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92例不有男性沙眼在原体(CT)感染病人和56例正常男性精浆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果糖含量及抗精子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不育感染组精浆α-葡糖苷醇含量及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与正常男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糖浆酸性磷酸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男性组(P<0.05);精浆果糖含量略高于正常男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浆 α-1 ,4糖苷酶活性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精浆 α-1 ,4糖苷酶活性及进行精液常规分析。 结果  2 90 2例男性不育者精浆α-1 ,4糖苷酶活性异常率为 3 8.87%。该酶活性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和顶体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 r分别为 0 .460、0 .1 2 2、0 .0 86和 0 .2 3 0 ,P均 <0 .0 0 1 ) ,而与精液量、精液 p H、液化时间和畸形精子率无显著相关 ( P>0 .0 5)。 α-1 ,4糖苷酶活性正常组精子密度、活率、a,b级精子活力和精子顶体酶活性均明显高于 α-1 ,4糖苷酶活性异常组 ( P<0 .0 0 1 )。以常规精液分析法 ( RSA)主要参数正常与否分成的两组间α-1 ,4糖苷酶活性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1 )。 结论 α-1 ,4糖苷酶活性对精子密度、活率、a,b级精子活力和顶体酶活性均有明显影响 ,对精液量、精液 p H、液化时间和畸形精子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精浆抗精子抗体与顶体酶活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精浆抗精子抗体 (AsAb)对精子顶体酶活力的影响。 方法 :用间接血凝法测定 34 32例不育男性和 6 5例生育男性精浆的AsAb ,并对其中的 2 882例不育男性精子用比色法进行了顶体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 :34 32例不育者精浆AsAb阳性率为 10 .2 0 %,2 882例进行了顶体酶活性测定的不育者精浆AsAb阳性率为 9.37%,对照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明显高于各不育组 (P <0 .0 0 1)。不育组AsAb阳性组与AsAb阴性组比较顶体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顶体酶活性正常与异常组A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精浆AsAb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浆中游离L-肉碱水平与α-葡糖苷酶、果糖、酸性磷酸酶3项附属性腺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L-肉碱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在男性生殖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222例不育患者精液样品,分别以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游离L-肉碱、果糖水平以及α-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分析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精浆中游离L-肉碱与果糖水平、α-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生育组精浆游离L-肉碱水平明显高于不育组(P<0.01)。两组间α-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果糖水平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浆游离L-肉碱水平与精浆中α-葡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504,P<0.001);而与精浆中果糖水平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精浆中游离L-肉碱水平测定可作为评估附睾功能的一项生化指标,其在正常生育组与不育组间的水平差异较两组精浆中α-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更为显著,可为男性不育检查及临床诊治和进行有关男性生殖功能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与精子顶体酶活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参数与精子顶体酶活性变化,探讨精液质量与顶体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对214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作精子顶体酶活性、弹性蛋白酶、果糖、α葡糖苷酶、锌、酸性磷酸酶、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检测,同时精子质量检测仪作精液分析。以检出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的(48.2~218.7μIU/106精子)111例作为对照组,与顶体酶活性异常(<48.2μIU/106精子)的103例精液参数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精液参数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弹性蛋白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果糖、α葡糖苷酶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精液量、锌、酸性磷酸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质量关系密切,精子顶体酶活性是反映精液质量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改良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测定法和精液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0例正常有生育力者和22例经输精管向附睾方向注射0.3~0.5ml/侧鱼肝油酸钠(SM)节育术者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及精子运动的有关指标。结果表明:1.正常人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为23.31±15.31mU/ml;SM节育组为4.46±3.79mU/ml,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助精颗粒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7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对照组(n=39)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支/次,2次/d,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2次/d;治疗组(n=39)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助精颗粒,2次/d;疗程3个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存活率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精浆生化各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精浆锌、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在精浆锌、精浆果糖和α-葡糖苷