.05),评分为30.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592。P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 CI:0.637~0.858,P<0.05),评分为5.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21。结论 OASIS对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优于PS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血清GRα及GR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G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笔者医院儿内科住院的226例年龄在3~12岁肺炎患儿,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分为肺炎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Rα及GR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MPP组按照诊断标准分为普通MPP组和RMPP组,观察两组血清GRα及GRβ水平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GRα水平(19.73±5.05ng/ml)明显高于肺炎组(11.76±3.46ng/ml)和对照组(9.41±3.31ng/ml)(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β水平在MPP组(9.40±2.37ng/ml)和肺炎组(9.67±2.13ng/m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7.71±1.98ng/ml)(P<0.01),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GRα/GRβ比值(2.29±0.94)明显高于肺炎组(1.31±0.57)和对照组(1.36±0.73)(P<0.01),而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患儿中血清GRα水平和GRα/GRβ比值显著高于普通MPP组(24.49±3.16ng/ml vs 16.49±3.17ng/ml,P<0.01;9.58±2.49 vs 2.90±0.99,P<0.01),GRβ水平(9.13±3.19ng/ml vs 9.58±2.49ng/ml,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MPP和RMPP中存在着GRα的优势表达,GRα/GRβ比值增大,尤其在RMPP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protein-16,CC-16)水平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4月~2016年4月住院的ARDS患者97例,根据ARDS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RDS组(n=28)、中度ARDS组(n=33)及重度ARDS组(n=36)。根据住院30天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n=57)及病死组(n=40)。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C-16水平,记录APACHEⅡ及SOFA评分。ROC曲线检测CC-16、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预后价值。结果 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清CC-16水平由高至低分别为重度ARDS组(27.33±8.14ng/ml)、中度ARDS组(20.27±6.97ng/ml)及轻度ARDS组(13.87±5.23ng/ml)。住院30天内病死的ARDS患者基线血清CC-16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患者(24.98±8.33 vs 18.03±8.05,P=0.000)。CC-16单独使用的AUC为0.782(95%CI:0.691~0.872),CC-16联合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 AUC为0.811(95%CI:0.728~0.895)。基线血清CC-16水平较低(<18.78ng/ml)患者30天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CC-16水平较高(≥ 18.78ng/ml)的患者(83.7% vs 38.9%,P=0.000)。结论 血清CC-16水平可作为ARDS患者短期病死情况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5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26例,Ⅱ级43例,Ⅲ级48例,Ⅳ级29例。结果 对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LT、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CRP,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BNP进行比较,发现Ⅱ(181.19±48.06)、Ⅲ(279.26±49.45)和Ⅳ级(882.34±388.7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显著高于健康人(54.12±25.87),而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BNP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患者(77.14±24.32)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HFEI,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EI显著高于健康人(0.78±0.42),而且对比Ⅰ(1.58±0.89)、Ⅱ(2.64±1.07)、Ⅲ(4.47±1.39)和Ⅳ级(6.33±1.61)患者HFEI,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E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NP和HFE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FEI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BNP联合HFEI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果表明血浆BNP联合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 血浆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琴  徐凤玲  吴怀玲  王娜 《安徽医学》2020,41(2):208-210
目的 探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联合冲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的护理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淮南新华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联合冲洗法实施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牙菌斑指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评分为(1.62±0.21)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18.60%)低于对照组(88.37%)、机械通气时间[(5.29±1.68)d]低于对照组[(8.21±2.04)d]、ICU住院时间[(8.31±4.72)d]低于对照组[(11.80±6.13)d],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改良浓度配比口腔护理液,可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铁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辅助诊断川崎病中的意义,与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和冠状动脉损害(CAL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笔者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2月龄~11岁5月龄。根据发热10天内使用IVIG的效果,分为IVIG敏感组(81例)和IVIG无反应组(27例);并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伤分为CALs组(31例)和非CALs组(nCALs,77例)。选取同期住院的感染发热患儿30例为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4月龄~1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入院当天血清IL-6和NT-proBN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铁蛋白水平。比较分析川崎病急性期与对照组、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以及CALs和nCALs组各指标的变化,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1)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6、NT-proBNP和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35±268ng/L,1008±1675ng/L和227±238μg/L,均高于对照组27±29ng/L (t=2.192,P=0.03),109±100ng/L (t=5.463,P=0.000)和72±101μg/L (t=3.437,P=0.001)。