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既往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2022年5月以来,非洲以外地区的猴痘病例逐渐增多,患者多无流行地区旅行史,这次疫情引发全球关注。猴痘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程度较轻。PCR或核酸测序有助于确诊猴痘。猴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通过接种天花疫苗预防。鉴于本轮疫情中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未知且基因出现“超突变”,不排除猴痘出现大流行的可能。各国须要高度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并非新发传染病, 而2022年却在非洲以外的地区以某种新的方式传播。虽然我国少有猴痘病例的报道, 但病毒无国界, 猴痘病毒持续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 有必要对猴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免疫应答和预防、治疗方式等进行系统回顾, 以期为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猴痘是一种源于非洲的罕见的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1958年Vonmagnus等[1]首次在实验室从猴体内分离出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V),此病主要散在发生于非洲中部和西部热带雨林地区[2].2003年6月美国首次暴发人类猴痘[3],警示对人类具有感染力和致病性的猴痘病毒已从非洲扩散开来,从而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4.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人、感染动物及中间宿主可通过含有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体液、排泄物和皮肤粘膜的病变渗出物或结痂部位进行猴痘的传播。本文从猴痘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动物模型研究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整体健康”理念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猴痘疫情监测工作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警惕猴痘的蔓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SARS刚刚得到控制,又传来了人猴痘扩大流行的信息,这是一种类似天花的热性发疹疾病,称为猴天花,又因在猴首先发现的,故称为猴痘。  相似文献   

6.
猴痘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人类猴痘病例既往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近1年以来, 已有多个非地方性流行国家发现多例猴痘病例, 国内输入性病例风险相应增加。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猴痘病毒, 在多学科专家和公众代表的共同参与下, 通过确定公众关注的猴痘感染相关问题、系统检索证据和德尔菲法调研, 并参照患者与公众指南报告规范, 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  相似文献   

7.
2022年,猴痘在全球多个国家流行和传播,并于当年7月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猴痘病毒及其他正痘病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包括猴痘病毒在内的正痘病毒属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在其进化过程中常会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的方式捕获新基因,通过基因缺失、移码突变、无义突变丢失基因。随着病毒基因的捕获和丢失,病毒不断变异,并逐渐进化为适应当前宿主环境的进化支。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正痘病毒进化过程中基因的捕获和丢失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研究正痘病毒的进化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22年以来,猴痘疫情在全球暴发和流行。相较以往的猴痘病毒,2022年流行的猴痘毒株传播能力和宿主适应性等明显增强,猴痘B.1谱系毒株已成为全球猴痘疫情流行的主要毒株。为此,本文对猴痘病毒B.1谱系遗传分支、毒力基因及蛋白功能进行综述,并就部分基因产物的蛋白功能进行了注释,以期为猴痘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猴痘病毒的传播对HIV感染者构成了巨大威胁。一方面,猴痘病毒在HIV感染者中的感染率居高不下,在其他性传播疾病中的感染率也较高,如梅毒、淋病等;另一方面,尽管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但与非HIV感染的猴痘患者相比,猴痘合并HIV感染患者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免疫重建不全的HIV感染者中。此外,在猴痘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中,尤其是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103/L的免疫重建不全的HIV感染者中,其临床症状比普通猴痘患者更加持久和严重,诊疗难度大。因此,全面了解猴痘合并HIV感染患者的疾病特征对于有效预防及减少猴痘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对猴痘合并HIV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增强对猴痘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全面了解,为针对这一类特殊人群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猴痘病毒(MPXV)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正痘病毒属病毒,在人群和野生动物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当前猴痘病毒的相关研究基础较弱,猴痘诊断试剂匮乏。本研究旨在以猴痘病毒基因F3L为对象表达F3L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F3L多克隆抗体,为猴痘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克隆猴痘病毒基因F3L,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测序无误后将重组质粒pET-28a-MPXV-F3L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用优化的IPTG诱导表达条件表达MPXV-F3L重组蛋白,表达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F3L多克隆抗体血清,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克隆得到的猴痘病毒F3L基因片段长度为471 bp,表达的pET-28a-MPXV-F3L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4.6 ku,其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浓度0.2 mmol/L、温度42℃、时间12 h。表达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达95.29%,经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能...  相似文献   