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提高的差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精浆锌变化水平与精子浓度改善水平成正相关(r=0.201,P<0.05);精浆果糖变化水平与精子浓度改善水平呈负相关(r=-0.136,P<0.05);α-葡糖苷酶变化水平与精子存活率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益气助精颗粒在提高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改善精浆锌、精浆果糖、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上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精子顶体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分别测定门诊356例不育男性精液(实验组)和18例正常生育者精液(对照组)的顶体酶活性,同时测定实验组男性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畸形率、镜下白细胞数、精浆抗精子抗体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顶体酶活性为107±92和297±143μIU/106精子,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顶体酶活性与镜下白细胞数、畸形率明显负相关,与精子活率、精子活力正相关,顶体酶活性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有关,但精浆抗精子抗体的存在不影响顶体酶活性。提示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质量有关,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浆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的浓度与精子参数的关系.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及已生育健康人精浆TK1的浓度.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各实验组精子密度及活力.各实验组精浆酸性磷酸酶、α-葡糖苷酶、精浆果糖和锌的浓度也一并检测.分析精浆TK1浓度变化和精子参数、精浆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弱精于组(2.41±0.21)及无精子组(2.72±1.16)患者精浆TK1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3±0.22)(P<0.01),少精子组(1.60±0.13)和少弱精子组(1.68±0.24)患者精浆TK1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TKl与精浆生化指标即精浆酸性磷酸酶、α-葡糖苷酶、果糖和锌的浓度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TKl可能与精子活动质量有一定相关性,高浓度的TKl是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因之一,与精子数量的变化关系不密切.TKI在无精子症患者中浓度偏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精浆免疫抑制物质(SPIM)活性与精子活率、密度、精子顶体酶活力、精浆果糖和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PIM活性与精子活率、密度呈正相关;不育组、流产组的SPIM活性与ASA阳性率和精子顶体酶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SPIM活性、精子顶体酶活力均较生育组低,ASA阳性率均较生育组高(P<0.05~P<0.01),生育、不育和流产组之间果糖浓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精片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少弱精子症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口服生精片,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服用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血清FSH、T、LH水平,DNA碎片指数,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精浆弹性蛋白酶、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及精浆锌等指标变化。结果:生精片能显著改善精子浓度、活力和形态(P<0.01),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T明显升高(P<0.01),DNA碎片指数明显降低,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显著升高,弹性蛋白酶明显降低,α-葡糖苷酶、精子顶体酶、果糖、精浆锌等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生精片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改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双侧附睾肿块伴不育患者α-葡糖苷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不育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与双侧附睾肿块大小和精子密度的关系,探讨α-葡糖苷酶在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精子密度将76例不育患者分为正常精子密度组(n=27),少精子症组(n=21),梗阻性无精子症组(n=28),分别测定不育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性激素、精浆α-葡糖苷酶及WBC染色,各组分别行阴囊触诊和阴囊B超检查双侧附睾肿块的大小。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22.01±6.10)U/m l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精浆α-葡糖苷酶含量和双侧附睾肿块体积(r=-0.417,P<0.05)与白细胞(r=-0.342,P<0.05)呈负相关。结论:α-葡糖苷酶在判断附睾肿块导致的梗阻性无精子症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精浆生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果糖、锌和α-糖苷酶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检测120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180例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和36例正常男性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果糖、锌和α-糖苷酶含量.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和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精浆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和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精浆果糖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浆中锌和α-糖苷酶含量随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通过某些因素引起精浆中酸性磷酸酶、锌和α-糖苷酶含量降低,从而造成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4.