(2) 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中IL-6和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G无反应组NT-proBNP水平1837±2666ng/L明显高于IVIG敏感组721±1032ng/L (t=3.108,P=0.002)。(3) CALs组和nCALs组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Ls组NT-proBNP1703±2569ng/L vs 742±1080ng/L,铁蛋白340±405μg/L vs 183±99μg/L,水平高于nCALs组(P均<0.05)。(4) IL-6,NT-proBNP和铁蛋白辅助诊断川崎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为0.773、0.835和0.793。NT-proBNP判断川崎病-IVIG无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3。NT-proBNP和铁蛋白判断CA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和0.671;铁蛋白判断CALs的ROC曲线下面积甚至优于NT-proBNP,临界值160.2μg/L时,判断CAL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7%和52.1%。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6、NT-proBNP和铁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可作为辅助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IVIG组和CALs组患儿高血清NT-proBNP或铁蛋白水平,为预测川崎病IVIG无反应和CAL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室中神经外科术后患者PCT监测在鉴别其发热原因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7天内出现发热的患者共102例,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变化及分析各种炎性指标与感染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年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炎性指标均高于正常值,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非感染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PCT水平(47.4±35.2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2.3±2.0ng/m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PACHE2评分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且PCT水平与APACHE2评分具有线性相关性。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发热患者PCT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术后合并感染者PCT水平可明显升高。常规监测神经外科术后发热患者PCT水平对鉴别是否合并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且PCT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堂 《安徽医学》2016,37(8):1026-102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 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 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L vs(80.1±10.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 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 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高血糖影响小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及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 给C57/BL 6J小鼠完成颈静脉插管后输注20%高糖溶液4 h,建立急性糖毒性小鼠模型,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评价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岛形态变化及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IPGTT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15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0.3±0.33) mmol/L vs (19.3±1.66) mmol/L],上升87%(P<0.05),OGTT实验中30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8±0.31) mmol/L vs (18.16±1.01) mmol/L],升高85%(P<0.05),且早期胰岛素分泌高峰受损且分泌延迟。GSIS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在基础状态时(葡萄糖浓度2.8 mmol/L)和高糖(16.7 mmol/L)刺激后,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81±0.003) ng/mL vs (0.702±0.121) ng/mL,(2.43±0.03) ng/mL vs (4.07±0.34) ng/mL],分别下降46%和67%(P<0.05);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糖毒性组比对照组降低[(97.01±2.05) ng/mL vs (65.12±0.42) ng/mL,(121.40±0.58) ng/mL vs (62.7±0.48) ng/mL],下降49%和94%(P<0.05)。HE染色显示急性糖毒性胰岛边界不规则、内部细胞排列不整;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空泡,线粒体嵴断裂。结论 急性葡萄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储备减少,导致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峰值降低及延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45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AP患者89例。根据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30例)、中危组(34例)和高危组(25例),按VAP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68例)及死亡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PCT水平同时记录CPIS情况,分别比较各组PCT及CPIS水平的差异以及PCT与CPIS的相关性,评价血清PCT及CPIS对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CPIS明显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血清PCT水平和CPI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血清PCT水平和CPIS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PCT水平及CPIS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CPIS呈正相关(r=0.81,P=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曲线下面积(ACU)为0.821(95%CI:0.781~0.903),其最佳工作点为1.75ng/ml,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0.12%及特异性为84.51%;CPIS ACU为0.827(95%CI:0.775~0.914),其最佳工作点为7.1(分),此时判断VAP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85.72%及特异性为80.25%。结论老年VAP患者血清PCT水平和CPIS呈现较好的相关性,PCT水平越高,CPIS越高,患者病情越危重,预后也越差,两者联合可作为预测老年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临床确诊VAP患者纳入VAP组,同时选择30例同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未合并VAP患者纳入非VAP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水平;根据VAP患者疗效将其分为病情好转组及恶化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V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在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且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且上述指标均高于非VAP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VAP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VAP病情好转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组患者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及简化CPIS评分升高对诊断VAP具有重要价值,并且监测血清PCT的变化可用于VAP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陈月馨  张贵昌  黄晨达  郭琦 《海南医学》2013,24(20):2976-2978
