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省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04 — 2019年河南省乙肝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4 — 2019年河南省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 735 13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5.37/10万,2004 — 200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 — 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未分型乙肝构成比逐渐降低,2013年之后报告的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为郑州市、南阳市、信阳市,构成比分别为11.30%、10.26%、7.55%;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63.41%),0岁年龄组累计报告2 026例,平均发病率9.88/10万,25~30岁年龄组年均发病率最高,206.73/10万。结论河南省乙肝报告质量提高,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数较高,建议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乙肝母婴阻断项目同时,开展乙肝报告质量的专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了解乙肝真实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5 — 2016年甘肃省急性乙型肝炎(乙肝)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评价乙肝免疫策略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甘肃省2005 — 2016年急性乙肝病例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7.7/10万下降到了2016年的5.2/10万。 历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2013 — 2016年临夏州和甘南州报告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5.0/10万、14.0/10万。 2005年以来,各年龄组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均有所下降。 其中,5 ~ 14岁年龄组下降了88.8%。 报告发病率年龄高峰后移。 累计报告急性乙肝病例29 709例, 21 825例为15 ~ 49岁年龄组,<15岁儿童病例仅占7.3%(2 156/29 709)。 53.1%的报告病例职业为农民,其次为学生,占15.8%。 农民病例构成比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76.8%。结论2005 — 2016年甘肃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已明显下降,5 ~ 29岁年龄组下降更为明显。 农村地区成年人将是今后甘肃省乙肝免疫预防的重点人群。 建议在甘南州、临夏州开展急性乙肝报告准确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3 — 2018年天津市乙型肝炎(乙肝)报告卡删除原因填写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乙肝病例报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报告地区天津、终审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全部乙肝报告病例信息。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乙肝报告卡的删卡率、删卡原因以及删卡原因在不同医院、乙肝分类和删卡单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2013 — 2018年天津市共报告卡17 983例,删卡2 429例,删卡率为13.51%;删卡原因中重卡的占比最高(47.06%),其次依次为不符合诊断标准(30.34%)、不符合报告标准(15.31%)和其他原因(7.29%);未分类乙肝报告卡中重卡率、不符合报告标准率和不符合报告标准率均明显高于急性和慢性乙肝(P<0.05);报告卡医院删卡原因中不符合报告标准率和其他原因填写率,均明显高于3种疾控相关删卡单位(P<0.001)。结论天津市乙肝疫情报告卡删卡主要原因为重卡、不符合报告标准和不符合诊断标准,但也存在少量删卡原因填写不规范的情况,应进一步规范乙肝的诊断报告和删卡原因填写,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艳荣  祝丽玲  朱武洋  陶晓燕 《疾病监测》2019,34(12):1082-1088
目的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我国大陆地区狂犬病月发病数进行预测,为我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利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国狂犬病的月发病数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并以2017年的月发病数为验证数据,评估和筛选最优模型,使用最优模型对2018年狂犬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数进行预测。结果最优模型为ARIMA(0,1,1)(2,1,0)12,其平稳R2=0.539,均方根误差=17.653,Ljung-Box Q=8.932,P=0.881。 对2017年1—12月的数据进行预测,相对误差为1.55%,2017年我国狂犬病实际发病数为516例,预计2018年发病数将继续下降至398例。结论ARIMA(0,1,1)(2,1,0)12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狂犬病发病的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回代拟合和短期预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2018 — 2019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重复报告情况,为掌握疫情数据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2018 — 2019年浙江省上报的报告病例,进行个案查重,计算重复报告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报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59 826例,重复报告率为1.29%。 地区重复率为0.28%~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970,P<0.001);各年龄组的重复报告率为0.67%~1.65%(χ2=50.060,P<0.001);妇产(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所、站)重复报告率(1.54%)高于其他的医疗机构(1.19%)χ2=10.790,P<0.05)。结论浙江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存在重复报告的情况,应加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查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5 —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以当年3月至次年2月为1个流行年统计发病情况,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的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8年2月HFRS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描述其时空聚集特征。结果2005 — 2017年荆州市报告HFRS发病551例。 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rs=0.901,P<0.05),其中2016 — 2017年呈快速上升;有春季、秋冬季2个发病高峰,为HFRS混合型疫区;时空扫描(15%人口上限)结果显示高发聚集区在长江以北的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共29个街道和乡镇,聚集时间在2011年11月至2018年2月,2016年12月以后聚集区增加洪湖市的12个乡镇。结论2005 — 2017年荆州市HFRS处于新一轮流行周期的上升阶段,重点防控地区在江陵县、沙市区、监利县和洪湖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2 — 201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2 — 2018年报告的新疆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8年共报告麻疹9 817例,死亡24例。 2012年以来疫情处于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峰,报告发病率为12.09/10万,2017年和2018年发病率下降明显,2018年发病率最低,为0.36/10万;新疆麻疹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地区,病例数占全疆总病例数的71.48%;每年3 — 6月报告发病数达到最高峰,2015年11、12月麻疹疫情开始上升,2016年1、2月达到高峰;2012 — 2018年<8月龄组和8~17月龄组构成比下降;18~47月龄和15~39岁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4~14岁组和≥40岁组构成比逐年上升;8~23月龄儿童中有20.94%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1.40%有2剂次免疫史,2~6岁儿童中14.73%的儿童有1剂次免疫史,21.30%有2剂次免疫史,0剂次和免疫史不详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1.93%、25.86%;2012 — 2018年2 595例(26.43%)麻疹病例发生了并发症。