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伤发热的病名沿革与定义有关本病的记载首见于《素问·调经论》 :“阴虚生内热奈何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太阴阳明病篇》 :“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内伤发热”的病名是李东垣为了与外感发热相鉴别而提出的。《内外伤辨惑论》 :“外感风寒 ,六淫客邪 ,皆有余之病 ,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 ,中气不足之病 ,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 ,皆以饮食失节 ,劳役所伤 ,中气不足当补之症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 ,重泻其表 ,使营卫之气外绝 ,…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对于发热的论述约占条文十分之七,然主要讨论由外感而引起。其发热类型有微热、烦热、恶热、潮热及往来寒热等,其性质有实证、虚证及虚实挟杂之证。笔者就《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探究如下,以冀对临床辨治有一定指导意义。1 《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 发热亦称身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循其因机,在表者多为外感风寒,邪正相争,营卫失和;在里者则为表邪入里,化热成实,里热蒸腾;还有病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亦有真寒假热、水极似水之  相似文献   

3.
狄民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1):521-521
产后发热诊治杂谈355200福建省福鼎县医院狄民产后身热,热度较高或持续数日不解,伴有种种症状者,中医名之为“产后发热”,临床极为常见。其病因较为复杂,故治疗亦往往各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产后发热,有风寒外感而热者,有郁火内盛而热者,有水亏阴虚而...  相似文献   

4.
发热的证治     
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成两大类。外感发热外感指六淫及戾气等外邪感染。六淫外邪偏于凤寒者,则属伤寒,偏于温热者,则属温病。伤寒学派强调风寒,辨证分六经,详于寒而略于热。温病学派强调温热,辨证分卫气营血,重于热而忽于寒。我们应该在继承前人理  相似文献   

5.
临床中产褥期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产后发热的原因多样,多因分娩时失血耗气,正气亏损,或产时不洁,感染邪毒;或产妇元气虚弱,卫外不固,感受风寒之邪;或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停滞,瘀久化热等引起。临床诸多医家治法各不相同,但主要以外感、感染邪毒、血瘀为其发病原因。武权生教授重视产褥期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运用自拟湿热瘀阻慢盆方和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发热症状,疗效颇丰。  相似文献   

6.
发热,为临床上许多疾病常有的主要症状。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发热,多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而发热。且其发病急,传变快,体温常高(亦有低者)。若正气不衰,治疗及时得当,则可缩短病程,收效明显,预后较好,鲜有后遗证候;阴虚发热,常由阴虚火旺,或因气血亏虚,或因肝郁化火,或因瘀血内结,或因食积化热,或因阳浮于外而不归藏。凡此种种内伤病变均可导致长期低热,体温常在37.5℃-38.5℃之间(亦有病人自觉烦热而体温升高不明显者)。一般发病慢,病程长,  相似文献   

7.
〔结语〕《素问·热论篇》云:“太阳为开。”太阳主一身之表,凡外感六淫之邪,无不先犯太阳。“太阳之为病,脉浮颈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经病证的提纲。每经提纲,首冠以“之为病”是指某经的主要脉证。如太阳之为病,意即太阳经所具有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多冠于条文首句,其含义多指外感风寒,如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脉证。也有个别条文的“太阳病”是指外感热病如6条:“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的共有症状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有经病,又有府病。经病是邪在肌表的病证。由于感受邪气不同,如2、3条“风寒二邪,常相合侵入人体,但却有孰少孰多。太阳中风,虽为外感风寒  相似文献   

8.
产后发热是指产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发热。常因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而致。郭炎林老师幼研岐黄,深得要旨。临证四十年,经验丰富,尤其对妇科病的辨证论治,更有独到见解,擅治产后发热。他认为:产后发热患者出血多,体质虚,同时瘀血者也多,故常见虚实挟杂。治疗时应循  相似文献   

9.
二、肺1.肺气不宣与肺失清肃:两者均属邪犯于肺的实证,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见气喘、音哑(金实无声)。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的属寒属热,肺气不宣一般习惯指外感;肺失清肃包括外感和内伤,或外感邪恋较久者。亦可表现为肺失宣肃(寒包热),因平素肺有蕴热,而风寒外束,或风寒犯肺、内郁化热而表寒未解。肺气不宣,多因寒邪束肺,肺气失于宣畅,症见咳嗽气急,痰吐色白质稀,鼻塞流涕,恶  相似文献   

10.
产后发热辨治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卫红 《河南中医》2004,24(3):18-18
产后发热常以午后为甚,伴头晕或头痛,胸闷,口苦或见泛恶等。一般可归纳为体虚不足和虚中夹实两种类型。根据历代医家论述,以张景岳、萧庚六两氏言之较详。张氏把它分为风寒外感、邪火内盛、劳倦虚烦、去血过多等类,萧氏把它归为血虚、劳力、瘀血、风寒、伤食、蒸乳等。综合两人的看法,产后血去气弱,体虚为本;邪火伤食,蒸乳,血瘀,风寒  相似文献   