目的 观察血浆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中,15例VAP患者为VAP组,14例接受机械通气但无VAP的患者为非VAP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sTREM-1、PCT、IL-6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VAP组血浆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0.835±0.7)ng/L:(0.388±0.1877) ng/L,P<0.05];而PCT[(1.723±0.421)ng/L:(1.771±0.343) ng/L]、Ⅱ-6[(1.51±0.362) ng/L:(1.508±0.333)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sTREM-1水平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071,以0.864 ng/L为诊断浓度阈值,sTREM-1诊断VAP的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100%.PCT的面积为0.505和IL-6 ROC曲线下面积为0.51.结论 血浆sTREM-1可作为VAP患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诊断价值优于血浆PCT和IL-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测定15例VAP患者(VAP组)和14例接受机械通气但无VAP的患者(非VAP组)血浆s TREM-1、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浓度,分析s TREM-1与PCT、IL-6、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VAP组血浆s 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VAP组[(0.835±0.700)ng/L vs(0.388±0.188)ng/L,P0.05],而两组间PCT[(1.723±0.421)ng/L vs(1.771±0.343)ng/L]和IL-6[(1.510±0.362)ng/L vs(1.508±0.33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P组s TREM-1与IL-6、APACHEⅡ评分呈显著相关性(r=0.521、0.663,P0.05)。血浆s TREM-1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以0.864 ng/L为诊断浓度阈值,s TREM-1诊断VAP的特异性为100.0%。结论血浆s TREM-1在VAP诊断中特异性高,对评估VAP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124例,以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76例)及非VAP组(4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3组入组时及VAP组治疗第3、7天时的外周血NLR、CD64指数和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入组时NLR、CD64指数和PCT单独诊断VAP的价值.结果 入组时VAP组NLR、CD64指数和PCT明显高于非VAP组和对照组,且非V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P组治疗后第3、7天的NLR、CD64指数和PCT明显低于入组时,且治疗后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后第3天(P<0.05).ROC结果 显示,NLR、CD64指数和PCT单独诊断V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888和0.864,最佳截断值为7.33、4.69和0.72 ng/mL.结论 VAP患者外周血NLR、CD64指数和PCT均明显升高,对早期VAP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其中CD64指数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疑似危重症VAP患者82例,检测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PCT水平。根据确诊结果将82例患者分为确诊组42例与非确诊组40例,其中确诊组患者常规治疗5 d后再检测PCT,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根据CPIS分为良好组22例与恶化组20例。对比确诊组与非确诊组、良好组与恶化组间PCT、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确诊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确诊组(P〈0.05)。良好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与CPIS分值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 PCT对危重症VAP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动态监测PCT对于VAP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代江波 《重庆医学》2012,41(15):1511-15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0例,分为VAP组及非VAP组。检测两组于机械通气前、非VAP组于机械通气7d后、VAP组于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炎症表现24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总数及晨时体温,并行X线胸片检查及支气管深部痰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PCT,PCT≥0.5μg/L为阳性。结果机械通气前两组PCT、白细胞计数及晨时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PCT、血常规及早晨8:00时体温较机械通气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监测血清PCT对VAP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姚丽娜  罗汝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4,(13):101-103,106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V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血清CRP及PCT水平及治疗后PaO2/FiO2、CPI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ICU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FiO2、CPIS评分和血清CRP、PCT水平及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指标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FiO2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CP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评分两组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化痰中药雾化吸入联合西药治疗VAP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生  方长太  白兆青 《安徽医学》2010,31(12):1435-1436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6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清PCT水平,按照机械通气时间〉7 d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于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7 d后(非VAP组)或患VAP(VAP组)时测定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为〈0.5μg/L,0.5~2.0μg/L,2.1~10.0μg/L和≥10.0μg/L 4个等级。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CRP与WBC计数对VAP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1.2%和86.5%;特异性分别为55.3%和5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4%和67.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和64.4%。PCT对VAP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血清PCT对VAP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监测血清PCT可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