结论新疆2016 — 2018年麻疹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95%)、做好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海省丙型肝炎(丙肝) 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 2017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分析,发病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0 9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6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40 ~ 54岁年龄组病例占42.17%;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病例诊断报告单位主要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占69.53%,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2013 — 2017年青海省丙肝疫情较平稳,但较全国和其他省份偏高,应加强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梁晗玮  塔娜  米景川  尉瑞平  郭威  张文强 《疾病监测》2019,34(12):1058-1063
目的分析2009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总结本地区10年间布病空间分布特征,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整防控资源提供依据。方法2009 — 2018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来自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疫情特征,进一步结合ArcGIS软件分析布病疫情的时空特征,绘制内蒙古地区布病的时空分布图,进行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2009 — 2018年全区共报告布病新发病患者119 249例,12盟(市)的103旗(县)均有布病疫情。 病例呈青壮年多、男性多和农牧民多的“三多”特点。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2009 — 2013、2016 — 2018年呈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存在热点地区,10年间内蒙古的布病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病例高发区由中东部向西部推移,由北部向南部推移。结论该地区应继续加强全区布病防控,重点开展高危人群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大发病高负担地区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数平滑模型在上海市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预测的应用。方法根据2004 — 2017年上海市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的时间分布,选择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拟合2004 — 2017年6月上海市猩红热报告发病率资料,并利用最优模型对2017年7 — 12月的猩红热报告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猩红热报告月发病率经自然对数变换后的Holt-Winters加法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相对最优,决定系数(R2)=0.884,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值为?2.568,其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2017年7 — 10月的预测精确度优于11—12月。结论指数平滑模型可用于上海市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的短期预测,4个月内的短期预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杨向东  杨雪  于彬彬  张青  杨秋菊 《疾病监测》2019,34(12):1072-1075
目的了解2006 — 2018年云南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状况,正确评估引起布病发生的原因和风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获得2006 — 2018年布病的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绘制图表,采用ArcGIS 10.2软件绘制区域分布图。结果云南省的布病疫情从2006年的1个州(市)1个县扩散至2018年的10个州(市)48个县(市、区),累计发病地区达12个州(市)的77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的59.69%(77/129);期间全省每年均有布病病例发生,累积病例达1 239例,无死亡病例,全省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数和发病率较高的州(市)为红河州、昆明市和曲靖市,占总病例的67.23%;发病季节主要以夏、秋季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9.48%;发病人群集中在20 ~ 6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88.22%,职业以农民为主(78.53%),男性(71.99%)多于女性(28.01%)。结论云南省病呈快速蔓延趋势,疫情上升,疫区范围扩大;加强健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升基层监测和检测能力,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加强病例管理,降低慢性化率是防治布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和分析我国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05 — 2017年全国确诊报告的外籍登革热病例的基本信息,描述外籍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时间和地理分布,并比较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的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 — 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登革热病例2 106例,占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的3.08%。 登革热发病随年度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区域不断扩大。 云南省外籍病例最多(1 75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83.14%。 其次为广东省(140例),占6.65%。 外籍人群以输入性登革热为主,由缅甸经我国云南省入境。 云南省与我国其他省份登革热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流行趋势以及来源国等均有差异。结论近年来,外籍人群对我国,特别是云南省的登革热的流行存在一定影响。 应进一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增强对登革热的防控,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外籍登革热病例的监测、筛查和医疗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黄勇  王雯  张春焕  许建雄  张周斌 《疾病监测》2020,35(12):1120-1124
  目的  了解2005 — 201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18年广州市的乙肝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乙肝2856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6.81/10万,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8/10万、145.43/10万。 2012 — 2018年部分非中心城区(增城、从化、南沙)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出现上升。 急性乙肝高发年龄为15~44岁,慢性乙肝高发年龄为30~44岁,2012 — 2018年除45岁以上人群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上升外,其他年龄组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男性乙肝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  结论  重视急、慢性乙肝流行特征,在儿童乙肝免疫策略基础上,广州市应将工作重点转向成年人群的慢性乙肝防控,加速病毒性肝炎的消除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猩红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病例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应用Joinpoint软件估计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猩红热发病趋势;对2017年分离的66株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进行emm基因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2005 — 2017年广东省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0 157例,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无死亡病例。 