11.
痘病毒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多数成员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主要造成人和动物在皮肤和黏膜上的痘疹。部分人兽共患痘病毒流行广,传染性强,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猴痘病毒、牛痘病毒以及口疮病毒等的暴发一度引起人类的恐慌。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重要人兽共患痘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人兽共患痘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猴痘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探索其研究概况和热点及前沿。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搜索猴痘相关的期刊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和聚类时间线。结果 共纳入文献中文158篇、英文1 536篇,发表时间为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国内研究较少,且国内研究人员几乎均是独立散在,研究机构大多数为检疫局和研究中心;国外研究人员联系较为密切,发文机构以学校为主。该研究领域中,除主题词外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疫苗,同时国内的研究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别以猴痘病毒、猴痘、天花疫苗、流行病学、预防等为中心展开;国外的研究形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别以monkeypox virus、infection、vaccinia virus、virus、smallpox等为中心展开。关键词中英文聚类均分为5类,时间线提示,2000年后研究重点逐渐呈多样化并引起人们重视。结论 猴痘领域研究现处于快速发展期,预防和疫苗是其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应加强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扩大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发生在西非塞拉利昂南部的疑似猴痘病毒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 方法 采集疑似感染病人感染后12 d和55 d的血清,利用猴痘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对病人血清中痘苗病毒IgG、IgM和猴痘病毒IgG抗体进行ELISA检测,并结合其流行病学信息进行诊断结果 实时定量PCR检测该病人感染12 d后血清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ELISA检测病人感染后12 d和55 d血清,痘苗病毒IgG、IgM为阳性;猴痘病毒IgG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且55 d较12 d抗体滴度有4倍升高(3 200/800)。 结论 病人血清的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和野生动物接触史,确诊该病人为猴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设计猴痘病毒(MPXV)抗原,选择多种方案设计抗猴痘病毒mRNA候选疫苗,并完成其表达鉴定及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猴痘病毒M1R、A35R、A29L、H3L基因设计三组候选抗原基因(命名为:M1R-A35R、A29L-H3L-A35R、A35R-Fc),并设置一组痘苗病毒(VACV)基因(L1R-A33R)作为对照,分别连接至mRNA制备专用载体pGEM-3Zf-n3,通过线性化、体外转录、纯化和加帽获得功能性mRNA,利用Western blot、IFA对目的抗原进行鉴定。通过微流控芯片制备LNP-mRNAs疫苗,制定免疫程序并完成小鼠的免疫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成功构建3组抗猴痘病毒的mRNA疫苗和1组抗痘苗病毒的mRNA疫苗,四组疫苗均能表达抗原蛋白,并且制备的4组LNP-mRNAs疫苗在免疫后84 d仍维持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论 成功完成猴痘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表达及鉴定,并通过对不同猴痘病毒抗原设计的验证,为以后猴痘疫苗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20(11):i001-i001,F003
本文描述了一种准备用于研究正痘病毒感染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小动物(啮齿动物)——地松鼠。用猴痘病毒以腹膜内或鼻内方式感染地松鼠(学名:Spermophilus tridecemlineatus)后,所有动物均急性发病,并于感染后6~9天死亡。在动物死亡前几天,从其口咽部和血液中培养病毒;动物死亡后.所有被检测的器官均含有高滴度的猴痘病毒。感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34~139 kb,编码130多个蛋白,抗干扰素基因是ORFV编码的具有拮抗宿主干扰素功能的蛋白,在ORFV突破宿主免疫屏障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抗干扰素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猴痘疫情出现在非传统流行国家,部分病例无相关流行地的旅行史,因此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在2021年3月17日,美国非盈利组织核威胁倡议协会下的全球生物政策和计划团队(NTI|bio)与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共同组织召开一次桌面推演,其目的是减少具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生物威胁,案例为虚拟的经基因合成、编辑和改造的猴痘病毒。通过介绍本次推演,为相关疫情大流行的防控提供案例和借鉴工具,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全球疫情大流行。举措应包括建立公共卫生预警系统等,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评估、早处理,同时还需要建立联合评估机制以应对来历不明的高危险生物事件,通过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和努力形成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东方斑点热     
<正> 斑点热是由一群斑点热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包括落矶山斑点热、北亚热、钮扣热(或称马赛热、地中海斑点热)、昆士兰热和立克次体痘。1984年在日本又发现一种新的斑点热,称为东方斑点热。  相似文献   

19.
国家过敏和感染病研究所(NIAID)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能成功地将现存的1540万剂量天花疫苗稀释5倍并保持疫苗的兔疫效力,从而有效地扩充了现有的能预防该传染病的疫苗贮备量。该试验应用的天花疫苗是Wygth实验室制造的Dryuax疫苗。除通过稀释方法扩充现有天花疫苗贮备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猴痘病毒A29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方法 从NCBI网站上获取猴痘病毒A29L基因及编码A29L蛋白的基本信息,利用NCBI、OFR Finder、ProtParam、ProtScaleon Expasy、SignalP 4.1、TMHMM-2.0、NetPhos 3.1 Sever、SOPMA、SWISS-MODEL、ABCpred、SYFPEITHI、BLAST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猴痘病毒A29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 A29L蛋白是由110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含有19种氨基酸,2个开放阅读框。A29L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2.559 24×103,理论等电点5.73,不稳定系数32.28,是稳定蛋白。A29L蛋白存在10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区、信号肽;A29L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高,占57.27%,无规则卷占32.73%;B细胞有11个(score>0.5)抗原表位,CTL细胞有6个(score≥21)抗原表位,Th细胞有10个(score≥20)抗原表位。A29L蛋白有8个同源性较高的蛋白。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