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行走试验(6MWT)]、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VC(3.07±0.74)L、FEV1(2.19±0.93)L、6MWT(428.05±55.10)m、PaO2(83.96±21.03)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2.73±0.51)L、(1.59±0.91)L、(396.01±40.11)m、(69.71±20.76)mm Hg,PaCO2(49.13±11.07)mm Hg低于对照组的(69.93±21.14)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相关研究分析,给予吸氧、解痉、抗炎等常规方式的治疗,并在此治疗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急诊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分压(Pa O2)分别为(24.98±5.25)次/分、(110.05±6.23)次/分、(54.07±10.01)mm Hg、(73.16±6.23)mm H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急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4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强心及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LVEF(49.52±6.35)%、HR(83.92±5.03)次/min、RR(18.72±2.19)次/min、PaO2(71.96±8.25)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60.37±4.04)mm Hg优于参照组的(40.89±5.22)%、(98.41±6.27)次/min、(26.04±2.75)次/min、(54.02±6.85)mm Hg、(72.73±5.1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参照组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体征均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21.24±4.21)次/min、心率(90.75±7.53)次/min、二氧化碳分压(57.10±8.91)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33.41±5.10)次/min、(124.71±8.75)次/min、(62.69±7.40)mm Hg,血氧分压(78.34±7.20)mm Hg、血氧饱和度(0.84±0.01)均高于对照组的(64.21±4.20)mm Hg、(0.80±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对照组治疗后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82%。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情较重,常规治疗常常不能迅速改善症状,挽救患者生命,通过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HR、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后,32例患者中28例病情好转,4例死亡.通气1 h后RR由(33.6±7.8)次/min 降至(21.3±3.2)次/min(P<0.05),HR由(117.8±17.5)次/min降至(86.7±10.5)次/min(P<0.05),MAP由(96.4±5.2)mm Hg降至(83.9±7.8)mm Hg(P<0.05).通气前及通气后1 h查血气,SaO2由(75.8±8.6)%升高至(95.6±3.7)%(P<0.01),PaO2由(49.8±8.7)mm Hg升高至(85.3±6.1)mm Hg(P<0.01),pH、PaCO2无显著变化.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方法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病床号抓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71.1±8.3)、(67.9±7.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的(70.7±8.8)、(67.6±7.9)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分别为(38.6±7.2)、(85.4±8.9)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44.3±7.6)、(81.3±8.5)mm Hg,且两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6例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4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对比两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组氧分压(PaO2)为(77.13±3.97)mm Hg(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71.38±4.71)mm Hg,血氧饱和度(SaO2)为(89.12±5.78)%;研究组PaO2为(90.05±3.45)mm Hg,PaCO2为(60.01±3.39)mm Hg,SaO2为(97.75±5.45)%。研究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对比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39±2.39)d,短于对比组的(12.02±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比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在海水淹溺肺水肿中的治疗价值。方法62例海水淹溺肺水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的7 d气管插管率、动脉氧和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7 d气管插管率29.03%低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PaO2和SpO2分别为(91.07±7.52)mm Hg(1 mm Hg=0.133 kPa)、(99.17±8.64)%,均高于对照组的(80.42±7.60)mm Hg、(92.04±10.11)%,PaCO2(35.42±6.58)mm Hg低于对照组的(39.05±6.1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1.54±8.63)、(77.85±5.52)、(89.08±9.63)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100.91±8.24)、(70.34±5.14)、(80.53±8.71)mm Hg,心率(72.53±6.60)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6±7.23)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16.00±3.18)d短于对照组的(22.42±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海水淹溺肺水肿的氧疗,HFNC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具有一定优势,可提高动脉氧和、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6 h后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干预1周后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鼻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 h后,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pO2(95.97±2.64)%、PaO2(86.30±14.76)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2±2.20)%、(68.75±12.30)mm Hg,PaCO2(38.20±3.1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3±3.8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2.82±0.24)d、住院时间(15.56±1.3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0±0.48)、(23.65±1.