发病呈夏、冬两季高发特点;报告发病率高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病例数占全省的95.79%;病例主要集中在3 ~ 7岁,以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 广东省猩红热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26.4%(95%CI:16.9% ~ 36.7%)。 GAS菌株emm基因型别以emm12型为主(65.12%),emm1型次之(32.56%);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结论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三间分布特征未见明显变化;当前GAS菌株流行基因型为emm12和emm1,且菌株对青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及特征,了解其流行现状及特点,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 — 2018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内蒙古学校学生结核病疫情资料,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内蒙古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517例,登记发病率为17.02/10万。 与2008年(登记结核病患者1 409例,登记发病率为39.71/10万)相比,下降了57.10%。 第二季度登记患者比例最高,平均31.86%。 学生患者占全人群患者的4.78%,其中高中阶段学生占比最高,为40.65%,汉族患者最多,占66.22%。结论2008 — 2018年,学生结核病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季度报告患者数最高,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男性患者数量高于女性,汉族患者数所占比例最高,各民族患者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蒙古族患者登记率高于其他民族。 近年来报告的多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需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乙型肝炎(乙肝)病例就诊流向和就诊医院级别,为苏州市乙肝防治过程中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导出2014 — 2018年现住址在苏州市的乙肝确诊病例,应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利用R软件(3.6.1版)的circlize程序包绘制苏州市乙肝病例就诊流向,用R软件中的networkD3程序包绘制病例就诊流向和就诊医院等级的桑基图,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病例的外地就诊地图。结果苏州市乙肝病例跨市就诊比例为9.74%,市内各区/县的乙肝病例就诊流向主要为本区/县内就诊(64.24%);跨区域就诊主要为苏州市区病例集中流向姑苏区,下设的外围4个县级市病例流向上海市;跨区域就诊病例赴三级甲等医院比例为73.48%(3 370/4 586),高于本区/县内病例赴三甲医院就诊比例15.67%(1 291/8 237),OR=14.91(95% CI: 13.65~16.29)。结论苏州市乙肝患者就诊以本区/县内医疗机构为主,跨区域就诊主要流向姑苏区和上海市两地的三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0 — 2017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描述其人间、时间及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并对2018年HFRS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结合SaTScan和ArcGIS、SPSS等软件,探讨2010 — 2017年湖北省HFRS人间疫情发病时空分布规律,预测发病趋势。 结果 2010 — 2017年湖北省HFRS疫情总体呈高度散发态势,2017年总体发病水平高于以往年份,发病高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全省每年各月均有发病,5和12月有两个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变化趋势与鼠密度消长规律基本一致。 2010 — 2015年,平均鼠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最低,之后逐年上升,2015年升至5.31%。 聚集性区域探测显示HFRS发病存在一定时空聚集性,2017年聚集区域最明显,集中在湖北省中部地区;ARIMA(1,0,0)(0,1,1)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残差通过白噪声检验,预测2018年1 — 6月湖北省HFRS发病数约为192例,为高发年份。 结论 近年湖北省HFRS发病呈升高趋势,且发病与鼠密度呈正相关,湖北省中部地区要结合ARIMA(1,0,0)(0,1,1)模型做好疫情趋势预测,并根据鼠密度和带病毒率监测结果,继续在热点地区开展以防治HFRS为主题的“监测、健教、灭鼠、免疫并重”的综合性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毕彦伟  张思远  格日勒 《疾病监测》2019,34(12):1064-1067
目的通过分析2010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工作,为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人间布病报告病例。 通过年报告发病率评价疫情水平,血检阳性率和布病检出率评价高危人群的感染情况和发病情况,专业人员培训率、高危人群知识知晓率分别评价专业人员培训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规范治疗率和治愈率评价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效果。结果2010 — 2018年锡林郭勒盟共主动筛查布病高危人群198 915例,阳性8 434例,阳性率4.24%,发现新发病例2 319例,布病检出率1.17%;各年度主动调查发现的新发病例占网络报告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878,P<0.001);高危人群主动调查血检阳性率、布病检出率以及网络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χ2=1 520.332、2 654.121和4 665.313,均P<0.001);高危人群布病防治知晓率由69.04%上升至90.83%;各年度布病专业技术人员技能考核达标率均高于98%。 2010 — 2013年病例治愈率较低,最低为52.78%,失访率高于30%;2014 — 2018年治愈率超过75%,失访率降至10%左右。结论锡林郭勒盟布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继续加强防控,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甘肃省丙型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丙肝疫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甘肃省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共报告丙肝病例72 899例,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30.472, P<0.01),2012年丙肝报告发病率达到高峰,为34.93/10万;男女性比为1.08~ 1.83∶1。 20 ~ 49岁年龄组累计报告病例数占42.94%,并逐年下降;≥50岁年龄组病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42.154,P<0.05),且女性报告病例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农民35 919例,占49.27%,且病例数逐年上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率在1/10万 ~ 3/10万波动;兰州、武威市丙肝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甘肃省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需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原因,为今后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对社区、医院进行主动搜索,对2017年杭州市拱墅区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掌握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27例,发病高峰为8月21日至9月15日,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运河沿线的4个街道,以>50岁人员为主,占全部病例的61.16%,职业以离退人员(123例,占37.61%)及家务及待业(76例,占23.24%)为主。 病例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平均为5.20 d,其中住院病例为3 d(2 ~ 5 d),非住院病例为5 d(3 ~ 7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Ζ=6.383,P<0.001)。结论本次暴发疫情可能是由登革热输入病例或隐性感染者引起的本地传播,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登革热诊断水平,提高登革热监测敏感性,长效运行登革热“网格区域责任制”,确保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