213例不育男性抗精子抗体与精液有关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检测了900多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血清、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和精液各项指标,对其中213例AsAb阳性患者的精液有关参数与AsAb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与生育男性组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sAb阳性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顶体完整率、精浆免疫抑制物(SPIM)及α-糖苷酶均明显低于生育组(P<0.01),不育男性AsAb阳性组SPIM阳性率也明显高于AsAb阴性组(P<0.01)。此外,血清与精浆AsAb同为阳性组的精子活率明显低于单纯血清或精浆AsAb阳性组(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液中精子形态率及顶体酶活性与IVF受精失败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本中心行IVF新鲜周期的982个周期患者,根据精子形态分析结果,将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x)分为5组,包括:1组:x≥4%,2组:x<1%,3组:1%≤x<2%,4组:2%≤x<3%,5组:3%≤x<4%.根据顶体酶活性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结果 IVF受精失败组(受精率<30%)与正常组比较,正常精子形态率及顶体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子形态率比较,2、3、4组与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组与1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顶体酶活性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受精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子形态率及顶体酶活性异常可导致IVF受精失败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γ-氨基丁酸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γ 氨基丁酸 (GABA)对生育男性精子及抗精子抗体 (AsAb)阳性病人的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BAEE ADH联合法同时测定GABA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GABA可明显提高正常及AsAb阳性精子顶体酶的活性 (P <0 .0 1) ;并使精子的Na+ K+ ATPase、Ca2 + 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增加(P <0 .0 1,P <0 .0 5 ,P <0 .0 0 1)。 结论 :GABA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VC)伴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和精浆生化水平的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及酶免法分别检测52例VC不育患者、85例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和21例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常规、精子动态参数以及精浆酸性磷酸酶、精浆锌(Zn)、果糖、α-糖苷酶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C组患者A级精子率、(A+B)级精子率、精子直线速度(VSL)、直线性(LIN)、侧摆幅度(ALH)、精浆锌含量、α-糖苷酶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与非VC不育组相比,VC不育组(A+B)级精子率、精子直线速度(VSL)、侧摆幅度(ALH)、精浆锌含量、α-糖苷酶的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并且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VC患者A级精子率、(A+B)级精子率、精子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直线性LIN、平均路径速度VAP、前向性STR、侧摆幅度ALH、精浆中锌含量、α-糖苷酶的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 VC能够降低精子活动率、精子动态活动能力以及改变了精浆微环境,从而导致男性生育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对精子顶体酶、精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精浆AsAb阳性不育者40例,对照组为40例正常生育男性。通过吸光度变化分别计算顶体酶活力(BAEE/ADH联合法)、NOS活力(氧化还原反应)、SOD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结果:精浆As-Ab阳性组与正常生育组比较,精子顶体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NOS活力明显升高(P<0.01),精浆中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精浆AsAb阳性引起不育可能与精子顶体酶、精浆中SOD及NOS活力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生育及不育男性血清及精浆抑制素-B水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生育及不育男性血清及精浆抑制素 B(inhibinB ,INHB)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了解血清及精浆INHB水平与精子发生的关系。 方法 :生育组 (n =2 0 )、少精子症组 (n =2 0 )、弱精子症组 (n =2 2 )和非阻塞性无精子症 (NOA)组 (n =2 0 )男性于上午 8∶0 0~ 10∶0 0留取精液和血液标本 ,进行精液常规分析 ,血清INHB、FSH、LH、T含量 ,精浆INHB、酸性磷酸酶、果糖、α 葡糖苷酶含量和活性测定。 结果 :血清、精浆INHB水平与血FSH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5 36 ,P <0 .0 0 1vsr =- 0 .2 88,P =0 .0 1) ,血清、精浆INHB水平与精子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49,P <0 .0 0 1vsr =0 .48,P <0 .0 0 1) ,血清INHB水平在生育组男性与少精子症组、NOA组男性间(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弱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 (P <0 .0 1)及少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 (P <0 .0 5 )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精浆INHB变动范围较大 ,其水平仅在生育组男性与NOA组男性间及弱精子症组与NOA组男性间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 )。精浆INHB水平与精浆α 葡糖苷酶活性呈正相关 (r=0 .377,P =0 .0 0 1)。血清INHB水平与精浆INHB水平间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精浆INHB水平均可反映睾丸的精子发生情况 ,精浆INHB水平还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对正常人及白细胞精子症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 精子顶体酶的活性检测采用BAEE/ADH联合法。结果 白细胞精子症及正常人精子顶体酶的活性分别为 (2 7.6 8± 10 .0 6mU/ml,n =18;4 3.6 3± 7.6 1mU/ml,n =18) (P <0 .0 1) ;白细胞精子症及正常人精子一氧化氮合酶分别为 (2 .74± 0 .39U/mg pr,n =18;2 .74± 0 .39U/mgpr,n =18) (P <0 .0 1)。结论 白细胞介素 2对精子顶体酶和一氧化氮合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提示这可能是导致精子受精能力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