11.
业师郑建民教授悬壶30余年,普济众重,在儿科疾病治疗上经验颇丰,尤其是对小儿咳嗽的治疗,更有独到之处.现将随师所得简介如下.1论病因,以风为主郑师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为主,内伤咳嗽少见.外感咳嗽以感受风邪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风为百病之长,致病多荣夹筹、热等邪,故外感咳嗽常有外感风寒、风热之别。然无论风寒、风热,风当为首邪,辨证施治均应首先考虑风邪在外感咳嗽发病中的作用。2论病机,寒速化热小儿外感咳嗽,初期多为外感风寒之象,多见发热或不发热,恶寒无汗,界流清涕,咳嗽,吐痰清稀而色白,指纹浮红或脉泽紧.…  相似文献   

12.
失音治验     
失音一症,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常因咽部肌肉劳累,咽部肌肉充血,压迫声带,而致发音困难.中医认为本病之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内因系情志变化,劳倦所伤;外因系六淫侵袭.突然发生的失音多属实证,由风寒袭肺或风热犯肺,致肺实不鸣;起病缓慢者多由津液亏损,肺津不布或外感燥邪耗伤肺津,或肾精亏损而致.  相似文献   

13.
<正> 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温疫、瘟毒之邪所致,病证比较复杂。六淫外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营卫失和,阳盛于外,是一切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过程。外感发热,多由表及里,故初期阶段多属表证发热;继则邪气入里,表现正邪交争激烈,致使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引起发热,称为中期阶段;末期阶段则由于发热日久,而呈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诊治要点诊治发热要善于通过“审证求因”,以分清外感与内伤发热的不同;要善于观察发热兼证的各异,辨别病情之轻重,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1、鉴别外感与内伤发热:凡起病急,病程短,发热重,有表证或有表证过程者,多属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除外);而发病缓慢,病  相似文献   

14.
1 外寒里热证,表里双解 外寒里热证为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前条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同病,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后条为太阳之邪未解,内兼郁热,治当微发其汗,兼清里热。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麻黄用量加大,是为加强发汗之力。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寒以清里热,麻  相似文献   

15.
<正>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是指人体体温高出正常标准的一种征象。其发热的原因也较复杂,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六淫之邪和疫疠之气,引起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反应;内伤发热,是由饮食劳倦、或情志所伤而导致的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外感发热,发病较急,病程短,体温多在38.5℃以上,多属实证;内伤发热,起病较慢,病程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发热一症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系由六淫及温邪疫疠中人,邪正相争,营卫失和所致;内伤发热则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久病失养,而致脏腑气血亏损,阴阳失其平衡所引起。而甘温除热是针对内伤而设,这是毋庸置疑的。内伤发热既然是由虚致热,虚又有气虚、  相似文献   

17.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中医认为引起发热的原因虽多,究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及内伤两方面。然以外感为多,邪正相争,可见恶寒发热,寒热往来。表邪入里化热,多表现为但热不寒或潮热、汗出等等。病人因发热灼伤津液,正气消耗,邪入脏腑以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其他慢性疾病。因此,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辨证施护甚为重要。现将外感表症、里热症、内伤发热的辨证护理简述如下。1外感表症外感发热是指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人)之邪为主的外感热病。发热是邪正相争的表现,往往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热势…  相似文献   

18.
杏苏散加减治疗岭南外感咳嗽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坚  庾慧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7):315-316
外感咳嗽,其临床分型证治多分为风寒、风热、风燥三大类,各有其要,精于辨证施治者,可应手而痊.然受当今医界浮躁之风影响,临床中医生多有随波逐流之势,见热则清热,见咳则止咳,加之受现代医学炎症理论影响,治外感发热而咳者多不分证型,动辄大清其热,滥用苦寒之品比比皆是,如清开灵、双黄连、痰热清、白虎汤等.其为热者或可幸中,若为它证则多因误治而成变证.另外,由于患者自服药物不对证情,亦多可导致病情变化.如岭南人多有饮凉茶习惯,外感发热多自行服用,其品多寒凉,不仅伤中,而且郁遏肺气,以致其热未除而反添咳嗽之症.  相似文献   

19.
盗汗乃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临床辨证多以阴虚而论 ,阴虚内热则盗汗。《丹溪心法·盗汗》曰 :“盗汗属血虚 ,阴虚” ,阴精亏虚 ,虚火内生 ,阴津被扰 ,不能自藏而外泄 ,循规治之 ,以滋阴泻火为主。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也有因外感、阳虚、血瘀而致者 ,应据因而论 ,现举例如下。1 外感盗汗外感六淫 ,邪自皮毛而侵 ,正邪交争 ,逐邪随汗而出 ,邪出阴时寐中 ,可表现为盗汗。其症 :虽是外感但寒热不著 ,或午后发热 ,头痛鼻塞 ,轻咳 ,口干 ,舌红苔薄白 ,脉浮或小数。治宜疏风解表 ,调和营卫 ,偏风寒用辛温疏散 ,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偏风热辛凉透表 ,…  相似文献   

20.
气血亏虚是产后病的总病机,产后气血亏虚易感风寒。产后外感发热,虽有外感,不可误用汗法,以免重竭其阳;虽有发热,慎用苦寒,以免伤其胃气,寒凝成瘕。治当甘温除热、益气为主,辅以疏风散寒、解肌透表之品。玉屏风散补脾强卫,益气固表,疏风散寒,适用于产后外感风寒发热,治疗产后病"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