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再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更好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指数(OI)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1例,随机分为仰卧位组26例和俯卧位组25例,分别对两组1 h、6 h时呼吸机参数、氧合指标、肺力学参数以及撤机时间、撤机后1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俯卧位组1 h PaO2为(66.37±8.54)mm Hg,6 hPaO2为(68.42±10.43)mm Hg,分别较仰卧位组1 h PaO2的(61.22±9.43)mm Hg和6 h PaO2的(62.60±11.36)mm H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1 h OI(OI=PaO2/FiO2)为(167.88±26.97)mm Hg,6 h OI为(170.84±19.82)mm Hg,分别高于仰卧位组的1 h OI(151.66±21.04)mm Hg和6 h OI(156.94±23.5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撤机时间以及撤机后1 h PaCO2、PaO2变化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传统仰卧位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依据已实施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患者行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研究组患者行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8.74±12.46)min、机械通气时间(2.57±1.10)d、住院时间(5.44±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38±18.76)min、(4.65±1.21)d、(7.11±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aCO2水平较术前降低,研究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9%(5/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肺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是多发肋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更安全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魏婷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92-193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症哮喘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全方位气道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支气管哮喘重症患儿机械通气10~48 h后哮喘病情基本控制,病症缓解平均时长为(30.5±4.5)h,具体表现为患儿支气管痉挛病症明显缓解,肺部通气功能明显改善,呼吸肌疲劳度明显降低。50例患儿撤机后行血气分析, PaO2均高于80 mm Hg, PaCO2指标均低于60 mm Hg。整个机械通气时长为2~7 d,平均用时(4.0±0.5) d。结论对重症哮喘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全方位气道护理可以切实提升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极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锡国  张秀芳 《中国医药》2010,5(11):987-988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 4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治疗组分别为(7.38±0.10)、(94.1±4.9)mm Hg(1 mm Hg=0.133 kPa)、(42.7±4.3)mm Hg,对照组分别为(7.36±0.11)、(69.7±3.6)mm Hg、(69.1±3.8)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与PaCO2下降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待机时间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FVC及FEV1水平分别为(85.3±5.9)mm Hg、(2.9±0.4)L及(2.6±0.4)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4.8)mm Hg、(2.4±0.3)L及(1.8±0.3)L, PaCO2水平(32.7±4.1)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3.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15±3.27)h、(7.69±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49±6.73)h、(10.45±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有效缩短呼吸机待机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至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至正常的时间(6.21±1.56)d、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时间(6.12±1.21)d、住院时间(12.19±2.36)d短于对照组的(9.56±2.35)、(9.05±2.24)、(17.25±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FVC、FEV1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PaCO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84.64±7.52)mm Hg(1 mm Hg=0.133 kPa)、FVC(2.74±0.41)L、FEV1(2.31±0.34)L高于对照组的(76.64±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有创与无创呼吸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接收的重症COPD合并RF 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49例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总结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以及ICU住院时间为(7.05±1.73)d、(7.11±1.76)d和(9.11±1.94)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2(95.31±3.95)mm Hg,高于对照组,PaCO2(42.48±2.11)mm Hg,低于对照组(P<0.05),pH值(7.35±0.06)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73.4±4.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5.1)mm Hg,PaCO2(42.5±2.6)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4.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EF(3.91±0.12)L/s、FEV1(2.71±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2.81±0.11)L/s、(2.05±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经验。方法对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进行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并分析60例患者的气道峰压(PIP),动脉血气(ABG),血压(BP)及心率(HR)值,然后比较60例重症哮喘患者通气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气治疗后4h,60例患者的血pH值及PaO2二者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PaCO2逐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撤机后,患者血pH值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结论尽早选择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有效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状况,有效配合综合治疗,尽早拔管,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70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功能[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静态肺活量(SVC)],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R(106.56±9.12)次/min、RR(31.98±2.71)次/min、PaCO2(51.56±1.1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37.23±9.10)次/min、(46.10±4.54)次/min、(64.07±2.75)mm Hg, PaO2(79.15±4.21)mm Hg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辽阳市第二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4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以及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改变,其中,PaO2及PaCO2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以及pH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及PaCO2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